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78例分析
1
作者 马清君 宋振岚 +1 位作者 冷青 季征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2427-2428,共2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MDS患者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治疗。结果:78例均存在病态造血。首发症状以贫血最常见。老年人81.8%有不同伴发疾病。个体化治疗69例,有效率75.4%...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MDS患者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治疗。结果:78例均存在病态造血。首发症状以贫血最常见。老年人81.8%有不同伴发疾病。个体化治疗69例,有效率75.4%。结论:贫血是MDS最常见的首发症状;老年MDS常伴发各种疾病。个体化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人类
原文传递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季征 冷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5期185-186,共2页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ATRA联合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2例,ATRA25mg/m2d分2~3次口服;As2O30.1%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ATRA联合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2例,ATRA25mg/m2d分2~3次口服;As2O30.1%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维持2~4h;治疗过程中当白细胞>10×109/L时,加用柔红霉素30~40mg/m2d连用3d。观察完全缓解(CR)率,达到完全缓解所需时间,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12例患者中11例达CR,CR率91.7%,获得缓解的时间平均27.4d,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ATRA联合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疗效好,获得完全缓解时间短,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维甲酸 三氧化二砷
下载PDF
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的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宋扬 冷青 +4 位作者 季征 吴音 张桂敏 马清君 马瑀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1058-1060,共3页
目的探究环孢素A(CsA)浓度监测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经我院确诊为AA的患者48例,对425例次CsA血药浓度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sA平均血药浓度为(195.75±162.52)ng/m L,... 目的探究环孢素A(CsA)浓度监测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经我院确诊为AA的患者48例,对425例次CsA血药浓度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sA平均血药浓度为(195.75±162.52)ng/m L,156次监测处于目标血药浓度的范围内(36.7%)。接受首次监测的患者,血药浓度结果在目标范围内16例(33.33%),22例患者的监测结果在目标范围以下(45.83%)。患者血药浓度的监测结果是否处于目标范围与年龄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9)。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接受监测,总有效率为68.75%。此外,接受监测次数小于3次患者的有效率明显低于监测次数大于3次(4~10次)的患者(P=0.002)。结论 CsA的药动学个体差异大,血药浓度监测有助于提高CsA治疗AA的有效率。环孢素浓度监测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有重要意义,及时准确地监测CSA的血药浓度,可避免或减少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 浓度检测 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药浓度
下载PDF
环孢素A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马清君 冷青 +2 位作者 季征 张桂敏 吴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9-530,共2页
目的分析环孢素A(CsA)联合CAG方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阿糖胞苷(Ara-C)阿柔比星(ACLA)〕治疗中高危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ypo-MDS)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CsA联合CAG方案治疗17例中高危hypo-MDS患者,随诊观察有效率及副... 目的分析环孢素A(CsA)联合CAG方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阿糖胞苷(Ara-C)阿柔比星(ACLA)〕治疗中高危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ypo-MDS)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CsA联合CAG方案治疗17例中高危hypo-MDS患者,随诊观察有效率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有效率为82.4%(14/17),全部患者未发现严重毒副作用。结论CsA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hypo-MDS患者安全、有效,但其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CAG方案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下载PDF
吡柔比星为主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1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季征 冷青 《疑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29-230,共2页
关键词 吡柔比星 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化学疗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鞍山地区2013年1月~2018年1月血友病诊疗的临床回顾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闫朝奇 冷青 +1 位作者 由国平 张丽君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1期158-160,共3页
目的分析辽宁鞍山地区64例登记血友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年龄、替代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登记诊疗的64例鞍山籍血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患者均为男性,住院可统计患... 目的分析辽宁鞍山地区64例登记血友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年龄、替代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登记诊疗的64例鞍山籍血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患者均为男性,住院可统计患者47例,血友病A 43例,血友病B 14例。27例(57.45%)有明确血友病家族史。初次确诊中位年龄为5岁,诊断时机与首次出血程度相关(P=0.0033)。住院患者中18例(38.30%)存在不同程度关节畸形。登记患者大部分以按需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并无严格预防治疗者。结论鞍山地区64例血友病患者存在确诊年龄延迟及替代治疗不充分的现象,获得诊断时机与首次出血程度相关,关节畸形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关节损伤 替代治疗
下载PDF
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15例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季征 冷青 +3 位作者 张桂敏 马清君 宋扬 郑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2970-2971,共2页
目的:探讨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CAG方案即阿糖胞苷(Ara-c)10 mg/m2,每12 h 1次,皮下注射第1~14天;阿柔吡星(Acla)10 mg/(m2.d),静脉滴注,第1~8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300μg/d,皮下注射,第... 目的:探讨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CAG方案即阿糖胞苷(Ara-c)10 mg/m2,每12 h 1次,皮下注射第1~14天;阿柔吡星(Acla)10 mg/(m2.d),静脉滴注,第1~8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300μg/d,皮下注射,第1~14天,治疗老年、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15例。结果:总有效(CR+PR)率73.3%,8例取得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不良反应有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所致的感染、贫血、出血等。结论: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耐受性好,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药物疗法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应用 阿糖胞苷/投药和剂量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投药和剂量 阿柔比星/投药和剂量
原文传递
地西他滨联合CHG方案治疗中高危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闫朝奇 冷青 +2 位作者 季征 吴音 张丽君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CHG方案治疗中高危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9年6月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初诊为急性中高危AML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地西他滨联合CHG方案治疗组(32例...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CHG方案治疗中高危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9年6月鞍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初诊为急性中高危AML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地西他滨联合CHG方案治疗组(32例)与单药治疗组(28例)。地西他滨联合CHG方案治疗组采用地西他滨20 mg/(m2·d)联合CHG方案化疗,单药治疗组仅采用地西他滨单药治疗,剂量同地西他滨联合CHG方案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血象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及白细胞的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他滨联合CHG方案治疗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高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肝功损害、恶心呕吐、便秘、疲劳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成1个疗程的治疗后,地西他滨联合CHG方案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并无提高,但感染的发生率可能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急性髓系白血病 去甲基化 老年人
下载PDF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贫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宋扬 冷青 张壮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6期1528-1529,共2页
目的:1、评价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贫血的效果。2、观察rhEPO在临床应用中的副反应。方法:随机选择20例诊断明确的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拒绝用化疗而采rhEPO治疗组,使用剂量为150u/kg... 目的:1、评价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贫血的效果。2、观察rhEPO在临床应用中的副反应。方法:随机选择20例诊断明确的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拒绝用化疗而采rhEPO治疗组,使用剂量为150u/kg,每周3次皮下注射,连续治疗8周。另一组为采用化疗而未采用rhEPO对照组。结果:rhEPO治疗组血红蛋白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rhEPO治疗MM贫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6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吴音 冷青 +4 位作者 季征 马清君 张桂敏 郑芳 宋扬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1386-138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确诊的TTP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特点和治疗反应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14例均表现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发热等三联征,同时有肾损害、精神...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确诊的TTP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特点和治疗反应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14例均表现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发热等三联征,同时有肾损害、精神神经异常五联征者10例,血浆置换有效率为81.8%。结论TTP为多系统损伤的严重疾病,尽早行血浆置换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诊断/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