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衰老假说与活性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立秋 李成华 +2 位作者 姜丽 郎明越 薛长松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7-331,共5页
活性氧(ROS)是生物体有氧代谢过程的一种副产品,具有强化学反应活性,在细胞信号传导和保持机体稳定性方面起重要作用,其异常表达常参与生物体衰老生理进程。本文在总结目前各经典衰老假说中ROS相关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 活性氧(ROS)是生物体有氧代谢过程的一种副产品,具有强化学反应活性,在细胞信号传导和保持机体稳定性方面起重要作用,其异常表达常参与生物体衰老生理进程。本文在总结目前各经典衰老假说中ROS相关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各学科、各研究方向难以相互间度量比较的实际问题,提出利用ROS评价,统一建立较明确的衰老研究绩效比较共同评价指标的建议,用以不断拓宽和加深对不同层面衰老研究内容的理解和解读,为衰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衰老 共同评价指标
下载PDF
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体内代谢及代谢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薛长松 徐晶 +3 位作者 李萃萍 王宇 刘美辰 夏广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45,共7页
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为一大类广泛存在于中药中的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在生物转化作用下,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体内主要以原型、苷元及Ⅰ,Ⅱ相代谢产物形式存在,其代谢产物已被证实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该文综述常见的几种环烯醚萜... 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为一大类广泛存在于中药中的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在生物转化作用下,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体内主要以原型、苷元及Ⅰ,Ⅱ相代谢产物形式存在,其代谢产物已被证实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该文综述常见的几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体内代谢及代谢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环烯醚萜类成分及其代谢产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 代谢产物 药理活性
原文传递
金银花药性形成过程影响因素考证及中药单味药药性成因假说 被引量:15
3
作者 薛长松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090-3096,共7页
药性四气为中药的基本属性,揭示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是目前中医药研究热点之一,也是中医药自身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客观要求。由于各单味药药性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归纳、总结、变化的最终结果,因此明确各单味药的药性形成过程及其... 药性四气为中药的基本属性,揭示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是目前中医药研究热点之一,也是中医药自身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客观要求。由于各单味药药性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不断归纳、总结、变化的最终结果,因此明确各单味药的药性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是中药药性科学内涵研究和共性特征归纳总结的基础条件。通过考证历代古籍文献,结合现代中医药科学研究成果,梳理金银花药性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对其药性最终确立的影响,总结金银花药性成因及其科学内涵。即金银花单味药药性形成是其药效物质基础、临床治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药效作用和历代临床用药倾向3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首次提出单味药药性成因假说,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中药 药性 成因假说 药效物质基础 临床用药
原文传递
酸浆宿萼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成华 薛长松 李丽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24-131,共8页
以酸浆宿萼为试材,研究了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优化工艺条件,通过DPPH法、ABTS+法及FRAP法评价提取物黄酮体外抗氧化能力,为进一步开发酸浆各入药部... 以酸浆宿萼为试材,研究了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优化工艺条件,通过DPPH法、ABTS+法及FRAP法评价提取物黄酮体外抗氧化能力,为进一步开发酸浆各入药部位活性成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g·mL^(-1),乙醇浓度54%,提取温度61℃,提取时间1.8h;在此条件下,酸浆宿萼总黄酮提取量为10.13±0.11mg·g^(-1),酸浆叶总黄酮提取量为11.08mg·g^(-1),酸浆茎总黄酮提取量为5.74mg·g^(-1),酸浆果实总黄酮提取量为1.63mg·g^(-1);酸浆不同入药部位总黄酮抗氧化能力不同,差异显著(P<0.05);酸浆茎总黄酮对DPPH·清除能力最强(P<0.05),酸浆果实、茎总黄酮对ABTS+·清除活性比较强(P<0.05),FRAP法测得酸浆宿萼、茎、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能力比较强(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宿萼 总黄酮 工艺优化 入药部位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酸浆宿萼中花色苷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降糖活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建宇 石朔 +2 位作者 苏连玉 步春红 李成华 《人参研究》 2023年第3期37-42,共6页
以酸浆宿萼为试材,研究响应面法优化酸浆宿萼花色苷工艺条件,通过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的抑制能力评价花色苷体外降糖活性。结果在最优条件下,花色苷提取量为1.063±0.012mg·g^(-1),酸浆宿萼花色苷有一定的降糖活性。
关键词 酸浆宿萼 花色苷 工艺优化 降糖活性
下载PDF
酸水解法提取酸浆果结合酚工艺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成华 薛长松 于斌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62,共6页
以酸浆果为试材,研究H2SO4体积浓度、液料比、水解时间、提取温度对酸浆果结合酚得率的影响及结合酚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中心组合设计优化结合酚提取工艺,通过·OH、ABTS^+·及FRAP法评价结合酚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酸浆... 以酸浆果为试材,研究H2SO4体积浓度、液料比、水解时间、提取温度对酸浆果结合酚得率的影响及结合酚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中心组合设计优化结合酚提取工艺,通过·OH、ABTS^+·及FRAP法评价结合酚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酸浆果结合酚最佳提取工艺为:H2SO4浓度5%,液料比55︰1 mL/g,水解时间16 h,提取温度45℃。此条件下提取得到的结合酚含量8.83±0.18 mg/g。酸浆果结合酚还原铁能力与BHT相当,比VC强,酸浆果游离酚原铁能力介于BHT与VC间(p<0.01);酸浆果结合酚、游离酚都有一定的ABTS^+·清除能力,都比VC、BHT清除能力弱(p<0.01),对·OH基团表现出一定还原能力,均比VC、BHT清除能力弱(p<0.01)。研究为酸浆果结合酚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避免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果 结合酚 中心组合法 抗氧化
原文传递
碱水解法提取酸浆宿萼结合酚工艺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成华 薛长松 +1 位作者 于斌 张伟豪 《食品工业》 CAS 2021年第5期164-168,共5页
以酸浆宿萼为试材,研究NaOH浓度、液料比、水解时间、提取温度对酸浆宿萼结合酚得率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设计优化结合酚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酸浆宿萼结合酚最佳提取工艺为:NaOH浓度6 mol/L、液料比30:1(mL/g)、水解时间2 h、提取温度8... 以酸浆宿萼为试材,研究NaOH浓度、液料比、水解时间、提取温度对酸浆宿萼结合酚得率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设计优化结合酚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酸浆宿萼结合酚最佳提取工艺为:NaOH浓度6 mol/L、液料比30:1(mL/g)、水解时间2 h、提取温度80℃。在此条件下,结合酚提取量达(20.13±0.18)mg/g。试验为酸浆宿萼结合酚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避免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宿萼 结合酚 中心组合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