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检测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
作者 高俊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517-519,共3页
目的:探讨CT检测联合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选用CT检查,将CT检测与临床症状对比,对不符合症状者行MRI检测,根据患者病情分型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观察手... 目的:探讨CT检测联合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选用CT检查,将CT检测与临床症状对比,对不符合症状者行MRI检测,根据患者病情分型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观察手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术后疗效,比较术前、术后患者椎间隙高度、硬膜外压痕矢径和纵轴、JOA评分和VAS评分变化。结果:病变位于L1,2者2例、L2,3者1例、L3,4者5例、L4,5者16例、L5.S1者9例;椎间盘膨出者12例(均匀型7例,不均匀型5例),突出者21例(中央型6例,旁侧型11例,孔外型4例)。术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1例患者因过早负重导致出现下腰疼痛;术后,椎间隙高度、硬膜外压痕矢径和纵轴与术前相比,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评分较术前升高,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测联合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手术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探讨 被引量:14
2
作者 唐成欣 王英飞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8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总结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2004年1月~2008年6月322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2例中非手术治疗病死率3.8%,平均住院天数16.5d,手术治疗病死率为1.1%,平均住院12.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总结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2004年1月~2008年6月322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2例中非手术治疗病死率3.8%,平均住院天数16.5d,手术治疗病死率为1.1%,平均住院12.1d。术后切口感染、电解质紊乱、肺感染等并发症高达7.2%~9.0%。结论老年人对急诊胆囊手术一般都能耐受,早期手术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及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胆囊炎
下载PDF
多发性腔隙脑梗死痴呆相关因素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旖旎 荣阳 +1 位作者 刘翠红 荣根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3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腔隙脑梗死痴呆相关因素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对44例多发性腔隙脑梗死痴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4例多发性腔隙脑梗死痴呆患者,1次多发性腔隙脑梗死后发生痴呆4例,2次以上40例,最多2例达5次。... 目的探讨多发性腔隙脑梗死痴呆相关因素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对44例多发性腔隙脑梗死痴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4例多发性腔隙脑梗死痴呆患者,1次多发性腔隙脑梗死后发生痴呆4例,2次以上40例,最多2例达5次。1年内腔隙性脑梗死复发20例,占45%,3年内复发16例,占36%,5年内复发4例,占9%。结论临床研究表明,梗死的发生次数与痴呆的呈相关性因素,对已经发生脑血管病患者,预防复发,延缓病情进展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脑梗死 痴呆 影响因素 影像诊断
下载PDF
激励式护理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程然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363-364,共2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患者中激励式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66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和干预组(予以激励式护理),各33例。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组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 目的分析甲状腺癌患者中激励式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66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和干预组(予以激励式护理),各33例。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组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激励式护理干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身体恢复情况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式护理 生活质量 甲状腺癌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吕艳英 荣阳 荣根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期154-155,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疗效分析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痊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恶化合并其... 目的研究分析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疗效分析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痊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恶化合并其他感染死亡2例,治疗率75%,总有效率90%,无效10%。结论高压氧是目前临床治疗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最为可靠的有效方法,需要较长疗程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CO中毒 迟发性脑病 高压氧治疗 疗效分析
下载PDF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胆系结石诊断中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国云波 荣阳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5期62-63,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系结石诊断中的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对Philips-Gyroscan T5-NT0.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成像的,经手术证实的208例胆系结石患者的MRCP图像进行分析,并与B超进行比较。结果 MRCP诊断胆系结石总准... 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系结石诊断中的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对Philips-Gyroscan T5-NT0.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成像的,经手术证实的208例胆系结石患者的MRCP图像进行分析,并与B超进行比较。结果 MRCP诊断胆系结石总准确率为79.8%,MRCP结合原始图像诊断胆系结石总准确率为93.5%,MRCP结合原始图像单纯MRCP及B超对胆系结石总准确率比较,χ2检验,P值均<0.01。结论 MRCP结合原始图像对胆系结石具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尤其对胆总管(包括肝总管)结石具有明显优势,对于肝内胆管结石及胆囊结石应首选B超或CT,MRCP可作为补充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结石 胆道系统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临床分析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忠霞 彭妍 +1 位作者 李朋禹 荣阳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3期186-187,共2页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对肝功能损害情况,总结出对付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登记治疗结核病患者,用药前否认有肝炎病史,经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乙型肝炎...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对肝功能损害情况,总结出对付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登记治疗结核病患者,用药前否认有肝炎病史,经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乙型肝炎标志物(HBVM)阳性者(1组)62例,HBVM阴性(2组)3646例,对比两组患者出现肝损害情况。结果 HBVM阳性肝损率(51.6%)明显高于HBVM阴性组(8.34%)。差异有显著性(P<0.001)。出现肝损害时间大多数发生在化疗始2个月内,以1组出现肝损害程度较重,不及时处理会导致严重肝功能衰竭。结论化疗期间须每月复查肝功能,早发现及时处理,肝功能恢复正常后避免再次给与同样或相似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物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肝损害 治疗方法
下载PDF
B超检查原发性胆囊癌漏诊的原因分析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婷婷 荣阳 张剑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6期119-120,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B超检查胆囊癌漏诊的原因与临床意义。方法使用AlocaSSD-1200型超声诊断仪及术后病理检查。分析72例原发性胆囊癌的术前B超声像特征与术后病理诊断,寻求术前超声漏诊的原因。结果不伴结石的胆囊癌术前B超诊断准确率为100%,... 目的研究分析B超检查胆囊癌漏诊的原因与临床意义。方法使用AlocaSSD-1200型超声诊断仪及术后病理检查。分析72例原发性胆囊癌的术前B超声像特征与术后病理诊断,寻求术前超声漏诊的原因。结果不伴结石的胆囊癌术前B超诊断准确率为100%,伴结石胆囊癌的术前B超漏诊率为37.9%。结论提高B超对胆囊癌诊断符合率,关键在于降低B超对伴结石型原发性胆囊癌的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胆囊结石 漏诊原因 超声诊断
下载PDF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与临床分析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忠霞 李朋禹 荣阳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4期97-98,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的CT和X线胸片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88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8例肺结核经统计分析CT及X线胸片结果相符程度与患者年龄大小、病程长短、血沉快慢无关。CT及X线胸片正确诊断率分别为95.88%... 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的CT和X线胸片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88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8例肺结核经统计分析CT及X线胸片结果相符程度与患者年龄大小、病程长短、血沉快慢无关。CT及X线胸片正确诊断率分别为95.88%和84.02%,胸片漏诊为130例,占33.51%。结论 CT对肺结核的占位性病变辨别能力较胸片强,胸片误诊的病例以CT纠正。仪器的检查有它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临床医师应灵活及时采用各种辅助检查、治疗手段,结合临床全面分析,作出正确诊断,减少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CT X线 影像诊断分析
下载PDF
曲美他嗪联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对患者CK-MB、cTnI、NT-proBNP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季鹏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3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对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对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n=51)与观察组(n=52)。两组均予以常规抗病毒、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对照组予以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CK-MB、cTnI、NT-proBN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K-MB、cTnI、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曲美他嗪联合磷酸肌酸钠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磷酸肌酸钠 曲美他嗪 肌酸激酶同工酶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 N末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182例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25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182例肺癌骨转移发病特点及核素骨显像对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82例肺癌疑有骨转移的患者全身骨显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82例肺癌患者中,108例为骨转移,其中多发骨转移者88例(81.48%),单发转移者20例(18.52%)。骨转移灶的分布... 目的:探讨182例肺癌骨转移发病特点及核素骨显像对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82例肺癌疑有骨转移的患者全身骨显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82例肺癌患者中,108例为骨转移,其中多发骨转移者88例(81.48%),单发转移者20例(18.52%)。骨转移灶的分布以胸部最为多见,达87.96%,其次为脊柱(68.52%),骨盆(33.33%),肢体(25.93%),颅骨(11.11%)。结论:全身骨显像灵敏度高,适于对肺癌骨转移癌进行定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骨显像 肺癌 骨转移
下载PDF
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的活血化瘀法治疗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景 荣阳 +1 位作者 李兆丰 荣根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6期132-133,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活血化瘀药脉络宁、刺五加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急性期,出血量在30 m L以内的中、小量出血416例,恢复期8例随机分为活血化瘀组(治疗组)和能量合剂、脑细胞活化齐组... 目的研究分析活血化瘀药脉络宁、刺五加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急性期,出血量在30 m L以内的中、小量出血416例,恢复期8例随机分为活血化瘀组(治疗组)和能量合剂、脑细胞活化齐组(对照组),各208例分别静滴脉络宁注射液30 m L、刺五加注射液60 m L,每天一次静滴、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8 d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脑CT检查做出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8%,影像学改变,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复查CT脑出血平均20 d吸收,对照组临床有效率85%,治疗后复查CT脑出血平均26 d吸收,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出血吸收平均提前6 d。结论活血化瘀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急性期,恢复期(出血量在30 m L以内)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脑出血 活血化瘀 预后
下载PDF
彩超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婷婷 荣阳 张剑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5期160-161,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检查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小儿肠套叠患者做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小儿肠套叠在低频超声、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不同切面下均有较特异的超声表现,其...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检查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小儿肠套叠患者做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小儿肠套叠在低频超声、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不同切面下均有较特异的超声表现,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动脉血流峰值流速Vs为14.6~34.8 cm,RI为0.48~0.88。结论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目前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肠套叠 彩超诊断 误诊
下载PDF
脑卒中与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蒋玲 荣阳 荣根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0期62-63,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与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16例脑卒中患者分成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于发病1周后取血,抽取检查者清晨7时空腹静脉血6 m L,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浓度、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 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与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16例脑卒中患者分成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于发病1周后取血,抽取检查者清晨7时空腹静脉血6 m L,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浓度、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浓度、低密度脂蛋白浓度。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用空腹胰岛素浓度与空腹血糖浓度乘积的倒数,取其自然对数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各组FPG、FLNS、TC、TG、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SI、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脑卒中各组间相比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组FLNS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ISI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而腔隙性脑梗死组及脑出血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而腔隙性脑梗死组及脑出血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而腔隙性脑梗死组及脑出血组FLNS、ISI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的血糖、血脂异常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存在IR,表明IR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对这类患者IR要尽可能早期干预,阻止或延缓脑卒中发生、发展,降低其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胰岛素抵抗 血脂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四逆温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志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17期28-29,共2页
目的对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4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使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加味四逆温胆汤进... 目的对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4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使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加味四逆温胆汤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一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患者共有46例治愈,占对照组总数的63.88%,22例患者有效,占对照组患者总数的30.55%,4例患者无效,占对照组患者总数的5.55%。观察组患者共有52例治愈,占观察组患者总数的72.22%,18例患者有效,占观察组患者总数的25%,2例患者无效,占观察组患者总数的2.7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22%,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胃镜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6.11%,观察组的胃镜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4.44%。两组患者的胃镜疗效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30例复发,占对照组患者总数的41.66%,观察组患者中有10例复发,占观察组总数的13.88%。结论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能够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改善,并使患者的食管黏膜损伤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温胆汤 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药疗法 噎膈
下载PDF
灯盏花素治疗脑血管病的疗效分析与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文军 荣阳 +1 位作者 吕艳英 荣根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期215-216,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灯盏花素治疗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疾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与临床意义。方法对132例发病在24 h内脑血管疾病及耳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灯盏花素及常规普通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 目的研究分析灯盏花素治疗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疾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与临床意义。方法对132例发病在24 h内脑血管疾病及耳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灯盏花素及常规普通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治疗有效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灯盏花素为一种抗凝效果良好的急救必备药品,具有疗效好、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对脑血管疾病及耳源性眩晕症有良好的疗效,应用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脑血管疾病 耳源性眩晕 抗凝药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大面积脑梗死的体征和影像学诊断价值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蒋玲 荣阳 +2 位作者 李兆丰 李泳佳 荣根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7期86-87,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6例,基本治愈6例,显著好转14例,好转36例,自动出院4例,治愈好转率5.1%,死亡26例(30.2%)。结论积极的抗水肿和合... 目的研究分析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6例,基本治愈6例,显著好转14例,好转36例,自动出院4例,治愈好转率5.1%,死亡26例(30.2%)。结论积极的抗水肿和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治疗,可降低大面积脑梗死的病死率,减轻致残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脑水肿 甘露醇 合并症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阿司匹林脱敏及脱敏后维持口服治疗在阿司匹林加重的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18
作者 陈力嘉 冯影 +3 位作者 明文华 王晓艳 王洪田 王学艳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6期493-498,共6页
阿司匹林加重的呼吸道疾病(AERD)是一种反复发作且治疗难度较大的疾病。目前,AERD患者的对症治疗方案以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标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新兴的生物制剂也为呼吸道症状管理提供了更丰富的手段。而阿司... 阿司匹林加重的呼吸道疾病(AERD)是一种反复发作且治疗难度较大的疾病。目前,AERD患者的对症治疗方案以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标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新兴的生物制剂也为呼吸道症状管理提供了更丰富的手段。而阿司匹林脱敏治疗是AERD的唯一对因治疗方法。阿司匹林脱敏治疗后长期口服维持治疗是疗效维持的关键。本文就AERD的阿司匹林脱敏及脱敏后长期维持口服治疗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加重的呼吸道疾病 慢性鼻窦炎 哮喘 阿司匹林脱敏 阿司匹林脱敏后维持口服治疗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症状性前循环脑动脉狭窄的疗效分析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贺智勇 荣阳 荣根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1期125-126,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症状性前循环脑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80例症状性前循环脑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同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手术安全性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手术成功率为97.8%(176/... 目的研究分析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症状性前循环脑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80例症状性前循环脑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同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手术安全性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手术成功率为97.8%(176/180),术前动脉狭窄为(73.9±9.6)%,术后残余狭窄为(13.7±4.9)%。在围手术期间,患者发生病变相关性穿支动脉闭塞4例、高灌注2例。随访6~12个月,平均为(10.5±1.0)个月;血管再狭窄30例,占16.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卒中发生率为10例,占5.6%。结论临床上,对症状性前循环脑动脉狭窄患者采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治疗,在近期内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前循环脑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介入 安全性 疗效分析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的综合治疗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艳英 荣阳 +2 位作者 李兆丰 朱凌宇 荣根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征和综合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0例中,完全缓解44例,显效38例,好转36例,死亡2例。结论采用胆碱脂酶抑制剂和类固醇激素及手术与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征和综合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0例中,完全缓解44例,显效38例,好转36例,死亡2例。结论采用胆碱脂酶抑制剂和类固醇激素及手术与中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可靠,能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胆碱脂酶抑制剂 类固醇 中药 胸腺切除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