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楠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5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临床诊断工作中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遵循随机双盲原则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就诊并拟诊为糖尿病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将其中55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将31例...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临床诊断工作中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遵循随机双盲原则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就诊并拟诊为糖尿病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将其中55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将3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糖尿病肾病组,同时筛选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对全部研究对象均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必要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记录各组检测指标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的FBG、HbA1c、2hPBG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C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血清C肽水平显著低于糖尿病组,HbA1c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发生异常,临床可通过联合检验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来判断患者胰岛素分泌和疾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 联合检验 糖尿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探究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楠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3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究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联合使用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儿科细菌性感染感染性疾病患儿共96例,先后接受血常规检查与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分析检查结果。结果①96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 目的探究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联合使用血常规与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儿科细菌性感染感染性疾病患儿共96例,先后接受血常规检查与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分析检查结果。结果①96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的白细胞计数与全血C反映蛋白均超过正常参考值。②单独采用血常规检验的阳性率为58.33%;单独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的阳性率为62.50%;联合使用两种方法检验的阳性率为85.42%;联合使用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率较单独使用两种方法检验的阳性率更高,P均<0.05。结论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联合使用血常规检验与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能明显提高检出率,其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筛查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但是进一步确诊仍然需要联合使用其他特异度较高的检查方法,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临床检验 血常规 全血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银杏达莫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薇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6期100-102,共3页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两组的基础治疗均为抗凝和降脂,实验组患者给予...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两组的基础治疗均为抗凝和降脂,实验组患者给予银杏达莫联合麝香保心丸联合治疗,对照组仅加用麝香保心丸,两组的疗程均为21 d,观察两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脂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与对照组的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 麝香保心丸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孕妇妊娠晚期异常心电图变化与妊娠结局的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美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5期71-72,共2页
目的分析孕妇妊娠晚期的异常心电图变化和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进行产检和分娩的孕妇妊娠晚期共1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年龄大小将110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妇年龄均<35岁,观察组孕妇... 目的分析孕妇妊娠晚期的异常心电图变化和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进行产检和分娩的孕妇妊娠晚期共11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年龄大小将110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妇年龄均<35岁,观察组孕妇年龄均≥35岁,观察两组孕妇住院检查期间心电图情况以及最终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住院检查期间发生异常心电图变化的概率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早产率以及婴儿低体质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龄孕妇妊娠晚期发生异常心电图变化的概率较高,发生异常心电图变化后,孕妇剖宫产率、早产率以及婴儿低体质量率随之升高,临床要密切注意孕妇妊娠晚期心电图变化,保证妊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晚期 异常心电图变化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常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7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究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 目的探究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堪萨斯城心肌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KCCQ)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343.01±32.23)m长于对照组的(262.23±31.87)m,LVEF(50.23±3.43)%、KCCQ评分(82.23±6.00)分高于对照组的(40.29±3.02)%、(70.02±5.5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显著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常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5期139-141,共3页
目的观察在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丹参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1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凭借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黄芪注射液治... 目的观察在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丹参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1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凭借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住院时间、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2,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时间(3.10±0.18)min/次、住院时间(12.68±3.61)d短于对照组的(6.91±2.43)min/次、(22.87±5.03)d,心绞痛发作频率(0.35±0.12)次/d少于对照组的(1.10±0.30)次/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60±0.32)mmol/L高于对照组的(1.23±0.2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00±0.16)mmol/L、甘油三酯(TG)(1.59±0.14)mmol/L、总胆固醇(TC)(5.19±0.48)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3.66±0.21)、(2.50±0.18)、(6.42±0.5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相比于单独给予丹参注射液用药,联合黄芪注射液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能够使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使心绞痛症状得到缓解,住院时间得以缩短,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黄芪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右佐匹克隆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梁冰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6期57-58,共2页
目的研究右佐匹克隆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110例,按照随机分配法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使用右佐匹克隆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阿普唑仑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 目的研究右佐匹克隆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110例,按照随机分配法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使用右佐匹克隆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阿普唑仑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对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测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采用不良反应量表评价。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血浆钠尿肽、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变异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浆钠尿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佐匹克隆 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前列地尔与匹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常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3期116-118,共3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与匹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10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匹伐他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与匹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10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匹伐他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B型利钠肽(BNP)],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O、LVEF、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BN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的CO(7.28±0.42)L/min、LVEF(59.94±8.37)%高于对照组的(6.16±0.54)L/min、(50.78±7.09)%,BNP(531.58±174.68)pg/ml低于对照组的(728.85±194.5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与匹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匹伐他汀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