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题后如何反思——写给在数学题海中挣扎的你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英 《高中数理化》 2006年第6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解题后反思 题海战术 数学家 挣扎 学习方法 素质教育 考试成绩 事半功倍
下载PDF
一道高考题的另解
2
作者 潘素芳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6年第12期28-29,共2页
2006年高考全国卷Ⅰ(20)题是: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有一个以F1(0,-√3)和F2(0,-√3)为焦点,离心率为√3/2的椭圆。设椭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为曲线C,动点P在C上,
关键词 高考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 全国卷 离心率 椭圆 象限
下载PDF
非圆问题圆处理
3
作者 陈英 《河北理科教学研究》 2007年第3期37-37,45,共2页
在中学数学中有许多问题,从已知条件中直接看不出是有关圆的问题,但只要我们能善于发现隐含于题中与圆有关的信息,那么好多看似非圆的问题将可以转化成圆的问题,并得以巧妙解决.
关键词 圆问题 中学数学 已知条件
下载PDF
用圆处理非圆问题
4
作者 陈英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7年第8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取值范围 椭圆方程 公切线
下载PDF
二面角的八种求法(高二)
5
作者 潘素芳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02年第12期7-8,共2页
求二面角比较难,难在不能直接度量,要由它的平面角来度量.而平面角既“定”又“变”.“定”:(1)顶点一定在“棱”上;(2)两边一定在两半平面内;(3)边与“棱”一定垂直:“变”:顶点在“棱”上没有固定位置,了解这些就可设法求二面角了.本... 求二面角比较难,难在不能直接度量,要由它的平面角来度量.而平面角既“定”又“变”.“定”:(1)顶点一定在“棱”上;(2)两边一定在两半平面内;(3)边与“棱”一定垂直:“变”:顶点在“棱”上没有固定位置,了解这些就可设法求二面角了.本文以一题为例.讲8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面角 平面角 异面直线
下载PDF
非圆问题圆处理
6
作者 陈英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7年第11期12-14,共3页
在解析几何或其它数学分支中有许多问题,从已知条件中看不出是有关圆的问题,但只要我们能善于发现隐含于题中与圆有关的信息,那么许多看似非圆的问题可以转化成圆的问题,并得以巧妙解决.
关键词 圆问题 数学分支 解析几何 已知条件
下载PDF
一道中点轨迹问题的七种解法
7
作者 陈英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06年第11期24-25,共2页
题目 圆x^2+y^2=8内有一点P(-1,2),过点P的弦交圆于A、B两点,M为AB的中点,求点M的轨迹方程.
关键词 轨迹问题 中点 解法 轨迹方程
下载PDF
数学思想在解含参数不等式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金华 《河北理科教学研究》 2009年第2期19-19,22,共2页
不等式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与各部分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历年高考的命题重点.在考察不等式的试题中以含参数的居多,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突出体现了等价转化、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的应用.
关键词 参数不等式 数学思想 应用 中学数学 等价转化 分类讨论 数形结合 试题
下载PDF
自制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演示实验
9
作者 付同森 《物理通报》 2001年第5期33-34,共2页
1实验目的 演示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实验器材 干电池三节(用学生电源也可)、2.5 V小灯泡一个、开关一个、日光灯灯丝一根、火柴一盒、导线若干.
关键词 金属 电阻率 温度 演示实验 物理教学 中学
下载PDF
史前墓葬考古研究质疑
10
作者 郑阳力 罗先文 《绥化师专学报》 2004年第1期114-115,共2页
学界对史前墓葬的考古研究很长一段时期内在某些领域有“公式化”的结论。这样论证及解释有可质疑之处 :1,许多学者将随葬品差别出现的时间无限上升 ,结果自相矛盾 ;2、随葬品的多少与墓主本身的财富是否有必然联系 ;3、古人厚葬及其起... 学界对史前墓葬的考古研究很长一段时期内在某些领域有“公式化”的结论。这样论证及解释有可质疑之处 :1,许多学者将随葬品差别出现的时间无限上升 ,结果自相矛盾 ;2、随葬品的多少与墓主本身的财富是否有必然联系 ;3、古人厚葬及其起源如何解释 ,有宗教意义上的墓葬吗 ;4、先入为主的观念能否说明墓葬中体现的早期氏族战争中个人作用 ,能完全不顾墓葬者或其操办者个人的品质吗 ?这些质疑对史前墓葬考古研究有补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葬品差别 考古 墓葬 财富 厚葬 宗教 史前文化
下载PDF
自感现象演示仪的改进
11
作者 靳广珍 《物理教学》 2006年第8期63-64,共2页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科书第二册中,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演示通电自感,用图2电路演示断电自感,实验现象明显。但学生会产生疑问,图1电路中电键断开时和图2电路中电键闭合时是否也会产生自感呢?面对这样的疑问,老师难以用直观的...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科书第二册中,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演示通电自感,用图2电路演示断电自感,实验现象明显。但学生会产生疑问,图1电路中电键断开时和图2电路中电键闭合时是否也会产生自感呢?面对这样的疑问,老师难以用直观的现象加以解释,为此,笔者在讲解自感时对图1电路略加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感现象 演示仪 普通高中 物理 断电自感 实验现象 电路 第二册 全日制
原文传递
也谈补集思想的应用
12
作者 王颂文 《中学数学(高中版)》 2009年第9期26-26,30,共2页
补集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解决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一些比较复杂,比较抽象,条件和结论之间关系不明朗,难于从正面入手的数学问题,在解题时,可从问题的反面入手,探求已知与未知的关系,这样能反难为易,化隐为显,... 补集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解决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一些比较复杂,比较抽象,条件和结论之间关系不明朗,难于从正面入手的数学问题,在解题时,可从问题的反面入手,探求已知与未知的关系,这样能反难为易,化隐为显,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集思想 应用 数学思想 数学问题
下载PDF
突破非谓语动词的六个考点
13
作者 石晓娜 《高中生(高考)》 2014年第12期38-39,共2页
一、考查非谓语动词作主语 (2014年高考湖南卷)——your own needs and styles of communication is as important as learning to convey your affection and emotions.
关键词 非谓语动词 考点 湖南卷 高考 to
原文传递
克服类比推理在生物解题中的负迁移效应
14
作者 李洪星 《中学生物教学》 2007年第6期47-48,共2页
学生在学习时经常会用到类比推理方法来解题。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差异性,用类比方法推理获得的结论有时很可能是由于两个对象的差异点而陷入误区。所以类比推理的逻辑根据是不充分的,带有误导性,不能作为一种严密的生物学解题方法... 学生在学习时经常会用到类比推理方法来解题。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差异性,用类比方法推理获得的结论有时很可能是由于两个对象的差异点而陷入误区。所以类比推理的逻辑根据是不充分的,带有误导性,不能作为一种严密的生物学解题方法。在解生物题的过程中,这种局限性会对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产生消极的干扰作用。因此,掌握类比推理在解题中的种种负迁移效应对避免解题失误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比推理 解题方法 迁移效应 生物学 学生学习 推理方法 类比方法 逻辑根据
下载PDF
三角形中的几类问题
15
作者 周丽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年第17期105-105,107,共2页
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关系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主要帮助考生深刻理解正、余弦定理,掌握解斜三角形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 斜三角形 函数关系 余弦定理 高考 考生
下载PDF
函数奇偶性、对称性、周期性的联系
16
作者 张金华 《高中数理化(高一版)》 2008年第10期34-35,共2页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数学科(理科)考试大纲的考查要求: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数学科(理科)考试大纲的考查要求: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进而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卷的结构框架。现就函数的性质之间的联系加以浅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奇偶性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对称性 周期 数学知识 新课程标准 数学学科 考查要求
原文传递
示范校要体现时代的精神
17
作者 黄成松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17,共2页
所谓示范高中的“示范”,在本质上反映了一种办学上的新变化,有着相当明晰的时代内涵。
关键词 示范校 时代精神 示范高中 “重点制”
下载PDF
那树,那楼
18
作者 王庆刚 《中学生(初中作文版)》 2004年第3期20-21,共2页
[考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常见这样的人:自己有了成绩,有了荣誉,就欢呼雀跃,神采飞扬;别人有了成绩,有了进步,却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甚至冷嘲热讽、挖苦嫉妒,很少真正从心底里为别人喝彩。其实,随时发现别人的进步,为别人的... [考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常见这样的人:自己有了成绩,有了荣誉,就欢呼雀跃,神采飞扬;别人有了成绩,有了进步,却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甚至冷嘲热讽、挖苦嫉妒,很少真正从心底里为别人喝彩。其实,随时发现别人的进步,为别人的成绩而喝彩,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健康的心态。请以“为别人喝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 考题 文字 文体 成绩 阅读 进步 嫉妒 立意 智慧
原文传递
缩小你的梦想
19
作者 丁纪然 《中学生(初中作文版)》 2012年第2期11-12,共2页
难以衡量的是梦想的重量,如果梦想太过沉重,那就试着缩小你的梦想、,——题记《於陵子·人间》中有这样一则寓意深刻的故事:中州有一只蜗牛,想振奋起来干一番大事,却又时时责备自己软,
关键词 中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原文传递
树立三种意识,破解阅读难题——以2021年语文高考真题为例谈阅读理解的备考
20
作者 陈士同 湛常骏 《学语文》 2022年第1期87-89,共3页
阅读理解作为高考语文重要的考查内容,因其体式的多样、内容的多元、承载的考查功能丰富而成为难攻的堡垒。破解阅读理解难题,应树立三种意识:文体意识,读懂文本说了什么;语境意识,明确文题怎么融合;规则意识,清楚解题如何操作。
关键词 阅读理解 文本意识 语境意识 规则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