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预后及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和Ki-67、PD-L1表达情况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曾敬雅 刘英 叶美廷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1期1279-1281,共3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预后情况及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和肿瘤组织中Ki-67、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8例TNBC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4~6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并在完成新辅助化疗后...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预后情况及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和肿瘤组织中Ki-67、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8例TNBC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4~6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并在完成新辅助化疗后的2~3周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复发转移情况、无进展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术后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PD-L1的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58例TNBC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及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9例患者完全缓解,39例患者具有残留癌。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为9~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0个月;随访期间3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4例患者因乳腺癌死亡。58例TNBC患者术后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为(17.12±1.21)μg/L。完全缓解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高于残留癌患者(P﹤0.01),完全缓解患者肿瘤组织中Ki-67的高表达率低于残留癌患者(P﹤0.05);完全缓解和残留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D-L1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TNB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呈正相关(r=0.756,P﹤0.05),而肿瘤组织中Ki-67高表达和PD-L1阳性表达均与TNB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维生素D是反映TNBC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TNBC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维生素D KI-67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下载PDF
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疗效及安全性
2
作者 李浪 张小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84-0087,共4页
探讨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4例2023年1月-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以随机单盲法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予以开放式穿孔修复术及腹腔镜穿孔修复术治疗,并就手术相... 探讨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4例2023年1月-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以随机单盲法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予以开放式穿孔修复术及腹腔镜穿孔修复术治疗,并就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康复指标、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切口长度(3.15±0.42cm)、手术用时(60.57±4.08min)及术中出血量(43.86±3.25ml)对比对照组(9.29±1.03cm、80.49±12.33min、105.62±11.17ml)均更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35±0.30d)、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36±0.24d)及住院时间(6.74±0.69d)对比对照组(2.19±0.45d、3.21±0.57d、8.06±1.04d)均更短;术后12h、24h、48h及72h疼痛评分(4.68±0.41分、3.50±0.36分、2.64±0.31分、1.49±0.26分)对比对照组(5.34±0.66分、4.75±0.71分、3.70±0.62分、2.85±0.41分)均更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0%对比对照组18.92%更低;两组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中,腹腔镜穿孔修复术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穿孔修补术 开放式穿孔修补术 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 安全性
下载PDF
不同BMI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效果、预后差异性及术后并发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黄金广 杨勇 +1 位作者 胡雄辉 黄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4期1505-150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指数(BMI)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效果、预后差异性,并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6例,将BMI<18.5 kg/m^(2)的...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指数(BMI)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效果、预后差异性,并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6例,将BMI<18.5 kg/m^(2)的患者作为低BMI组(n=21),BMI 18.5~24.0 kg/m^(2)的患者作为正常BMI组(n=42),BMI>24.0 kg/m^(2)的患者作为高BMI组(n=23)。所有患者均采取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治疗,对比3组患者一般临床情况(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转移情况)及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其随访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并依据是否发生肠梗阻将患者分为肠梗阻组(n=20)与非肠梗阻组(66例),对影响患者术后并发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结肠癌不同BMI(低BMI组、正常BMI组、高BMI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临床分期、转移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BMI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65.42±42.56)min、(15.37±4.54)d,均明显高于低BMI组[(213.64±32.42)min、(11.14±2.42)d]、正常BMI组[(227.25±21.63)min、(13.32±2.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BMI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6.96%,明显高于低BMI组(19.05%)与正常BMI组(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BMI组与正常BM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不同BMI组患者术后肿瘤转移与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肠梗阻与非肠梗阻组BMI(<24.0 kg/m^(2)、≥24.0 kg/m^(2))、临床分期(Ⅰ期、Ⅱ期)、腹部手术史、肠道准备、术中防粘连剂使用、术后合并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BMI、术中防粘连剂使用、临床分期、肠道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预后 结肠癌 直肠癌 体重指数 并发症 早期炎症性肠梗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王春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05-0008,共4页
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结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2月以随机双盲法将我院46例结肠癌患者分为A、B两组,分别予以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量,术后排气、排便及... 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结肠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0年12月以随机双盲法将我院46例结肠癌患者分为A、B两组,分别予以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量,术后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3年生存率与复发率。结果B组较A组术中出血量(114.31±28.08mL比252.24±34.79mL)更低,淋巴结清扫量(21.08±2.14枚比15.73±2.46枚)更多,术后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2.38±0.31d、3.21±0.68d、12.84±1.40d比3.84±0.47d、5.34±0.79d、16.38±2.61d)均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3年复发率(8.70%、4.34%比34.78%、26.09%)均更低,术后3年生存率(91.30%比65.22%)更高,数据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结肠癌具有明显优势,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可以作为结肠癌手术治疗的优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传统结肠癌根治术 结肠癌 手术疗效
下载PDF
miR-608靶向PCDHGA9调控胃癌细胞凋亡的机制
5
作者 杨勇 胡雄辉 +4 位作者 蒲国士 李鑫 黄金广 陈渝 王敏 《生物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196-201,共6页
[目的]探讨miR-608调控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潜在机制。[方法]将胃癌中表达失调的miRNA以mimics的形式在胃癌细胞SGC-7901中过表达,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将能够调节凋亡的miRNA在多种胃癌细胞中敲低或过表达,检测这些胃癌细胞的凋亡... [目的]探讨miR-608调控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潜在机制。[方法]将胃癌中表达失调的miRNA以mimics的形式在胃癌细胞SGC-7901中过表达,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将能够调节凋亡的miRNA在多种胃癌细胞中敲低或过表达,检测这些胃癌细胞的凋亡水平。miRDB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NA的潜在底物。胃癌细胞SGC-7901中过表达或敲低底物后,检测凋亡水平。[结果] miR-608能够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凋亡水平(26.31±6.54 vs 7.04±2.19,P<0.05)。在胃癌细胞株MKN-1、 MNK-28、MNK-45、HGC-27、SNU-1、SNU-5、 Hs-746T、SGC-7901、SNU-719、KATO 3中过表达miR-608后,这些胃癌细胞株的凋亡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胃癌细胞SGC-7901中过表达miR-608后,PCDHGA9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1.42±0.31 vs 0.42±0.10,P<0.05)。此外,miR-608靶向PCDHGA9的3′端非编码区(100±7 vs 23±5,P<0.05)。敲低PCDHGA9后胃癌细胞SGC-7901的凋亡水平下降(20.04±2.00 vs 5.98±1.49,P<0.05)。过表达PCDHGA9后胃癌细胞SGC-7901的凋亡水平上升(21.42±4.03 vs 78.11±21.12,P<0.05)。[结论] miR-608通过靶向PCDHGA9的mRNA的3′端非编码区抑制PCDHGA9的翻译,从而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608 PCDHGA9 胃癌 SGC-7901 凋亡
原文传递
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对比Lichtenstein修补术治疗老年单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
6
作者 陈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853-185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对比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术)治疗老年单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普外科就诊的18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0... 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对比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术)治疗老年单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普外科就诊的18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Lichtenstein修补术,实验组采用腹膜前间隙修补术。比较两组身体恢复情况相关指标、并发症、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以及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4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0d和60d的VAS评分、术后复发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单侧腹股沟疝患者来说,推荐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进行临床治疗,相比Lichtenstein修补术的安全性更高,患者疼痛感更轻,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腹股沟疝 腹膜前间隙修补术 LICHTENSTEIN修补术 老年患者
下载PDF
高频超声与MSCT在腹外疝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茂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2年第5期815-819,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HFU)与多层螺旋CT(MSCT)在腹外疝(EA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腹外疝(EA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使用的超声检查设备进行分组,每组各50例。手术病理为诊断金标准,对比两...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HFU)与多层螺旋CT(MSCT)在腹外疝(EA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腹外疝(EA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使用的超声检查设备进行分组,每组各50例。手术病理为诊断金标准,对比两组超声诊断结果并评估高频超声与MSCT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HFU、MSCT在各型EAH中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91%、87.06%,两者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6.00%、84.00%与88.00%、9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U与MSCT对各型EA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准确诊断疝并发症并估计疝类型,为评估手术风险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可作为术前首选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多层螺旋CT 腹外疝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阑尾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hs-CRP的影响 被引量:34
8
作者 贺诗铭 杨勇 +1 位作者 刘维政 黄鑫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1552-1556,共5页
目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阑尾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到2018年4月我院接诊的阑尾炎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使用开腹切除术,观察组... 目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阑尾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到2018年4月我院接诊的阑尾炎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使用开腹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住院时间、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hs-CRP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TNF-α水平均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0%、28.89%,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阑尾炎患者中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效果显著,对患者血清hs-CRP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阑尾炎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中医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喻培 陈进 《河北中医》 2016年第3期450-452,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干预。5 d后比较2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肠鸣音恢复及首次排便...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干预。5 d后比较2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肠鸣音恢复及首次排便、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干预组术后第3 d胃肠胀气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能促进胃肠道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加速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手术后医护
下载PDF
腹腔镜技术用于胃癌远端根治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探讨及术后炎性反应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勇 陈茂明 +3 位作者 胡雄辉 蒲国士 李鑫 陈渝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技术用于胃癌远端根治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及术后炎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2例行胃癌远端根治术患者,根据所采用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患者35例采用全腹腔镜下...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技术用于胃癌远端根治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及术后炎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2例行胃癌远端根治术患者,根据所采用的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患者35例采用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术,而对照组患者37例则采用全腹腔镜下毕Ⅱ式联合Braun吻合术。两组数据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胃肠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等均以■描述,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采用χ~2检验比较分析;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IL-8、 IL-6、 TNF-α和hs-CRP等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角吻合术作为腹腔镜胃癌远端根治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炎性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切除术 吻合术 外科
原文传递
腹腔镜微创治疗胃癌术后恢复情况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敏 杨勇 +1 位作者 胡雄辉 李鑫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9期717-719,共3页
探讨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以2011年3月—2015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30例胃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开放手术组和微创手术组,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一般状况、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微创手... 探讨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以2011年3月—2015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30例胃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开放手术组和微创手术组,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一般状况、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微创手术组的手术时间较开放手术组长,而术后住院时间较开放手术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开放手术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首次排气、进食和下床时间均较开放手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吻合口瘘、切口感染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患者术后VAS得分较开放手术组低,而睡眠质量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术中出血量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不适,提高其术后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腔镜 并发症 围手术期
下载PDF
饮水卫生及习惯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鑫 杨勇 +2 位作者 蒲国士 胡雄辉 陈渝 《循证医学》 2020年第5期289-293,共5页
目的分析饮水卫生及习惯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5月在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胃癌初诊病例172例作为病例组,根据性别、年龄(±5岁)进行1∶1配比,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非胃癌患者172例作为对照... 目的分析饮水卫生及习惯与胃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5月在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胃癌初诊病例172例作为病例组,根据性别、年龄(±5岁)进行1∶1配比,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非胃癌患者172例作为对照组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自制问卷对患者的一般情况、饮食情况、饮水习惯进行调查,分析各因素对胃癌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基础上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胃癌家族史(RR=4.586,95%CI=1.739~15.248)、有吸烟史(RR=3.644,95%CI=1.297~10.236)、有饮酒史(RR=3.770,95%CI=1.649~8.620)、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RR=5.635,95%CI=2.018~15.737)、腌制食品摄入频率>1次/周(RR=5.551,95%CI=2.011~15.322)、饮水习惯只喝生水(RR=4.614,95%CI=2.062~10.325)为胃癌的危险因素,饮用水来源为经洁净处理的水(RR=0.161,95%CI=0.073~0.354)、每日饮水量1000~1500 mL(RR=0.203,95%CI=0.094~0.437)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胃癌的发生与饮水习惯、饮用水源、每日饮水量均密切相关,同时胃癌家族史、饮酒史、吸烟史、幽门螺杆菌感染史及腌制食品摄入情况也对胃癌的发生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卫生 饮水习惯 胃癌 相关性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术中行辅助性造口对吻合口漏发生风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敏 杨勇 +1 位作者 李冲 胡雄辉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6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术中行辅助性造口对吻合口漏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行低位直肠癌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在...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术中行辅助性造口对吻合口漏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行低位直肠癌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在低位直肠癌术中未实施辅助性造口,观察组患者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行辅助性造口,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男女性别发生比例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3.75%,对照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男性、女性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3.75%、0.00%)均低于对照组(15.00%、5.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未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住院时间和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12.13±4.27)d、(37.16±6.21)d均少于对照组(15.28±4.13)d、(52.38±8.9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行辅助性造口能够有效的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风险,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同时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决定患者是否需要在直肠癌手术中行辅助性造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术 辅助性造口 吻合口漏
下载PDF
两种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渝 杨勇 +2 位作者 罗华星 李鑫 胡雄辉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2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开腹和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开放组和微创组,各63例。开放组采用开腹治疗,微创组采用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围... 目的探讨开腹和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开放组和微创组,各63例。开放组采用开腹治疗,微创组采用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组术中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首次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放组(P<0.05);两组胃周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总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胃动脉周围淋巴结清扫数目显著少于开放组(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微创、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能提高淋巴结清扫效果和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腹 腹腔镜 淋巴结清扫术 进展期胃癌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腹腔镜下远端胃癌切除100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敏 杨勇 +1 位作者 李冲 胡雄辉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00例行胃癌D2根治术的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腹腔镜组(100例,行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和开腹组(100例,行开腹胃癌D2根...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00例行胃癌D2根治术的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腹腔镜组(100例,行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和开腹组(100例,行开腹胃癌D2根治术),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效果相关指标及术后恢复指标等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1年内病死率等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手术效果方面,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明显少(短)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近切缘距肿瘤距离及远切缘距肿瘤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术后恢复方面,腹腔镜组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流质饮食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1年内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是安全可行的,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胃肿瘤 剖腹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六味消乳散外敷联合乳房按摩促进产后通乳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敬雅 邓小丽 +1 位作者 王丽 仲丙广 《临床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六味消乳散外敷联合乳房按摩对产后乳房胀痛及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7月产后乳房胀痛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仅给予乳房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六味消乳散外敷,比较... 目的探讨六味消乳散外敷联合乳房按摩对产后乳房胀痛及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7月产后乳房胀痛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仅给予乳房按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六味消乳散外敷,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舒适度及泌乳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高于观察组,肿胀程度重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48、72 h的乳汁分泌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消乳散外敷联合乳房按摩能够显著减少产后乳房肿痛,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产妇乳汁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消乳散外敷 乳房按摩 乳房胀痛 泌乳
原文传递
安替可胶囊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敏 杨勇 +1 位作者 李冲 胡雄辉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7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探讨安替可胶囊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在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别分成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口服卡培他... 目的探讨安替可胶囊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在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别分成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口服卡培他滨片,1 g/m^2,2次/d;同时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130 mg/m^2,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安替可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9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RR)为40.48%,临床获益率(CBR)为71.43%;治疗组ORR和CBR分别为61.90%、90.48%,两组ORR、CB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率分别为80.95%和95.24%,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2和MMP-9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两项指标降低的更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低于对照组的54.7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替可胶囊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以降低肿瘤细胞浸润和转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替可胶囊 卡培他滨片 注射用奥沙利铂 晚期结直肠癌 临床疗效 客观缓解率 临床获益率 生存质量 基质金属蛋白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