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冬 王岩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16期2418-2419,共2页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冠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89例,对照治疗组76例,观察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变化(LVEF、LEDV、LESV)、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再住院率。结果:两组各指标...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冠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89例,对照治疗组76例,观察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变化(LVEF、LEDV、LESV)、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再住院率。结果:两组各指标较入院均有显著改善(P<0.01);芪参益气滴丸组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可以改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 冠心病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左西孟旦及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冬 王岩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第S2期101-102,共2页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及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35例,予左西孟旦及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静点,B组(对照组)33例,予常规硝普钠,...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及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35例,予左西孟旦及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静点,B组(对照组)33例,予常规硝普钠,多巴酚丁胺等药物静点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1周后NTpro-BNP及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变化情况,评价呼吸困难改善情况。结果左室射血分数A组明显高于B组,NTpro-BNP A组明显低于B组,A组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低于B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静点左西孟旦及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以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不全 左西孟坦 重组人脑利钠肽
原文传递
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及hs-CRP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阳 王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及hs-CRP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4例,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对照组92例,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1次,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 目的观察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及hs-CRP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4例,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对照组92例,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1次,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扩冠、控制血压及血糖等治疗。观察12周,监测血浆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hs-CRP,并观察转氨酶及肌酸激酶的变化。结果观察组12周后的血浆TC、LDL-C、hs-CRP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酸激酶及转氨酶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有更强调脂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冠心病 糖尿病 血脂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双心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病人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吴瑕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420-1421,共2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开展双心护理模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6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给与双心护理模式。对照组46例,给与常规护理模式。所有患者观察一年,统计两组患者焦虑程度,...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开展双心护理模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6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给与双心护理模式。对照组46例,给与常规护理模式。所有患者观察一年,统计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平均得分,LVEF,再发心梗、心绞痛、心力衰竭及恶性心律失常等心脏事件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开展双心护理模式可以减轻患者焦虑,保护心功能,减少心脏事件,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 预后
下载PDF
心率控制对慢性心衰病人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岩 王冬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经药物强化控制心率对慢性心衰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6例我院住院或门诊慢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A组:心率控制组;B组:常规对照组。两组均予利尿剂、ACEI或ARB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控制血压、血糖药物等;心率控制... 目的观察经药物强化控制心率对慢性心衰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6例我院住院或门诊慢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A组:心率控制组;B组:常规对照组。两组均予利尿剂、ACEI或ARB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控制血压、血糖药物等;心率控制组监测心率,根据其心率控制情况调整用药量,或加用地高辛或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口服,强化其心率控制于55-65次/min。监测两组病人心率、血压、超声心动图、心功能及再入院率。结果强化药物治疗组病人心率、血压较对照组低;心功能改善明显(P<0.05);再入院率低(P<0.05)。结论强化心率控制可进一步改善慢性心衰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控制 慢性心衰 预后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婧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8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与非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其中分为...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与非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其中分为糖尿病组、非糖尿病组各30例,观察两组诱发并发症的情况及从中总结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血糖、胆固醇及血脂水平明显过于非糖尿病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休克机率分别为56.66%、26.66%、10.0%,非糖尿病组则为40.0%、13.33%、6.6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易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糖尿病 特点
下载PDF
心脑血管联合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岩 兰振和 《中外医疗》 2012年第30期4-5,共2页
目的研究行心脑血管联合造影检查对明确病人血管病变程度,探讨指导临床早期行针对性药物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冠心病或脑血管病住院病人58例,排除标准:年龄≥75岁;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及存在造影禁忌的患者。... 目的研究行心脑血管联合造影检查对明确病人血管病变程度,探讨指导临床早期行针对性药物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冠心病或脑血管病住院病人58例,排除标准:年龄≥75岁;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及存在造影禁忌的患者。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主动脉弓+脑血管造影。统计心脑血管同时存在病变的发生率;分析心脑血管同时存在病变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早发家族史等危险因素间的关系。结果心脑血管联合造影发现在影像学标准上心脑血管同时存在病变有较高发生率69%(40/58);有3项以上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病并发有明显相关。结论心脑血管联合造影检查可明确血管病变程度,指导临床早期行针对性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 联合造影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60例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婧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0期84-85,共2页
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洛托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心律失常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 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洛托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心律失常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见效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心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可见,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率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且药物见效时间快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洛托尔治疗心律失常,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胺碘酮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见效快,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美托洛尔 心律失常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问卷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瑞英 王岩 《中外医疗》 2012年第30期33-34,共2页
目的问卷调查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该院行介入治疗的住院病人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调查干预组,于介入治疗前及出院前分别进行焦虑自评,分析调查干预组病人介入治疗前后所关心的一些问题,... 目的问卷调查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该院行介入治疗的住院病人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调查干预组,于介入治疗前及出院前分别进行焦虑自评,分析调查干预组病人介入治疗前后所关心的一些问题,针对病人具体问题采取强化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术后有焦虑症状者24例(39.4%),调查干预组术后有焦虑症状者11例(15.7%),两组术后较术前均有改善,对照组:(χ2=4.32,P<0.05);调查干预组:(χ2=5.24,P<0.01)。治疗后对比,调查干预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χ2=4.07,P<0.05)。结论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介入病人的焦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状态 问卷调查 心理干预
下载PDF
围手术期联合应用阿魏酸钠及大剂量阿伐他汀对肾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岩 兰振和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12期39-39,41,共2页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联合应用阿魏酸钠及大剂量(80 mg)阿托伐他汀在对比剂肾病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将1 68例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阿魏酸钠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B组.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C组.常规对照组...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联合应用阿魏酸钠及大剂量(80 mg)阿托伐他汀在对比剂肾病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将1 68例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阿魏酸钠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B组.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C组.常规对照组。在全部采用水化治疗和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的基础上,A组术前24 h及术后5天阿托伐他汀加量至80 mg口服,继以20 mg/d口服,阿魏酸钠0.3 g静滴每日1次;B组术前24小时及术后5天阿托伐他汀80mg/d,继以20 mg/d口服;C组为常规治疗对照。于术前及术后3d时检测,分析肾小球滤过滤(GFR)、血浆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24 h尿液一氧化氮(NO)含量及尿β-2微球蛋白(β-2P)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三组患者GFR、MDA、24 h尿液NO含量及尿β-2P均无明显差异。术后3 d,GFR与术前相比,三组水平均有降低,A、B组明显低于C组;术后B、C组血浆MDA水平均较术前有所增加,A组则无统计学差异;术后三组24 h尿NO排出量均有减少,A、B组术后尿NO排出量多于对照组;反映肾小管功能指标的尿β-2微球蛋白术后三组均有升高,A、B组低于C组。结论围手术期联合应用阿魏酸钠及大剂量阿伐他汀可以保护肾功能,减少术剂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阿魏酸钠 阿伐他汀 对比剂肾病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5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丽萍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2008年第2期186-187,共2页
目的评价胺碘酮对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对59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两组,分别服用胺碘酮和心律平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9.3%,对照组为4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胺碘酮与心律平比较,更能安全有... 目的评价胺碘酮对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对59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两组,分别服用胺碘酮和心律平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9.3%,对照组为4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胺碘酮与心律平比较,更能安全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并能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心律失常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首发症状不典型的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分析
12
作者 王艳英 王荣军 +1 位作者 陈颖 赵大宇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6期70-70,72,共2页
0引言 部分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特征,尤其首发症状不典型者,早期延误诊断及治疗,使心绞痛患者的病情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贻误溶栓或急诊心脏介入治疗的时机,进而病情恶化,甚... 0引言 部分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特征,尤其首发症状不典型者,早期延误诊断及治疗,使心绞痛患者的病情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贻误溶栓或急诊心脏介入治疗的时机,进而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针对此我们复阅近年来有关此类报道并进行总结,希望给同行带来益处,期望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心肌梗死 误诊
下载PDF
围术期联合应用氨茶碱及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患者肾功保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岩 兰振和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第S2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联合应用阿魏酸钠及氨茶碱对糖尿病患者应用对比剂后的肾功能保护作用。方法将186例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阿魏酸钠及氨茶碱联合治疗组;B组:氨茶碱治疗组;C组:常规对照组。在全部采用水化治疗的基础... 目的探讨围术期联合应用阿魏酸钠及氨茶碱对糖尿病患者应用对比剂后的肾功能保护作用。方法将186例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阿魏酸钠及氨茶碱联合治疗组;B组:氨茶碱治疗组;C组:常规对照组。在全部采用水化治疗的基础上,A组术前24 h及术后5 d氨茶碱0.25g及阿魏酸钠0.3 g静脉滴注每日1次;B组术前24 h及术后5 d氨茶碱0.25 g静脉滴注每日1次;C组为常规治疗对照。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 d时检测,对比分析血浆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肾小球滤过滤(GFR)、尿β-2微球蛋白(β-2P)及24 h尿液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术前各组患者MDA、GFR、尿β-2P、24 h尿液NO含量等值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 d,B、C组血浆MDA水平均较术前增高,A组则无统计学差异;GFR与术前相比,三组水平均有降低,B组及C组明显低于A组;尿β-2P术后三组均有升高,A、B组低于C组;术后三组24 h尿NO排出量均有减少,A、B组术后尿NO排出量多于对照组。结论围术期阿魏酸钠及氨茶碱联合静点可以保护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减少对比剂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阿魏酸钠 氨茶碱 对比剂肾病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支架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28例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丽萍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2007年第12X期636-637,共2页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2004年l1月到2006年10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患者分为老年组(>65岁)和对照组(<65岁),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入路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同支架置入...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2004年l1月到2006年10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患者分为老年组(>65岁)和对照组(<65岁),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入路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同支架置入术。结果老年组28例置入支架48枚,对照组30例共置入支架52枚。老年组和对照组冠状脉内支架置入手术成功率均为100%。老年组并发冠脉痉挛、冠脉夹层较对照组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一种安全可靠、成功率高的介入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腔内置入术 老年冠心病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岩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540-1541,共2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40例,对照组35例;观察治疗1 a后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变化及再住院率。结果:两组患者各指标较入院有显著改善(P<0.01);阿托伐他...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40例,对照组35例;观察治疗1 a后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变化及再住院率。结果:两组患者各指标较入院有显著改善(P<0.01);阿托伐他汀组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药物疗法 庚酸类/治疗应用 吡咯类/治疗应用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报告
16
作者 郭玉琴 兰振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17
作者 刘丽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61-462,共2页
目的 :探讨尿激酶 (UK)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溶栓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 2 2例老年人AMI患者给予UK溶栓治疗 ,观察溶栓再通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并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结果 :溶栓再通率为 72 .7% ,较再通率较非溶栓组高(P... 目的 :探讨尿激酶 (UK)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溶栓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 2 2例老年人AMI患者给予UK溶栓治疗 ,观察溶栓再通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并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结果 :溶栓再通率为 72 .7% ,较再通率较非溶栓组高(P <0 .0 5 ) ,不良反应没有增加。结论 :UK溶栓治疗AMI疗效较 ,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治疗 老年人 尿激酶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再通 AMI 不良反应 疗效
下载PDF
依那普利及缬沙坦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岩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4期112-113,共2页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及缬沙坦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依那普利及缬沙坦联合治疗组60例,对照组应用依那普利治疗55例,观察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变化(LVEF、LEDV、LESV)、心功能改善情...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及缬沙坦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依那普利及缬沙坦联合治疗组60例,对照组应用依那普利治疗55例,观察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变化(LVEF、LEDV、LESV)、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再住院率。结果两组各指标较入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及缬沙坦联合治疗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依那普利 慢性心力衰竭 联合治疗
下载PDF
介入治疗对sFasL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19
作者 王岩 曲鹏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233-234,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sFasL浓度变化,探讨介入治疗对sFasL浓度、心室重构的关系与影响。方法64例首次发病的心肌梗梗患者,经介入治疗33例为观察组(A组),静脉溶栓治疗31例为对照组(B组)。分别在发病(4.2±2.2)h...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sFasL浓度变化,探讨介入治疗对sFasL浓度、心室重构的关系与影响。方法64例首次发病的心肌梗梗患者,经介入治疗33例为观察组(A组),静脉溶栓治疗31例为对照组(B组)。分别在发病(4.2±2.2)h、12、24、72h、1、2周、1、3、6月采周围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sFasL浓度;于发病1、2周、1、3、6月行超声心动图,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容积指数(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ESVI);室壁运动指数(WMSI)。结果2组发病(4.2±2.2)h sFasL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逐渐增高;A组1周后逐渐下降,3月降至正常水平;B组于2周时达峰值,高于A组(P〈0.05),随后B组有下降趋势,但仍维持较高水平。2组患者EDVI、ESVI、EF、WMSI在2周、1、3、6月时较1周时均有明显改善;2组问比较,2周后A组较B组改善显著(P〈0.05;P〈0.01)。1月时A组sFasL浓度与EDVI、EF明显相关。结论sFasL在AMI后逐渐增高,可持续存在数月。直接介入治疗可明显降低sFasL浓度,减轻心室重构。sFasL浓度与EDVI、EF有明显相关,表明sFasL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可能在AMI后的心室重构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栓溶解疗法 血管成形术 抗原 CD95 心室重构
原文传递
大剂量氯沙坦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冬 王岩 《中外医疗》 2010年第14期124-124,共1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氯沙坦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慢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大剂量氯沙坦治疗组60例,对照组55例,观察治疗1年后2组病人超声心动图变化(LVEF、LEDV、LESV)、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再住院率。结果 2组各指标较入院均有显... 目的观察大剂量氯沙坦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慢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大剂量氯沙坦治疗组60例,对照组55例,观察治疗1年后2组病人超声心动图变化(LVEF、LEDV、LESV)、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再住院率。结果 2组各指标较入院均有显著改善(P<0.01);大剂量氯沙坦治疗组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氯沙坦治疗可以改善慢性心衰病人的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 氯沙坦 慢性心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