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小儿下尿路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文建国 刘奎 +4 位作者 李真珍 张红 杜爱民 王庆伟 张瑞丽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下尿路功能障碍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9例小儿分2组,患儿组54例,为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患儿,男30例,女24例,年龄4~18岁,平均(10.7±3.6)岁;对照组15例,为下尿路正常的患儿(因上尿路异常作下尿路... 目的探讨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下尿路功能障碍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9例小儿分2组,患儿组54例,为下尿路功能障碍的患儿,男30例,女24例,年龄4~18岁,平均(10.7±3.6)岁;对照组15例,为下尿路正常的患儿(因上尿路异常作下尿路检查者),男11例,女4例,年龄3~17岁,平均(9.9±3.7)岁。分别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同步耻骨上、会阴部和直肠B超观察膀胱壁厚度、膀胱颈口形态、膀胱充盈和排尿后尿道形态等。结果患儿组尿动力学异常表现有残余尿量增多、膀胱顺应性降低、逼尿肌过度活动、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和逼尿肌瘫痪等,B超影像检查异常表现有膀胱壁增厚、毛糙,颈口抬高,后尿道扩张,排尿期尿道开放不完全等,其中2例后尿道瓣膜患儿发现膀胱憩室。对照组B超影像检查显示充盈期膀胱壁光滑,厚度(2±1)mm,均小于3 mm;膀胱颈口关闭,无抬高;排尿期膀胱颈口、后尿道充分开放,残余尿量小于10ml。结论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可将膀胱的功能性改变和形态学信息相结合,能更全面准确地诊断和了解下尿路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尿动力学 膀胱 尿道
原文传递
小儿功能性排尿异常和尿动力学检查技术相关标准术语的规范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文建国(综述) 王庆伟(综述) +1 位作者 袁继炎(审校) 孙宁(审校)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69-572,共4页
随着小儿功能性排尿异常(dysfunctional voiding)和尿动力学检查技术研究进展.相关术语已不能满足临床和科研要求。统一和规范有关术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参考困际小儿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hildren’s continence society,I... 随着小儿功能性排尿异常(dysfunctional voiding)和尿动力学检查技术研究进展.相关术语已不能满足临床和科研要求。统一和规范有关术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参考困际小儿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hildren’s continence society,ICCS)报告就规范小儿功能性排尿异常和尿动力学检查技术相关标准术语进行综述.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意义 检查技术 尿动力学 排尿异常 标准术语 功能性 小儿 规范表达
原文传递
儿童尿路感染相关因素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翟荣群 文建国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10期796-800,共5页
尿路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UTI)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泌尿系统生长繁殖并侵犯尿路黏膜或深层组织而引起的急、慢性炎症反应。它在儿童中的发生率为7%左右,治疗不当可造成不良后果甚至死亡。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相关因素 儿童 慢性炎症反应 病原微生物 生长繁殖 泌尿系统 治疗不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