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玉霞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24期64-66,共3页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妊娠结局。方法选取5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使用抽签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6例。研究组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应用单一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妊娠结局。方法选取5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使用抽签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6例。研究组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应用单一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的26.92%(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同时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炎症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二甲双胍 胰岛素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体重变化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飞艳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6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体重变化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体质量指数(BMI)差异性展开规范分组为超重组(BMI≥24kg/m^(2))和正常组(BMI<24kg/m^(2)),每组40例。对比两组干预前后...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体重变化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体质量指数(BMI)差异性展开规范分组为超重组(BMI≥24kg/m^(2))和正常组(BMI<24kg/m^(2)),每组40例。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指标、孕妇每周平均增加体重、孕期体重增加值、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超重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超重组孕妇每周平均增加体重、孕期体重增加值、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正常组(P<0.05)。超重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37.50%高于正常组的15.00%(P<0.05)。结论妊娠期间,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体重越大,新生儿的体重越大,且并发症越多,需通过积极有效健康教育,合理规划饮食,促使孕妇保持正常BMI,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孕妇体重 新生儿体重 妊娠期糖尿病 体质量指数
下载PDF
足月胎膜早破干预时机及妊娠结局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艳 《当代临床医刊》 2021年第3期86-87,共2页
目的分析足月胎膜早破干预时机及妊娠结局观察。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75例足月胎膜早破产妇,按随机数表分为三组,每组各25例。A组破膜2h后、B组破膜6-8h后、C组破膜12h后使用缩宫素,实施引产干预,三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 目的分析足月胎膜早破干预时机及妊娠结局观察。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75例足月胎膜早破产妇,按随机数表分为三组,每组各25例。A组破膜2h后、B组破膜6-8h后、C组破膜12h后使用缩宫素,实施引产干预,三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结果三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剖宫产率及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均比A、B组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C组产后住院时间(8.31±1.66)d比A(4.47±1.19)d、B组(4.68±1.37)d长,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体重(3.36±0.69)kg、B组(3.47±0.54)kg及C组(3.31±0.46)k三组新生儿的体重与呼吸窘迫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新生儿的住院率与Apgar评分≤7分发生率分别为24.00%、20.00%,高于A、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产妇及时接受宫缩素引产治疗,可减少母婴不良事件发生,能改善其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胎膜早破 干预时机 妊娠结局
下载PDF
首次剖宫产行腹壁中线纵切口与腹壁横切口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4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情况受首次剖宫产行腹壁横切口与腹壁中线纵切口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再次剖宫产产妇100例,依据首次剖宫产切口类型分为腹壁中线纵切口组(纵切口组)、腹壁横切口组(横切口组)...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情况受首次剖宫产行腹壁横切口与腹壁中线纵切口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再次剖宫产产妇100例,依据首次剖宫产切口类型分为腹壁中线纵切口组(纵切口组)、腹壁横切口组(横切口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产妇的瘢痕情况、腹腔粘连情况、再次剖宫产手术情况、外观满意度。结果:纵切口组产妇的瘢痕纤细比例高于横切口组,瘢痕中等与瘢痕明显比例均低于横切口组(P<0.05)。纵切口组产妇的腹腔无粘连比例高于横切口组,轻度与重度粘连比例均低于横切口组(P<0.05)。纵切口组产妇再次剖宫产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横切口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横切口组(P<0.05)。纵切口组患者的外观满意度为96.00%(48/50),高于横切口组的82.00%(4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剖宫产行腹壁中线纵切口较腹壁横切口更能有效降低再次剖宫产术后瘢痕、腹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可明显改善手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剖宫产 腹壁中线纵切口 腹壁横切口
下载PDF
优甲乐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分析
5
作者 孙玉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0期35-38,共4页
分析妊娠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使用优甲乐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患者例数54,均在我院产科接受规范性妊娠并甲减治疗,治疗时间2021.1--2023.4,数表法分组,每组27,对照组单纯使用甲状腺片,试验组优甲乐,治疗前后协助孕妇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统... 分析妊娠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使用优甲乐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患者例数54,均在我院产科接受规范性妊娠并甲减治疗,治疗时间2021.1--2023.4,数表法分组,每组27,对照组单纯使用甲状腺片,试验组优甲乐,治疗前后协助孕妇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统计检测数值,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给药副作用发生率略低,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70.37%(对照组疗效),P<0.05;治疗前甲状腺激素水平不稳定,治疗后试验组FT3、FT4略高于对照组,TSH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自然分娩率(92.59%)高于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4.81%)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并甲减使用优甲乐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优异,可调节孕妇甲状腺功能,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甲乐 妊娠并甲减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妊娠结局 甲状腺功能
下载PDF
系统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分析
6
作者 王娟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5期131-134,共4页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7月—2023年6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诊疗的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将产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7月—2023年6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诊疗的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将产妇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压水平、心理状态、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血压水平和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为(42.15±4.15)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38.59±4.89)分,均低于对照组SAS评分(49.52±4.65)分、SDS评分(44.82±5.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78、5.553,P<0.05)。护理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产妇产后的生理状态与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 系统护理干预 生理状态 心理状态
下载PDF
HBsAg阳性产妇母婴阻断管理及母乳喂养认知和依从性的健康教育
7
作者 周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5期198-199,共2页
目的探讨对HBs Ag阳性产妇实施母婴阻断管理及新生儿母乳喂养认知和依从性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住我院产科分娩并接受母婴阻断HBs Ag阳性产妇62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知情同意原则,选取其中自愿接受母乳喂养... 目的探讨对HBs Ag阳性产妇实施母婴阻断管理及新生儿母乳喂养认知和依从性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住我院产科分娩并接受母婴阻断HBs Ag阳性产妇62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知情同意原则,选取其中自愿接受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干预者32例为观察组,其余30例接受产科常规护理者为对照组。干预1年并跟踪随访,对比两组产妇新生儿母乳喂养认知和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知晓率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母乳喂养依从性中完全依从和部分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未依从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专项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HBs Ag阳性产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传播和母婴阻断及新生儿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知晓认知情况,提高母乳喂养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阳性母婴阻断 母乳喂养认知 依从性 健康教育
下载PDF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静滴促宫颈成熟及对产程进展的临床影响疗效观察 被引量:41
8
作者 魏本雪 孙玉霞 王璐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3期2367-2369,共3页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静滴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对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需引产分娩的初产妇98例,应用单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静滴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对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需引产分娩的初产妇98例,应用单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间苯三酚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产程进展、引产成功率、剖宫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宫颈改善评分、新生儿体重和阴道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以及总产程所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所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引产成功率及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宫颈改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及阴道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静滴对促宫颈成熟及对缩短产程有明显作用,可增加阴道分娩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且对母体及新生儿均无显著的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产 促宫颈成熟 间苯三酚 缩宫素 产程进展
下载PDF
低危初产妇经产道头位分娩第二产程自发性用力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菁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16期3-4,共2页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自发性用力对降低低危初产妇经产道头位分娩会阴侧切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93例经产道头位自然分娩的低危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1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在第二产程助产士对产妇用力进行指导,研究...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自发性用力对降低低危初产妇经产道头位分娩会阴侧切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93例经产道头位自然分娩的低危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1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在第二产程助产士对产妇用力进行指导,研究组在第二产程助产士观察下产妇采取自发性用力方式,比较两组分娩并发症、会阴侧切、第二产程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后无会阴裂伤及新生儿窒息发生,行会阴侧切6例。对照组产后发生不同程度会阴裂伤共6例,新生儿发生窒息情况2例,产妇施会阴侧切12例。两组会阴裂伤、会阴侧切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自发性用力对能有效降低低危初产妇经产道头位分娩并发症及会阴侧切率,有效保障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危初产妇 头位分娩 第二产程 自发用力
下载PDF
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对产科孕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传姣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第18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究和分析人文性关怀护理服务对产科孕产妇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产科收治的孕产妇6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每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统计两组孕... 目的:探究和分析人文性关怀护理服务对产科孕产妇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产科收治的孕产妇6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每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统计两组孕产妇在产科护理期间的产科知识掌握程度、母乳喂养情况,及其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孕产妇在经过人文性关怀护理后产科知识掌握程度评分(9.2±0.7)分,母乳喂养成功率高达96%,而对照组产妇的知识掌握程度评分(6.7±0.9)分,母乳喂养成功率仅有80%。存在可见差别,P <0.05。而两组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可知,观察组满意度98%,而对照组满意度90%。差别显著存在,P <0.05。结论:临床产科针对孕产妇应用人文性关怀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高其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母乳喂养的情况,保证了整体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人文关怀护理 满意度
下载PDF
大黄芒硝在剖宫术后的应用
11
作者 刘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55-57,共3页
分析大黄芒硝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从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取的样本200例,回顾性分析基于简单随机分组,对比对照组(n=100/常规换药+红外线照射)、观察组(n=100/联合大黄芒硝)在干预效果... 分析大黄芒硝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从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取的样本200例,回顾性分析基于简单随机分组,对比对照组(n=100/常规换药+红外线照射)、观察组(n=100/联合大黄芒硝)在干预效果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红肿等症状的改善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显著(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与干预后的VAS评分更低、毛细血管管径更大、血流速度更快、不良反应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F-36量表评分显著更高(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进行大黄芒硝干预可加快症状改善及切口愈合速度,对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减轻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有显著效果,提高了切口愈合率、提高了剖宫产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照射 联合大黄芒硝 剖宫术术后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产前凝血功能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进 霍真 +2 位作者 刘婷 王璐璐 张丽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1年第32期1-3,共3页
目的 分析产前凝血功能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产后出血量不同分为对照组(55例)与出血组(43例)。对比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 目的 分析产前凝血功能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产后出血量不同分为对照组(55例)与出血组(43例)。对比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分析PT、TT、APTT、Fib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凝血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 出血组患者PT、TT、APTT指标均短于对照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PT、TT、APTT指标与产后出血呈负相关(r=-0.889、-0.899、-0.952,P<0.05),Fib水平与产后出血呈正相关(r=0.854,P<0.05)。各凝血指标联合检测预测产后出血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凝血功能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产后出血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时间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新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传姣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4期84-85,共2页
目的:探究和分析循证护理针对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来我院分娩且出现乳头凹陷的产妇10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而试验组产... 目的:探究和分析循证护理针对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来我院分娩且出现乳头凹陷的产妇10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而试验组产妇应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统计两组产妇3个月内母乳喂养情况,以及出现乳腺炎、胀痛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乳头凹陷产妇在护理期间出现乳腺炎、乳房胀痛、乳汁淤积等不良反应人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结论:临床针对乳头凹陷产妇应用循证护理改善母乳喂养情况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降低产妇出现急性乳腺炎、胀痛等不良反应,保证了母乳喂养情况,有利于新生儿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凹陷 母乳喂养 循证护理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影响及预测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刘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5期1836-1839,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IP)的病情对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影响以及产前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检测对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110例在该院就诊的患不同程度HIP并在该院进行分娩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高血...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IP)的病情对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影响以及产前D-二聚体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检测对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110例在该院就诊的患不同程度HIP并在该院进行分娩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将上述人群分为HIP组(59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8例)、重度子痫前期组(17例)、子痫组(20例),观察各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在分娩前1d检测D-二聚体及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分析这些指标与产后出血的关系。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与HI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Y=10.032X-9.705,R2=0.9336)。PT和APTT与HIP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Fib和D-二聚体水平与HI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随着HIP严重程度的增加,产后出血发生率也有所提高,应当积极的采取措施预防产后出血,加强孕期保健,及时纠正贫血和蛋白血症;同时,HIP患者应当进行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和D-二聚体水平的检查,以采取合适措施积极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产后出血 凝血指标 子痫 D-二聚体
下载PDF
聚焦解决护理对高危妊娠孕妇心理状态、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霞 周丽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第20期3722-3725,共4页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护理对高危妊娠孕妇心理状态、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行高危妊娠治疗的孕妇150例,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75例。常规组孕妇行常规心理干预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护理对高危妊娠孕妇心理状态、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行高危妊娠治疗的孕妇150例,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各75例。常规组孕妇行常规心理干预及护理,研究组孕妇行聚焦解决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自我管理水平、产程及分娩结局。结果干预前,两组孕妇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孕妇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37.17±3.02)分及(38.15±3.05)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孕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113.43±13.42)分,显著高于常规组(104.21±14.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分娩总产程为(408.46±42.38)min,显著短于常规组的(521.97±47.9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分娩后不良结局包括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及产后尿潴留,且研究组孕妇以上3种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均为1.33%,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妊娠孕妇实施聚焦解决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同时缩短产程,对改善分娩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解决护理 高危妊娠 心理状态 产程 分娩结局
原文传递
妊娠高血压产妇临产前凝血系统的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与早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运莲 李华 宋洁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2期2238-2240,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妊娠高血压产妇临产前凝血系统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度及与早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进行产检生产的49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产检生产的49例健康孕妇作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凝血功能进行... 目的分析研究妊娠高血压产妇临产前凝血系统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度及与早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进行产检生产的49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产检生产的49例健康孕妇作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凝血功能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剖宫产率和早产率。结果对照组孕妇孕28周和临产前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孕28周时纤维蛋白原(Fg)及D二聚体(D-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Ⅲ(AT-Ⅲ)水平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临产前Fg及D-D水平较孕28周时明显升高,PT、APTT、TT、AT-Ⅲ水平则明显下降,观察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率、胎儿窘迫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及早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产妇临产前凝血系统异常变化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且剖宫产率和早产率也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凝血系统 妊娠结局 早产
下载PDF
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及临床治疗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0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异常子宫出血(AUB)的病因及其临床治疗方法与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接受超声、宫腔镜诊断,确诊后采取宫腔镜治疗,总结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 目的探讨异常子宫出血(AUB)的病因及其临床治疗方法与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接受超声、宫腔镜诊断,确诊后采取宫腔镜治疗,总结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比较超声与宫腔镜诊断结果,并总结治疗预后情况。结果异常子宫出血病因主要有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子宫腺肌病、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其中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2.00%,宫腔镜诊断符合率为96.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76±4.52)min、术中出血量(38.57±5.42)mL,术后无大出血、子宫穿孔等并发症,仅有3例一过性体温升高,对症处理后消失;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显示月经恢复正常率明显增高,患者对预后满意率高达98.00%。结论异常子宫出血属于常见疾病,宫腔镜技术的应用,可为明确其病因提供更好的依据,而且采取宫腔镜技术治疗效果满意率高,可促进患者更快恢复正常月经,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子宫出血 病因 宫腔镜 预后
下载PDF
再改良新式剖宫产术预防下腹壁横切口综合征等并发症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运莲 李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3期2358-2361,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再改良新式剖宫产术预防下腹壁横切口综合征等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进行新式剖宫产术分娩的74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再改良新... 目的观察应用再改良新式剖宫产术预防下腹壁横切口综合征等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进行新式剖宫产术分娩的74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再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并随访观察两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腹壁横切口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者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产褥病率、娩头困难、胎儿窒息、切口延裂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异位症、腹壁横切口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再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可明显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改良新式剖宫产术 并发症 下腹壁横切口综合征 预防
下载PDF
利凡诺及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对妊娠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引产时间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运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20期3068-3069,共2页
目的:观察妊娠中期引产行利凡诺与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引产时间的影响。方法:分析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妊娠中期引产(16~24周)60例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2组,将行单纯利凡诺治疗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 目的:观察妊娠中期引产行利凡诺与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引产时间的影响。方法:分析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妊娠中期引产(16~24周)60例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2组,将行单纯利凡诺治疗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临床效果和引产时间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成功引产和完全引产所占比例均比对照组高,且平均引产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妊娠中期引产行利凡诺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引产成功概率,且缩短引产时间,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产 妊娠中期 米非司酮 利凡诺 引产时间
下载PDF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Hepcidin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飞艳 庄万传 +2 位作者 江亚军 何耀 刘倩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3期1489-1491,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IDA)患者血清铁调素(Hepcidin)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3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40例妊娠期IDA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30名健康妊娠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清铁调... 目的探讨妊娠期缺铁性贫血(IDA)患者血清铁调素(Hepcidin)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3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40例妊娠期IDA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30名健康妊娠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受试者血清铁调素浓度,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SF)含量变化。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铁调素(23.80±9.15)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受试者血清铁调素含量(39.82±15.8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62,P<0.001)。贫血痊愈组患者铁调素(36.46±11.20)ng/ml,显著高于治疗前(23.74±9.42)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5,P<0.001)。贫血复发组患者血清铁调素含量(20.15±7.84)ng/m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3,P=0.268)。病例组患者血清铁调素与HB、MCV、MCH、SF呈正相关(P<0.001),与MCHC、RET无相关性(P>0.05)。结论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铁调素降低程度与贫血严重程度相关,对评价治疗效果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贫血 缺铁性 铁代谢障碍 铁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