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15年贵州省炭疽芽胞杆菌分离鉴定及MLVA分型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马青 喻欢 +5 位作者 刘英 王铭 姚光海 唐光鹏 王定明 李世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4-628,共5页
目的了解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贵州省炭疽疫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2015年贵州省间不同地区的409份标本(外环境388份、患者19份和牲畜2份)进行炭疽芽胞杆菌分离培养,采用革兰染色镜检、青霉素抑制试验和噬菌体裂解... 目的了解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贵州省炭疽疫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2015年贵州省间不同地区的409份标本(外环境388份、患者19份和牲畜2份)进行炭疽芽胞杆菌分离培养,采用革兰染色镜检、青霉素抑制试验和噬菌体裂解试验对可疑炭疽菌落进行鉴定,分析菌株检出情况。运用MLVA-15技术对炭疽芽胞杆菌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获得各VNTR位点的扩增长度并计算重复单元的重复数目。结合各VNTR位点重复数目,利用NTsys 2.10e软件对不同地区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409份标本中分离出34株炭疽芽胞杆菌,检出率为8.31%。其中341份土壤检出33株,检出率为9.68%;17份患者皮肤病灶渗出液检出1株,检出率为5.88%。2015年分离出炭疽杆菌的阳性率最高,占48.72%(19/39)。MLVA-15分析显示,34株菌株被分为3个MLVA型;聚类分析显示,34株菌株被分为A和B两簇,其中A簇又被进一步分为A1和A2分支。来自相同地区或年份的多数菌株聚类关系相对较近。结论 2012-2015年贵州省间各种疑似炭疽送检标本中,土壤的检出阳性率最高,贵州省炭疽芽胞杆菌菌株具有MLVA型别多样性,型别分布和聚类关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疽 炭疽芽胞杆菌 MLVA-15 贵州
下载PDF
遵义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及2487例死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姚筱红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30-431,共2页
关键词 婴儿死亡 5岁以下儿童死亡 监测
下载PDF
感染性脑水肿患儿血浆和脑脊液神经肽Y、β-内啡肽浓度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周虹 周艳 冯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060-2061,共2页
关键词 颅内感染 颅外感染 脑水肿 神经肽Y Β-内啡肽
下载PDF
遵义市农村婴幼儿早期教育与发展调查分析
4
作者 吴忠勇 姚筱红 《贵州医药》 CAS 2002年第8期756-758,共3页
关键词 遵义市 农村 婴幼儿 早期教育 调查
下载PDF
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姚筱红 宋成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09-1010,共2页
目的:探讨遵义市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政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4-2004年928例死亡孕产妇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本市11年内活产总数970 763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95.59/10万,监测4年间孕产妇死... 目的:探讨遵义市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关政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4-2004年928例死亡孕产妇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本市11年内活产总数970 763例,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为95.59/10万,监测4年间孕产妇死亡率有下降趋势。孕产妇死亡原因依次为产科出血627例,占67.57%;羊水栓塞56例,占6.04%;妊高征52例,占5.60%;妊娠合并心脏病45例,占4.85%。结论:遵义市孕产妇死亡率有很大下降空间,采取加强各级产科建设,完善孕产妇保健网络,对贫困山区实行扶贫政策,提高新法接生与住院分娩率,加强健康教育等措施,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率 死亡原因 产科建设
下载PDF
遵义市103例出生缺陷儿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忠勇 姚筱虹 王亚丽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63-364,共2页
目的 为了解出生缺陷发生情况 ,探讨出生缺陷儿相关因素。方法 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 ,对 1999~2 0 0 0年出生缺陷儿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城郊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 ,居住厂矿工业区的发生率高于非工业区 ;缺陷类型依... 目的 为了解出生缺陷发生情况 ,探讨出生缺陷儿相关因素。方法 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 ,对 1999~2 0 0 0年出生缺陷儿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城郊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 ,居住厂矿工业区的发生率高于非工业区 ;缺陷类型依次为 :四肢畸形、神经管缺陷和多发畸形。结论 环境污染对出生缺陷的发生有直接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出生缺陷 相关因素 分析研究 遵义市
下载PDF
遵义市城乡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姚筱红 宋成江 杨钦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3991-3992,共2页
目的:了解遵义市城乡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患病率和疾病顺位。方法:对1 437 206例妇女进行普查。结果:10年妇科普查率37.09%,患病率34.28%。前5位疾病分别为滴虫性阴道炎、宫颈糜烂、淋病、尖锐湿疣和妇科肿瘤。对前、后5年发病率对照分析... 目的:了解遵义市城乡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患病率和疾病顺位。方法:对1 437 206例妇女进行普查。结果:10年妇科普查率37.09%,患病率34.28%。前5位疾病分别为滴虫性阴道炎、宫颈糜烂、淋病、尖锐湿疣和妇科肿瘤。对前、后5年发病率对照分析:①90年代仍影响山区妇女劳动力及生活质量的Ⅱ度子宫脱垂、尿瘘已大大减少,未发现新病例;②妇科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宫颈癌及乳腺癌在2000年以后则上升为疾病第5位;③生殖道感染仍然是妇女常见病。结论:滴虫性阴道炎及宫颈糜烂妇科常见病仍是当今防治重点。目前,应加强和普及基层农村妇女保健工作,重视性传播疾病、妇科肿瘤疾病的发生,有效降低妇女疾病发生率,提高妇女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 生殖健康 状况
下载PDF
遵义市医院出生缺陷监测分析研究
8
作者 吴忠勇 束欢 +1 位作者 束欣 王亚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5年第3期25-25,29,共2页
分析遵义市2004年2014年相隔10年问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布规律及结构类型,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年医院出租出生7548例和2014年医院出生的11704例围产儿出生缺陷儿发生情况,户籍及居住地、类型等,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 分析遵义市2004年2014年相隔10年问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布规律及结构类型,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年医院出租出生7548例和2014年医院出生的11704例围产儿出生缺陷儿发生情况,户籍及居住地、类型等,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14出生缺陷发生率247.78/万,2004年为135.81分(χ2=28.904P〈0.05);2004年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311.73/万,城市出生出陷生率102.12/万,2004年出生缺陷发生率102.12/万(χ2=41.406 P〈0.05);2014年出生缺陷类型顺位依次为先心病、小耳无耳、神经管畸形、多(并)指(趾)、唇腭裂;2004年出生缺陷类型顺位依次为多(并)指(趾)、神经管畸形、全身多发畸形、唇腭裂、马蹄内翻足。结论:出生缺陷总发生率2014年高于2004年;2004年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城市,2014年城市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农村;2014年与2004年比较,出生缺陷类型顺位发生了变化,先心病成为第1位,但神经管畸形、唇腭裂和多(并)指(趾)仍为前5位,探讨导致先心病等前5位类型出生缺陷成因。重点加以干预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发生率 分布 类型
下载PDF
遵义市城市七岁以下集居儿童营养状况WHO标准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9
作者 吴忠勇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 比较儿童营养评价方法 ,总结遵义市城区儿童综合评价结果。方法 量具测量 ,现场记录 ,χ2 分析。结果 男童体检 1874人 ,W/A、W /H低、中、高等各龄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H/A低、中、高等各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 (P &g... 目的 比较儿童营养评价方法 ,总结遵义市城区儿童综合评价结果。方法 量具测量 ,现场记录 ,χ2 分析。结果 男童体检 1874人 ,W/A、W /H低、中、高等各龄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H/A低、中、高等各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女童体检 14 95人 ,W /A高等、H/A低、中等、W /H低等各年龄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男、女童比较W /A、H/A低、中等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男童和女童 ,属于中等的W /H多于W /A和H/A ,H/A所占的比例少于W/A和W /H ;属于低等的H/A多于W /A和W/H ;属于高等的W /A、H/A和W/H略相等。结论 综合评价 17种标准判定优于其它方法 ,它是较为客观 ,更加全面 ,符合实际情况且较为理想的评价方法。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遵义市 七岁以下集居儿童 儿童营养 综合评价法 WHO 1997标准
下载PDF
遵义市边远贫困县296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忠勇 束欢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31-431,共1页
关键词 5岁以下儿童 死亡因素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