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早期进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1
作者 徐耀铭 齐晓飞 +5 位作者 张国锋 周文静 李莹 山花 郑哲龙 小荣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7期1968-1971,共4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早期进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通辽市医院治疗的60例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早期进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早期进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9月在通辽市医院治疗的60例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早期进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首剂300 m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前2 d持续微量控制泵入阿加曲班注射液60 mg/d,其余5 d早晚分次微量控制泵入阿加曲班注射液10 mg,泵入间时3 h/次。两组患者均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指数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B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前循环脑梗死早期进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神经功能损伤,改善生活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加曲班注射液 阿司匹林肠溶片 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早期进展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BARTHEL指数
原文传递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房芳 王芳芳 《中外医疗》 2016年第2期97-98,105,共3页
目的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于该院诊治的120例脊柱创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患者54例,研究组行微创手术治疗患者66例,对比两组临... 目的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于该院诊治的120例脊柱创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时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患者54例,研究组行微创手术治疗患者66例,对比两组临床具体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122.47±6.74)min、术后活动时间(38.96±10.39)h与住院时间(8.44±3.25)d显著短于对照组(174.85±11.36)min、(56.98±12.47)h、(14.59±4.47)d,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同时VAS(1.99±0.96)分、NRS(2.04±0.70)分低于对照组(5.41±0.85)分、(5.55±0.74)分,并发症总发生率未超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具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脊柱创伤 疗效
下载PDF
黄芪对心房收缩力及心房钠尿肽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刘洋 华树东 +2 位作者 贺永贵 金元哲 崔勋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2226-2229,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对家兔心房收缩力及心房钠尿肽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兔离体心房灌流模型,处理0.002,0.002 5,0.003 g.L-1的黄芪水提取液观察家兔心房收缩力及心房钠尿肽分泌的变化,并选择最佳剂量探讨其作用机制。心房钠尿肽含量的测... 目的:观察黄芪对家兔心房收缩力及心房钠尿肽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兔离体心房灌流模型,处理0.002,0.002 5,0.003 g.L-1的黄芪水提取液观察家兔心房收缩力及心房钠尿肽分泌的变化,并选择最佳剂量探讨其作用机制。心房钠尿肽含量的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3个剂量的黄芪水提取液使离体家兔心房每搏输出量由给药前的(694.70±0.01)μL.g-1分别增加到(1 003.00±8.80),(1 120.00±17.71),(1 195.00±8.21)μL.g-1(与给药前比较,分别P<0.05;P<0.01及P<0.001);并使心房搏动压由给药前的(0.82±0.01)kPa分别增加至(0.86±0.01),(0.96±0.01),(1.02±0.01)kPa(与给药前比较,分别P<0.01;P<0.001及P<0.001),且呈现浓度依赖性特征,表明黄芪可增加家兔心房收缩力。0.002 5 g.L-1黄芪水提取液显著抑制心房钠尿肽的分泌[给药前心房钠尿肽含量为(18.74±0.02)ng.min-1.g-1,给药后为(12.97±0.14)ng.min-1.g-1;与给药前比较P<0.001]。L-型Ca2+通道阻断剂硝苯地平(1.0μmol.L-1)及逆向Na+-Ca2+交换体抑制剂KB-R 7943(10.0μmol.L-1)阻断了黄芪增强心房收缩力的作用,但均未能改变黄芪对心房钠尿肽分泌的抑制效应。结论:黄芪主要通过影响L-型Ca2+通道及Na+-Ca2+交换体增强心房收缩力,并对心房钠尿肽分泌具有抑制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心房收缩力 心房钠尿肽 硝苯地平 KB-R 7943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不溶性微粒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李国祥 《中国药师》 CAS 2004年第1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输液配伍 不溶性微粒
下载PDF
食管癌调强放疗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程岩 王丽梅 +5 位作者 张雪彬 张伟 陈立杰 陈刚 张文泉 杨昊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3年第8期505-506,共2页
目的评估调强放疗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采用调强放疗的62例未手术食管癌患者,对调强放疗疗效、急性毒副反应和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评价。结果全组患者l、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1%和59.7%,1、2年局部... 目的评估调强放疗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采用调强放疗的62例未手术食管癌患者,对调强放疗疗效、急性毒副反应和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评价。结果全组患者l、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1%和59.7%,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0.1%和74.2%。TNM分期及局部复发是食管癌3DCRT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调强放疗提高食管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对生存率的提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TNM分期及局部复发是食管癌调强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调强放疗 预后因素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替吉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凤玉 王舒琦 王丽梅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11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替吉奥(S-1)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3D-CRT联合替吉奥治疗,3D-CRT治疗总...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替吉奥(S-1)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3D-CRT联合替吉奥治疗,3D-CRT治疗总剂量为60 Gy(2.0 Gy/次,5次/周,治疗6周);自放射治疗开始同时口服替吉奥胶囊80 mg/(m^2·d),2次/d,服药两周停1周,3周为1个周期,共口服3个周期。对照组采用单纯3D-CRT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临床受益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差异(x^2=38.958,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主要为放射性食管炎所致的吞咽疼痛、恶心、食欲不振以及白细胞下降,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级,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x^2=1.27,x^2=1.05,x^2=0.13;P>0.05)。结论:3D-CRT联合替吉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 替吉奥
下载PDF
肠系膜脂膜炎患者超声表现 被引量:7
7
作者 孙志英 贾化平 +6 位作者 周环宇 周金莲 张宏文 倪晓霞 徐肖红 梁会泽 王晓丽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2期44-45,共2页
肠系膜脂膜炎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肠系膜的非特异性炎症,国外报道不足500例,国内报道不足200例^[1],主要病理改变为肠系膜脂肪组织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化。该病自然病程分别称为肠系膜脂膜炎、肠系膜脂肪营养不良、硬化性肠... 肠系膜脂膜炎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肠系膜的非特异性炎症,国外报道不足500例,国内报道不足200例^[1],主要病理改变为肠系膜脂肪组织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化。该病自然病程分别称为肠系膜脂膜炎、肠系膜脂肪营养不良、硬化性肠系膜炎、退缩性肠系膜炎及肠系膜Weber.Christian病^[2-4],直到1965年Ogden等正式命名为“肠系膜脂膜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脂膜炎 超声表现 硬化性肠系膜炎 患者 非特异性炎症 脂肪组织变性 脂肪营养不良 炎细胞浸润
原文传递
恶性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护理 被引量:6
8
作者 刘玉芹 刘玉贤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2607-2608,共2页
关键词 肿瘤/药物疗法 抗肿瘤药/副作用 恶心/预防和控制/护理 呕吐/预防和控制/护理 人类
原文传递
老年多器官衰竭发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吴刚 乌力吉 +6 位作者 王宇 刘菁松 勾哲亮 赵桂平 吴洪彬 赵春梅 张丽丽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0年第6期491-495,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E)患者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3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纳入MOFE患者153例,以年龄(±5岁)、性别、居住地、就诊时间(±1个月)为配比条件,选取对照459例。OR值及其95%CI的计算采用条件logis... 目的探讨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E)患者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3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纳入MOFE患者153例,以年龄(±5岁)、性别、居住地、就诊时间(±1个月)为配比条件,选取对照459例。OR值及其95%CI的计算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 MOFE发病危险因素,经过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免疫功能低下、肠道营养摄入障碍、感染、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发作、出血性脑卒中、低蛋白血症等8个因素进入模型,其OR(95%CI)分别为4.45(1.42~13.94)、5.34(1.47~19.41)、10.87(3.40~34.97)、33.42(4.7~237.63)、5.31(1.72~16.43)、3.89(1.28~11.85)、50.00(2.86~874.46)、9.31(1.30~66.49),此8个因素为MOFE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P<0.026~0.001)。结论对有上述因素的老年人群应视为MOFE高危对象,重点防范,并控制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多器官衰竭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肖海祥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7期151-,153,共2页
目的分析跟骨骨折利用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传统外侧"L&qu... 目的分析跟骨骨折利用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选择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踝与后足功能优良率为80.95%,对照组优良率54.76%;观察组治疗后Bohler角、Gissane角分别为(34.01±5.29)°、(119.26±8.69)°,对照组(26.55±5.66)°、(101.55±11.02)°。结论跟骨骨折利用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要优于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 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
原文传递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继锋 包乌仁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期46-47,共2页
微创系指微小创伤,微创外科是指以最小的侵袭和最小的生理干扰达到最佳外科疗效的一种新的外科技术,是一种比现行的标准外科手术具有更小的手术切口、更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更轻的全身反应、更少的瘢痕愈合、更短的恢复时间、更好的心... 微创系指微小创伤,微创外科是指以最小的侵袭和最小的生理干扰达到最佳外科疗效的一种新的外科技术,是一种比现行的标准外科手术具有更小的手术切口、更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更轻的全身反应、更少的瘢痕愈合、更短的恢复时间、更好的心理效应的手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外科学的发展,新的创伤更小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人们对创伤与组织修复过程及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化,微创技术的内涵将逐步丰富、完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技术 创伤骨科 骨折 固定器械
下载PDF
早期康复运动对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手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炀 白鹏 王天玺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30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运动对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手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患者,术后4周时两组患者均开始主被动活动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8天开始进行早期康复运动...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运动对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手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患者,术后4周时两组患者均开始主被动活动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8天开始进行早期康复运动。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手部功能恢复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1.943,P<0.05);采用早期康复运动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χ~2=5.473,P<0.05)。结论在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引入早期康复运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手部功能与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运动 损伤修复 手部功能
下载PDF
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白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9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4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关节置换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前后MMSE...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4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关节置换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前后MMSE与ADL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手术治疗优良率是93.75%。结论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应用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提高患者关节功能与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老年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
下载PDF
化疗配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直肠癌近期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宏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5期49-49,51,共2页
目的:观察以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配合同期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64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在放疗的同时进行2个周期化疗(化疗用药,奥沙利铂100mg/m2,第1天静脉滴入;5-氟尿嘧啶500mg/m2,第1~... 目的:观察以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配合同期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64例晚期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在放疗的同时进行2个周期化疗(化疗用药,奥沙利铂100mg/m2,第1天静脉滴入;5-氟尿嘧啶500mg/m2,第1~5天静脉滴入;甲酰四氢叶酸200mg,第1~5天静脉滴入。肿瘤总放射剂量60~65Gy),对照组36例行单纯放疗。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4例,总有效率64.3%,1年生存率为71.4%,对照组近期疗效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0例,总有效率33.3%,1年生存率为58.3%,主要毒副作用如消化道反应、放射性直肠炎、骨髓抑制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减轻,而神经毒性治疗组比对照组稍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33,20周。结论:化疗配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局部直肠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绝大多数患者能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奥沙利铂 化疗 三维适形放疗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燕飞 兰忠煜 白希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6-667,共2页
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种过渡性手术治疗放案,对于那些经保守治疗无效而又拒绝切开手术的患者表现出良好的疗效。通过对椎间盘旋切术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115例患者的术后疗效进行随访分析比较,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旋切术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C2型肱骨骨折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勇 单德龙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方法治疗C2型肱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方法治疗50例C2型肱骨骨折,同时选取同期骨折程度类似的另外50例患者,应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通过Neer... 目的观察应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方法治疗C2型肱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方法治疗50例C2型肱骨骨折,同时选取同期骨折程度类似的另外50例患者,应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通过Neer骨折评分和HSS评分评定患者术后肩、肘关节功能,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秀者34例(68%),Neer骨折评分平均分(83.4±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秀者35例(70%),HSS评分平均分(82.6±5.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桡神经损伤率为8%(4/50),骨不连发生率为6%(3/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和12%;并且肱骨骨折愈合时间为(4.6±1.5)月,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C2型肱骨骨折复发程度,相对比之下,小切口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方法在治疗C2型肱骨骨折方面,较传统钢板内固定更为安全有效,临床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型肱骨骨折 小切口有限内固定 外固定支架
下载PDF
掌侧入路T型锁定钛板在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薛常胜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期99-100,共2页
目的掌侧入路T型锁定钛板在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掌侧入路T型锁定钛板在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8例。结果 38例患者治疗后优良率达94.7%,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掌侧入路T型锁定钛板在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 目的掌侧入路T型锁定钛板在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掌侧入路T型锁定钛板在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8例。结果 38例患者治疗后优良率达94.7%,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掌侧入路T型锁定钛板在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侧入路 桡骨远端骨折 T型锁定钛板
下载PDF
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联合奥氮平预防肺癌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立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9期140-142,共3页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联合奥氮平预防肺癌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疗效。方法 86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化疗前静脉滴注托烷司琼5 mg,地塞米松10 mg入壶,口服奥氮平10 mg;对照组化疗前静脉滴注... 目的观察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联合奥氮平预防肺癌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疗效。方法 86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化疗前静脉滴注托烷司琼5 mg,地塞米松10 mg入壶,口服奥氮平10 mg;对照组化疗前静脉滴注托烷司琼5 mg,地塞米松10 mg入壶,不口服奥氮平。上述两组药物均应用5 d,化疗1个周期后评价止吐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性CINV发生率为18.6%,对照组急性CINV发生率为2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延迟性CINV发生率为25.6%,对照组延迟性CINV发生率为65.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联合奥氮平预防肺癌患者化疗所致延迟性CINV的疗效好于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两药联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烷司琼 奥氮平 化疗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介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刚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1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化疗(TACE)后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原发性肝癌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54例不能手术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TACE治疗后进...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化疗(TACE)后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原发性肝癌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54例不能手术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TACE治疗后进行3DCRT。对照组24例仅进行TACE治疗。结果全组患者均无CR患者。治疗组PR为77%(23/30);SD为13%(4/30);PD为10%(3/30);总有效率为77%。对照组PR为58%(14/24);SD为25%(6/24);PD为17%(4/24);总有效率为58%。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6%、45%、30%;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9%20%、8%。两组患者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和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ACE后联合3DCRT可以提高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疗效,同时毒副反应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化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下载PDF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在颅脑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韩艳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4期79-80,共2页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在颅脑手术中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本院收治的颅脑手术患者中,研究样本需求量为60例,采用随机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前不采用血液稀释,观察组患... 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在颅脑手术中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本院收治的颅脑手术患者中,研究样本需求量为60例,采用随机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前不采用血液稀释,观察组患者和术前采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将患者输血前后的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病死率、不良反应率等指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1)观察组患者输血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2)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在颅脑手术中应用,有利于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自体输血 颅脑手术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