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失误和并发症
1
作者 陈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3期251-252,共2页
目前,经椎弓根内固定广泛应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等取得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减少手术操作中的失误和并发症,提高疗效,现将1993年以来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及收治外院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手术后失误和并发症患者12... 目前,经椎弓根内固定广泛应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等取得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减少手术操作中的失误和并发症,提高疗效,现将1993年以来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及收治外院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手术后失误和并发症患者12例,总结如下,并对术中失误及防治术后并发症提出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术后并发症 固定治疗 手术操作 手术后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93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625-1626,共2页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择9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7)和对照组(n =46)。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治疗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择9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7)和对照组(n =46)。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或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治疗组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情况、并发症、住院时间和骨痂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优良率为82.98%,显著高于对照组65.22%(Z =-5.572,P =0.000)。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 SF-36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t =-6.932,P =0.000;t=-2.430,P=0.017),且治疗组 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 =2.087,P=0.040)。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和骨痂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为12.77%,显著低于对照组30.43%(χ^2=9.536,P=0.007)。结论: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疗效显著,住院时间和骨痂愈合时间显著缩短,毒副反应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腓骨 骨折 @交锁髓内钉 锁定加压钢板
下载PDF
骨康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晓峰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8期2742-2745,2750,共5页
目的探讨骨康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辽阳市中心医院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65岁)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10 mg,1次/d口服;观察组除阿仑膦酸钠同时给予... 目的探讨骨康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辽阳市中心医院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65岁)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10 mg,1次/d口服;观察组除阿仑膦酸钠同时给予骨康胶囊1.6 g,3次/d口服。所有患者于服药前及服药3个月时检测常规指标及25-羟维生素D(VitD)、甲状旁腺素、总1型胶原N-端延长肽(TP1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水平。并选择同一时间的健康体检人群50例,检测相同的项目。结果骨质疏松患者观察组及对照组血清中Ca、P、VitD、PTH-MY、β-CROSSEL、tPI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患者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血清中VitD水平显著升高(P<0.05),PTH-MY、β-CROSSEL、tPINP水平显著下降(P<0.05),Ca、P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患者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血清中VitD水平明显升高(P<0.05),PTH-MY、β-CROSSEL、tPINP水平明显下降(P<0.05),Ca、P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患者观察组及对照组后,观察组血清中PTH-MY、β-CROSSEL、tPI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Vit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C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康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老年人 骨康胶囊 阿仑膦酸钠 治疗效果
下载PDF
Schildhauer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在肱骨远端C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马殿忠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08-209,共2页
目的:观察伸肌装置保护入路(Schildhauer入路)在肱骨远端C型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36例采用Schildhauer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行鹰嘴截骨入路手术的患者36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和骨性... 目的:观察伸肌装置保护入路(Schildhauer入路)在肱骨远端C型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36例采用Schildhauer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行鹰嘴截骨入路手术的患者36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和骨性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应用DASH评分和Mayo评分评估肘关节功能,并比较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性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肘关节的屈伸度、内旋度、外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而肌力缺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优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降低疗效、增加不良反应的情况下,Schildhauer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可显著改善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肘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 骨折 骨折固定术 @伸肌装置保护入路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与quadrant通道下椎间融合减压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疗效及对围术期和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崔显峰 都嘉明 丁鑫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1666-1670,共5页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与quadrant通道下椎间融合减压内固定治疗对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对患者围术期恢复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与quadrant通道下椎间融合减压内固定治疗对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治疗疗效,以及对患者围术期恢复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15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PTED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quadrant通道下椎间融合减压内固定治疗,对比相关参数。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术后引流、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尿路感染、尿潴留、肠梗阻、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较短(P<0.05);术后第1、3d以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腰痛评分标准(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quadrant通道下椎间融合减压内固定治疗的手术时间更长,但可显著改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预后,降低疼痛和并发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腰功能,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病变 quadrant通道下椎间融合减压内固定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被引量:6
6
作者 吴铁强 蒋刚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第11S期96-97,共2页
目的总结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996~2003年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7例,疗程2~25周,平均4.5周。其中单侧76例,双侧51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颈椎X线片或MRI确诊,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颈椎... 目的总结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996~2003年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7例,疗程2~25周,平均4.5周。其中单侧76例,双侧51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颈椎X线片或MRI确诊,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颈椎退变,行枕颌牵引、推拿按摩、颈神经根及痛点封闭注射、中药外敷理疗法、中西医药物内服,配合功能锻炼6种方法治疗。每2~3周为1疗程。结果127例患者中,经6~14个月随访,疗效优63例,良45例,有效率达85%。结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能够有效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减轻神经根受压,有利于神经根炎性水肿的消除,放松颈肩臂部肌肉,缓解痉挛,松解粘连,改善神经痛症状,操作方便,有序,损伤小,安全性高,适于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颈椎病 神经根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构成及发病特征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宇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20期167-168,共2页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病因构成、发病特征,探讨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总结诊疗经验。方法:调取48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激素性230例,激素总用量折合强的松约平均4155±2040mg,酒精性151例,饮酒总...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病因构成、发病特征,探讨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总结诊疗经验。方法:调取48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激素性230例,激素总用量折合强的松约平均4155±2040mg,酒精性151例,饮酒总量平均1805±890L,饮酒时间平均15±6个月,特发性42例,创伤性42例,酒精+激素20例;不同病因类型股骨头坏死男性比重、单侧比重、有症状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潜伏期高于激素性、创伤性,酒精性、特发性股骨头坏死,滞诊时间高于激素性、创伤性、激素+酒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多有明确诱因、病因,但不同患者耐受、病变部位、有症状至确诊时间等具体发病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多数患者当出现无法忍受痛、活动受限时才就诊,但此时病程长短因病因不同存在显著差异;应据病因不同,做好股骨头坏死筛查,关注高风险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病因构成 发病特征
原文传递
腰间盘突出症手术所致马尾神经综合征 被引量:2
8
作者 胡永成 缪晓峰 +1 位作者 王继芳 卢世璧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37-238,共2页
腰间盘突出症手术所致马尾神经综合征胡永成缪晓峰*王继芳卢世璧马尾神经综合征为腰骶多个神经受压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多由硬膜外占位性病变所致,如间盘突出、肿瘤、外伤、感染及椎管狭窄等,腰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马尾神经综合征少... 腰间盘突出症手术所致马尾神经综合征胡永成缪晓峰*王继芳卢世璧马尾神经综合征为腰骶多个神经受压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多由硬膜外占位性病变所致,如间盘突出、肿瘤、外伤、感染及椎管狭窄等,腰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马尾神经综合征少见,但后果严重。1临床资料本组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外科手术 马尾神经综合征
下载PDF
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3
9
作者 庞伟 王伟 +3 位作者 王洪斌 庞志宏 薛喜龙 吕春浦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5期172-172,198,共2页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56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3枚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结果49例得到随访,47例患者出现骨折愈合,13例股骨头坏死,2例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患者中8...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56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3枚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结果49例得到随访,47例患者出现骨折愈合,13例股骨头坏死,2例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患者中8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另5例保守制动治疗。2例骨折不愈合患者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结论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固定可靠,简便省时,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加压螺纹钉 中老年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miR-18a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晓峰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349-352,共4页
目的微小RNA(microRNA,miR)在多种肿瘤中发挥了作用,其中miR-18a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尚待探讨。方法本研究应用实时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了骨肉瘤组织miR-18a的表达情况,分析miR-18a表达与肿瘤分级的关系。应用anti-miR-18a... 目的微小RNA(microRNA,miR)在多种肿瘤中发挥了作用,其中miR-18a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尚待探讨。方法本研究应用实时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了骨肉瘤组织miR-18a的表达情况,分析miR-18a表达与肿瘤分级的关系。应用anti-miR-18a抑制了MG63细胞株miR-18a的表达,对抑制miR-18a后肿瘤细胞活性及相关基因变化进行了检测,评估了miR-18a在骨肉瘤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中的作用。结果qPCR结果显示,骨肉瘤组织中miR-18a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t=-6.16,P=0.000);miR-18a表达与肿瘤分级有关,G3、G4级的骨肉瘤组织miR-18a表达高于G1、G2级(t=-3.06,P=0.022)。抑制MG63细胞中miR-18a表达后48 h及72 h的细胞活性降低(F=82.04,P=0.000;F=31.61,P=0.000)、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F=758.15,P=0.000;F=138.81,P=0.000);MG63细胞中增殖与侵袭相关基因PCNA、CyclinD1、MMP-7、MMP-9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骨肉瘤组织中miR-18a存在表达增高且与肿瘤分级有关,miR-18a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迁移、侵袭而在骨肉瘤的进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miR-18a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氨甲环酸静脉和局部应用对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疗效评估
11
作者 徐路 刘丹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期46-47,共2页
目的:研究静脉和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安全性和失血情况。方法: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不应用氨甲环酸;试验组联合静脉和局部两种方式使用氨甲... 目的:研究静脉和局部应用氨甲环酸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安全性和失血情况。方法: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不应用氨甲环酸;试验组联合静脉和局部两种方式使用氨甲环酸。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输血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试验组输血量、输血率、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和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可有效降低全关节置换术后引流量和输血率,同时对血栓形成率无明显影响,有利于加速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关节 失血 血栓
下载PDF
经后外侧入路传统及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研究
12
作者 王森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S02期281-282,共2页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传统及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行THA患者56例,根据切口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切口组和小切口组。行常规切口THA的有16例16髋,设为常规切口组;行小切...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传统及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行THA患者56例,根据切口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切口组和小切口组。行常规切口THA的有16例16髋,设为常规切口组;行小切口微创THA的有40例43髋,设为小切口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即刻髋臼杯前倾角、髋臼杯外展角、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引流量、切口长度、输血量、围术期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无早期并发症,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6个月,常规切口组Harris评分为(85.8±3.2)分,与小切口组的(88.6±3.5)分相当(P>0.05),相较于同组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侧入路传统及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并发症少、出血少、假体定位准确、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股骨处理方便、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常规切口 微创手术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致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陈宇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9期175-176,共2页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影响因素,总结ONFN风险评估策略,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符合筛选条件患者175例,发生术后ONFN患者45例,占25.71%,将患者纳入ONFH... 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影响因素,总结ONFN风险评估策略,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符合筛选条件患者175例,发生术后ONFN患者45例,占25.71%,将患者纳入ONFH组,未发生ONFN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ONFN组年龄≥70岁比重、术前移位比重高于对照组,骨折Garden分型Ⅰ、Ⅱ型比重、骨折复位时间≥3天、复位质量Ⅰ型比重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归因分析最后获得因子为年龄≥70岁、骨折Garden分型Ⅰ/Ⅱ型、骨折复位时间≥3天。结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ONFN发生风险与病理因素、患者损伤自我修复能力、病情延迟治疗时间等因素有关,应合理分配护理资源,对于高风险者,做好护理干预、院外服务,从诱因控制、营养支持、康复锻炼等角度预防ONFN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术 股骨头坏死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AF系统治疗7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
14
作者 庞伟 王伟 《中外医疗》 2008年第15期60-60,62,共2页
目的探讨AF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76例胸腰段骨折患者经切开复位,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进钉点采用Weinstein定位法,术中常规行后外侧植骨。结果63例患者得到随访,都有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椎体高度恢复,植骨愈合满意... 目的探讨AF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76例胸腰段骨折患者经切开复位,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进钉点采用Weinstein定位法,术中常规行后外侧植骨。结果63例患者得到随访,都有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椎体高度恢复,植骨愈合满意,出现了断钉和迟发感染以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经处理后痊愈。结论AF钉治疗胸腰段骨折复位确切,固定可靠,简便省时,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钉 胸腰段 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下肢闭合骨折40例分析
15
作者 吴铁强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7期6639-6640,共2页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下肢闭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治疗胫骨股骨骨折40例。结果:术后无感染,内固定物无断裂,骨折复位满意,骨折无迟延愈合,平均随访12个月,术后功能活动良好。结论:带锁髓内针是治疗下肢胫骨股骨闭...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下肢闭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治疗胫骨股骨骨折40例。结果:术后无感染,内固定物无断裂,骨折复位满意,骨折无迟延愈合,平均随访12个月,术后功能活动良好。结论:带锁髓内针是治疗下肢胫骨股骨闭合骨折较好的方法,骨折愈合快,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腿/损伤 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合并颅脑损伤的四肢骨干骨折100例治疗体会
16
作者 刘利群 刘有玉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4年第5期640-640,共1页
关键词 合并症 颅脑损伤 四肢骨干骨折 治疗 内固定
原文传递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体会
17
作者 陈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9期103-103,共1页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发生于老年人,随着人的寿命延长,其发病率日渐增高。2000~2009年应用空心加压螺丝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64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空心加压螺钉 治疗 空心加压螺丝钉 2009年 骨科临床 寿命延长 骨折患者
下载PDF
DHS、Gamma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晓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1期13-14,17,共3页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的手术效果,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9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DHS内固定(A组)、30例行Gamma钉内固定(B组)、32例行PFNA...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的手术效果,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9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DHS内固定(A组)、30例行Gamma钉内固定(B组)、32例行PFNA内固定(C组)。结果C组手术效果优良率达93.75%,分别高于A组和B组优良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3、4.237,P〈0.05),C组的出血量(155.8±17.2)mL,明显少于A组和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57、18.358,P〈0.05);C组患者下地负重时间(80.32±9.37)d,明显短于A组、B组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47、19.278,P〈0.0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效果明显优于DHS、Gamma钉内固定术,且其具有术中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DHS GAMMA钉 PFNA内固定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4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晓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2期137-138,140,共3页
目的 研究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76例,其中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40例设为观察组,其余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3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优良率... 目的 研究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76例,其中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40例设为观察组,其余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3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优良率及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根据Johner-Wruh法进行手术的疗效评定,术后观察组的优良率达7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50.00%,两组优良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骨延迟愈合3例,对照组术后出现骨延迟愈合5例,浅表感染4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7.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5.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疗效确切、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 外固定支架 并发症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晓峰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0期168-169,190,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和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行THR设立为A组,其中男19例,女13例...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和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例行THR设立为A组,其中男19例,女13例,其余30例均为行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设立为B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对手术效果进行评定,并观察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显示其总有效率达96.9%,B组的有效率达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效果明显优于空心钉内固定术,且并发症少,术后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空心钉内固定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