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微波消融术前血清VEGF和Ang-2水平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1
作者 杨文魁 周志刚 +4 位作者 张琼 梁志华 栗敏 秦靖宜 陶兴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3期142-146,176,共6页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在经皮微波消融术(microwave ablation, MWA)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预后...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在经皮微波消融术(microwave ablation, MWA)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MWA治疗的Ⅰ期NSCLC患者106例(NSCLC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术前血清VEGF和Ang-2含量,采用Kaplan-Meier及COX回归分析评价VEGF和Ang-2与Ⅰ期NSCLC患者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 RFS)和总生存期(over survival, OS)的关系。结果 NSCLC组患者术前VEGF和Ang-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稳定和进展者术前VEGF和Ang-2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者(P<0.05);复发和死亡患者术前VEGF和Ang-2水平分别明显高于未复发和生存患者(P<0.05)。术前高VEGF和Ang-2水平患者的RFS和OS明显低于低VEGF和Ang-2水平患者(P<0.05),且两者均是RFS和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WA术前血清VEGF和Ang-2水平与Ⅰ期NSCL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2 微波消融术 预后
下载PDF
CT影像特征及定量参数对肺腺癌纯磨玻璃结节侵袭性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杨文魁 周志刚 +7 位作者 张琼 梁志华 赵月 陈勇 栗敏 秦靖宜 张露月 周莹 《现代临床医学》 2021年第6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CT影像特征及定量参数对肺腺癌相关的纯磨玻璃结节(pGGN)侵袭性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CT表现为pGGN的肺腺癌患者89例,根据肺腺癌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浸润前病变组(n=50)和浸润性病变组(n=39),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CT影像特征及定量参数对肺腺癌相关的纯磨玻璃结节(pGGN)侵袭性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CT表现为pGGN的肺腺癌患者89例,根据肺腺癌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浸润前病变组(n=50)和浸润性病变组(n=39),比较两组结节的CT影像特征及定量参数的差异,并分析各参数对病灶浸润性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间病灶形态、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及空气支气管征特征表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浸润前病变组的最大直径、最大横截面积、结节体积及平均CT值均明显低于浸润性病变组(P<0.01)。最大直径、最大横截面积、结节体积及平均CT值诊断浸润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3、0.900、0.863及0.7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空气支气管征、最大横截面积及结节体积是浸润性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空气支气管征、最大横截面积及结节体积较大是肺腺癌pGGN浸润性病变的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磨玻璃结节 CT 浸润 参数
下载PDF
复方红豆杉胶囊联合微波消融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文魁 周志刚 +3 位作者 张琼 梁志华 赵月 陶兴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23期9-13,22,共6页
目的观察复方红豆杉胶囊联合微波消融术(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就诊的Ⅰ期NSCLC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观察复方红豆杉胶囊联合微波消融术(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就诊的Ⅰ期NSCLC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MWA治疗,观察组在MWA术后口服复方红豆杉胶囊;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短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差异,随访比较两组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情况,采用COX回归方法分析治疗方式与患者预后生存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疗效及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CD3^(+)、CD4^(+)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RFS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131,P=0.024),但其OS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χ^(2)=1.907,P=0.167);复方红豆杉胶囊联合MWA治疗方式是RFS的独立保护因素(OR=0.309,95%CI=0.099~0.960,P=0.042),但其不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复方红豆杉胶囊联合MWA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早期NSCLC患者的免疫功能及预后,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红豆杉胶囊 微波消融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原文传递
不同病理类型恶性肺结节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文魁 周志刚 +5 位作者 张琼 梁志华 赵月 陈勇 周莹 陶兴 《实用医技杂志》 2022年第7期681-685,共5页
目的 探究不同病理类型恶性肺结节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下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收集74例恶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恶性肺结节患者的CT增强扫描特征。结果 腺癌和鳞癌结节中的纯磨玻璃样结节和混合型结节的... 目的 探究不同病理类型恶性肺结节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下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收集74例恶性肺结节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恶性肺结节患者的CT增强扫描特征。结果 腺癌和鳞癌结节中的纯磨玻璃样结节和混合型结节的比例显著高于小细胞肺癌结节,而实性结节的比例、毛刺征、癌灶大小低于小细胞癌结节(P<0.05);3种病理类型恶性肺结节的强化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结节的主要表现为均匀强化,而鳞癌结节主要表现为不均匀强化,腺癌和鳞癌结节的强化净增值高于小细胞肺癌结节,且腺癌结节的强化率高于小细胞癌结节(P<0.05);延迟扫描180 s时,小细胞癌结节的廓清率高于腺癌和鳞癌结节;而在延迟扫描600 s时小细胞癌和鳞癌结节的廓清率均高于腺癌结节(P<0.05)。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的恶性肺结节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学征象和增强扫描参数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可综合分析肺结节的形态特征和增强扫描参数对不同病理类型的恶性肺结节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组织学类型肿瘤 影像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