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多学科延续性护理对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知信行的影响 被引量:58
1
作者 杨启慧 程华刚 +1 位作者 石兴莲 李元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1615-1618,共4页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背景下,整合多学科医学专家,基于互联网,实施远程延续性医疗既可以提高我国慢性病患者全生命周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也可以使我国优质医疗人才的人力资本使用效率最大化。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健康管理 知信行 慢性病 基于互联网
下载PDF
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对感染性疾病及脓毒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9
2
作者 保勇 史梦 +1 位作者 喻华 叶兰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1期94-96,共3页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感染性疾病及脓毒症的诊断价值,为医院感染控制、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我院临床怀疑为新发感染159例患者及急诊和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危重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感染性疾病及脓毒症的诊断价值,为医院感染控制、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我院临床怀疑为新发感染159例患者及急诊和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危重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分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COPD/AECO-PD)、胰腺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PCT水平变化,以及PCT对危重病并发脓毒症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和诊断符合率。结果 42.9%(33例)的SIRS患者PCT值在0.05~0.5之间,19.5%(15例)的患者PCT值>0.5;21.7%(5例)的COPD/AECOPD患者PCT值在0.05~0.5,52.2%(12例)的患者PCT值大于0.5;胰腺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PCT值会不断的升高,64.4%(38例)的患者PCT值都大于2.0。PCT对危重病并发脓毒症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6.7%、81.8%,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9.6%和88.2%,检测的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18.2%和13.3%,对脓毒症的诊断符合率为84.0%。结论 PCT在感染性疾病中,随病情的加重水平增高,可以用来判断病情,且能够用于脓毒症的早期判断及预警,与血培养联合检测,可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株的产生,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和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感染 脓毒血症 诊断
下载PDF
156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血清学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夏世勤 周晓璐 +3 位作者 王竹英 杨眉 王茂玲 于慧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血清学检测结果并探讨其与母体孕期血型抗体效价、患儿性别、母婴血型组合、患儿放散液抗体效价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56例患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血标本进行血型鉴定和溶血3项试验,放散试验结果阳性标本... 目的分析新生儿溶血病(HDN)患儿血清学检测结果并探讨其与母体孕期血型抗体效价、患儿性别、母婴血型组合、患儿放散液抗体效价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对156例患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血标本进行血型鉴定和溶血3项试验,放散试验结果阳性标本进一步检测血型抗体效价,同时收集患儿血清胆红素、母体孕期血型抗体效价、母婴血型组合、患儿性别及标本采集时间等数据,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56例标本中有89例为ABO-HDN(57.05%),有1例为Rh HDN(0.64%);(2)HDN的发生与母亲孕期抗体效价相关(P<0.01)且抗体效价越高,HDN发生率越高;(3)患儿放散液抗体效价与其血清胆红素水平无相关性(P>0.05);(4)不同母婴血型组合的患儿HDN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型(30.12%)高于O-B型(26.92%);标本采集时间与HDN的检出率密切相关(P<0.01),随着出生时间延长,HDN检出率也随之减低。结论 (1)血清学溶血3项试验中放散试验的灵敏度最高,是实验室判断新生儿溶血病最准确的指标。(2)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随着孕妇血型抗体效价升高而升高。(3)出生后疑为HDN的新生儿应尽早采集标本送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症 新生儿 血型抗体效价 胆红素
下载PDF
URIT-1500尿干化学分析仪与AVE-764B尿有形成分分析仪联合尿液检测复检规则的制定和应用 被引量:28
4
作者 吕纯莉 肖代敏 +2 位作者 朱绍玲 韦莹 许璇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建立URIT-1500尿干化学分析仪(简称URIT-1500)联合AVE-764B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简称AVE-764B)进行尿液检测的复检规则。方法收集1 113例尿液样本,采用URIT-1500和AVE-764B分别进行尿液干化学和有形成分检测。采用双盲法进行人工显微... 目的建立URIT-1500尿干化学分析仪(简称URIT-1500)联合AVE-764B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简称AVE-764B)进行尿液检测的复检规则。方法收集1 113例尿液样本,采用URIT-1500和AVE-764B分别进行尿液干化学和有形成分检测。采用双盲法进行人工显微镜检查,并分别记录尿液干化学结果、AVE-764B原始结果和人工校正后结果、人工显微镜结果,以人工显微镜结果均值为判断标准,设计4种方案。方案1:尿干化学潜血(BLD)、白细胞酯酶(LEU)、亚硝酸盐(NIT)、蛋白(Pro)任一参数报警;方案2:尿有形成分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管型(Cast)任一结果报警;方案3:尿有形成分结果经人工图片修正后WBC、RBC、Cast任一结果报警;方案4:尿有形成分人工图片修正审核后RBC、WBC、Cast的结果与尿干化学BLD、LEU、NIT、Pro结果不符。随机选取280份尿液样本对该复检规则进行临床验证,评价其有效性。结果以人工显微镜结果为标准,用于建立复检规则的1 113例样本中,阳性样本占31.54%(351/1 113),其中RBC阳性占24.08%(268/1 113)、WBC阳性占14.82%(165/1 113)、Pro阳性占21.65%(241/1 113)、Cast阳性占3.5%(39/1 113);制定的4种方案复检率分别为40.79%(454/1 113)、44.65%(497/1 113)、27.04%(301/1 113)、25.07%(279/1 113),假阴性率分别是23.81%、19.79%、15.03%、1.62%。随机选取280例尿液样本对复检的规则进行验证,该规则假阳性率为8.85%,假阴性率为2.27%,符合率为93.21%,复检率为16.79%。结论 URIT-1500和AVE-764B联合检测尿液的最佳复检方案是干化学BLD、LEU、NIT、Pro结果与有形成分RBC、WBC、Cast人工图片审核结果不符的联合检测。该规则复检率较低(25.07%),漏检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 尿液干化学 尿液有形成分 尿液检测 复检规则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及其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夏世勤 苏莉 +4 位作者 刘秋洪 杨眉 安邦权 王茂玲 于慧芳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2期82-84,86,共4页
目的检测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血小板抗体,探讨其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关联,并分析血小板抗体产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用固相凝集法检测158例血液病患者输注... 目的检测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血小板抗体,探讨其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关联,并分析血小板抗体产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用固相凝集法检测158例血液病患者输注前血小板抗体,同时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每次血小板输注前及输注后24h血小板计数,计算出实际血小板回收率(PPR),结合输注血小板后出血表现是否得到改善来判断输注疗效,分析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相关性,并根据病因、患者性别、输注次数及血小板种类分别分组,对血小板抗体阳性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158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总有效率为53.16%,血小板抗体总阳性检测率为17.72%;②血小板输注有效组抗体阳性率(5.95%)远低于输注无效组(31.08%)(P<0.05);③不同病因组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TP组抗体阳性率最高(34.38%),白血病组最低(8.86%);④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⑤不同血小板输注次数组间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输注次数增多,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增高;⑥不同种类血小板组的抗体阳性检出率比较,单采组(8.77%)低于浓缩组(22.77%)(P<0.05)。结论①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血小板输注疗效密切相关,血小板抗体是直接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重要免疫因素之一;②血液病患者的病因与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有一定相关性;③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患者性别无关;④血小板输注次数与血小板抗体产生密切相关;⑤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输注的血小板种类有关,单采组明显低于浓缩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血小板抗体 血小板输注效果
下载PDF
16种中药水煎液对MRSA和MSSA体外抑菌试验观察 被引量:23
6
作者 田应彪 陈泽慧 +3 位作者 杨名慧 胡永林 刘清亮 刘隆忠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97-899,共3页
目的:观察16种中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抑菌效果,从而了解中药制剂对两类细菌的抑菌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旨在为MRSA感染的临床治疗寻求新途径。方法:MicroScan-Walkway40全自动微生... 目的:观察16种中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抑菌效果,从而了解中药制剂对两类细菌的抑菌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旨在为MRSA感染的临床治疗寻求新途径。方法:MicroScan-Walk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MicroScan PosComboPane Type20复合板进行细菌学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6年标准判断结果;将16种中草药制备成一定浓度的水煎液,用二倍微孔稀释法测定对MR-SA和MSSA临床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16种中药对MRSA和MSSA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五倍子、黄连和黄柏的抑菌作用最强,其次为黄芩、虎杖、大黄、赤芍。结论:16种中草药对MRSA和MSSA临床株均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而且敏感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体外抑菌实验
原文传递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7
作者 何应中 王丽 +3 位作者 郑国波 胡永林 黎兵 向加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392-1394,共3页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类风湿因子(RF)和抗核抗体(ANA)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RA患者(RA组)、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非RA组)和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各80例,检测并比较血清ACCP、RF、ANA阳性率...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类风湿因子(RF)和抗核抗体(ANA)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RA患者(RA组)、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非RA组)和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各80例,检测并比较血清ACCP、RF、ANA阳性率;分析并比较3个指标诊断RA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其差异性。结果 RA组、非RA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ACCP阳性率分别为82.5%、2.5%、0.0%,RF阳性率分别为97.5%、25.0%、15.0%,ANA阳性率分别为30.0%、22.5%、5.0%。ACCP、RF和ANA对RA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2.5%(66/80)、97.5%(78/80)和30.0%(24/80),特异度分别为100.0%、85.0%和95.0%,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2.5%(2/80)、25.0%(20/80)和22.5%(18/80),特异度分别为100.0%、85.0%和95.0%。结论 RF诊断RA灵敏度较高,但特异度相对较差;ACCP诊断RA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可作为鉴别RA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有效指标;RF、ACCP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RA的早期确诊率;ANA对RA有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因子 抗体 抗核 关节炎 类风湿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下载PDF
广州市水产品监测中霍乱弧菌分离株的分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孝权 王鸣 +10 位作者 易鸿 刘于飞 周端华 莫自耀 黄冰 肖晓蓉 柴巧学 柯昌文 邓小玲 肖丽英 蔡衍珊 《华南预防医学》 2005年第2期35-38,共4页
目的 了解广州市水产品监测中霍乱弧菌分离株的毒力特征,对其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研究其分子特征及流行病学意义。方法 2 0 0 4年6月采集广州市3家较大的水产品交易市场的海、水产品以及广州以往水型霍乱流行沿海地区的河水和珠江入... 目的 了解广州市水产品监测中霍乱弧菌分离株的毒力特征,对其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研究其分子特征及流行病学意义。方法 2 0 0 4年6月采集广州市3家较大的水产品交易市场的海、水产品以及广州以往水型霍乱流行沿海地区的河水和珠江入海口海水,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样本检出的霍乱弧菌分离株进行霍乱肠毒素基因(ctx)、小带联结毒素基因(zot)、辅助霍乱肠毒素基因(ace)和毒力协同菌毛蛋白亚单位基因(tcpA)这4种毒力基因的检测,用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RAPD)结合SPSS软件对以上菌株进行多态性分析,对霍乱弧菌毒力进行快速测定并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共采集海、水产品样本16 0份、水体样本90份,从样本中检出34株霍乱弧菌,其中分离自青蛙12株、虎纹蛙6株、牛蛙5株、养殖水5株、罗氏虾3株,其他3株,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均为海南输入株。毒力基因检测表明,34株霍乱弧菌均未检出ctx和tcpA基因;14株菌(41% )可同时检出ace和zot基因,另有2株菌(6 % )只检出ace基因。所有34株霍乱弧菌的RAPD结果经聚类分析可分为2个聚类群,其中31株属于同一来源,只有3株菌与其他菌株的同源性有差异,但亲缘关系较近。结论 该次水产品监测的霍乱菌株均为非流行株,但仍需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霍乱 毒力 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
下载PDF
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分离株的RAPD分子分型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孝权 刘衡川 +7 位作者 柴巧学 莫自耀 邓志爱 王鸣 章锦才 张朝武 余倩 吴颖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26-728,共3页
目的:探讨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分离株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RAPD)对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结合SPSS软件构建以上菌株的带型关系系统树状图,对菌株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所采用引物能... 目的:探讨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分离株的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RAPD)对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结合SPSS软件构建以上菌株的带型关系系统树状图,对菌株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所采用引物能从副溶血性弧菌扩增出特异性的DNA条带,分型效果较好,所有46株副溶血性弧菌中大部分的RAPD结果经聚类分析可分为3个主要聚类群,较好地反应了不同血清型和不同来源菌株的亲缘关系。结论:可应用RAPD方法进行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 食源性疾病
下载PDF
大蒜素药理作用及药用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胡铭 李明强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18期2799-2802,共4页
大蒜素为脂溶性有机含硫化物,按含硫原子数分为一硫化物、二硫化物、三硫化物、四硫化物[1],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及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理功能。大蒜素是在大蒜细胞遭到破坏时,激活蒜氨酸酶,分解蒜... 大蒜素为脂溶性有机含硫化物,按含硫原子数分为一硫化物、二硫化物、三硫化物、四硫化物[1],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及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理功能。大蒜素是在大蒜细胞遭到破坏时,激活蒜氨酸酶,分解蒜氨酸生成。蒜氨酸为水溶性氨基酸类化合物,性能稳定,也称为大蒜素前体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辣素 药理作用 药用制剂 综述
下载PDF
健康体检者与妇科门诊患者及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分布特点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彦 乔森 +1 位作者 刘研 肖代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44-234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健康状态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和亚型分布特点,为HPV感染诊治和宫颈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应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分型技术对遵义医学院附院2015年1-12月体检中心体检、妇科门诊就诊及肿瘤科确诊宫颈癌的... 目的探讨不同健康状态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和亚型分布特点,为HPV感染诊治和宫颈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应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分型技术对遵义医学院附院2015年1-12月体检中心体检、妇科门诊就诊及肿瘤科确诊宫颈癌的女性患者22 419例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宫颈癌确诊患者HPV感染率最高为84.42%,单一感染占83.50%,其次是妇科门诊就诊女性为37.47%,单一感染占80.36%,最后是体检女性为13.24%,单一感染占86.30%,三组间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之间HPV亚型分布不同,均以高危亚型感染为主,其中健康体检者亚型感染频率最高的前3位是52、58、16亚型,分别占19.36%、11.28%、11.02%,门诊就诊女性亚型感染频率最高的前3位是52、16、58亚型,分别占17.92%、14.54%、10.97%,宫颈癌确诊患者亚型感染频率最高的前3位是16、52、18亚型,分别占33.88%、28.10%、19.00%。体检女性51岁以上HPV感染率较高(P<0.01),门诊就诊女性HPV感染率最高的是61岁以上和15~20岁女性,分别为69.39%和53.61%(P<0.01),而宫颈癌确诊者HPV感染率各年龄段差异不显著。结论 HPV感染普遍存在于不同健康状态的女性中,均以单一感染高危型为主,且与年龄有关,加强对各年龄段不同人群HPV筛查对宫颈癌的预防具有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型 健康体检 门诊患者 宫颈癌
原文传递
中药对产ESBLs和非产ESBLs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泽慧 田应彪 +2 位作者 叶丽红 胡永林 刘清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057-4059,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非产ESBLs菌株的抑菌效果,借此了解中药对两类细菌的抑菌作用是否存在差异,从而为产ESBLs感染的临床治疗寻求新的途径。方法:使用MicroScan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MicroScan NegCom... 目的:观察中药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非产ESBLs菌株的抑菌效果,借此了解中药对两类细菌的抑菌作用是否存在差异,从而为产ESBLs感染的临床治疗寻求新的途径。方法:使用MicroScan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MicroScan NegCombo Panel Type31复合板进行细菌学鉴定和药敏试验;将12种中药制备成一定浓度的水煎液,用2倍微孔稀释法测定对产ESBLs和非产ESBLs临床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MIC_(50)和MIC_(90)。结果:12种中药对产ESBLs菌株和非产ESBLs菌株均有程度不同的抑菌作用,其中黄芩、五味子、石榴皮、连翘的抑菌作用最强;其次是黄连、青蒿、血藤、白芍、野菊花。结论:中药对产ESBLs和非产ESBLs菌株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而且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体外抑菌实验
下载PDF
血培养报阳时间在判断感染菌和污染菌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朱珠 郭锐 +7 位作者 陈泽慧 陈安林 杨欢 张鑫 董泽令 周婷 刘凤 陈先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4885-4887,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培养报阳时间在临床鉴别感染菌和污染菌中的意义。方法 对医院2015年1月-8月送检12 861份血培养中分离的1 300株阳性菌株的报阳时间、实验室数据及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且将1 254株细菌分成感染菌组892株和污染菌组362株... 目的 探讨血培养报阳时间在临床鉴别感染菌和污染菌中的意义。方法 对医院2015年1月-8月送检12 861份血培养中分离的1 300株阳性菌株的报阳时间、实验室数据及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且将1 254株细菌分成感染菌组892株和污染菌组362株。结果 1 300株阳性分离菌中,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30.31%,其次是凝固酶阴性葡葡球菌占26.46%;且高于感染菌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培养报阳时间0~12h共检出47.1%、污染占4.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鲍氏不动杆菌等均为感染菌,占100%;13~24h检出31.7%、污染占42.1%;25~48h检出15.0%、污染占60.6%;〉48h检出6.2%、污染占74.4%。结论 阳性报警时间是鉴别分离菌株是否为污染菌的重要指标之一,临床医师需要结合血培养报阳时间、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等进行综合判断,针对病原菌有效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抗菌药物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报阳时间 感染菌 污染菌
原文传递
再论保留皮下静脉的切开法重睑术——附3520例报告 被引量:16
14
作者 廖尚贵 金全宝 +1 位作者 陈绍东 崔幼侠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77-78,共2页
目的 为了减轻切开法重睑术后的肿胀和缩短恢复时间。方法 在 35 2 0例的术中将上睑 0 .2mm左右直径的皮下静脉分离出来 ,不损伤 ,不切断。结果 甚为满意 ,手术时间并不比传统切开法长 ,术中出血及术后肿胀均甚轻微 ,术后 1~ 2天即... 目的 为了减轻切开法重睑术后的肿胀和缩短恢复时间。方法 在 35 2 0例的术中将上睑 0 .2mm左右直径的皮下静脉分离出来 ,不损伤 ,不切断。结果 甚为满意 ,手术时间并不比传统切开法长 ,术中出血及术后肿胀均甚轻微 ,术后 1~ 2天即可恢复正常生活。结论 本法简单、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睑术 上睑皮下静脉 切开法
下载PDF
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唐加华 芶大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2-325,共4页
对近年来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总结回收血液对机体的影响,包括回收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寿命及死亡机制、回收血综合征等方面。并对该技术在特殊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自体血液回收 机体影响 特殊应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九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6
作者 卢宇明 李欢 +2 位作者 刘慧 鄢莎莎 陈思锦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4月期间在该院住院的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共104例)采用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 M抗体检测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九项病原体的Ig M抗体。结... 目的探讨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4月期间在该院住院的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共104例)采用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 M抗体检测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九项病原体的Ig M抗体。结果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九种病原体检出的阳性率为57.69%,其中主要以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占阳性例数的56.7%,其次为腺病毒40%、嗜肺军团菌23.3%;混合感染占感染比例的33.3%。结论呼吸道病原体九联检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检测中检出阳性率高,检测的病原体种类多,发现病原体时间早,对临床的及时诊断、治疗及用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联检 小儿呼吸道感染 IGM抗体 呼吸道病原体
下载PDF
高效分离提取蒜氨酸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明强 胡铭 +3 位作者 宋删删 罗娅 韩志俊 李恒梅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19期2937-2940,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高效、高纯度、安全、无毒、易于推广的蒜氨酸分离提取方法。方法在保持蒜酶活性条件下匀浆大蒜,4℃冰箱透析,蒜氨酸沉淀。采用化学方法(磺基水杨酸试验、双缩脲试验)、物理方法(紫外光谱吸收实验、液... 目的建立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高效、高纯度、安全、无毒、易于推广的蒜氨酸分离提取方法。方法在保持蒜酶活性条件下匀浆大蒜,4℃冰箱透析,蒜氨酸沉淀。采用化学方法(磺基水杨酸试验、双缩脲试验)、物理方法(紫外光谱吸收实验、液相色谱分析)、相对分子质量(液相色谱-质谱联合技术分析)、分子结构(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图谱分析)等对大蒜中的蒜氨酸进行鉴定。结果样品经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分子结构等鉴定均显示为蒜氨酸成分。结论该研究为蒜氨酸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最为简便的提取方法,具有稳定、可靠、高效、高纯度、成本低廉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氨酸/分离和提纯 氨基酸类 透析 方法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术中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田香 芶大明 蔡回钧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71-1473,共3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间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治疗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1mL/kg,在预充液中加入...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间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治疗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1mL/kg,在预充液中加入参附注射液1mL/kg;对照组相同时间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病例均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CPB30min(T2)、CPB结束即刻(T3)、术后24h(T4)采集静脉血5mL,检测患者红细胞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血浆丙二醛(MDA)、游离血红蛋白(FHB)、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RBC-C3bRR、RBC-ICR、血浆MDA、FHB、IL-6浓度T1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两组患者RBC-C3bRR均较麻醉诱导前降低,除治疗组T4时间点FHB、IL-6与T1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时间点两组患者RBC-ICR、MDA、FHB、IL-6均较麻醉诱导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2-4时间点RBC-C3bRR高于对照组,RBC-ICR、MDA、FHB、IL-6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减少CPB期间炎症介质的产生,改善CPB中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减轻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体外循环 红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核因子kappa B与体外循环炎性反应 被引量:12
19
作者 尹光明 喻田 余志豪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CAS 2004年第6期353-356,共4页
核因子κB(NF κB)是近年发现的一种重要转录因子 ,参与多种细胞因子及免疫基因表达的转录、调节。一般情况下 ,NF κB与抑制蛋白IκB结合呈非活性状态 ,受刺激激活后与其抑制蛋白解离 ,移位到核内 ,参与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生长因子... 核因子κB(NF κB)是近年发现的一种重要转录因子 ,参与多种细胞因子及免疫基因表达的转录、调节。一般情况下 ,NF κB与抑制蛋白IκB结合呈非活性状态 ,受刺激激活后与其抑制蛋白解离 ,移位到核内 ,参与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生长因子和急性期蛋白等因子的转录、调控 ,在炎性疾病的启动中起重要作用 ,并在体外循环中诱发炎性反应。现就NF κB在体外循环炎性反应发生机制中所起的作用 ,并对现有NF κB激活的抑制药物和措施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反应 体外循环 NF-κB 核因子 抑制蛋白 细胞因子 激活 转录因子 IΚB 解离
下载PDF
翼外肌上头与颞下颌关节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立 孙莉 马绪臣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翼外肌上头与关节盘的关系。方法对47侧老年尸体颞下颌关节标本进行了斜矢状面上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结果①显微镜下观察翼外肌上头纤维可附着于关节盘、关节囊、关节盘前附着及髁突;②翼外肌上头附着于髁突的纤维平均为... 目的探讨翼外肌上头与关节盘的关系。方法对47侧老年尸体颞下颌关节标本进行了斜矢状面上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结果①显微镜下观察翼外肌上头纤维可附着于关节盘、关节囊、关节盘前附着及髁突;②翼外肌上头附着于髁突的纤维平均为52%,附着于关节盘的纤维为10%,附着于关节囊的纤维为24%,附着于下颌前附着的纤维量为4%;③翼外肌上头附着于关节盘的比例与关节盘前移无确切相关性;④翼外肌上头纤维与关节盘纤维的连接方式包括结点连接、肌腱连接和端端连接。结论翼外肌上头主要附着于髁突,附着于关节盘的少量纤维不足以独立地使关节盘发生前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疾病 解剖学 组织学 翼外肌上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