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步癌症告知模型在肺癌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春霞 孙莉莉 +2 位作者 熊瑛 李治仝 王洋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8期1044-1048,共5页
目的:研究六步癌症告知模型(SPIKES)在肺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42例肺癌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42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研究六步癌症告知模型(SPIKES)在肺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42例肺癌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42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SPIKES对患者进行护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Herth希望量表(HHI)和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HAMA(13.84±3.04)、HAMD(15.87±2.11)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79、7.232;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HHI总分(34.53±9.25)分,QLQ-C30量表整体生活质量评分(7.24±2.6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550、3.641;P<0.05)。结论:开展SPIKES对肺癌患者护理能够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希望指数及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六步癌症告知模型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知信行护理模式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岳建华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第4期684-686,共3页
目的探讨知信行护理模式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食管反流病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予以知... 目的探讨知信行护理模式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食管反流病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予以知信行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评分、胃食管反流病-生活质量问卷量表(GERD-HRQ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应用知信行护理干预模式可提升其健康知识掌握度及依从性,促进临床症状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知信行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模式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心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魏颖颖 陈长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3期2468-2469,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肝癌介入治疗的60例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肝癌介入治疗的60例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1 d负面情绪、患者满意度和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恐惧评分、抑郁评分、悲观评分和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中疼痛患者实行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其不良情绪,减轻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肝癌 介入治疗 疼痛
下载PDF
微视频联合情境体验健康教育方案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健康指导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岳建华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第18期3290-3293,共4页
目的探讨微视频联合情境体验健康教育方案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健康指导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选取该科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1)及对照组(n=41),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 目的探讨微视频联合情境体验健康教育方案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健康指导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选取该科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1)及对照组(n=41),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微视频联合情境体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总评分、自我管理行为总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视频联合情景体验健康教育方案能有效提高胃食管反流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能力,减轻患者胃反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视频 情景体验健康教育方案 胃食管反流 自我效能 自我管理能力
原文传递
焦点解决模式对急诊护士焦虑及工作投入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春霞 陈倩 +1 位作者 徐慧萍 刘延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8期3293-3295,共3页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对急诊护士焦虑及工作投入的影响。方法招募2014年1—6月郑州市6家三级医院急诊科82名存在焦虑的护士,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护士接受常规心理指导,观察组护士在常规心理指导的基础...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对急诊护士焦虑及工作投入的影响。方法招募2014年1—6月郑州市6家三级医院急诊科82名存在焦虑的护士,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护士接受常规心理指导,观察组护士在常规心理指导的基础上接受焦点解决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护士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工作投入量表(UWE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UWES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焦点解决模式可缓解急诊科护士的焦虑情绪,提高工作投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点解决模式 急诊科护士 焦虑 工作投入
下载PDF
静脉全麻下CT导向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素兰 管生 +2 位作者 谢广伦 马南 李明省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7-248,共2页
关键词 小肝癌 静脉全麻 射频消融 护理
下载PDF
宫颈妊娠患者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建好 李留霞 +2 位作者 赵先兰 闫保君 刘保山 《中国实用医刊》 2011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的 探讨宫颈妊娠患者术前介入化疗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我院就诊的3例宫颈妊娠患者清宫术前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3天后行清宫术.结果 3例宫颈妊娠患者分别经1次、2次、1次介入栓塞后行清宫术,无一例大出血致休克或切除子宫.结... 目的 探讨宫颈妊娠患者术前介入化疗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我院就诊的3例宫颈妊娠患者清宫术前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3天后行清宫术.结果 3例宫颈妊娠患者分别经1次、2次、1次介入栓塞后行清宫术,无一例大出血致休克或切除子宫.结论 宫颈妊娠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可有效防止清宫术中大出血,应是宫颈妊娠患者清宫术前必要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妊娠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 大出血
原文传递
青壮年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特征与人文关怀 被引量:1
8
作者 杜鲲 管生 +3 位作者 胡小波 李明省 刘朝 陈振 《医学与哲学(B)》 2011年第9期79-80,共2页
青壮年患者因其在家庭、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其在治疗阶段情绪波动较大,而围手术期患者紧张、悲观、焦虑和恐惧等心理反应会对其生理功能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限制了对患者诊疗过程中配合,尤其是对围手术期影响明显。为了降低围手术期... 青壮年患者因其在家庭、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其在治疗阶段情绪波动较大,而围手术期患者紧张、悲观、焦虑和恐惧等心理反应会对其生理功能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限制了对患者诊疗过程中配合,尤其是对围手术期影响明显。为了降低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应激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适应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管床医生在围手术期必须对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围手术期 人文关怀
下载PDF
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明省 管生 +5 位作者 刘朝 马南 胡小波 徐浩文 王志伟 张建好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0-143,共4页
背景与目的:SHARP(sorafenib hcc assessment randomized protocol)和ORIENTAL(sorafenib in patients in asia-pacific region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两个Ⅲ期临床试验证实,多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在一定程度上能延长晚期肝癌... 背景与目的:SHARP(sorafenib hcc assessment randomized protocol)和ORIENTAL(sorafenib in patients in asia-pacific region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两个Ⅲ期临床试验证实,多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在一定程度上能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并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和延长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临床治疗。本研究使用索拉非尼治疗25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并对其不良反应情况及临床处理进行总结。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0月期间符合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的晚期肝癌患者25例,给予索拉非尼治疗所有患者均满足以下标准:⑴化疗栓塞术后病情进展;⑵广泛门脉癌栓无法栓塞;⑶肝门部、腹膜后淋巴结或肺、骨等多发转移者;⑷弥漫乏血供肿瘤;⑸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开始服用索拉非尼治疗后的前12周,观察患者不同级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给予相应临床处理。结果:共25例患者接受索拉非尼治疗,其中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30~72岁,平均51.44岁。期间9例患者死亡,其中3例在服药开始的12周内死亡。3例患者中断索拉非尼治疗,其中2例为治疗不满12周停药,1例为服药5个月后停药。共20例患者符合观察标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下:手足皮肤反应(hand-foot-skin reaction,HFSR)4例(4/20),腹泻4例(4/20),脱发5例(5/20),皮疹4例(4/20),乏力8例(8/20),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4例(4/20),高血压1例(1/20),腹痛1例(1/20)。这些不良反应经临床处理后,20例患者均能继续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结论: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良好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分子靶向治疗 索拉非尼 化疗栓塞
下载PDF
39例危重神经介入患者家属心理状况、心理需要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素兰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8期1276-1278,共3页
危重神经介入患者家属存在如下心理状况:震惊、否认、无助、沮丧、自责、抱怨;对医疗效果过高的期望;焦虑、恐惧、忧郁、绝望;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和敌对心理;对患者的厌烦、抵触。有以下心理需要:患者生命安全的需要;有及时获知准确疾... 危重神经介入患者家属存在如下心理状况:震惊、否认、无助、沮丧、自责、抱怨;对医疗效果过高的期望;焦虑、恐惧、忧郁、绝望;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和敌对心理;对患者的厌烦、抵触。有以下心理需要:患者生命安全的需要;有及时获知准确疾病信息的需要;有守护于患者身边的需要;有获得社会支持的需要;有推诿责任的需要。我们采取如下护理干预:较强的责任心、应急能力,熟练的专业技能,坦率、诚恳的沟通方式;心理疏导;信息支持;允许亲属陪伴在患者身边;帮助其获得所需要的社会支持;临终患者家属的抚慰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脑血管病 介入治疗 家属心理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护理团队策略下的疼痛管理在晚期癌痛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曼曼 康琼娅 章小畅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353-354,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团队策略下的疼痛管理在晚期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晚期癌症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团队策略下的疼痛管理。比较两组疼痛控制... 目的探讨护理团队策略下的疼痛管理在晚期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晚期癌症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团队策略下的疼痛管理。比较两组疼痛控制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疼痛控制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团队策略下的疼痛管理可减轻晚期癌痛患者的疼痛症状,提升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团队策略 疼痛管理 晚期癌痛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个体化干预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张瑞玲 张琳 王会洁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8期2085-208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的个体化干预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69例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34,基于ITHBC的个体化干预)。比...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的个体化干预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69例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34,基于ITHBC的个体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癌症疲乏量表(CFS)]、遵医行为(遵医行为调查问卷)、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CF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CF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饮食运动管理、药物管理、自我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THBC的个体化干预可改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和遵医行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癌因性疲乏 遵医行为 并发症 满意度
下载PDF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素兰 王雪梅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3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覆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0例行介入术的患者,术前给予心理疏导、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手术氛围。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肢体血运、神经症状等。结果支架置入全部成功,无死亡病例。3... 目的探讨覆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0例行介入术的患者,术前给予心理疏导、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手术氛围。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肢体血运、神经症状等。结果支架置入全部成功,无死亡病例。3例破口位置距左锁骨下动脉小于0.5cm,支架置入术后封堵左锁骨下动脉,但经保守治疗无肢体缺血症状。结论在覆膜支架置入术的治疗中,积极主动地针对性观察及护理是手术成功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腔内隔绝术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早期应用智能降温仪对颅脑外伤中枢性高热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郝晓静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221-122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智能降温仪应用于颅脑外伤中枢性高热患者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119例颅脑外伤中枢性高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0例...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智能降温仪应用于颅脑外伤中枢性高热患者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119例颅脑外伤中枢性高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体温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早期智能降温仪亚低温治疗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人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炎性因子水平:降钙素原(PCT)、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神经功能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炎性因子观察组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智能降温仪能有效改善颅脑外伤中枢性高热患者,通过改善脑组织耗氧量及代谢率等方式改善炎性因子及S100β、GFAP蛋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降温仪 颅脑外伤 中枢性高热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应用“纠错本”在护理精细化管理中的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素兰 娄小平 《当代医学》 2011年第22期129-131,共3页
目的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管理效率。方法应用"纠错本",统一填写格式、填写方法、填写内容,加强护理精细化管理,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护理质量由2009年的(90.45±2.56)提高到2010年... 目的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管理效率。方法应用"纠错本",统一填写格式、填写方法、填写内容,加强护理精细化管理,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护理质量由2009年的(90.45±2.56)提高到2010年的(95.46±3.78)(P值为0.000),患者满意度由1999年的(91.73±3.56)提高到2010年的(94.58±4.35)(P值为0.035)。两组数据P值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系数提高;调动了病区护士主动参与病区管理的主动性;增强了护士间的协作性;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错本 护理管理 精细化管理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胆囊息肉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刚 孙璐璐 +2 位作者 张姗姗 刘婷婷 吴洁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4-365,共2页
患者女,46岁,以"发现胆囊息肉10年,肝占位2年余"为主诉入院。患者10年前体检发现"胆囊息肉",具体不详,未进行治疗。现入我院拟行肝占位射频消融治疗,超声检查显示:胆囊前壁近胆囊床可见一实性高回声结节,大小约10.0... 患者女,46岁,以"发现胆囊息肉10年,肝占位2年余"为主诉入院。患者10年前体检发现"胆囊息肉",具体不详,未进行治疗。现入我院拟行肝占位射频消融治疗,超声检查显示:胆囊前壁近胆囊床可见一实性高回声结节,大小约10.0 mm×9.0 mm×6.5 mm(图1),表面覆盖多发点状强回声,后伴"彗尾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其内测及点状血流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息肉 射频消融治疗 肝占位 点状强回声 胆囊床 超声检查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 点状血流信号
原文传递
脉冲式加压注射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治真 陈长英 +2 位作者 韩新巍 刘佳 冯艳红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612-1613,共2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不同注射法注射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8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介入法插入多侧孔溶栓导管的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经导管脉冲注射法(实验组)和经导管微量注射泵恒速注射法(对照组)注射尿激酶,每组43例。结果... 目的探讨经导管不同注射法注射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8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介入法插入多侧孔溶栓导管的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经导管脉冲注射法(实验组)和经导管微量注射泵恒速注射法(对照组)注射尿激酶,每组43例。结果实验组显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导管脉冲式注射法注射溶栓药物尿激酶见效快、安全、可靠,是治疗深静脉血栓高效的治疗方法,近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式 介入放射学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经肾造瘘管球囊扩张法治疗上尿路梗阻26例的护理
18
作者 邹治真 海丹丹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2011-2012,共2页
关键词 肾造口术 经皮 气囊扩张术 尿道梗阻/护理 尿道梗阻/外科学
下载PDF
大球囊过度扩张治疗下腔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90例护理体会
19
作者 邹治真 张文萍 海丹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13-814,共2页
关键词 大球囊过度扩张 布-加综合征 护理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脑血管狭窄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20
作者 陈菲菲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3期96-97,共2页
目的研究脑血管狭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时配合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选择介入治疗的90例脑血管狭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并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 目的研究脑血管狭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时配合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选择介入治疗的90例脑血管狭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并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状况。结果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脑血管狭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时配合循证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效果,建议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狭窄 介入治疗 循证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