期刊文献+
共找到741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CYFRA21-1、CEA、NSE对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2
1
作者 盛俊卿 李卫星 +1 位作者 贾祯 刘红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2-546,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9例疑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9例疑似周围型NSCLC患者,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周围型NSCLC组65例、肺良性结节组44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受试者5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MSCT灌注成像参数及血清CYFRA21-1、CEA、NSE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S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CYFRA21-1、CEA、NSE对周围型NSCLC的诊断价值。结果周围型NSCLC组的血容量(BV)大于肺良性结节组、对照组[(10.76±1.26)ml/100 mg vs.(4.01±0.59)ml/100 mg、(2.32±0.42)ml/100 mg],表面通透性(PS)高于肺良性结节组、对照组[(42.56±5.60)ml/(100 mg·min)vs.(16.13±1.88)ml/(100 mg·min)、(8.49±0.91)ml/(100 mg·min)],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大于肺良性结节组、对照组[(20.14±3.67)s vs.(12.85±1.49)s、(7.21±0.95)s],肺良性结节组的上述指标均大于对照组(P<0.05);周围型NSCLC组的血清CYFRA21-1水平高于肺良性结节组、对照组[(8.94±1.67)ng/ml vs.(4.73±0.51)ng/ml、(1.93±0.26)ng/ml],CEA水平高于肺良性结节组、对照组[(27.91±3.25)ng/ml vs.(7.88±0.92)ng/ml、(2.06±0.47)ng/ml],NSE水平高于肺良性结节组、对照组[(19.53±2.16)ng/ml vs.(15.02±1.74)ng/ml、(11.96±1.22)ng/ml],肺良性结节组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结果显示,MSCT灌注成像,血清CYFRA21-1、CEA、NSE单独及联合诊断周围型NSCLC的AUC分别为0.802、0.794、0.698、0.712、0.841,四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独检测。结论MS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CYFRA21-1、CEA、NSE对周围型NSCLC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 癌胚抗原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2
2
作者 刘红春 苏利沙 +5 位作者 赵占正 韩星敏 李彦鹏 刘栋 张根豪 张俊华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目的 比较血清胱抑素C及基于胱抑素C的几种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方程在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实验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304例,其中男... 目的 比较血清胱抑素C及基于胱抑素C的几种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方程在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实验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304例,其中男162例,女142例,年龄14 ~ 80岁.以双血浆法99mTc-DTPA血浆清除率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作为参考标准(sGFR),将简化MDRD(GFR1)方程、CKD-EPI胱抑素C方程(GFR2)和CKD-EPI肌酐-胱抑素C方程(GFR3)计算的GFR与sGFR做比较,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评价其相关性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计算方程在CKD分期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3种肾小球滤过率计算方程计算结果和参考方法所得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690、0.738、0.724,P均<0.05),但三者在不同GFR阶段评估GFR时同sGFR比较存在一定偏差:当sGFR<15 ml/(min·1.73 m2),即处于CKD5阶段时,GFR2 12.32(10.07 ~ 19.80)和GFR3 10.97(8.36 ~17.98)均显著低于sGFR 8.26(3.59 ~ 12.67),Z=-3.959,P<0.001; Z=-2.450,P=0.014.当GFR分别处于CKD2[GFR为60 ~ 89 ml/(min·1.73 m2)]和CKD4[GFR为15~29 ml/(min· 1.73m2)]阶段内时,GFR1显著高于sGFR(t=-2.705,P=0.027;Z=-2.510,P=0.01),而当GFR分别处于CKD1 GFR≥90 ml/(min·1.73 m2)]和CKD3[GFR为30~59 ml/(min· 1.73 m2)]阶段内时,GFR2显著低于sGFR(t=4.270,P=0.004;t =2.762,P =0.011);以GFRs为标准对CKD进行分期时,GFR1、GFR2、GFR3方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6、0.896和0.915.结论 3种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方程在评估CKD患者肾功能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综合分析,CKD-EPI肌酐-胱抑素C方程在CKD不同阶段内的计算结果较为准确,对CKD患者CKD分期诊断更为准确,在评估肾功能时联合分析血肌酐和血清胱抑素C可减少判断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慢性 肾小球滤过率 胱抑素C
原文传递
细菌与真菌涂片镜检和培养结果报告规范专家共识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辉 马筱玲 +29 位作者 宁永忠 胡继红 张莉萍 冯羡菊 刘文恩 罗燕萍 陶传敏 孙宏莉 刘颖梅 吴文娟 赵建宏 喻华 廖康 胡志东 褚云卓 杨青 曾吉 赵宗珉 归巧娣 徐修礼 单斌 鲁炳怀 郑美琴 魏莲花 张嵘 韩立中 顾兵 朱镭 陈宏斌 李荷楠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30,共14页
临床实验室报告是检验结果的正式呈现,是临床诊疗的客观依据,具有法律效力。报告的规范化是检验医学各个亚专业共同的任务。本文拟对细菌学和真菌学涂片检查报告、培养检查报告的规范加以界定,希望对业界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培养结果 涂片镜检 真菌学 细菌学 报告规范 专家 临床诊疗 检查报告
原文传递
黄芪多糖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吕君 朱鹏飞 +2 位作者 刘艳民 曾庆磊 余祖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5155-5160,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Hep G2细胞增殖能力和存活率;Annexin V-FITC/PI双染和Caspase-3活性检测细胞凋亡;荧光素酶实验检测黄芪多糖(100、200 ...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Hep G2细胞增殖能力和存活率;Annexin V-FITC/PI双染和Caspase-3活性检测细胞凋亡;荧光素酶实验检测黄芪多糖(100、200 mg/L)处理后Hep G2细胞Wnt/β-catenin通路活性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的β-catenin、c-myc和CyclinD1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着黄芪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Hep G2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黄芪多糖100、200mg/L组Hep G2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凋亡关键因子Caspase-3的相对活性显著升高(P<0.05),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黄芪多糖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促进Hep G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细胞 黄芪多糖 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桂枝茯苓胶囊对乳腺增生病大鼠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刘红春 刘旺根 杨丽萍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4-195,共2页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模型组、桂枝茯苓胶囊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用肌注外源性雌二醇(E)及黄体酮(Pt)的方法2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观察各...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模型组、桂枝茯苓胶囊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用肌注外源性雌二醇(E)及黄体酮(Pt)的方法2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乳头形态学变化。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各组实验性大鼠模型血浆内E,Pt,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2坏死因子(TNF-a)的含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和孕激素受体(PR)的变化。R结果: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组大鼠乳腺导管上皮增生层数及小叶中腺泡数、血清TNF-a和E2含量显著减少,乳腺组织中ER和PR积分值显著降低,血清Pt和IL-2含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t=2.31~3.16,P<0.05或t=3.45~13.21,P<0.01)。其中高剂量组血清E2含量(6.25±3.18)ng/L显著减少,与模型组(25.22±11.45)ng/L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5.05,P<0.01);高剂量组血清Pt含量(3.68±1.33)μg/L显著升高,与模型组(2.11±0.84)μ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16,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对大鼠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机制与调节实验性大鼠性激素的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囊性病 乳腺/中药疗法 桂枝茯苓胶囊 雌二醇 黄体酮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抗大鼠脾气虚证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红春 王红霞 刘旺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6-317,共2页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大鼠脾气虚证的效果。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造模组和造模防治组,每组12只。单纯造模组和造模防治组造脾气虚大鼠模型,其中造模防治组给予黄芪建中汤(2 ml/d),连续8周。观察动物一般情况,血液成...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大鼠脾气虚证的效果。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造模组和造模防治组,每组12只。单纯造模组和造模防治组造脾气虚大鼠模型,其中造模防治组给予黄芪建中汤(2 ml/d),连续8周。观察动物一般情况,血液成分及有关细胞免疫指标。结果:正常对照组与造模防治组一般情况良好,单纯造模组则出现精神萎靡、摄食差,体肌瘦削等症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造模组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含量明显降低,C3b-RR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P均<0.01),IC-RR升高(P<0.01),造模防治组上述各指标均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能改善脾气虚大鼠的贫血、低蛋白血症,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大鼠 脾气虚证
下载PDF
7092例机关干部健康体检空腹血糖与年龄关系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杨妍 李肖甫 +1 位作者 敬明辉 贾惠琳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1-604,共4页
目的了解市直机关干部糖尿病(DM)人群分布情况及进行DM筛查的重要性。方法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本市机关干部空腹血糖(FPG),以FPG≥6.1 mmol/L为标准,判断为高血糖症,并按不同年龄组(〈55岁者每10岁为1组,〉55岁者每5岁为1组)进... 目的了解市直机关干部糖尿病(DM)人群分布情况及进行DM筛查的重要性。方法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本市机关干部空腹血糖(FPG),以FPG≥6.1 mmol/L为标准,判断为高血糖症,并按不同年龄组(〈55岁者每10岁为1组,〉55岁者每5岁为1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 092例体检者中,高血糖患病率为23.70%,其中男性高血糖患病率为23.82%,女性高血糖患病率为23.40%;正常血糖组中血糖均值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男性35岁以下组例外),男性66-70岁组水平为最高(5.08 mmol/L),与56岁以前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66-70岁组水平为最高(5.09 mmol/L),与46岁以前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异常血糖组中男性61-65岁组血糖值最高(8.12 mmol/L),和80岁以上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在71-75岁组血糖值最高(8.48 mmol/L),但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双方高血糖患病率都随年龄的增长有明显增高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两者呈直线正相关(r=0.8004,P〈0.01;r=0.9158,P〈0.001);66岁为男女双方患病率最高点,在此之前男性患病率始终高于女性,在此后女性则高于男性。结论FPG水平及DM发病趋势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进行健康体检DM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高血糖症 糖尿病
下载PDF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愔 吴银萍 侯龙敏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第5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各型胃肠疾病与胃蛋白酶原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99例各型胃肠病患者血清的胃蛋白酶原含量。结果浅表性胃炎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清PGⅠ数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PGⅡ显著性上升(P<0.05);十二指肠球部溃... 目的探讨各型胃肠疾病与胃蛋白酶原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99例各型胃肠病患者血清的胃蛋白酶原含量。结果浅表性胃炎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清PGⅠ数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PGⅡ显著性上升(P<0.0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胃溃疡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清PGⅠ与PGⅡ均显著性上升(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与对照组相比,PGⅠ显著性下降(P<0.05),PGⅡ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PGⅠ/PGⅡ有所下降。结论血清PGⅠ及PGⅠ/PGⅡ水平的改变,可以作为一项临床诊断各型胃肠疾病和胃癌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蛋白酶原 胃肠疾病 放射免疫法
下载PDF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万海 徐岷 +4 位作者 张傅山 叶亚菲 黄凯达 朱庆华 明亮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3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5月于本院ICU住院的患者所送检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239例合格痰标本中79例为菌群正常,其余160例...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至5月于本院ICU住院的患者所送检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239例合格痰标本中79例为菌群正常,其余160例共检出177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6.8%(136/177),革兰阳性球菌占15.3%(27/177),真菌占7.9%(14/177)。在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居第一位(32.5%,53/163),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3.3%,38/163)、金黄色葡萄球菌(16.6%,27/163)和肺炎克雷伯菌(9.2%,15/163),以上细菌占所分离菌株的81.6%(133/163)。11.0%(16/146)患者出现多重感染,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的混合感染为主,占56.2%(9/1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17种抗菌药物中16种的耐药率均>68%,而铜绿假单胞菌对17种抗菌药物中14种的耐药率均>55%;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60%者分别达14种和13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2种抗菌药物中10种的耐药率均>74%。结论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鲍曼不动杆菌为首位感染病原菌;病原菌显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仅对米诺环素敏感性较好,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科细菌仅对亚胺培南敏感性较好,而金黄色葡萄球菌仅对万古霉素敏感。需加强ICU病原菌及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院内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的关系及对治疗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彭小燕 徐莉娟 +2 位作者 刘鹏 祁双宝 孙一鸣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及其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3年4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AIH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DA水平,常规行肝活检,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 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及其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3年4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AIH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DA水平,常规行肝活检,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指标诊断肝组织界面炎的效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H患者对治疗应答不良的因素。结果 53例AIH活动期、17例缓解期患者和38例健康人血清ADA水平分别为(30.2±7.1) U/L、(16.5±4.3) U/L和(12.9±2.2) U/L,差异显著(P<0.05);17例轻度、21例中度和32例重度肝组织界面炎患者血清ADA水平分别为(16.5±4.3) U/L、(26.0±4.7) U/L和(32.9±7.2) U/L,差异显著(P<0.05);血清ADA诊断严重界面炎的曲线下面积(AUC)等于0.867(95%CI:0.764~0.936),最佳截断点为22.1 U/L,其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63.2%;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血清ADA、ALT、AST、TBIL、GGT、ALP、Ig G、Ig M水平、抗gp210抗体阳性和肝硬化可能与AIH患者对治疗应答不良有关,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DA、ALP和肝硬化是AIH患者对治疗应答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AIH患者血清AD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密切相关,并可能影响对治疗的应答,可协助预判对治疗的应答反应,从而可帮助选择合适的治疗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腺苷脱氨酶 肝组织炎症 皮质激素 治疗应答
下载PDF
多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冯羡菊 张燕 罗予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51-1653,共3页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主要耐药基因型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收集临床住院患者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变形菌属,通过改良Hodge试验、EDTA双纸片增效试验、分别测定KPC、金属酶;聚合酶链反应(PCR)...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主要耐药基因型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收集临床住院患者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变形菌属,通过改良Hodge试验、EDTA双纸片增效试验、分别测定KPC、金属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其耐药基因、分析PCR产物序列并在GenBank中比对分析,总结产ESBLs细菌同源性的和变异情况。结果肺炎克雷伯菌中CTX型占85.0%,TEM型占77.0%,SHV型占15.0%;大肠埃希菌中3种基因型比较均衡,其中CTX占100.0%,SHV型和TEM型均为83.0%;变形菌属中TEM型占100.0%,CTX型占40.0%,未检出SHV型;同时还有携带金属酶和碳青酶烯酶的细菌检出。结论医院多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耐药基因主要以CTX和TEM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酶 多药耐药 聚合酶链反应 E试验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凝血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Tau蛋白水平对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评价的意义 被引量:21
12
作者 班立芳 徐媛 +1 位作者 孔庆飞 岳保红 《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248-1251,共4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血清C反应蛋白(CRP)、Tau蛋白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3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分为重型组(30例)、中型组(39例)和轻型组(34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血清C反应蛋白(CRP)、Tau蛋白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3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分为重型组(30例)、中型组(39例)和轻型组(34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68例)和预后不良组(35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以及CRP和Tau蛋白水平。结果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前凝血功能以及血清CRP、Tau蛋白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损伤程度越严重,PT、APTT、TT、DD、CRP以及Tau蛋白等指标水平越高,Fib水平越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PT、APTT、TT、DD、CRP以及Tau蛋白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Fib水平均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以及血清CRP、Tau蛋白水平明显异常,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有关,可作为疾病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凝血功能 C反应蛋白 TAU蛋白 预后
下载PDF
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性及mgrA基因对万古霉素耐药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彩林 明亮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 监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5年来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heterogeneous vancomycinintermediated Staphylococcus aureus, hVISA)的流行性,并进一步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mgrA基因对万古霉素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琼脂... 目的 监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5年来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heterogeneous vancomycinintermediated Staphylococcus aureus, hVISA)的流行性,并进一步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mgrA基因对万古霉素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和E-test法检测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MHA5T和菌群曲线分析法(PAP/AUC)检测hVISA,Real-time RT-PCR法测定hVISA和non-hVISA菌株中mgrA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通过SOE-PCR+同源重组的方法敲除mgrA基因。结果 823株MRSA中共检出hVISA 147株,检出率为17.9%,hVISA菌株mgrA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是non-hVISA菌株的2.65倍,明显高于non-hVISA菌株(t=7.326, P<0.001),成功构建mgrA基因缺失株,并发现mgrA基因缺失株万古霉素耐药性有所下降。结论 本地区hVISA的流行率为17.9%,并且5年来检出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mgrA基因可能与万古霉素耐药性有关,本研究推测mgrA基因下调可使万古霉素耐药性下降,研究为进一步明确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mgrA基因 HVISA 基因敲除
下载PDF
慢性荨麻疹相关血液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4
作者 平杰丹 赵俊伟 +2 位作者 孙晓旭 时光 明亮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8年第1期50-52,共3页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伴有风团瘙痒或血管性水肿,病程大于6周,且易于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凝血机制、炎症机制和自身免疫机制等。目前临床上对慢性荨麻疹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症状、病史等回顾...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伴有风团瘙痒或血管性水肿,病程大于6周,且易于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凝血机制、炎症机制和自身免疫机制等。目前临床上对慢性荨麻疹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症状、病史等回顾性特征。本文从其发病机制方面对近几年慢性荨麻疹相关血液标志物的研究进行总结,为临床寻找一种能客观反映慢性荨麻疹活动性或者治疗效果的指标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凝血 炎症 自身免疫
下载PDF
慢性肾病患者基于血清胱抑素C与肌酐的肾小球滤过率估算方程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杨渝伟 曾平 +17 位作者 张林 邱玲 国秀芝 秦岩 李雪梅 刘红春 韩星敏 孥彦鸱 续薇 孙淑艳 王立强 全晖 夏丽君 胡宏章 钟方财 周俊 段荣 俸家富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2-359,共8页
目的建立基于血清胱抑素C(CysC)和肌酐(Cr)浓度计算中国成人慢性肾病(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估计方程,并对其适用性进行评价。方法由国内不同地域6家综合医院(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目的建立基于血清胱抑素C(CysC)和肌酐(Cr)浓度计算中国成人慢性肾病(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估计方程,并对其适用性进行评价。方法由国内不同地域6家综合医院(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吉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四川省成都市核工业部416医院和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组成多中心非随机试验研究小组,按照K/DOQI指南及预先设定的排除标准,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门诊或住院肾病科就诊的成人CKD患者788例(男421例,女367例,年龄19~87岁),兼顾性别和疾病分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将受试者分成方程开发组(687例)和验证组(101例)。以双血浆法检测99m。Tc—DTPA肾脏清除率,作为参考GFR(rGFR),同时测定所有受试者CysC和Cr浓度。采用非线性回归拟合开发组之GFR估计方程,然后用验证组资料评估所开发方程、Cockcroft—Gault方程(eGFRl)、简化MDRD方程(eGFR2)、2个MDRD/CKD—EPICysC方程(eGFR3、eGFR4)和2个中国eGFR协作组CysC方程(eGFR5、eGFR6)共8个GFR估算等式对中国CKD患者的适用性,并对其与rGFR的一致性进行相互比较。结果开发组rGFR、CysC和Cr浓度分别是44.19(3.51~166.00)ml/(min·1.73m2)、1.88(0.59—8.62)mg/L和1.73(0.40~19.77)mgJdl,验证组分别为47.85(10.49~148.12)ml/(min·1.73m2)、1.79(0.66~7.22)mg/L和1.56(0.48~23.34)mg/dl,用非线性回归拟合得到2个最佳GFR估算方程:eGFR7:173.9×CysC-0.725×Cr-0.148X年龄-0.193。(女性×0.89)(R2=0.734,P=0.000)和eGFR8=78.64×CysC-0 .964(R2=0.764,P=0.000);8个eGFR方程估算结果与rGFR分别经Bland—Ahman一致性检验、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和Mountain一致性比较发现,仅eGFR7和eGFR8的一致性界限未超过事先规定的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慢性 肾小球滤过率 胱抑素C 肌酸酐 算法
原文传递
某教学医院2014—2018年5年间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彩林 徐岷 +1 位作者 李晓改 明亮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6期589-595,共7页
目的探讨我院2014—2018年5年间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血流感染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使用VITEK2 Compact细菌鉴定系统和VITEK MS质谱仪器进行细菌鉴定,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VITEK 2 Compact和K-B法进行检测,采用WHONE... 目的探讨我院2014—2018年5年间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血流感染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使用VITEK2 Compact细菌鉴定系统和VITEK MS质谱仪器进行细菌鉴定,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VITEK 2 Compact和K-B法进行检测,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药敏结果的统计分析。结果5年间血培养共检出病原菌1139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4.7%,革兰阳性菌占38.6%,真菌占6.7%,前5位分离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2517株,22.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51株,17.1%)﹑肺炎克雷伯菌(1572株,13.8%)﹑金黄色葡萄球菌(698株,6.1%)和屎肠球菌(570株,5.0%)。5年间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由1.1%上升至5.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由15.7%上升至56.1%;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平均高达88.1%;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平均为20.8%,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在10%以下;2014—2018年血培养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2.6%﹑50.0%﹑40.4%﹑47.5%和35.1%,平均检出率为42.6%。结论我院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性呈总体上升的趋势,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显著升高,给临床用药带来极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丙酮酸钙对肥胖大鼠脂质代谢及肥胖基因表达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世伟 刘翠娥 +5 位作者 张杰 费炳洪 苏瓒 王海玉 孟光 张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71-774,共4页
目的 :探讨丙酮酸钙对肥胖大鼠体重、体脂含量、血脂和血瘦素水平等的影响。方法 :以高脂饲料诱导大鼠肥胖模型 ,然后将肥胖模型鼠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低剂量 (0 .1g/kg)、中剂量 (0 .3g/kg)、高剂量 (1.0g/kg) 3个丙酮酸钙组 ,饲养 ... 目的 :探讨丙酮酸钙对肥胖大鼠体重、体脂含量、血脂和血瘦素水平等的影响。方法 :以高脂饲料诱导大鼠肥胖模型 ,然后将肥胖模型鼠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低剂量 (0 .1g/kg)、中剂量 (0 .3g/kg)、高剂量 (1.0g/kg) 3个丙酮酸钙组 ,饲养 6周 ,处死大鼠。观察大鼠体重、睾丸 +肾脂肪垫质量、血脂、血糖 (Glu)及血瘦素 (Leptin)水平等的变化。结果 :中、高剂量组的动物体重、睾丸 +肾脂肪垫、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及Leptin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高剂量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各组间的血糖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钙 血脂 瘦素 肥胖 大鼠
下载PDF
核干细胞因子基因在急性白血病细胞表达的检测和意义 被引量:14
18
作者 岳保红 孙玲 +4 位作者 赵小强 陈艳丽 王清霞 刘帅 张钦宪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4-327,共4页
目的检测核干细胞因子(Nucleostemin,NS)基因在急性白血病细胞的表达情况,探讨NS基因与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从NS基因的3个变异体中筛选出共同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对白血病细胞系K... 目的检测核干细胞因子(Nucleostemin,NS)基因在急性白血病细胞的表达情况,探讨NS基因与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从NS基因的3个变异体中筛选出共同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对白血病细胞系K562、HL60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1、M2a和M3),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和M5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进行NS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以健康人和良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作为对照。PCR产物片段为418bp。结果K562、HL60明显高表达NS基因,它与内参相比灰度值分别为0·735±0·260、0·449±0·190;急性白血病病例有相似的结果。M1+M2a、M3、M5a、M5b、ALL的灰度值分别为0·687±0·210、0·408±0·160、0·866±0·270、0·448±0·190、0·403±0·190;对照组健康人和良性贫血不表达或极微弱表达NS基因;同一细胞类型白血病,细胞分化停滞在早期阶段的表达NS基因的水平明显高于细胞分化停滞在后期的白血病,如K562高于HL60;M1、M2a高于M3;M5a高于M5b(P<0·01)。结论NS基因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呈高表达状态,这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联;不同分化阶段的白血病细胞表达NS基因水平存在着差异。NS基因在急性白血病细胞的表达情况也显示了癌细胞和干细胞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基因治疗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因子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原文传递
抗核小体抗体与抗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许娜 尹光辉 +3 位作者 孙晓旭 边菁 张世杰 明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 A)和抗ds DNA抗体在狼疮肾炎(L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8例LN患者(LN组)和79例非LN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非LN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Anu A和ds-DNA抗体,并进行比较。两组标本行抗Sm抗体、抗n ...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 A)和抗ds DNA抗体在狼疮肾炎(L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8例LN患者(LN组)和79例非LN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非LN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Anu A和ds-DNA抗体,并进行比较。两组标本行抗Sm抗体、抗n RNP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LN组患者血清中Anu A和抗ds DN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3.69%和67.86%,非LN组阳性率分别为44.21%和51.39%,LN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LN组(P<0.05)。LN组与非LN组和ANC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SM抗体抗n RNP抗体和抗核糖体P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u A和抗ds DNA抗体可作为诊断SLE的指标,其与SLE患者发生LN密切相关。同时检测多种自身抗体有助于诊断SLE和L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小体抗体 抗DSD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下载PDF
血清BNP、VEGF、TGF-β1水平变化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靖宇 曾利 +2 位作者 王翠 张震宇 张莹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1期7-9,4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血管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患儿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PPHN患儿95例作为观察组,并按肺动脉压力分...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血管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患儿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PPHN患儿95例作为观察组,并按肺动脉压力分为3组:轻度(32例)、中度(33例)、重度(30例),另选同期分娩足月正常新生儿95例为对照组。测定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BNP、VEGF、TGF-β1水平,分析其与PPHN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BNP、VEGF、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NP、VEGF、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重度组患儿血清BNP、VEGF、TGF-β1水平明显高于轻度与中度组(均P<0.05)。血清BNP和血清VEGF与PPHN病情严重程度呈高度正相关(r=0.908,P=0.013;r=0.835,P=0.001),血清TGF-β1与PPHN病情严重程度呈中度正相关(r=0.697,P=0.002)。血清BNP、VEGF、TGF-β1水平预测患儿不良预后的敏感性分别为88.97%、85.52%、80.26%,特异性分别为91.13%、86.39%、82.52%,准确度分别为87.62%、84.36%、77.58%。结论血清BNP、VEGF及TGF-β1水平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患儿病情及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B型脑钠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病情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