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囊性增生症的治疗及手术时机选择 被引量:8
1
作者 蔡惠平 《交通医学》 2008年第6期692-693,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囊性增生症的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对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症53例62乳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2乳均作单纯包块切除或区段切除手术,病理报告均乳腺囊性增生,未见有癌变。最长随访7年,未发现异常。结论:... 目的:探讨乳腺囊性增生症的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对术后病理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症53例62乳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2乳均作单纯包块切除或区段切除手术,病理报告均乳腺囊性增生,未见有癌变。最长随访7年,未发现异常。结论:根据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可对乳腺囊性增生症做出诊断,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和时机,能早期发现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囊性增生症:手术时机选择
下载PDF
剖宫产切口不良愈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陆惠菊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11期1873-1874,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不良愈合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剖宫产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1:2比例选择同期无切口不良愈合148例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切口不良愈合发生感染3.02%(74/2450);影响切口不良愈合的相关因素为...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不良愈合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剖宫产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1:2比例选择同期无切口不良愈合148例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切口不良愈合发生感染3.02%(74/2450);影响切口不良愈合的相关因素为:手术时间长、体重指数高、合并基础疾病、急症手术、未预防应用抗生素。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不良愈合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降低剖宫产率,围手术期基础疾病的处理,术前给予抗菌药物,控制手术时间可减少切口不良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切口感染 综合分析
原文传递
急性磷化铝口服中毒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孙杰 戴耀曾 《交通医学》 2001年第6期650-651,共2页
关键词 磷化铝中毒 急性中毒 诊断 治疗 疗效 药物中毒
下载PDF
膀胱憩室内多发性病变12例B超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振球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18-119,共2页
B超诊断膀胱憩室多发性病变12例,其中憩室内结石伴凝血块5例,肿瘤伴凝血块4例,肿瘤伴结石2例,肿瘤伴凝血块及结石1例。当憩室较大或较小时,可采用自尿道插入导尿管或再从导尿管注入生理盐水的方法来鉴别。膀胱憩室内凝血块... B超诊断膀胱憩室多发性病变12例,其中憩室内结石伴凝血块5例,肿瘤伴凝血块4例,肿瘤伴结石2例,肿瘤伴凝血块及结石1例。当憩室较大或较小时,可采用自尿道插入导尿管或再从导尿管注入生理盐水的方法来鉴别。膀胱憩室内凝血块易误诊为肿瘤,须仔细分辨。综观本组病例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憩室 膀胱移行上皮癌 B超 诊断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Pilon骨折 被引量:1
5
作者 费兵 周袁平 《交通医学》 2009年第2期183-183,185,共2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对复杂Pilon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Ⅱ、Ⅲ型Pilon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克氏针、螺钉有限内固定治疗。结果:按Helfet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12例,良3例,总优良率83.3%。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对复杂Pilon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Ⅱ、Ⅲ型Pilon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克氏针、螺钉有限内固定治疗。结果:按Helfet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12例,良3例,总优良率83.3%。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Pilon骨折,疗效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和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外固定 有限内固定
下载PDF
肝脏损伤诊断及治疗方法探讨
6
作者 单志强 陈钟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12期1990-1991,共2页
目的探讨肝脏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性分析80例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损伤Ⅰ级12例,Ⅱ级25例,Ⅲ级20例,Ⅳ级14例,Ⅴ级9例;其中非手术治疗16例;单纯缝扎术24例、局部清创加大网膜缝合修补术20例、清创性肝切除1... 目的探讨肝脏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性分析80例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肝损伤Ⅰ级12例,Ⅱ级25例,Ⅲ级20例,Ⅳ级14例,Ⅴ级9例;其中非手术治疗16例;单纯缝扎术24例、局部清创加大网膜缝合修补术20例、清创性肝切除14例、肝动脉结扎术3例、填塞法3例;治愈75例,死亡5例。结论尽早明确诊断,根据伤情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手术方式根据术中情况进行合理选择,注意合并症的处理及术后对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对F-80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交叉污染的检测
7
作者 顾洪兵 蔡政 陆林平 《交通医学》 1999年第3期425-426,共2页
对20例高低配对标本10组分别连续4次检测血小板,并循环测试3次。用配对t检验分析了同一标本第一次检测结果与后三次检测结果的均值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低值间的相互污染率达5%~12%。发现F-8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时存在明显交叉... 对20例高低配对标本10组分别连续4次检测血小板,并循环测试3次。用配对t检验分析了同一标本第一次检测结果与后三次检测结果的均值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低值间的相互污染率达5%~12%。发现F-8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时存在明显交叉污染。通过测定传感器和内置电极吸附稀释液量,认为粘附在传感器上的稀释液污染了标本,影响了血小板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分析仪 血小板 交叉污染 检测
下载PDF
小儿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17例分析
8
作者 张美英 《交通医学》 1998年第1期73-73,76,共2页
报告17例小儿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原发病为颅脑和胸内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厌食、恶心、呕吐,精神萎、反应差、头痛、惊厥等。治疗主要是限制水的摄入量,对严重病例可加用高渗氯化钠及利尿剂。
关键词 抗利尿激素 分泌不当 治疗 SIADH
下载PDF
应用手部轴型皮瓣治疗手外伤51例报道
9
作者 周袁平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551-552,共2页
手外伤造成皮肤缺损较常见,由于功能和外形等需要,常采用皮瓣来修复.我院自1997年以来对某些手外伤采用手部轴型皮瓣进行修复,收到较好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手部轴型皮瓣 手外伤
下载PDF
纯酒精在多发性膀胱癌手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单志强 《山西临床医药》 2001年第11期836-837,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膀胱癌 纯酒精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30例报告
11
作者 黄盘冰 戴耀曾 +1 位作者 汤备卫 陈瑛 《基层医学论坛》 2006年第4期349-350,共2页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入选病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碎吸组(34例)和微创组(3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血肿清除率:微创组一次性抽吸陈旧血液量及所占原血肿比例为38....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入选病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碎吸组(34例)和微创组(3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血肿清除率:微创组一次性抽吸陈旧血液量及所占原血肿比例为38.5±13.7ml和52.1%±20.2%,碎吸组分别为35.9±14.2ml和53.1%±19.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而引流血液量,微创组(83.5±25.6ml)比碎吸组(42.2±22.3ml)多得多,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②Glas-gow评分:两组病例治疗前无显著差异,但治疗3天、治疗7天时微创组为9.6±2.1和12.1±2.2,碎吸组为8.8±1.4和10.2±2.2,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③临床转归:微创组总有效率为76.7%,死亡率为23.3%,均死于严重肺部感染,碎吸组均为50.0%,其中再出血死亡17.6%,严重肺部感染或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32.4%。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和死亡率有显著差异。结论微创术颅内血肿引流量多,脑组织损伤小,再出血率低,意识恢复快,尤其适用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 锥颅碎吸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椎管侧前方减压椎体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
12
作者 周袁平 《交通医学》 2003年第6期689-690,共2页
关键词 椎管侧前方减压 椎体内固定 手术治疗 胸腰段 脊柱骨折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被引量:9
13
作者 胡宏伟 成功 +1 位作者 李佩娟 蔡文泉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表面麻醉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中空双头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14
作者 费兵 《中华综合医学》 2002年第7期637-638,共2页
关键词 中空双头加压螺纹钉 治疗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轻度亚低温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邓仁益 陈健 樊弘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5期15-16,共2页
目的总结轻度亚低温与常规物理降温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被随机分为亚低温组(26例)及对照组(28例),在术后6个月进行ADL评分。结果治疗组死亡2例,植物生存1例。对照组死亡4例,植物生存1例,2... 目的总结轻度亚低温与常规物理降温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被随机分为亚低温组(26例)及对照组(28例),在术后6个月进行ADL评分。结果治疗组死亡2例,植物生存1例。对照组死亡4例,植物生存1例,2组病死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好转率(Ⅰ、Ⅱ级)38.46%(10/26),对照组14.29%(4/28),2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轻度亚低温治疗不能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死率,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亚低温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高血压脑出血 物理降温
下载PDF
小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体会
16
作者 顾洪兵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20期3611-3612,共2页
关键词 小型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体会
下载PDF
药物性低血糖症29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梁飞 戴耀曾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5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 :探讨药物性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 :对 2 9例药物性低血糖症的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5例药物性低血糖症在治疗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症状缓解 ,3例分别在清醒后 2 5、3 6、5 6小时再次发生昏迷 ,有 1例因低血糖... 目的 :探讨药物性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 :对 2 9例药物性低血糖症的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5例药物性低血糖症在治疗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症状缓解 ,3例分别在清醒后 2 5、3 6、5 6小时再次发生昏迷 ,有 1例因低血糖昏迷持续时间过长纠正血糖后有痴呆后遗症。结论 :药物性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不典型 ,故在进行降血糖药物治疗中多巡视 ,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低血糖症 ,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 低血糖 昏迷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肺部损害62例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瞿永梅 孙凌云 丁从珠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肺部损害 首发症状 合并症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多潘立酮致小儿锥体外系反应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闻生康 《药学与临床研究》 1997年第3期58-58,共1页
多潘立酮(Domperidone),商品名吗丁啉。是目前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的促动力药。但近年来国内文献中有关该品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现将因服用多潘立酮致锥体外系反应1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小儿锥体外系反应 多潘立酮 多巴胺受体 锥体外系症状 不良反应 血脑屏障 临床应用 吗丁啉 促动力药 纹状体
下载PDF
逆行穿V形针时“卡针”的大力钳解脱法
20
作者 董瑞华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年第3期237-237,共1页
关键词 V形针 逆行穿针 内固定 “卡针” 大力钳解脱法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