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ZigBee技术的老年人远程保健监护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丹 何南 +4 位作者 刘茂 王羽徵 于秋玉 毕海 程远 《物联网技术》 2019年第11期54-56,共3页
我国医疗资源紧缺,老年人面临着看病难、治病难、监控难的局面。文中设计基于ZigBee技术的老年人远程保健监护系统。该系统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将终端采集到的体温与心率数据经过主控芯片处理后发送至协调器,在PC端通过串口助手实... 我国医疗资源紧缺,老年人面临着看病难、治病难、监控难的局面。文中设计基于ZigBee技术的老年人远程保健监护系统。该系统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将终端采集到的体温与心率数据经过主控芯片处理后发送至协调器,在PC端通过串口助手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测。若身体生理参数正常,则将采集到的数据存档管理;若老年人突发疾病,则医生可发现异常数据,进行有效治疗,从而达到健康监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健康监测 无线传输 ZIGBEE CC2530 协调器 串口助手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VGG网络模型的海洋单细胞藻类识别算法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羽徵 程远 +2 位作者 毕海 于秋玉 刘丹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4-339,共6页
为更好地对海洋中单细胞藻类进行有效识别,本研究提出了基于改进式VGG16网络模型的单细胞藻类识别算法—AlgaeNet,在传统VGG网络模型基础上,通过减少卷积核数量,并添加BatchNormalization层进行神经网络模型加速。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 为更好地对海洋中单细胞藻类进行有效识别,本研究提出了基于改进式VGG16网络模型的单细胞藻类识别算法—AlgaeNet,在传统VGG网络模型基础上,通过减少卷积核数量,并添加BatchNormalization层进行神经网络模型加速。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本研究中提出的AlgaeNet算法在训练过程中的损失值收敛速度及对测试集样本(卵形小球藻Chlorella ovalis与小等刺硅鞭藻Dictyocha fibula Ehrenberg)的预测准确率上升速度较传统VGG、AlexNet网络模型优势明显,识别准确率可达99.317%。研究表明,基于改进式VGG16网络模型的单细胞藻类识别算法AlgaeNet在单细胞藻类识别领域具有较好的分类识别性能,可实现海洋中藻类的准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小球藻 小等刺硅鞭藻 VGG 深度学习 识别
下载PDF
基于拓扑网络研究海州湾食物网结构与复杂性 被引量:8
3
作者 徐从军 刘阳 +4 位作者 程远 徐宾铎 张崇良 任一平 薛莹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54,共8页
针对食物网结构与复杂性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解析食物网的功能、营养动力和能量转化过程。本文根据2011年3-12月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5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以及胃含物分析数据,基于11个拓扑网络指数,构建了海州湾拓扑网络... 针对食物网结构与复杂性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解析食物网的功能、营养动力和能量转化过程。本文根据2011年3-12月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5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以及胃含物分析数据,基于11个拓扑网络指数,构建了海州湾拓扑网络,研究海州湾食物网的结构与复杂性。结果表明,本文分析的海州湾食物网物种数S为93,连接数L为1 021,每个物种的相互作用数量L/S为10.98,连接性L/S^2为0.12;顶级物种、中间物种、基础物种的比例分别为29%、69%和2%;食物网的杂食性指数为87%,连接复杂性指数SC为22.20,特征路径长度ChPath为2.11,聚类系数CC为0.23。通过每个物种的相互作用数量和连接性的研究显示,L/S和L/S^2的值都处在正常范围内,所以海州湾食物网的复杂性仍保持较高水平。通过物种比例、杂食性指数、连接复杂性指数、特征路径长度、聚类系数对食物网结构分析,发现海州湾食物网结构处于稳定状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外界环境的扰动,保证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通过对海州湾食物网结构与复杂性的研究,将为今后海州湾食物网功能的深入研究以及海州湾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州湾 食物网复杂性 食物网结构 拓扑网络
下载PDF
一种智能化人体健康信息监测与交互系统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刘丹 王羽徵 +1 位作者 毕海 程远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 2019年第11期18-22,共5页
人体生理参数不仅是人们自我检测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快节奏时代生活必备的医学信息。为满足这一日常需求,设计了一种智能化人体健康信息监测与交互系统。该系统利用单片机作为载体,以加长型的防水DS18B20作为温度信息收集器采集体... 人体生理参数不仅是人们自我检测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快节奏时代生活必备的医学信息。为满足这一日常需求,设计了一种智能化人体健康信息监测与交互系统。该系统利用单片机作为载体,以加长型的防水DS18B20作为温度信息收集器采集体温数据,以红外对管(infrared pair tube)ST188作为心率传感器采集脉搏/心率信息,最后将所有信息显示在屏幕上。为了满足良好的交互体验,系统还提供了自主开发的医学网站供参考,使用户更加精确地评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合理选择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信息监测与交互 红外对管 HTML CSS
下载PDF
基于ESP8285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羽徵 刘丹 +2 位作者 于秋玉 毕海 程远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 2019年第12期5-9,14,共6页
现阶段物联网在农业环境监测方面应用广泛。在目前温室内环境监测发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应用于农业温室环境监测的无线数据采集板。系统采用了ESP8285为控制芯片,并使用HTU21D和BH1750FVI为温湿度与光照度等环境监测芯片将采集到的环... 现阶段物联网在农业环境监测方面应用广泛。在目前温室内环境监测发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应用于农业温室环境监测的无线数据采集板。系统采用了ESP8285为控制芯片,并使用HTU21D和BH1750FVI为温湿度与光照度等环境监测芯片将采集到的环境信息通过IIC总线传输给ESP8285,经过处理后再通过WiFi远程发送给数据处理中心。该设计提高了多节点环境信息实时通信的可靠性,解决了目前温室内数据传输布线困难以及多温室节点数据通信难以实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与系统 环境监测 远程控制 传感器 温室 ESP8285
下载PDF
基于Ecopath模型的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结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任晓明 刘阳 +4 位作者 徐宾铎 张崇良 任一平 程远 薛莹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109,共9页
基于2018年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运用Ecopath with Ecosim 6.5(EwE)软件构建由26个功能群组成的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对现阶段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营养相互关系和系统总特征等进行分析,旨在为... 基于2018年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运用Ecopath with Ecosim 6.5(EwE)软件构建由26个功能群组成的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对现阶段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营养相互关系和系统总特征等进行分析,旨在为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各功能群的营养级范围为1.00~4.19,其中鱼类营养级范围较广,为3.22~4.19;浮游动物和其他软体动物受初级生产者和捕食者的双重作用,处于重要的营养位置;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分析显示,该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的比值为7.096,总初级生产量与总生物量的比值为56.866,系统的连接指数和系统杂食指数分别为0.429和0.204,说明该生态系统目前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的状态,容易受外界扰动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模型进行研究,解析了该海域营养结构和系统发育状况,将为海州湾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州湾 ECOPATH模型 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特征 功能群
下载PDF
两种GAM模型对海州湾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资源分布预测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孙霄 张云雷 +4 位作者 刘笑笑 程远 纪毓鹏 任一平 薛莹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28,共9页
根据2011年及2013-2018年春、秋两季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研究该海域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的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受环境因子和饵料生物的影响,并比较了两种模型(普通GAM模型和PCA-GAM模型)对其资源分布的... 根据2011年及2013-2018年春、秋两季在海州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研究该海域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的资源分布特征及其受环境因子和饵料生物的影响,并比较了两种模型(普通GAM模型和PCA-GAM模型)对其资源分布的预测效果,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对模型的预测能力及拟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PCA-GAM模型的拟合度及预测效果均优于普通GAM模型。春、秋两季海州湾短吻红舌鳎资源丰度均呈现南高北低、近岸浅水区大于深水区的分布特征,因为海州湾南部近岸海域较高的水温利于春、秋季短吻红舌鳎产卵群体性腺发育,较低的盐度利于其鱼卵及仔鱼的生长发育,同时,近岸海域丰富的饵料资源为产卵后的亲体提供大量食物供给。分别应用两种模型预测了2018年春季和秋季短吻红舌鳎在海州湾的资源分布,结果显示,PCAGAM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调查的结果更为吻合,预测效果要优于普通GAM模型。本研究为今后开展渔业生物空间分布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模型 主成分分析 海州湾 黄海中部 短吻红舌鳎
下载PDF
活性污泥饲料对刺参养殖水质、消化率、营养组分和消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路平 吴垠 +3 位作者 姜大为 赵静 李多慧 程远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3-40,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活性污泥饲料对刺参养殖水质和刺参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情况,以及刺参体壁营养组分和肠道消化酶比活力的影响。以体质量(0.97±0.09)g的幼刺参为试验对象,在水温(14±1)℃养殖槽内饲养60 d,研究在刺参商品饲料中添加... 试验旨在研究活性污泥饲料对刺参养殖水质和刺参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情况,以及刺参体壁营养组分和肠道消化酶比活力的影响。以体质量(0.97±0.09)g的幼刺参为试验对象,在水温(14±1)℃养殖槽内饲养60 d,研究在刺参商品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活性污泥对刺参养殖水质和不同养殖阶段对饲料的消化率、体壁营养成分和消化酶比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添加污泥组24 h水质中氨氮、亚硝酸盐、活性磷酸盐、化学耗氧量含量较高外,投喂海参商品饲料和添加活性污泥饲料的上述指标均较低,溶解氧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大。投喂活性污泥和商品饲料的刺参对饲料的吸收率及其对蛋白质、脂肪、总糖的表观吸收率相比污泥组较高,在活性污泥组中以投喂20%和30%的活性污泥效果最佳。刺参体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总糖)含量与刺参对饲料相应的营养组分的吸收率大体上呈正相关系。投喂商品饲料和投喂20%、30%活性污泥的刺参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比活力较污泥组高,各组消化酶比活力在前后两个周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饲料中添加适量活性污泥不会对养殖刺参水质造成危害影响,同时活性污泥饲料易于刺参消化吸收,能够改善刺参营养成分和消化酶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活性污泥 水质 消化 营养组分 消化酶
下载PDF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幼刺参营养成分和酶活力的影响
9
作者 王路平 吴垠 +3 位作者 姜大为 袁杰力 赵静 程远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531-536,共6页
目的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幼刺参体壁营养成分、几种消化酶和免疫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在封闭式循环系统中投喂不同的微生态制剂进行30 d刺参养殖实验。结果投喂液态复合微生态制剂组和粉状复合微生态制剂组的刺参体壁的粗脂肪、总糖、粗... 目的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幼刺参体壁营养成分、几种消化酶和免疫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在封闭式循环系统中投喂不同的微生态制剂进行30 d刺参养殖实验。结果投喂液态复合微生态制剂组和粉状复合微生态制剂组的刺参体壁的粗脂肪、总糖、粗蛋白含量最高,两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0.05)。添加微生态制剂的3个实验组刺参肠道蛋白酶、淀粉酶活力均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0.05)。实验组刺参的肠道、体壁、体液过氧化氢酶活力均比对照组高,其中投喂液态复合微生态制剂实验组活力最高。实验组刺参组织的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改善幼刺参体壁营养成分,促进机体消化活力,提高刺参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微生态制剂 营养成分 消化酶 免疫酶
原文传递
无线体域网的人体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弓文剑 刘丹 +2 位作者 王羽徵 毕海 程远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年第16期82-84,共3页
本系统是无线体域网(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s,WBAN)的人体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系统在各个人体信息采集节点布置了DS18B20温度传感器和PulseSensor脉搏传感器,传感器将采集到的体温信息和脉搏信息发送至中央芯片CC2540进行数据处理... 本系统是无线体域网(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s,WBAN)的人体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系统在各个人体信息采集节点布置了DS18B20温度传感器和PulseSensor脉搏传感器,传感器将采集到的体温信息和脉搏信息发送至中央芯片CC2540进行数据处理,该芯片可以很好地兼容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协议,通过与TI的低功耗蓝牙协议栈配合,可以连接到用户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实现人体信息的实时监测。本系统大大提高了人体信息监测的操作灵活性,降低了监测设备的成本,使无线体域网和低功耗蓝牙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体域网 传感器 CC2540 低功耗蓝牙 实时监测
下载PDF
渔业信息船数对海洋捕捞产量估计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亚宸 徐宾铎 +4 位作者 王晶 薛莹 张崇良 程远 任一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71-77,共7页
优化渔业监测方案,利用有限调查成本获取可靠的渔业数据,对于海洋捕捞产量抽样调查、掌握渔业资源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2017年山东省海洋捕捞渔业信息船的渔捞日志数据,以8种重要渔业物种为目标物种,将这些物种的单位渔船年... 优化渔业监测方案,利用有限调查成本获取可靠的渔业数据,对于海洋捕捞产量抽样调查、掌握渔业资源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2017年山东省海洋捕捞渔业信息船的渔捞日志数据,以8种重要渔业物种为目标物种,将这些物种的单位渔船年捕捞产量和单位渔船年总捕捞产量的估计值为渔业生产监测目标,进行计算机模拟,以相对估计误差(REE)、相对偏差(RB)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渔业生产监测信息船数量对渔业生产监测目标估计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各物种的单位渔船年捕捞产量,估计值的相对估计误差和相对偏差的绝对值均随着渔业信息船数的减少不断增大,渔业信息船数少于130时,各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大。当渔业信息船数量由210减少至130时,即渔业信息船数降低近38%,所选指标的REE值增加约8%,RB绝对值平均增加0.17%。研究结果表明,海洋捕捞产量抽样调查的渔业信息船数在保证监测目标估计值一定准确度、精确度的情况下可进行优化,130可视为2017年山东海洋捕捞生产监测可接受的最优渔业信息船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捕捞 样本量优化 渔业信息船 渔捞日志 计算机模拟 相对估计误差 相对偏差
下载PDF
刺参养殖池塘水质周年变化规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远 罗耀明 +3 位作者 李多慧 张瑜洋 蔡丽珊 吴江奕 《热带农业工程》 2020年第1期111-114,共4页
通过检测刺参养殖池塘水的温度、盐度、pH值、溶解氧、亚硝酸盐与氨氮等6项理化指标,研究大连地区刺参养殖池塘水质的周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6项理化指标的变化范围为水温6.38~27.27℃,盐度29.20‰~33.78‰,pH 7.86~8.38,溶解氧、亚硝... 通过检测刺参养殖池塘水的温度、盐度、pH值、溶解氧、亚硝酸盐与氨氮等6项理化指标,研究大连地区刺参养殖池塘水质的周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6项理化指标的变化范围为水温6.38~27.27℃,盐度29.20‰~33.78‰,pH 7.86~8.38,溶解氧、亚硝酸盐和氨氮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19~13.36、0.0037~0.0090、0.0171~0.0908 mg/L;分析表明,大连地区刺参养殖池塘水体的6项理化指标,水温与溶解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水温与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盐度与亚硝酸盐呈显著负相关(p<0.05),溶解氧与亚硝酸盐呈显著负相关(p<0.05),溶解氧与氨氮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在池塘养殖过程中,可采取适时更换水体,促使水体循环,通过对流交换,增加水中溶氧,确保刺参健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养殖池塘 水质 理化指标
下载PDF
饲料添加活性污泥对刺参生长、摄食及代谢的影响
13
作者 王路平 吴垠 +3 位作者 姜大为 李多慧 赵静 程远 《河北渔业》 2019年第4期1-6,共6页
为研究在海参商品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活性污泥对刺参养殖的效果,进行了60 d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0%和30%活性污泥组刺参增重率、日增重和特定生长率最高,投喂海参商品饲料组次之,而投喂污泥组刺参的生长最慢。投喂活性污泥和商品... 为研究在海参商品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活性污泥对刺参养殖的效果,进行了60 d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0%和30%活性污泥组刺参增重率、日增重和特定生长率最高,投喂海参商品饲料组次之,而投喂污泥组刺参的生长最慢。投喂活性污泥和商品饲料的刺参摄食率、排粪率、饲料转化率、有机质同化率都高于投喂污泥组,在活性污泥组中,四个指标随着活性污泥添加量增加而总体呈递减趋势。投喂商品饲料和投喂20%、30%活性污泥添加量的刺参耗氧率和排氨率与污泥组相比较高。这些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活性污泥可以促进刺参生长,提高刺参的摄食率和同化效率,对刺参耗氧率和排氨氯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 活性污泥 生长 摄食率 耗氧率 排氨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