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大叶性肺炎病原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小宁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7年第7期786-787,共2页
目的了解儿童不同年龄段大叶性肺炎的病原学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室对MP-IgM检测采用ELISA检测方法,对呼吸道病毒检测采用直接给免疫荧光方法。将合格的痰标本、肺泡灌洗液、胸腔及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鉴定。结果 140... 目的了解儿童不同年龄段大叶性肺炎的病原学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室对MP-IgM检测采用ELISA检测方法,对呼吸道病毒检测采用直接给免疫荧光方法。将合格的痰标本、肺泡灌洗液、胸腔及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鉴定。结果 14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阳性58例,病毒检测31例阳性,痰培养阳性4例。结论大叶性肺炎患儿应注意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病毒感染主要为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细菌感染应注意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性肺炎 病原支原体感染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咳嗽患儿氧驱动雾化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邓佩佩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18年第4期350-352,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咳嗽患儿氧驱动雾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9例在郑州儿童医院进行氧驱动雾化治疗的重症肺炎咳嗽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5例于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咳嗽患儿氧驱动雾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9例在郑州儿童医院进行氧驱动雾化治疗的重症肺炎咳嗽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5例于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咳嗽、肺啰音消失及体温复常时间,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咳嗽、肺啰音消失时间及体温复常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1/45),低于对照组18.18%(8/44),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81.82%(36/44),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行氧驱动雾化治疗的重症肺炎咳嗽患儿,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症状消退,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咳嗽 小儿 针对性护理干预 氧驱动雾化
下载PDF
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陆凤霞 《感染.炎症.修复》 2017年第4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儿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儿应用舒利迭吸入治疗,其中12岁儿童每次...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儿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儿应用舒利迭吸入治疗,其中12岁儿童每次剂量为50μg/250μg(50μg沙美特罗和250μg丙酸氟替卡松),每日2次;4~11岁儿童每次剂量为50μg/100μg(50μg沙美特罗和100μg丙酸氟替卡松),每日2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其中≤5岁患儿每次4 mg,每日1次;5岁以上患儿每次5 mg,每日1次。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96.1%)高于对照组(82.7%,P<0.05)。研究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轻中度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满意,适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利迭 孟鲁司特 儿童 轻中度支气管哮喘
下载PDF
双黄连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4
4
作者 陆凤霞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7年第5期256-257,共2页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占小儿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的10%-35%,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易诱发其他并发症,影响患儿的健康及成长。临床常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但见效缓慢,且长期用药不良反应多。双黄连颗粒是...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占小儿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的10%-35%,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易诱发其他并发症,影响患儿的健康及成长。临床常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但见效缓慢,且长期用药不良反应多。双黄连颗粒是中药制剂,可清热解毒、宣肺解表,对支原体病原菌有积极的抑制作用[1]。本文对近年来本院收治的7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干混悬剂 治疗不当 双黄连颗粒 安全性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呼吸道疾病 用药不良反应
下载PDF
甘露聚糖肽辅助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小宁 《感染.炎症.修复》 2019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辅助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40例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甘露聚糖肽治疗。随访1年,比较...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辅助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40例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甘露聚糖肽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病情发作情况。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8%,高于对照组的76.7%(P <0.05);观察组病情复发、复发持续时间、住院次数、每次住院天数分别为(2.1±0.5)次/年、(3.1±0.6)d、(1.8±0.4)次/年、(3.5±0.6)d,均分别少于对照组的(5.2±0.8)次/年、(6.4±0.5)d、(4.5±0.7)次/年、(9.2±0.5)d(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辅以甘露聚糖肽治疗,可取得更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有助于控制病情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肽 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陆凤霞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第4期314-315,318,共3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78例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9例;研究组在基础治疗以外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 目的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78例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9例;研究组在基础治疗以外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对照组利用基础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三凹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9%,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咳嗽消失、喘息消失、啰音消失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后症状明显,直接影响患者生活与身体发育,利用基础治疗预后效果相对较差,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强,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 重组人干扰素Α1B 基础治疗 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间歇无氧运动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哮喘稳定期患儿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李丹 李晓燕 高香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24期4388-4389,共2页
目的:探讨间歇无氧运动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哮喘稳定期患儿肺功能、运动能力及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哮喘稳定期患儿103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给予呼吸功能训练,观察组52例给予间歇无氧运动联合呼吸功... 目的:探讨间歇无氧运动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哮喘稳定期患儿肺功能、运动能力及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哮喘稳定期患儿103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给予呼吸功能训练,观察组52例给予间歇无氧运动联合呼吸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儿训练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PEF、FEV_(1)/FVC、FVC、MVV、MP、PP参数低于观察组,FeNO、MRC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无氧运动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训练 运动能力 哮喘稳定期
下载PDF
ELISA法检测HIV抗体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8
作者 王俊瑶 周玉梅 李妍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集的3144例血液标本以ELISA法进行HIV抗体筛查,将初诊疑似HIV阳性的11例标本送至本市疾病防控中心确认...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集的3144例血液标本以ELISA法进行HIV抗体筛查,将初诊疑似HIV阳性的11例标本送至本市疾病防控中心确认,分析样本、试剂、操作流程等因素对HIV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3144例血液标本经两种试剂盒4次检测结果均一致,阳性11例,阳性率为0.35%,送至本市疾病防控中心确认,阳性4例,阳性率为0.13%。ELISA检测HIV抗体过程中7例假阳性影响因素分别为:1例由于血液标本未妥善处理,受异嗜性抗体影响;3例血液标本污染;3例血液标本出现溶血。结论ELISA法检测HIV抗体影响因素涉及标本、采集、试剂选择和处理、温度调控、操作人员技术等各个方面。通过对标本、试剂、温度及操作流程进行干预,可有效避免假阳性、假阴性出现。临床应消除影响因素干扰,提高检测准确率,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公众号的健康宣教联合家庭护理对支气管哮喘儿童社会行为能力、认知能力及其父母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徐瑞华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第22期4202-420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公众号的健康宣教结合家庭护理对于支气管哮喘儿童及其父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3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70例。对照组采取以家庭护理为主的方式... 目的探讨基于公众号的健康宣教结合家庭护理对于支气管哮喘儿童及其父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3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70例。对照组采取以家庭护理为主的方式,观察组以该方式作为基础,联合公众号进行健康宣教。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认知、社会行为等能力、父母的心理状态。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儿社会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患儿的行为问题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社会能力评分、行为问题评分优于对照组,患儿的哮喘控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行公众号健康宣教结合家庭护理可以提升治疗效果,同时也会改善患儿父母心理状态与患儿社会行为能力,但是认知能力方面的改变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宣教 家庭护理 支气管哮喘 认知能力
原文传递
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及对炎症因子、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常会娟 靳秀红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19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究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菌药治疗,... 目的:探究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菌药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酚妥拉明(0.3~0.5 mg)联合盐酸多巴胺注射液(0.5μg)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和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肺表面活性蛋白(SP-A、SP-B、SP-C、SP-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机体炎症反应,降低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妥拉明 多巴胺 小儿重症肺炎 炎症因子 肺表面活性蛋白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晓娜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4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73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7)。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73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7)。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啰音消失、咳嗽消失、退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用于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疗效较佳,能够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重症 支原体肺炎 纤维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术
下载PDF
丙卡特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陆凤霞 靳秀红 +1 位作者 常会娟 李会娟 《淮海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究丙卡特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160例小儿慢性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入院后均使用丙卡特罗治疗,观察组在使用丙卡特罗基础上联合使用布地奈... 目的:探究丙卡特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160例小儿慢性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入院后均使用丙卡特罗治疗,观察组在使用丙卡特罗基础上联合使用布地奈德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儿咳嗽改善时间和3个月复发率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儿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血清Ig E下降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丙卡特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变异性哮喘,对症状缓解、病症治疗均有一定的效果,可有效提高免疫力,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慢性咳嗽 丙卡特罗 布地奈德 儿童
下载PDF
伊曲康唑与卡泊芬净联用对肺部真菌感染病儿肺功能影响及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3
作者 霍蓓蓓 卿雪芹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603-606,共4页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与卡泊芬净联用对肺部真菌感染病儿肺功能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真菌性肺炎病儿6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23例。伊曲康唑组病儿采用伊曲康唑治疗,5 mg/kg,加...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与卡泊芬净联用对肺部真菌感染病儿肺功能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真菌性肺炎病儿6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23例。伊曲康唑组病儿采用伊曲康唑治疗,5 mg/k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避光静脉滴注;卡泊芬净组病儿采用卡泊芬净治疗,50 mg/m2,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联合用药组病儿采用伊曲康唑联合卡泊芬净治疗,用法、用量与前两组相一致。均每日1次,连续治疗7 d。分析三组病儿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69例病儿治疗前病原学检查显示,白色假丝酵母菌占75.4%稳居第一,其次是光滑假丝酵母菌13.0%,曲霉菌7.2%,其他4.3%。联合用药组病儿总有效率为91.3%,伊曲康唑组为73.9%,卡泊芬净组为78.3%,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病儿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及γ干扰素水平及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病儿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水平低于伊曲康唑组和卡泊芬净组,γ干扰素、一秒量(FEV1)、最高呼气流速(PEF)、用力呼气量(FVC)水平高于伊曲康唑组和卡泊芬净组(P<0.05)。结论伊曲康唑联合卡泊芬净治疗真菌性肺炎可改善病儿肺功能,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真菌性 伊曲康唑 卡泊芬净 肺炎 肺功能
下载PDF
布地奈德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丽萍 《临床研究》 2019年第4期62-64,共3页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于本院进行初诊的120例急性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其仙(阿奇霉素...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对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于本院进行初诊的120例急性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注射静脉注射其仙(阿奇霉素注射液),采用并给予常规的低流量吸氧和祛痰止喘等哮喘治疗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气雾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FLV、FEV、FLV/FE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儿,CD8^+水平低于对照组患儿,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喘息、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等症状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差异(P <0.05)。结论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明显的降低患儿症状缓解的时间,改善患儿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状况,且药物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儿童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