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国语骑射”与八旗科举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凯旋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5-192,共8页
"国语骑射"中的"国语"又称"清语"或"清文","骑射"指以骑马射箭为代表的满族传统技艺。清代将"国语骑射"视为"满洲根本"及"满洲旧俗"加以提倡,以保持... "国语骑射"中的"国语"又称"清语"或"清文","骑射"指以骑马射箭为代表的满族传统技艺。清代将"国语骑射"视为"满洲根本"及"满洲旧俗"加以提倡,以保持其自身民族特性与尚武习俗;同时"国语骑射"作为"八旗科举"的重要科目是八旗子弟的晋身途径,也是满族政治特权集团形成的制度保证。故将国语骑射与八旗科举联合考察,便于解读清代政治文化中的满族集体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满族 国语骑射 八旗科举
下载PDF
明代前中期北运白粮重役佥征流变 被引量:4
2
作者 田雨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6-164,共9页
白粮具有"任土作贡"的性质,北运白粮则是明代重役的代表。起初,江南五府距京城路途较近,明廷又以粮长制作为组织形式佥征大户承担重役,并未危及小民。但随着朱棣迁都,京城与五府间转运空间距离变长,白粮重役规模不断扩充。运... 白粮具有"任土作贡"的性质,北运白粮则是明代重役的代表。起初,江南五府距京城路途较近,明廷又以粮长制作为组织形式佥征大户承担重役,并未危及小民。但随着朱棣迁都,京城与五府间转运空间距离变长,白粮重役规模不断扩充。运输距离的激增致使运输白粮的地方应役人户所附带的财政责任被不断追加。由于大户多逃避白粮役并将其转嫁于小民,加之各种逃避赋役形式迭起,明廷采取措施抑制世充粮长在地方上势力的进一步扩展,即废除有关粮长专业人户并褫夺他们常年把持的白粮等重役的佥点科派之权。明中期开始白粮又以"户"的形式轮充与朋充,以政令的形式使这种重役由专门针对大户的负担转变为"里甲"全体人户共同负担,可以说明代北运白粮重役征收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白粮 粮长制 佥征流变
下载PDF
试论清代八旗官学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凯旋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74-180,共7页
八旗官学是清代八旗教育与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清代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八旗官学教育带有明显的民族特点和科举取向,在清代科举制度中,八旗官学具有独特的地位,它本身即是满族自身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又是与汉民族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关键词 清代八旗官学 科举文化 八旗科举考试 八旗宗学
下载PDF
近代东北地区城市居民收入问题考略 被引量:1
4
作者 郎元智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39-156,共18页
在近代东北地区的城市居民中,社会上层的城市居民年收入是最高的,其生活状况是最好的,也是最优越的;社会中层的城市居民年收入次之,其生活状况低于社会上层,但高于社会下层,位居中间地位,且能够达到温饱水平;社会下层的城市居民年收入最... 在近代东北地区的城市居民中,社会上层的城市居民年收入是最高的,其生活状况是最好的,也是最优越的;社会中层的城市居民年收入次之,其生活状况低于社会上层,但高于社会下层,位居中间地位,且能够达到温饱水平;社会下层的城市居民年收入最低,其生活状况仅仅勉强能够维持温饱,如遇到不好的年景,就会出现艰难窘迫、生计困难的状况。繁重的税收、上涨的物价、严重的通胀和混乱的币制则成为拉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主要因子。而城市居民收入的变化情况是衡量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变化的一个主要标尺,通过对它的调查考量可以更好地揭示近代东北地区城市社会生活兴衰变化的内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东北地区 城市居民收入 城市社会生活状况
下载PDF
近代东北地区城乡关系的新变化及其动因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郎元智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13-117,共5页
近代中国东北地区的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城市发展较快,乡村发展缓慢,且二者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随之而来,原有的城乡关系也急速发生变化。"以城市为中心、以乡村为从属"的新型城乡关系格局初步形成,城乡间的交流逐渐加快,乡村... 近代中国东北地区的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城市发展较快,乡村发展缓慢,且二者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随之而来,原有的城乡关系也急速发生变化。"以城市为中心、以乡村为从属"的新型城乡关系格局初步形成,城乡间的交流逐渐加快,乡村人口开始向城市集中,大中型中心市场在城市形成并成为近代东北地区城乡交流的中心。而促使近代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发生变化的动因更值得我们深入探析,以期对近代东北社会史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东北地区 城乡关系 东北社会史
下载PDF
清代中后期奉天地区移民控制研究
6
作者 田雨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6期134-136,共3页
自康熙末年始,汉族民人流入山海关外速度逐渐加快,大量农民举家迁徙至地广人稀的奉天地区。清廷出于自身考虑,自乾隆初年起开始对奉天地区实行严厉的封禁政策,直至嘉庆、道光两朝仍得以延续,但收效却不明显,并未从根本上阻止关内汉族民... 自康熙末年始,汉族民人流入山海关外速度逐渐加快,大量农民举家迁徙至地广人稀的奉天地区。清廷出于自身考虑,自乾隆初年起开始对奉天地区实行严厉的封禁政策,直至嘉庆、道光两朝仍得以延续,但收效却不明显,并未从根本上阻止关内汉族民众不断地涌入奉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中后期 奉天 封禁 移民控制
下载PDF
清前期奉天人口治理研究
7
作者 田雨 《科教文汇》 2017年第34期169-170,共2页
经过明清战争的洗礼,清代前期奉天地区人口锐减,清廷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恢复当地人口发展,并致力于辽东经济的重建,以巩固其后方根据地。然而就在这些政策初见成效之际,清廷为保护祖宗"龙兴之地",将政策改弦易... 经过明清战争的洗礼,清代前期奉天地区人口锐减,清廷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恢复当地人口发展,并致力于辽东经济的重建,以巩固其后方根据地。然而就在这些政策初见成效之际,清廷为保护祖宗"龙兴之地",将政策改弦易张,使得奉天地区的发展戛然而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前期 奉天 招民开垦 人口治理
下载PDF
明末清初辽宁地区人口政策与人口流动迁移趋势浅析
8
作者 田雨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96-96,98,共2页
明代东北地区的汉人主要生活分布在辽东地区,而建州女真自明初开始也逐渐聚集到辽东东部、北部地区,距离辽东汉人聚集区越来越近,满、汉民族间的相互渗透,互相融合,其结果必然引起女真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为了便... 明代东北地区的汉人主要生活分布在辽东地区,而建州女真自明初开始也逐渐聚集到辽东东部、北部地区,距离辽东汉人聚集区越来越近,满、汉民族间的相互渗透,互相融合,其结果必然引起女真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为了便于控制新占领地区,将大批的汉人迁往后金之故土,并加强了其民族歧视政策,于是辽宁地区汉民被迫纷纷选择外逃。但随着皇太极即位后,后金政策的修正,以及其对关内人口的掠夺,又使得大批汉民充塞到原女真居住的地区,巩固了后方。所以,明末清初的东北地区呈现人口流入与流出的双向性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辽宁地区 人口政策 迁移趋势
下载PDF
浅议明代政治文化对宦官权力的制约
9
作者 田雨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112-113,共2页
宦官专权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是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风景,而这其中尤以汉、唐、明三朝最为严重,且又以明代宦官专政较为特殊。明代宦官并不能像汉、唐那样控制皇帝,甚至予以生杀废立,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明代政治文化对宦官权力的制约。... 宦官专权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是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风景,而这其中尤以汉、唐、明三朝最为严重,且又以明代宦官专政较为特殊。明代宦官并不能像汉、唐那样控制皇帝,甚至予以生杀废立,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明代政治文化对宦官权力的制约。这其中包括皇权的制衡、朝臣的斗争、军权的阻碍以及其他因素的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政治文化 宦官专权
下载PDF
近代东北地区家庭生活中的陋俗及其成因浅析
10
作者 郎元智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第7期104-106,共3页
在近代东北地区的家庭生活中存在着诸多陋俗,如缠足、早婚、纳妾、重男轻女、弃死婴等等。这些陋俗有其独特的成因,并对近代东北地区的城市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危害。本文力图通过对近代东北地区家庭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陋俗进行初步的研究探... 在近代东北地区的家庭生活中存在着诸多陋俗,如缠足、早婚、纳妾、重男轻女、弃死婴等等。这些陋俗有其独特的成因,并对近代东北地区的城市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危害。本文力图通过对近代东北地区家庭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陋俗进行初步的研究探讨,归纳得出其形成和发展的具体原因,以期从侧面对近代东北地区城市生活的兴衰变化做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东北地区 家庭生活 陋俗 成因分析
下载PDF
清末奉天开放禁地与移民生存状态研究
11
作者 田雨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2期25-27,共3页
清末,东北封禁政策难以为继,政治腐败,经济困难,加之东北边疆的危机加速了清末移民实边政策的出台。清廷决定打开方便之门开禁放垦,以达到移民实边、抵御列强和并缓解内地人口压力的目的。于是清廷陆续开禁了奉天地区边境、围场等地。... 清末,东北封禁政策难以为继,政治腐败,经济困难,加之东北边疆的危机加速了清末移民实边政策的出台。清廷决定打开方便之门开禁放垦,以达到移民实边、抵御列强和并缓解内地人口压力的目的。于是清廷陆续开禁了奉天地区边境、围场等地。随着禁地的纷纷开放,关内移民出现了大量举家迁移关外的情景。在如此浩大的移民潮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聚合效应"。但此时在奉天地区的战争亦不断发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稍微遏制了这种势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奉天 开放禁地 关内移民 生存状态
下载PDF
“崇文”抑或“尚武”——秦汉选官思想探析
12
作者 王凯旋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53-157,共5页
秦汉时代的选官思想总体而言是一个由"尚武"向"崇文"方面转变的过程,主要表现在选官制度中由秦代的"军功爵"向汉代的"察举"和"征辟"转变。随着察举制和征辟制的日渐常态化和制度化,&... 秦汉时代的选官思想总体而言是一个由"尚武"向"崇文"方面转变的过程,主要表现在选官制度中由秦代的"军功爵"向汉代的"察举"和"征辟"转变。随着察举制和征辟制的日渐常态化和制度化,"崇文"思想日益取代"尚武"思想成为汉代选官的主流思想。直至东汉末年,由于政治腐败,"察举"和"征辟"均为世家大族垄断,士族门阀政治出现,汉代"崇文"的选官思想名存实亡,遂演变成为一种既非"崇文",也非"尚武",却只重门第的"非文非武"的选官思想。然而,无论是"崇文"抑或"尚武",秦汉两代选官思想的发展演变与秦汉皇权的强弱及秦汉社会环境的变化均关系密切。因此,弄清秦汉选官思想的演变及其历史原因和规律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秦汉政治和社会均有很大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选官制度 “军功爵”制 “察举”制 “征辟”制
下载PDF
近代东北城市生活中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13
作者 郎元智 《城市学刊》 2015年第4期44-51,共8页
在近代东北城市生活中,不仅包含着传统与现代,还隐匿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且二者一直在相互冲突、碰撞。然而她们并不是相互抵触,水火不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她们在相互渗透,日趋融合,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近... 在近代东北城市生活中,不仅包含着传统与现代,还隐匿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且二者一直在相互冲突、碰撞。然而她们并不是相互抵触,水火不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她们在相互渗透,日趋融合,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近代东北城市文化。然而,由于二者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且经常发生变化,使得对她们的定量十分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东北 传统 精英文化 大众文化
下载PDF
近代东北地区城市公共卫生制度变革初探
14
作者 郎元智 《才智》 2018年第35期204-205,207,共3页
近代东北地区的公共卫生制度总体上经历了一次由传统到近代的变革,主要表现在医疗卫生制度和环境卫生制度两个主要方面。这场公共卫生制度的变革不仅标志着近代公共卫生制度在东北地区正式确立,还体现了中西医并行且均被大众所接受,近... 近代东北地区的公共卫生制度总体上经历了一次由传统到近代的变革,主要表现在医疗卫生制度和环境卫生制度两个主要方面。这场公共卫生制度的变革不仅标志着近代公共卫生制度在东北地区正式确立,还体现了中西医并行且均被大众所接受,近代先进科技在城市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医疗和环境卫生保障日趋进步等方面特征,更重要的是这场公共卫生制度的变革使城市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观念得到根本改变,既展示了近代东北地区城市生活的巨大进步,又彰显了时代进步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东北地区 城市 公共卫生制度 变革
原文传递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原则的界定与模式构建 被引量:29
15
作者 王焯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4-218,共5页
从"非遗"项目保护工作的理论和实践进程中可知,产业化是"非遗"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重要途径。鉴于"非遗"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着的几种争议,依据项目自身文化特性,可以将其分为全部产业化、部分产业... 从"非遗"项目保护工作的理论和实践进程中可知,产业化是"非遗"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重要途径。鉴于"非遗"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着的几种争议,依据项目自身文化特性,可以将其分为全部产业化、部分产业化、非产业化三种类别。"非遗"产业化应该主要追求有利于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传承和文化资本不断积累的社会利益。由于"非遗"项目种类繁多、特点鲜明,其存在状况和市场价值等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遵循相应的标准与原则,以符合产业化模式的构建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 文化产业化
下载PDF
略论口述史学与民俗学方法论的关联——民俗学视野的口述史学 被引量:22
16
作者 曲彦斌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6-132,共7页
“口述史”或“口述史学” (Oralhistory) ,是以同被访谈者有目的访谈的录音、录像所记录的口述资料 ,作为构建或复原历史原貌的重要史料文本的一种科学方法。就其科学性质来讲 ,首先是一种科学方法论。口述史学的出现对于民俗学而言 ,... “口述史”或“口述史学” (Oralhistory) ,是以同被访谈者有目的访谈的录音、录像所记录的口述资料 ,作为构建或复原历史原貌的重要史料文本的一种科学方法。就其科学性质来讲 ,首先是一种科学方法论。口述史学的出现对于民俗学而言 ,既是对本学科田野调查方法论的支持 ,同样也提供了技术层面、方法论乃至科学观念方面的借鉴与深刻变革。这种变革 ,将有力地强化民俗学视点的民间文本调查与研究 ,推进民俗学理论的深化。没有科学、规范的方法论和科学的田野调查技术手段 ,就难以采制出科学、规范、客观真实的研究文本。没有科学、规范、客观真实的研究文本作依据、论据 ,再能自圆其说的理论命题或结论 ,也难以让人信服。尤其是民俗史研究 ,则务必要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史学 民俗学 方法论 学科性质 研究文本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现实社会生活视野下的隐语行话 被引量:16
17
作者 曲彦斌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0-235,共6页
各种语言几乎都存在使用民间秘密语的历史或现实。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民间秘密语,不免印有时代与群体的文化痕迹,乃至政治、经济的烙印。人们一向对隐语行话有所误读与偏见,但事实上,流行隐语行话的群体,大多不属于涉嫌犯罪的群体,作... 各种语言几乎都存在使用民间秘密语的历史或现实。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民间秘密语,不免印有时代与群体的文化痕迹,乃至政治、经济的烙印。人们一向对隐语行话有所误读与偏见,但事实上,流行隐语行话的群体,大多不属于涉嫌犯罪的群体,作为一种语言文化现象的隐语行话,其使用与传承是现实社会语言生活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隐语行话的传承及其引发的一系列语言现象和问题有待于我们的关注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语行话 语言生活 语言问题
下载PDF
论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民俗问题” 被引量:4
18
作者 曲彦斌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55,共5页
“民俗问题”,主要是指基于民俗因素或反映为民俗形态的 ,社会群体或社会者组织的行为偏差或失范而引发或积聚而成的 ,有碍人的基本生存和生存中所必要的正常秩序并受到社会关注的矛盾以及与之相关的失调现象与异常事件。基于对“社会... “民俗问题”,主要是指基于民俗因素或反映为民俗形态的 ,社会群体或社会者组织的行为偏差或失范而引发或积聚而成的 ,有碍人的基本生存和生存中所必要的正常秩序并受到社会关注的矛盾以及与之相关的失调现象与异常事件。基于对“社会问题”的认识 ,强调“民俗问题”以及相关的民俗因素是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容忽视的社会要素。进而提出 ,“移风易俗”始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主体内容、基本主题和“关键词语”,“民俗问题”是精神文明建设所面对的主要社会问题 ,“辨风正俗”是解决好“民俗问题”的首要举措 ,是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应予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建议在全国城乡各企事业单位和社区 ,适时开展以“辨风正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民俗问题” 辨风正俗
下载PDF
社会学视野下一个传统村落文化的现代性变迁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海燕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22-30,共9页
后石村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一样,有着祖先崇拜、神灵崇拜以及宗教信仰等民间习俗的深厚基础,这些构成了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后石村岁时礼仪习俗、民间信仰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调查了解,可以清晰窥见到这一民俗文化事象... 后石村同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一样,有着祖先崇拜、神灵崇拜以及宗教信仰等民间习俗的深厚基础,这些构成了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后石村岁时礼仪习俗、民间信仰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调查了解,可以清晰窥见到这一民俗文化事象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间传承演化的历史轨迹。作者以其在后石村的具体表现与历史流程为契入点,来分析和解读辽宁农村地区民间习俗与宗教信仰状况的历史沿革、建构、特征与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文化 民间习俗 宗教信仰 现代性
下载PDF
抗争与突破:民国时期辽宁电池工业探析(1918—1931)
20
作者 郎元智 梁启东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66-371,共6页
在近代中国电池工业的发展历程中,辽宁的电池工业起步较早,并在国产干电池领域初步突破技术瓶颈。在辽宁本地的电池生产方面,以王秉乾创办的安东中华电气机械厂和张少亭兄弟创办的中国干电池制造工厂为代表的辽宁电池工业虽然规模弱小,... 在近代中国电池工业的发展历程中,辽宁的电池工业起步较早,并在国产干电池领域初步突破技术瓶颈。在辽宁本地的电池生产方面,以王秉乾创办的安东中华电气机械厂和张少亭兄弟创办的中国干电池制造工厂为代表的辽宁电池工业虽然规模弱小,但是发展势头良好。总体而言,民国时期辽宁电池工业是为打破外商垄断、重新夺回本地市场而产生的,符合近代中国工业“冲击—反应”发展模式。由于其规模弱小,并未形成与外资企业开展“商战”的能力,但折射出的国人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奋进精神和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抗争精神,时至今日仍然值得颂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辽宁 电池工业 干电池 中华电气机械厂 中国干电池制造工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