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应激和抗氧化剂在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志新 徐高磊 +2 位作者 王延芬 邓锦波 高晓群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4期12-15,共4页
全球统计表明糖尿病是致死、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糖尿病是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的特点,典型的病例可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多尿... 全球统计表明糖尿病是致死、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糖尿病是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的特点,典型的病例可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症状)。糖尿病患者中,不同的器官尤其是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糖尿病神经病变)、心脏(心肌梗死)、肾脏(糖尿病肾病)、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长期受损和功能失调都与血糖浓度升高有关。研究表明,高血糖可以诱导机体氧化应激的增加。因此,现在认为氧化应激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就氧化应激和抗氧化系统在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氧化应激 生发 抗氧化剂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代谢紊乱综合征 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长期酒精暴露诱导胰岛素抵抗及视网膜微血管损伤:神经鞘磷脂的可能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徐高磊 王志新 +6 位作者 赵静雅 陈文静 崔占军 王延芬 王卉 邓锦波 高晓群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1-450,共10页
目的探讨长期酒精暴露诱导胰岛素抵抗对小鼠血视网膜屏障的损伤以及神经鞘磷脂(SM)可能的作用。方法选取神经鞘磷脂合成酶2(SMS2)基因敲除(SMS2-/-)和野生型(WT)小鼠76只,酒精暴露建立动物模型。用血糖仪测定血糖浓度,酶联免疫法(ELISA... 目的探讨长期酒精暴露诱导胰岛素抵抗对小鼠血视网膜屏障的损伤以及神经鞘磷脂(SM)可能的作用。方法选取神经鞘磷脂合成酶2(SMS2)基因敲除(SMS2-/-)和野生型(WT)小鼠76只,酒精暴露建立动物模型。用血糖仪测定血糖浓度,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胰岛素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利用免疫荧光染色、HE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血视网膜屏障的损伤。结果长期酒精暴露引起小鼠胰岛素抵抗(P<0.05),并出现血视网膜屏障的损伤,如无细胞毛细血管数增多(P<0.05),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减少(P<0.05),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消失,基底膜欠清晰,呈剂量依赖性。和WT小鼠相比,SMS2-/-小鼠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小和血视网膜屏障损伤程度较轻(P<0.05),提示SMS2-/-小鼠有延缓胰岛素抵抗形成和减少血视网膜屏障损伤的作用。结论长期酒精暴露可以诱导胰岛素抵抗,并造成血视网膜屏障损伤,具有剂量依赖性;SMS2基因的缺失有延缓胰岛素抵抗的产生和减少血视网膜屏障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酒精 视网膜血管 神经鞘磷脂 神经鞘磷脂合成酶2 免疫荧光 小鼠
下载PDF
小鼠脊髓灰质发育过程中细胞迁移与血管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志新 王卉 +1 位作者 王延芬 高晓群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5-420,共6页
目的:探讨小鼠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脊髓成熟神经元迁移与血管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不同年龄小鼠共计75只,应用免疫荧光及墨汁灌注的技术,标记小鼠胚胎E17到P30脊髓神经元和血管。结果:大约在胚胎E17左右,小鼠脊髓灰质内开始出现NeuN阳... 目的:探讨小鼠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脊髓成熟神经元迁移与血管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不同年龄小鼠共计75只,应用免疫荧光及墨汁灌注的技术,标记小鼠胚胎E17到P30脊髓神经元和血管。结果:大约在胚胎E17左右,小鼠脊髓灰质内开始出现NeuN阳性的神经元,白质中神经元较少,且此时灰质和白质内血管分布均匀,管径一致,分支较少。随着年龄的增长,脊髓周围的神经元不断向内迁移,灰质内NeuN阳性的神经元数先增多后减少且血管体密度先增加后减小,而白质内的神经元持续减少,血管逐渐稀疏。P14以后,脊髓灰质内的血管密度明显高于白质内的血管密度。同时,研究中还发现部分NeuN阳性细胞紧贴着血管分布。结论:在小鼠脊髓的发育过程中,NeuN阳性细胞由脊髓周围逐渐向中心迁移,和脊髓灰质H形态的形成密切相关。同时,血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能通过与神经元的相互作用,引导神经元的迁移,并且为神经元的迁移提供路径和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神经元 血管 免疫组化
下载PDF
COPD/哮喘疾病吸入用药依从性与临床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韩会建 肖海励 +1 位作者 孔二红 王艳芬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疾病患者吸入用药依从性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4例COPD/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吸入剂依从性测试调查问卷(TAI)评估患者吸入用药依从性,并分析...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疾病患者吸入用药依从性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4例COPD/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吸入剂依从性测试调查问卷(TAI)评估患者吸入用药依从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与肺功能指标[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EV 1/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 1)、呼气峰值流速(PEF)]关系。〔结果〕①124例COPD/哮喘患者中,吸入用药依从性良好者占54.84%(68/124),吸入用药依从性不佳者占45.16%(56/124),以此为根据设为依从性良好组(n=68)和依从性不佳组(n=56)。②依从性良好组用药信念评分低于依从性不佳组,在无药物不良反应、急性发作次数1~2次所占比例高于依从性不佳组(P<0.05);2组年龄、性别、病程、受教育程度、居住情况、婚姻情况、吸烟、饮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依从性良好组FEV 1/FVC、FEV 1、PEF水平高于依从性不佳组(P<0.05)。〔结论〕COPD/哮喘患者吸入用药依从性越好,其肺功能改善越明显,临床疗效越高,临床工作中建议加强用药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哮喘 用药依从性 FEV1/FVC PEF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谢晓明 韩会建 +1 位作者 刘宏亮 侯景明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2-396,共5页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rs-fMRI)技术,观察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脑部默认网络(DMN)的重塑情况,探讨tDCS改善PSCI患者认知功能的中枢机制。方法:本研究选取PSCI患者18例(PSCI组...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rs-fMRI)技术,观察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脑部默认网络(DMN)的重塑情况,探讨tDCS改善PSCI患者认知功能的中枢机制。方法:本研究选取PSCI患者18例(PSCI组)和健康受试者2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tDCS刺激PSCI组患者的背外侧前额叶,刺激强度2.0 mA,每次20 min,每日1此,每周5 d,共4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治疗后),运用rs-fMRI观察PSCI患者DMN的改变情况,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PSCI患者DMN明显异常,主要表现为后扣带回/楔前叶功能连接降低,左侧海马和内侧前额叶的功能连接增高。经4周tDCS治疗,患者的MoCA评分[(24.1±2.5)分]显著升高,DMN中后扣带回/楔前叶功能连接明显增加,左侧海马功能连接较治疗前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PSCI患者后扣带回/楔前叶功能连接程度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结论:PSCI患者存在大脑DMN异常,tDCS刺激背外侧前额叶能够明显改善PSCI患者的MoCA评分,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大脑DMN中后扣带回/楔前叶的功能连接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默认网络
原文传递
低氧预适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Bcl-2、Bax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晓群 段东晓 +2 位作者 邢莹 常成 茹立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6-549,F003,共5页
目的 探讨低氧预适应 (8%O2 ,3h)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 3h再灌注后不同时间脑梗死体积、神经细胞凋亡及Bcl 2、Bax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低氧预适应后 12h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 3h再灌注后不同时间进... 目的 探讨低氧预适应 (8%O2 ,3h)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 3h再灌注后不同时间脑梗死体积、神经细胞凋亡及Bcl 2、Bax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低氧预适应后 12h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 3h再灌注后不同时间进行脑梗死体积测定 (TTC)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 (TUNEL) ,通过Northernblot检测脑组织中Bcl 2、BaxmRNA的表达以及免疫组化检测Bcl 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低氧预适应组的脑梗死体积、神经细胞凋亡、Bax的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少 ;Bcl 2的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低氧预适应可减少大脑中动脉缺血 3h再灌注后梗死体积 ,增强Bcl 2及减少Bax的表达 ,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可能是其脑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预适应 BCL-2 蛋白表达 大鼠 大脑中动脉缺血 脑梗死体积 再灌注 RNA 间脑 神经细胞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联合神经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谢晓明 韩会建 +2 位作者 朱登纳 袁俊英 孙二亮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神经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90例小儿脑瘫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对症治疗,主要是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则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神经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90例小儿脑瘫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对症治疗,主要是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则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神经康复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及日常生活能力(ADL)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 33%,明显高于对照组75. 55%的总有效率(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MDI、PDI、ADL均提高,但观察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神经康复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显著,可以促进患儿智力发育,提高患儿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神经康复治疗 小儿脑瘫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卡泊芬净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非HIV感染者重症肺孢子菌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韩飞 韩会建 宋亚茹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38-40,48,共4页
[目的]探讨卡泊芬净联合克林霉素治疗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重症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20年5月某医院非HIV感染重危PCP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1)、B组(n=41)。B组予以卡泊芬... [目的]探讨卡泊芬净联合克林霉素治疗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重症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20年5月某医院非HIV感染重危PCP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1)、B组(n=41)。B组予以卡泊芬净,A组予以卡泊芬净结合克林霉素,均治疗2周。比较2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与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A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B组的73.17%(P<0.05);经治疗,A组呼吸困难消失、退热、咳嗽消失时间短于B组(P<0.05);A组治疗2周后血清IL-23、IL-8、IFN-γ、IL-10水平低于B组(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HIV感染重症PCP患者经卡泊芬净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可显著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疗效,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重症肺孢子菌肺炎 克林霉素 卡泊芬净
下载PDF
2种脱水处理流程在病理切片制备中的应用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席乐峰 王洪志 +3 位作者 赵智 刘正国 张德臣 杨广英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5期654-657,共4页
目的探讨肾穿刺标本手工及机器2种脱水处理方法在病理切片制备中的差异,总结出合适的脱水处理方法,从而制备规范化的肾穿刺病理切片,有助于提高肾脏病理诊断,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送检肾穿刺标本分别进行手工及全自动封闭脱... 目的探讨肾穿刺标本手工及机器2种脱水处理方法在病理切片制备中的差异,总结出合适的脱水处理方法,从而制备规范化的肾穿刺病理切片,有助于提高肾脏病理诊断,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送检肾穿刺标本分别进行手工及全自动封闭脱水机处理,处理后的标本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及特殊染色。结果机器脱水与手工脱水处理相比,手工脱水处理的标本制备出的病理切片,颜色对比更鲜明、亮丽。结论优秀的病理切片有助于提高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制备 穿刺术 染色与标记 肾/病理学
下载PDF
脑性瘫痪高患病率胎尸脑血管临床解剖学特征
10
作者 高晓群 付春景 +1 位作者 高龙远 朱炜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6~7月龄早产儿脑血管的解剖特征,探讨早产儿脑性瘫痪发病率高的形态学基础。方法:解剖观测6月龄和7月龄死亡1h胎尸脑血管各60例。均剪除颅盖和部分脑膜用水冲去脑浆,保留相应的动脉和静脉结构,用手术显微镜观测之。结果:胎尸6... 目的:观察6~7月龄早产儿脑血管的解剖特征,探讨早产儿脑性瘫痪发病率高的形态学基础。方法:解剖观测6月龄和7月龄死亡1h胎尸脑血管各60例。均剪除颅盖和部分脑膜用水冲去脑浆,保留相应的动脉和静脉结构,用手术显微镜观测之。结果:胎尸6~7月龄脑血管,按血管吻合网的部位,脑动脉可分为大脑皮质动脉网;间脑、基底核动脉网和脑干、小脑动脉网。大脑深部髓质的动脉细小稀少又处于动脉网终支交界处。结论:6~7月龄胎儿大脑深部髓质供血较差,易受缺氧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患病率 胎尸 脑血管 临床解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