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多糖通过破坏组蛋白去乙酰化酶7稳定性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慧静 罗德红 +1 位作者 瞿锐 胡小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6098-6102,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通过破坏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7的稳定性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实验。方法培养乳腺癌细胞MCF-7,取浓度梯度为0.00、0.75、1.50、3.00 mg/ml的APS处理MCF-7细胞,将MCF-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和不同...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通过破坏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7的稳定性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实验。方法培养乳腺癌细胞MCF-7,取浓度梯度为0.00、0.75、1.50、3.00 mg/ml的APS处理MCF-7细胞,将MCF-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和不同浓度的APS组(0.75、1.50、3.00 mg/ml APS组)。通过细胞计数盒(CCK)-8检测APS对MCF-7细胞增殖的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HDAC7 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HDAC7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MCF-7细胞周期阻滞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APS能够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APS分别作用24、48、72 h后,MCF-7细胞的存活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敲低HDAC7的水平,与si-NC组相比,si-HDAC7组MCF-7细胞经过24、48、72 h作用后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与APS+pcDNA-NC组相比较,APS+pcDNA-HDAC7组MCF-7细胞经过APS处理后,通过敲低HDAC7,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存活率逐渐降低(P<0.05);通过qRT-PCR检测结果可知,不同浓度的APS能够显著降低MCF-7细胞中HDAC7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表达水平,且HDAC7 mRNA的表达水平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与si-NC组相比,si-HDAC7组MCF-7细胞中HDAC7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APS+pcDNA-NC组相比较,APS+pcDNA-HDAC7组MCF-7细胞经过APS处理后,通过敲低HDAC7,细胞中HDAC7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可知,不同浓度的APS能够显著降低MCF-7细胞中HDAC7蛋白表达水平,且HDAC7蛋白表达水平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与si-NC组相比,si-HDAC7组的MCF-7细胞中HDAC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APS+pcDNA-NC组相比较,APS+pcDNA-HDAC7组MCF-7细胞经过APS处理后,通过敲低HDAC7,细胞中HDAC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可知,敲低HDAC7,MCF-7细胞周期阻滞主要发生在G0/G1期,与si-NC组相比,si-HDAC7组MCF-7细胞的阻滞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7 乳腺癌 凋亡
下载PDF
不同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联合放射性^(131)I治疗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
2
作者 胡小池 杨玉闽 +2 位作者 陈延祺 陈宸 瞿锐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4年第8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联合放射性^(131)I治疗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负荷组,各60例。两组甲状腺全切...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联合放射性^(131)I治疗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负荷组,各60例。两组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术后均接受放射性^(131)I治疗,常规组采用2.0μg/kg左甲状腺素钠片,负荷组采用2.5μg/kg左甲状腺素钠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素(FT_(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免疫功能[CD3^(+)、CD4^(+)、CD4^(+)/CD8^(+)]、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FT_(3)、FT4水平均升高,TSH、TPO水平均降低,且负荷组变化幅度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荷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复发率、转移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μg/kg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片联合放射性^(131)I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改善甲状腺激素水平效果更好,免疫功能更高,预后较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甲状腺激素 不同剂量 左甲状腺素钠片
原文传递
中西医模式联合治疗急性乳腺炎临床效果
3
作者 王慧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3期172-172,174,共2页
通过对急性乳腺炎患者进行选取,随后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急性乳腺炎患者,共计80例。通过进行分组,干预1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并使用抗生素、青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干预2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对比分析两组... 通过对急性乳腺炎患者进行选取,随后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急性乳腺炎患者,共计80例。通过进行分组,干预1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并使用抗生素、青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干预2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疗效及相关住院参数,例如患者肿块消退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结果:通过对干预1组、干预2组急性乳腺炎患者进行效果的分析。干预2组的治疗效果相比干预1组急性乳腺炎患者较优(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干预2组患者肿块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1.45±0.51、1.44±0.30,干预2组效果较优(P<0.05)。结论:通过采用抗生素、推拿以及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同时整体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模式 乳腺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胡小池 瞿锐 +1 位作者 郭又铭 王慧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47-50,共4页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效果分析。方法 研究时间起于2019年10月,止于2020年9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罹患甲状腺肿瘤的患者,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甲状腺肿瘤患者病例...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效果分析。方法 研究时间起于2019年10月,止于2020年9月,参考对象具体构成为:罹患甲状腺肿瘤的患者,而后分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甲状腺肿瘤患者病例数为58,各组中收纳样本数为29;其中,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方案用于对照组,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用于实验组,就2组治疗效果展开比较。结果 甲状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后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比较,术前两组患者TSH、FT3、FT4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没有显著差异,术后,实验组患者FT3、FT4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TSH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颈部舒适度比较,实验组术后颈部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状腺肿瘤患者在临床采取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术后对于患者甲状腺功能保留效果较好,术后患者状态较短时间内得以恢复,保障手术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 治疗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自动勾画技术在全乳内侧瘤床同步推量中的应用
5
作者 陈车 罗德红 +4 位作者 喻皇飞 张琴 胡小池 余盛华 李亚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406-2411,共6页
目的 通过比较自动勾画(auto-segmentation, AS)与人工勾画(manually segmented, MS)结构的几何、剂量和工作时间差异,以评估自动勾画在全乳放疗内侧瘤床同步推量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取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左侧乳腺癌... 目的 通过比较自动勾画(auto-segmentation, AS)与人工勾画(manually segmented, MS)结构的几何、剂量和工作时间差异,以评估自动勾画在全乳放疗内侧瘤床同步推量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取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行单纯全乳大分割放疗内侧瘤床同期推量患者30例,采用戴斯系数(DSC)、95%豪斯多夫距离(95HD)评估软件AccuContour自动勾画的全乳计划靶区(PTV)和心肺结构几何差异;然后比较两组对应放疗计划PlanA和PlanM靶区和心肺剂量学差异;最后比较两组花费时间。结果 自动勾画实现了肿瘤计划靶区(PGTV)、PTV、肺和心脏DSC分别为0.94(0.91,0.96)、0.88(0.86,0.91)、0.98(0.97,0.98)和0.94(0.93,0.95),95HD(cm)分别为0.25(0.20,0.33)、0.99(0.56,1.20)、0.29(0.25,0.35)和0.50(0.50,0.59);剂量学结果显示AS组PGTV和PTV的V95、D95和Dmean明显低于人工勾画组(P <0.05),而左肺的V20和MLD明显增大(P <0.05),心脏剂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PGTV和心肺的剂量参数平均绝对差异小于1 Gy/1%;工作效率上,自动勾画组中能在2 d内完成对超过70%的患者勾画和计划,时间大幅缩短。结论 与人工勾画相比,在全乳放疗内侧瘤床推量中自动勾画靶区和心肺的几何和剂量参数差异较小。如果在计划优化前对PTV人工略微修改,或可使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自动勾画 剂量学 内侧瘤床
下载PDF
经乳晕腔镜甲状腺手术对患者嗓音及吞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胡小池 霍金龙 +5 位作者 瞿锐 郭又铭 陈宸 骆礼波 苏盈盈 刘道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67-1373,共7页
目的:探讨有效保护喉返神经情况下腔镜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嗓音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205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5例行经乳晕腔镜甲状腺手术(腔镜组),90例行开放甲状腺切手术(... 目的:探讨有效保护喉返神经情况下腔镜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嗓音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6月205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5例行经乳晕腔镜甲状腺手术(腔镜组),90例行开放甲状腺切手术(开放组),两组患者均行单侧腺叶次/全切除+术中神经探测和保护,采用主观和客观评价指标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嗓音及吞咽功能的变化,主观评价指标包括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嗓音GRBAS分级与吞咽障碍评分(SIS);客观指标包括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最长发声时间(MPT)等嗓音声学分析。结果:主观评价指标方面,在术后1个月,两组均有部分患者出现嗓音与吞咽异常;术后3个月,开放组患者嗓音与吞咽均恢复正常,但腔镜组仍有部分患者吞咽功能未恢复;且腔镜组术后1、3个月时嗓音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开放组(均P<0.01)。客观评价指标方面,两组术后1个月的F0均较术前降低(均P<0.05),但3个月后两组均恢复正常;两组术后1、3个月jitter、shimmer、MPT与术前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腔镜与开放甲状腺手术后均会有部分患者发生嗓音改变及吞咽功能障碍,这种改变多在术后3个月内恢复;腔镜手术后吞咽障碍恢复时间较长,可能与术后颈部粘连固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 发声障碍 吞咽障碍
原文传递
未成年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
7
作者 王慧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61-62,共2页
通过对未成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病理分析,随后进行比较。方法:选举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80例,本次收治的患者均接受DTC进行治疗,在此期间,通过以18岁作为分隔节点进行分组,18岁以下为未成年组,18岁以上为成年组(每组40例)。在确诊时... 通过对未成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病理分析,随后进行比较。方法:选举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80例,本次收治的患者均接受DTC进行治疗,在此期间,通过以18岁作为分隔节点进行分组,18岁以下为未成年组,18岁以上为成年组(每组40例)。在确诊时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学类型、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1)未成年患者中乳头癌多发,并伴有少量滤泡癌,40例成年人患者中均为乳头癌。对于是否清扫中央淋巴结中,未成年人、成年人淋巴结清扫人数较多。经N分期中(0/1a/1b),未成年人、成年人所占比例分别为13/12/15、18/14/8。未成年人肿瘤最大直径高于成年人,未成年人肿瘤最大直径为16.3±3.5mm,成年人最大直径为8.4±4.9mm。是否存在良性结节中,成年人多于未成年。(2)通过对N分期进行比较,患者出现颈测区淋巴结转移风险比例为30.0%,低于成年患者的50.0%(P=0.008)。结论:未成年DTC患者高于手术治疗患者较高,同时未成年患者颈侧淋巴结转移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分化型 甲状腺癌 病理学
下载PDF
青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子分型及预后分析
8
作者 王慧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214-214,216,共2页
通过对青年乳腺癌患者进行病理特点分析,根据其特征进行预后分析。方法:通过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青年乳腺癌患者,收治时间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间,均证实为青年乳腺癌。通过进行组织分型,根据当前卫生组织制定的乳腺癌肿瘤组织分类标... 通过对青年乳腺癌患者进行病理特点分析,根据其特征进行预后分析。方法:通过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青年乳腺癌患者,收治时间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间,均证实为青年乳腺癌。通过进行组织分型,根据当前卫生组织制定的乳腺癌肿瘤组织分类标准进行测定。结果:(1)三组青年乳腺癌患者病理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2)30岁以下患者中HER-2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以下两组患者,发病率相对较高。结论:在进行相关教育中,青年乳腺癌患者通过定期进行体检,能够有效改善青年乳腺癌患者的分子分型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乳腺癌 病理分子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