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结合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
58
1
作者
张曼夏
季猛
+4 位作者
李伟
刘华存
王彦杰
张林
潘开文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8-604,共7页
弄清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其有机碳的变化,可为协调区域土地利用和土壤碳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选取成都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主要造林树种巨桉和水杉人工林,以及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和临近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地利...
弄清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其有机碳的变化,可为协调区域土地利用和土壤碳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选取成都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主要造林树种巨桉和水杉人工林,以及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和临近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0-20 cm、20-40 cm和40-60 cm不同土壤层次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结合有机碳分配与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均以大团聚体(>0.25 mm)的含量在土壤团粒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且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随团聚体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农地转变为林地后,>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含量、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以及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团聚体有机碳尤以在0-40cm土层>2mm粒径中的含量增加倍数为大.相比农耕地,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巨桉和水杉人工林各土层土壤>2 mm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占总有机碳储量比例增加了5.96%-47.57%,而<0.053 mm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占总有机碳储量比例减少了0.95%-33.28%.0-6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总有机碳储量以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最高,而农耕地为最低.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退耕还巨桉和水杉林增加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储量,但与天然林次生林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团聚体
团聚体结合有机碳
原文传递
成都市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
9
2
作者
季猛
刘华存
+7 位作者
李伟
刘成刚
王彦杰
张林
邓铭瑞
沈贤宇
刘丽娟
潘开文
《四川林业科技》
2013年第2期91-94,共4页
结合成都市各区(市、县)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全市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健康发展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是有效巩固全市退耕还林成果的关键。通过对成都市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现场调查,分析了全市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现状,...
结合成都市各区(市、县)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全市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健康发展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是有效巩固全市退耕还林成果的关键。通过对成都市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现场调查,分析了全市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现状,讨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后续产业
发展模式
效益
成都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慈竹“3414”配方施肥试验初步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聂莉
周建红
+1 位作者
干少雄
熊壮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148-149,共2页
在四川慈竹中心产区进行正交田间配方施肥试验,初步结果表明:慈竹增加产量的最佳施肥配方为施尿素30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初步生产性验证表明,可增产约9 145.5 kg/hm2。为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慈竹更高效的施...
在四川慈竹中心产区进行正交田间配方施肥试验,初步结果表明:慈竹增加产量的最佳施肥配方为施尿素30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初步生产性验证表明,可增产约9 145.5 kg/hm2。为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慈竹更高效的施肥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竹
3414
配方施肥
产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结合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
58
1
作者
张曼夏
季猛
李伟
刘华存
王彦杰
张林
潘开文
机构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邛崃市
林业
和园
林
管理局
邛崃市
国有
林
场
出处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8-60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01146
31100350)资助~~
文摘
弄清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其有机碳的变化,可为协调区域土地利用和土壤碳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选取成都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主要造林树种巨桉和水杉人工林,以及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和临近坡耕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0-20 cm、20-40 cm和40-60 cm不同土壤层次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结合有机碳分配与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均以大团聚体(>0.25 mm)的含量在土壤团粒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且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随团聚体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农地转变为林地后,>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含量、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以及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团聚体有机碳尤以在0-40cm土层>2mm粒径中的含量增加倍数为大.相比农耕地,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巨桉和水杉人工林各土层土壤>2 mm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占总有机碳储量比例增加了5.96%-47.57%,而<0.053 mm团聚体有机碳储量占总有机碳储量比例减少了0.95%-33.28%.0-60 cm土层土壤团聚体总有机碳储量以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最高,而农耕地为最低.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退耕还巨桉和水杉林增加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储量,但与天然林次生林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团聚体
团聚体结合有机碳
Keywords
the Grain to Green Program
land use pattern
soil aggregate
aggregate-associated organic carbon
分类号
S152.4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3.6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成都市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
9
2
作者
季猛
刘华存
李伟
刘成刚
王彦杰
张林
邓铭瑞
沈贤宇
刘丽娟
潘开文
机构
邛崃市
林业
和园
林
管理局
邛崃市
国有
林
场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和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四川林业科技》
2013年第2期91-94,共4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专题(#2011BAC09B04-01-03)资助
文摘
结合成都市各区(市、县)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全市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健康发展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是有效巩固全市退耕还林成果的关键。通过对成都市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现场调查,分析了全市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现状,讨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后续产业
发展模式
效益
成都市
Keywords
the Defarming-and-reafforestation Program, Follow-up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ls, Bene-fits, Chengdu
分类号
F3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慈竹“3414”配方施肥试验初步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聂莉
周建红
干少雄
熊壮
机构
四川省江油
市
林业
局
邛崃市
林业
和园
林
管理局
四川省
林业
科学研究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148-149,共2页
文摘
在四川慈竹中心产区进行正交田间配方施肥试验,初步结果表明:慈竹增加产量的最佳施肥配方为施尿素300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初步生产性验证表明,可增产约9 145.5 kg/hm2。为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慈竹更高效的施肥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慈竹
3414
配方施肥
产量
分类号
S795.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147.5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结合有机碳的影响
张曼夏
季猛
李伟
刘华存
王彦杰
张林
潘开文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8
原文传递
2
成都市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季猛
刘华存
李伟
刘成刚
王彦杰
张林
邓铭瑞
沈贤宇
刘丽娟
潘开文
《四川林业科技》
2013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慈竹“3414”配方施肥试验初步研究
聂莉
周建红
干少雄
熊壮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