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3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的影像学与骨密度诊断专家共识 被引量:78
1
作者 程晓光 +8 位作者 袁慧书 程敬亮 翁习生 徐浩 高剑波 徐文坚 吴艳 刘华 黄晨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49-1256,共8页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骨质疏松表现为骨量减少、易发生骨折。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平片、CT、MRI、核医学检查和骨密度测量,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骨质疏松症防...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骨质疏松表现为骨量减少、易发生骨折。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平片、CT、MRI、核医学检查和骨密度测量,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骨质疏松症防治涉及多学科和多专业合作,但目前缺乏统一的共识,影响着学科发展和规范临床服务。为此,由来自放射、骨科、内分泌、影像技术和核医学专业专家组成的共识专家组,在充分复习国际指南、共识、文献以及国内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医疗实际情况,针对骨质疏松的影像学和骨密度测量技术、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形成共识,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在骨质疏松的影像学与骨密度临床应用方面提供科学、具体的指导,促进我国骨质疏松症的影像学与骨密度诊断规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影像学检查 专家共识
下载PDF
骨质疏松的影像学与骨密度诊断专家共识 被引量:51
2
作者 程晓光 +8 位作者 袁慧书 程敬亮 翁习生 徐浩 高剑波 徐文坚 吴艳 刘华 黄晨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45-752,共8页
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骨质疏松表现为骨量减少,易发生骨折,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平片、CT、MRI、核医学检查和骨密度测量,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骨质疏松症防治涉及... 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骨质疏松表现为骨量减少,易发生骨折,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平片、CT、MRI、核医学检查和骨密度测量,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骨质疏松症防治涉及多学科和多专业合作,但目前缺乏统一的共识,影响学科发展和规范临床服务,为此由来自放射、骨科、内分泌、影像技术和核医学专业专家组成的共识专家组,在充分复习国际指南、共识、文献以及国内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医疗实际情况,针对骨质疏松的影像学和骨密度检查技术、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形成共识,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在骨质疏松的影像学与骨密度临床应用方面提供科学、具体的指导,促进我国骨质疏松的影像学与骨密度诊断规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影像学检查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CT能谱智能匹配技术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组技术对腹部低对比剂量扫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42
3
作者 吕培杰 柴亚如 +3 位作者 阎晓朋 刘杰 高剑波 董军强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探讨CT能谱智能匹配技术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组技术(ASIR),对上腹部低对比剂量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因病情需要行上腹部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的100例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 目的探讨CT能谱智能匹配技术联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组技术(ASIR),对上腹部低对比剂量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因病情需要行上腹部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的100例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CT能谱智能匹配技术,对比剂含碘300mg/kg,并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和ASIR技术重组能谱单能量图像(40~60keV)获得A组和B组图像;对照组采用常规120kVp扫描模式和含碘450mg/kg对比剂,采用FBP方法重组,获得C组图像。对3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图像噪声及肝脏、胰腺、腹主动脉和门静脉的对比噪声比(CNR)I和主观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H检验比较3组图像的客观和主观评价指标;采用t检验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辐射剂量。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均为(12+5)mGy,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364±142)、(377±131)mGy·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08和-0.428,P均〉0.05)。在40keV水平下,B组图像双期各部位的CNR值高于A、C组,双期图像噪声值低于A组,但高于C组,双期总体图像质量评分低于C组,但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50keV水平下,B组双期各部位的CNR值高于A组,双期图像噪声值低于A组但相当于C组,双期总体图像质量评分高于A组但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0keV水平下,B组双期图像噪声值低于A、C组,双期各部位的CNR值和总体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A组、C组。B组图像质量评分除双期40keV单能量图像外均〉3分,均符合临床诊断需求。结论通过采用CT能谱智能匹配技术,上腹部能谱CT扫描可获得与常规扫描相当的辐射剂量;联合ASIR重组技术,50、60keV低单能量图像可在提高图像CNR、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分析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原文传递
气管-主支气管覆膜分支状内支架的设计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38
4
作者 韩新巍 吴刚 +3 位作者 高雪梅 李永东 王艳丽 马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 设计治疗胸腔胃 主支气管瘘和主支气管狭窄的气管 主支气管覆膜分支状内支架。方法 根据胸腔胃 主支气管瘘和主支气管狭窄的特殊解剖结构和病变特点 ,设计气管内主支架部分性覆膜、主支气管内分支支架全覆膜的分支状内支架。... 目的 设计治疗胸腔胃 主支气管瘘和主支气管狭窄的气管 主支气管覆膜分支状内支架。方法 根据胸腔胃 主支气管瘘和主支气管狭窄的特殊解剖结构和病变特点 ,设计气管内主支架部分性覆膜、主支气管内分支支架全覆膜的分支状内支架。X线监视下 ,1例胸腔胃 隆突瘘、1例胸腔胃 左主支气管瘘、1例胸腔胃 右主支气管瘘、1例左主支气管结核性瘢痕狭窄共置入 5枚支架。结果 内支架一次性置入成功 ,3例胸腔胃 气道瘘完全封闭 ,即刻消除了呛咳症状 ,有效控制肺部感染 ,改善了呼吸状况。 1例左主支气管狭窄支架植入 2 4d后取出 ,狭窄段恢复正常。结论 气管 主支气管覆膜分支状内支架能有效封堵胸腔胃 气道瘘和治疗主支气管良恶性狭窄 ,操作简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主支气管覆膜分支状内支架 主支气管瘘 主支气管狭窄 呼吸运动
下载PDF
乳腺良恶性病灶的影像学鉴别及诊断分析 被引量:40
5
作者 陈红梅 于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比较MRI与乳腺X线钼靶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且经病理诊断确诊为乳腺肿瘤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乳腺肿瘤34例,恶性4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已接受乳腺数字化钼靶... 目的比较MRI与乳腺X线钼靶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且经病理诊断确诊为乳腺肿瘤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良性乳腺肿瘤34例,恶性4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已接受乳腺数字化钼靶及MRI检查,分析MRI及钼靶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78例乳腺病变乳腺钼靶患者检出良性30例,恶性48例,其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0.0%、79.2%、79.5%;MRI检出良性病变34例,恶性病变44例,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8.2%、91.7%、89.7%。结论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MRI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钼靶。乳腺钼靶在诊断乳腺微小钙化灶方面有其优势,但MRI动态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乳腺软组织结构、性状、边缘、血管强化特点及早期强化特征,提高良恶性病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钼靶 良恶性 乳腺肿瘤
下载PDF
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对腹部体模CT扫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40
6
作者 柴亚如 邢静静 +4 位作者 高剑波 吕培杰 侯平 王素雅 刘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122,共5页
目的分析前置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在腹部体模CT扫描中图像质量的变化规律及辐射剂量的降低程度,探讨优化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最佳前置ASIR-V。方法采用腹部仿真体模和Revolution CT机。根据噪声指数(NI)设置(6、8、10、12、14)... 目的分析前置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在腹部体模CT扫描中图像质量的变化规律及辐射剂量的降低程度,探讨优化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最佳前置ASIR-V。方法采用腹部仿真体模和Revolution CT机。根据噪声指数(NI)设置(6、8、10、12、14)分为5组。每组设置0~100%(间隔10%)前置ASIR-V扫描和常规扫描(即不联合迭代),共获得55组图像。分析各NI组图像CT值、噪声、主观评分及辐射剂量随ASIR-V比例的变化规律。各NI组图像的主观评分比较采用秩和检验,CT值、噪声和辐射剂量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在0~40%前置ASIR-V水平,NI为6、8、10组图像主观评分基本稳定,NI为12、14组图像主观评分呈略升高趋势;50%~100%前置ASIR-V,各组主观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NI为6、8、10组,超过70%前置ASIR-V图像主观评分降至3分以下,NI为12、14组,超过60%前置ASIR-V主观评分降至3分以下;NI为6、8、10组,常规扫描图像主观评分与40%前置ASIR-V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6、0.915、0.514),NI为12、14组,常规扫描图像主观评分略低于40%前置ASIR-V图像(P=0.041、0.036);各NI组常规扫描图像主观评分均优于60%前置ASIR-V图像((P=0.021、0.012、0.015、0.014、0.007))。各NI组中不同部位CT值、噪声随前置ASIR-V比例的增高呈基本稳定状态(P均>0.05)。各NI组CTDIvol随前置ASIR-V比例的增高,呈逐渐下降趋势。40%、50%和60%前置ASIR-V比例条件下,CTDIvol较常规扫描组下降比率分别为49.82%、62.51%、71.63%。结论前置ASIR-V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条件下明显降低辐射剂量;腹部前置ASIR-V比例推荐4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迭代重建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体模
下载PDF
胆管癌性阻塞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35
7
作者 韩新巍 李永东 +3 位作者 马南 邢古生 马波 吴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54-356,共3页
目的 探讨胆管癌性阻塞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12例胆管癌性阻塞性黄疸内支架术后胆管再狭窄患者 ,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PTCD)加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或结合局部持续性灌注化疗术及化疗性栓塞术 ,共使用... 目的 探讨胆管癌性阻塞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12例胆管癌性阻塞性黄疸内支架术后胆管再狭窄患者 ,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PTCD)加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或结合局部持续性灌注化疗术及化疗性栓塞术 ,共使用 12枚金属内支架。结果  12例采用经皮经肝穿刺置入金属胆道内支架均获得成功 ,均一次性置入支架。术后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谷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均有明显下降。术后 12例患者黄疸消退满意。 3例黄疸消退 ,置入内支架术后 4周在DSA下行局部持续性灌注化疗术及化疗性栓塞术。结论 经皮胆管内金属支架再置入术是姑息性治疗胆管癌性阻塞性黄疸内支架术后胆管再狭窄的安全、有效方法 ,结合局部持续性动脉灌注化疗及化疗性栓塞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性阻塞 内支架术 再狭窄 介入治疗 阻塞性黄疸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320排容积CT全肿瘤灌注参数值与微血管密度及其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梁长华 梁盼 +3 位作者 刘甲 岳军艳 窦文广 高剑波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7-522,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320排容积CT全肿瘤灌注参数值与微血管密度(MVD)值的关系,并分析不同分化程度肝癌与MVD值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搜集47例行320排容积CT灌注成像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全肿瘤测量法计算瘤体的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320排容积CT全肿瘤灌注参数值与微血管密度(MVD)值的关系,并分析不同分化程度肝癌与MVD值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搜集47例行320排容积CT灌注成像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全肿瘤测量法计算瘤体的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根据EdmondsonSteiner分级法行病理分级。不同分化程度原发性肝癌各灌注参数值相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的分析方法对不同分化程度原发性肝癌的各灌注参数值、肿瘤MVD以及病理分级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47例患者中,高分化肝癌13例,中分化肝癌24例,低分化肝癌10例。MVD值分别为49.59个/mm^2、64.26个/mm^2、85.27个/mm^2。不同分化程度的原发性肝癌全肿瘤灌注参数值存在差异,高分化肝癌的HAP和HAPI最低,PVP最高,低分化肝癌的HAP和HAPI最高,PVP最低,中分化肝癌介于两者之间。不同分化程度原发性肝癌与肿瘤的MVD值呈正相关关系(r=0.815,P<0.05)。低MVD计数组原发性肝癌的HAP、HAPI均低于高MVD计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低MVD计数组原发性肝癌的PVP大于高MVD计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全肿瘤灌注参数值能够定量反映不同分化程度原发性肝癌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肿瘤新生血管状况,可作为活体无创性评估肿瘤恶性程度及肿瘤血管生成的测量方法。原发性肝癌的分化程度与肿瘤MVD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示MVD与原发性肝癌的恶性程度有关,可在全肿瘤灌注参数值的变化中得到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血管生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
原文传递
食管癌性重度狭窄并食管-气道瘘的内支架置入治疗 被引量:36
9
作者 高雪梅 韩新巍 +3 位作者 吴刚 马南 王艳丽 李永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性重度狭窄合并食管 气道瘘的内支架置入效果。方法 透视下 ,2 7例食管重度癌性狭窄合并食管 气道瘘患者置入食管覆膜内支架。结果 支架全部一次性置入成功 ,瘘口完全封堵 ,患者恢复正常进食 ,肺部感染得以控制。结... 目的 探讨食管癌性重度狭窄合并食管 气道瘘的内支架置入效果。方法 透视下 ,2 7例食管重度癌性狭窄合并食管 气道瘘患者置入食管覆膜内支架。结果 支架全部一次性置入成功 ,瘘口完全封堵 ,患者恢复正常进食 ,肺部感染得以控制。结论 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性狭窄并食管 气道瘘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置入治疗 重度狭窄 气道 食管癌性狭窄 内支架置入 覆膜内支架 肺部感染 一次性 并发症 患者 控制
下载PDF
胃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价值 被引量:33
10
作者 岳松伟 高剑波 +3 位作者 杨学华 陈学军 周志刚 郭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35-1038,共4页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以及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25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5例胃间质瘤的主要螺旋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外或同时...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以及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25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5例胃间质瘤的主要螺旋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肿块内密度均匀或呈混杂密度影。增强后,肿块强化较明显或呈中心坏死、囊变,周边强化。25例胃间质瘤中,良性7例,肿块直径多小于5cm,边界清楚,多均匀强化;恶性18例,肿块直径多大于5cm,边界多不清楚,17例肿块内有坏死,6例出现转移灶。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显著提高了胃间质瘤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对胃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肺部超声评分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33
11
作者 李燕 贺晓 +2 位作者 高剑波 张瑞芳 于瑞娜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3-426,共4页
目的探讨双肺6区肺超声评分法(LUS)联合超声心动图在评价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通过高频超声对临床及胸部X线确诊为RDS的43例早产儿行肺部超声检查,进行超声评分,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三尖瓣反... 目的探讨双肺6区肺超声评分法(LUS)联合超声心动图在评价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通过高频超声对临床及胸部X线确诊为RDS的43例早产儿行肺部超声检查,进行超声评分,同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三尖瓣反流面积及速度、肺动脉收缩压(PASP)等指标,将LUS与PASP、X线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按照有无动脉导管未闭(PDA)将患儿分为PDA组与无PDA组,比较两组LUS是否存在差异。结果①LUS与PASP呈显著正相关(r=0.647,P〈0.05);②LUS与X线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770,P〈0.05),不同X线分级间LU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460,P〈0.05);③PDA组LUS明显高于无PDA组(t=3.08,P〈0.05)。结论双肺6区肺超声评分联合超声心动图可有效评估早产儿RDS心肺情况,为临床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肺超声评分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早产 动脉导管未闭
原文传递
能谱CT定量参数对胃癌淋巴结的定性评估价值 被引量:33
12
作者 柴亚如 高剑波 +3 位作者 邢静静 吕培杰 梁盼 陈小华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9-314,共6页
目的 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对胃癌淋巴结的定性评估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且资料完整的8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均采用Discover GSI CT机行腹部(自膈顶至耻骨联合上缘... 目的 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对胃癌淋巴结的定性评估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且资料完整的8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均采用Discover GSI CT机行腹部(自膈顶至耻骨联合上缘)常规平扫和能谱双期增强扫描;在后处理工作站上对1.25 mm层厚的平扫、动静脉期70 keV单能量图像、动静脉期碘基图像进行分析,测量并记录淋巴结的长径、短径、短长径比、动脉期和静脉期CT值、动脉期和静脉期碘基值。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转移和非转移淋巴结各定量参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ROC曲线,以约登指数最大时的界值作为诊断阈值,计算各参数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本临床研究注册号:81271573。结果 86例患者中男53例,女33例,年龄22~87(中位数53)岁;胃上区癌28例,胃中区癌12例,胃下区癌27例,累及两个区以上者19例;分化型胃癌35例,未分化型51例。术中检出淋巴结1 072枚,其中阳性淋巴结412枚,阴性淋巴结660枚。CT图像共检出淋巴结552枚,检出率51.5%;其中阳性淋巴结338枚(82.0%,338/412);阴性淋巴结214枚(32.4%,214/660)。相比非转移性淋巴结,胃癌转移性淋巴结短径[(9.52 ± 3.58)mm比(6.48 ± 2.94)mm,t= 4.639,P= 0.000]、短长径比[(0.82 ± 0.14)比(0.61 ± 0.08),t= 13.514,P= 0.000]、平扫CT值[(20.44 ± 6.77)Hu比(16.06 ± 7.14)Hu,t= 3.154,P= 0.002]、动脉期CT值[(61.71 ± 11.78)Hu比(40.11 ± 10.18)Hu,t= 9.588,P= 0.000]、静脉期CT值[(71.34 ± 13.03)Hu比(53.81 ± 11.39)Hu,t= 7.888,P= 0.000]、动脉期碘基值[(16.17 ± 4.22)× 100 μg/cm3比(8.03 ± 3.10)× 100 μg/cm3,t= 9.781,P= 0.000]和静脉期碘基值[(20.13 ± 6.04)× 100 μg/cm3比(11.58 ± 4.13)× 100 μg/cm3,t= 10.147,P= 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能谱成像 淋巴结
原文传递
胆管癌螺旋CT强化特征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高剑波 孔祥泉 +5 位作者 张智栩 杨学华 陈学军 周志刚 郭华 岳松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66-1069,共4页
目的 探讨胆管癌的螺旋CT增强扫描表现与病理学的关系 ,以及螺旋CT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2 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门区胆管癌的螺旋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资料 ,重点观察肿块相对于肝脏的密度变化。结果 肝门区胆管癌CT主要表现... 目的 探讨胆管癌的螺旋CT增强扫描表现与病理学的关系 ,以及螺旋CT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2 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门区胆管癌的螺旋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资料 ,重点观察肿块相对于肝脏的密度变化。结果 肝门区胆管癌CT主要表现为肝门区不规则低或略低密度软组织肿块 ,在动态扫描过程中相对于肝脏密度的变化趋势为高、低、高。 75 % (2 1/ 2 8)的病变于门脉期 (10例 )和延迟期 (11例 )显示最清楚 ,19例有延迟强化 ,延迟强化率为 6 7.9% (19/ 2 8) ;此外螺旋CT还清楚地显示了胆管扩张 ,肝叶萎缩 ,病变周围的异常强化区等间接征象。结论 肝门区胆管癌的CT表现与病理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肝门区 螺旋CT 病理学
下载PDF
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31
14
作者 韩新巍 李永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316-318,共3页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介入治疗 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下载PDF
CT能谱曲线及碘含量测定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1
15
作者 王芳 高剑波 梁盼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3-247,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能谱曲线及碘含量测定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3年6月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行双源CT双能量扫描检测的21例经胃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及38例正常胃的影像资料,测量... 目的:探讨双源CT能谱曲线及碘含量测定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3年6月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行双源CT双能量扫描检测的21例经胃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及38例正常胃的影像资料,测量胃癌病灶动脉期和静脉期碘浓度,胃正常者的胃小弯侧胃壁碘浓度及同层主动脉碘浓度,比较早期胃癌病灶与正常胃壁标准化碘浓度(NIC)的差异;分析胃癌病灶能谱曲线及正常胃壁胃小弯侧能谱曲线的特征。结果早期胃癌病灶动脉期和静脉期NIC与正常胃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21比0.09, P=0.000;0.72比0.26,P=0.000)。早期胃癌及正常胃壁动脉期和静脉期能谱曲线均呈下降型,早期胃癌能谱曲线位于正常胃壁上方,对应的能谱曲线更为陡直;两者于40~70 keV时差异较大;于80~140 keV对应的曲线差异变小。结论 NIC及能谱曲线走行趋势有助于对早期胃癌进行定性及定量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早期 双源CT 标准化碘浓度 能谱曲线
原文传递
感兴趣区选择对胃癌能谱CT测量结果可重复性的影响及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30
16
作者 陈小华 李佳音 +3 位作者 李莉明 赵慧萍 梁盼 高剑波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 探讨ROI选择对胃癌能谱CT测量结果可重复性的影响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胃镜活检病理确诊为胃癌,且行腹部能谱CT检查后2周内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研究... 目的 探讨ROI选择对胃癌能谱CT测量结果可重复性的影响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胃镜活检病理确诊为胃癌,且行腹部能谱CT检查后2周内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均行腹部动脉期和静脉期能谱CT检查.采用3种方法选取ROI,分别为肿瘤近黏膜强化区的圆形ROI,面积10 mm^2 (ROI-10 mm2)、肿瘤近中心位置强化区的圆形ROI,面积30 mm^2(ROI-30 mm2)和全肿瘤法(ROI-outline).2名放射科医师分别测量肿瘤动脉期CT值(CT-AP)、静脉期CT值(CT-VP)、动脉期碘浓度(IC-AP)、静脉期碘浓度(IC-VP)、动脉期标化碘浓度(nIC-AP)和静脉期标化碘浓度(nIC-VP).取2名医师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术后胃癌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记录MVD.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2名医师采用同一方法对同一患者测量的一致性,Bland-Altman法评价2名医师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ROI方法间参数的差异,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评价肿瘤能谱CT参数值与MVD间的相关性.结果2名医师采用3种ROI方法测得的IC-AP、IC-VP、nIC-AP、nIC-VP、CT-AP和CT-VP一致性均较好,其中ROI-outline法测得结果的一致性最佳,ICC值为0.991-0.997.2名医师采用ROI-outline法测得nIC-AP、nIC-VP差值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03-0.002和-0.001-0.012,提示采用ROI-outline法不同医师重复测量的准确性好.采用3种不同ROI方法测得的IC-AP、IC-VP、nIC-AP、nIC-VP、CT-AP和CT-V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采用ROI-10 mm2测得的数值均高于ROI-outlin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的MVD计数为(29.0±8.4)条/高倍视野.不同ROI方法下,nIC-VP与MVD具有中度相关性,其中ROI-outline法的相关性最强(r=0.670,P〈0.01).结论 不同ROI的选择方法影响胃癌能谱CT参数测量结果, ROI-outline法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研究 感兴趣区
原文传递
螺旋CT对胃癌浸润及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7
17
作者 郭华 高剑波 +1 位作者 杨学华 李荫太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84-688,共5页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浸润及转移的准确性,并探讨影像学与病理学的内在联系。资料与方法 对46例胃癌患者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1)螺旋CT诊断浆膜受侵、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准确性分别为84.8%、... 目的 评价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浸润及转移的准确性,并探讨影像学与病理学的内在联系。资料与方法 对46例胃癌患者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1)螺旋CT诊断浆膜受侵、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准确性分别为84.8%、87.0%和100%。(2)螺旋CT征象中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均与其病理特征密切相关(P<0.05)。结论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能较全面、准确地反映胃癌病理特征,是诊断胃癌浸润及转移的可靠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螺旋CT 诊断 病理学
下载PDF
基于能谱CT的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28
18
作者 王睿 李靖 +3 位作者 方梦捷 董迪 梁盼 高剑波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617-162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能谱CT的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196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胃腺癌患者的临床及能谱CT影像资料,其中男143例,女53例,年龄28~81(59±... 目的探讨基于能谱CT的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196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胃腺癌患者的临床及能谱CT影像资料,其中男143例,女53例,年龄28~81(59±11)岁,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并根据病理资料细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测量并计算胃腺癌能谱参数值并进行淋巴结CT评估。基于不同能级(40、65和100 keV)的双期图像提取273个影像组学特征并建立组学标签。对能谱参数和组学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构建联合预测模型并绘制诺模图。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用于评价预测模型诺模图的诊断性能,不同数据集之间的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淋巴结转移组的肿瘤静脉期碘基值均大于非转移组[训练集:22.98(100 mg/L)>20.31(100 mg/L),P=0.086;验证集:25.14(100 mg/L)>21.07(100 mg/L),P=0.009];淋巴结CT评估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联合预测模型中组学标签40 keV-动脉期、65 keV-静脉期、肿瘤静脉期碘基值和淋巴结CT评估作为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ROC曲线分析中,诺模图预测淋巴结转移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对应的AUC及95%CI分别为0.822(0.739~0.906)和0.819(0.732~0.906),且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能谱CT的影像组学对术前定量预测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状态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淋巴结 能谱成像 影像组学
原文传递
暂时性覆膜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支气管结核性狭窄10例 被引量:26
19
作者 韩新巍 吴刚 +3 位作者 高雪梅 马南 王艳丽 李永东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65-866,共2页
关键词 支气管内膜结核 支气管狭窄 支架置入治疗 结核性 暂时性 活动性肺结核 金属 覆膜内支架 瘢痕性狭窄 人口流动
原文传递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注射后延迟时间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8
20
作者 刘志敏 高剑波 +1 位作者 刘杰 张永高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率、体重指数(BMI)、年龄、性别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成像延迟扫描时间的相关性及与冠状动脉达峰CT值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150例可疑冠心病的受检者,男70例,女80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31岁,平...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率、体重指数(BMI)、年龄、性别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成像延迟扫描时间的相关性及与冠状动脉达峰CT值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150例可疑冠心病的受检者,男70例,女80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31岁,平均54岁。所有受检者均行timingbolus扫描技术预测冠状动脉CTA延迟扫描时间,然后行冠状动脉CTA扫描,记录冠状动脉达峰CT值、延迟扫描时间,分析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心率与冠状动脉CTA延迟扫描时间及冠状动脉达峰CT值的相关性。结果体重指数对冠状动脉达峰时间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性别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395,对冠状动脉达峰时间影响最大,其次是年龄,影响最小为心率;心率对冠状动脉达峰CT值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2),性别标准回归系数为0.462,对冠状动脉达峰CT值影响较大,其次为体重指数,影响最小为年龄。结论当timingbolus扫描预测冠状动脉CTA达峰延迟扫描时间时,对老年、男性、心率较慢者,应综合考虑,适当增加延迟扫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延迟扫描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