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军预谋发动九一八战争与中共满洲省委对其侵略阴谋的揭露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贵田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2年第1期55-65,共11页
1931年 9月 18日 ,北大营的炮声刚刚响过 ,日本在国联的代表就在 19日的声明中轻描淡写地说 :“九一八事变”是地方性事件 ,请国联不必重视。那么 ,“九一八”到底是“地方性事件”还是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一场战争 ?本文依据大量的历史... 1931年 9月 18日 ,北大营的炮声刚刚响过 ,日本在国联的代表就在 19日的声明中轻描淡写地说 :“九一八事变”是地方性事件 ,请国联不必重视。那么 ,“九一八”到底是“地方性事件”还是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一场战争 ?本文依据大量的历史事实从日本危机转嫁于中国 ;制定计划针对中国 ;制造事端发难于中国 ;军事部署面对中国和中共满洲省委对其阴谋的揭露等几个方面集中论述了日本1931年 9月 18日所发动的是一场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军 “九一八战争” 揭露阴谋
下载PDF
建立健全密切农村干群关系机制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波 王恩宝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0-13,共4页
建立健全密切农村干群关系机制,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其基本路径有: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努力实现农民民主政治权利;不断... 建立健全密切农村干群关系机制,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重要意义。其基本路径有: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努力实现农民民主政治权利;不断提高农村干部综合素质,切实增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充分尊重农民群众首创精神,有效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切实维护农民根本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干群关系 中国共产党 农民
下载PDF
1932年青岛日侨一一二暴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盛雷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5-88,共14页
1932年1月12日,日本驻青岛居留民团,以青岛《民国日报》刊登有辱日本天皇的新闻为借口,煽动并组织部分日侨进行暴动,相继捣毁青岛《民国日报》社及国民党青岛市党部,导致当地局势骤然紧张。在中日双方的紧急交涉下,暴动很快得以平息,当... 1932年1月12日,日本驻青岛居留民团,以青岛《民国日报》刊登有辱日本天皇的新闻为借口,煽动并组织部分日侨进行暴动,相继捣毁青岛《民国日报》社及国民党青岛市党部,导致当地局势骤然紧张。在中日双方的紧急交涉下,暴动很快得以平息,当地秩序也逐渐恢复正常。日侨暴动并非情绪失控所致,其真正目的,在于为日军出兵青岛寻找借口。由于暴动是日本居留民团单方面蓄意制造,而且青岛并非日军发动进攻的理想地点,最终暴动未能得到日本军政当局的支持。此次偶发性的暴动,与随即发生的上海日僧事件,并无直接关联,但暴动的发生与处理结果,却在一定程度上迷惑了国民政府,致使其警惕心降低。此次暴动间接的、但却有效的配合了日军在上海的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2年 青岛 日侨 暴动
原文传递
浅谈周恩来关于经济改革的思想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恩宝 《世纪桥》 2000年第1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周恩来 经济思想 所有制 商品经济 挥劳分配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基础、实践原则和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夏妍 何艺 《沈阳干部学刊》 2022年第6期11-15,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中华民族的“四个共同”,是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基础的依据;所强调的创新发展党的民族工作应正确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中华民族的“四个共同”,是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基础的依据;所强调的创新发展党的民族工作应正确把握的“四对关系”,是拓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的方向和原则;构建科学、系统、实践性强的多维度评价体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助推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华民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张闻天关于东北地区土地经营思想研究
6
作者 李波 赵天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6期132-137,共6页
东北地区土地改革的顺利推进,是中国共产党稳固大后方,争取群众基础,进而取得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张闻天参与领导了东北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在东北地区土地改革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并推动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在早期对土地功能、... 东北地区土地改革的顺利推进,是中国共产党稳固大后方,争取群众基础,进而取得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张闻天参与领导了东北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在东北地区土地改革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并推动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在早期对土地功能、土地产权的正确认知以及在土地经营管理中的相关准则。张闻天关于东北地区的土地经营思想,对于当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闻天 东北地区土地改革 土地经营思想 土地经营管理
下载PDF
参与时代变革的文学潮流——当下“主题创作”的新探索和新收获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古悦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35,共5页
中国新文学与中国现代历史紧密相连,或者说,中国新文学内生于中国现代历史。因此,中国新文学的重要职责和功能,就是呼应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出现的社会主题,特别是决定中国现代历史转折和走向的重大社会主题,这在中国新文学思潮发展史中... 中国新文学与中国现代历史紧密相连,或者说,中国新文学内生于中国现代历史。因此,中国新文学的重要职责和功能,就是呼应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出现的社会主题,特别是决定中国现代历史转折和走向的重大社会主题,这在中国新文学思潮发展史中清晰可见。20世纪20年代的启蒙文学思潮与“德先生”“赛先生”在中国的传播休戚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 主题创作 文学思潮 中国现代历史 文学潮流 赛先生 时代变革 在中国的传播
下载PDF
中共满洲省委与东北抗战文化的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恩宝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4-137,共4页
文化战线的反日斗争是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地区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办革命刊物,创建抗日文化团体、占领文化阵地,领导东北作家和艺术家开展反日文学、文艺创作等活动,中共满洲省委促进了东北地区抗战文化的形成,有力地配... 文化战线的反日斗争是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地区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办革命刊物,创建抗日文化团体、占领文化阵地,领导东北作家和艺术家开展反日文学、文艺创作等活动,中共满洲省委促进了东北地区抗战文化的形成,有力地配合了群众反日斗争和武装抗日斗争,为东北地区抗日斗争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满洲省委 东北地区 抗战文化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前中日两国关于朝鲜族移民问题的政策交锋——以本溪县达贝沟事件为中心
9
作者 张古悦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3-136,共4页
1910年8月22日,日本吞并了朝鲜并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从此,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数以万计的朝鲜人被迫移民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宣称朝鲜人为“日本臣民”(赵中孚等主编:《近代中韩关系史资料汇编》1,台北:“国史馆”1987年版,... 1910年8月22日,日本吞并了朝鲜并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从此,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数以万计的朝鲜人被迫移民中国东北。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宣称朝鲜人为“日本臣民”(赵中孚等主编:《近代中韩关系史资料汇编》1,台北:“国史馆”1987年版,第508页),多次以“保护”朝鲜族移民为借口,侵占中国土地并干涉中国内政。为防止国土流失,中国政府不得不对朝鲜族移民采取限制、排斥和驱逐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人 朝鲜族移民 国史馆 中韩关系史 殖民统治 资料汇编 国土流失 本溪县
原文传递
新时代培养高素质专业化青年干部的路径研究——基于辽宁区域展开的调研与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方圆 《党政干部学刊》 2022年第3期39-47,共9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年轻干部队伍。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青年干部是完成“十四五”规划,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应有之义。针对辽宁省内的1150名青年干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年轻干部队伍。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青年干部是完成“十四五”规划,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应有之义。针对辽宁省内的1150名青年干部培养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到辽宁省培养高素质专业化青年干部的成效非常显著,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探索培养路径可以为未来培养青年干部工作提供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素质 专业化 青年干部
原文传递
论解放战争初期党在东北战略方针的演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茂林 李波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1,2,共7页
解放战争初期,由于国共争夺、美苏角力,局势复杂多变,党在东北的战略方针也不断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总方针是"控制"东北。至于如何"控制",虽然党中央和东北局有时意见不一,但大体上经历了"控制热、察及冀东,阻... 解放战争初期,由于国共争夺、美苏角力,局势复杂多变,党在东北的战略方针也不断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总方针是"控制"东北。至于如何"控制",虽然党中央和东北局有时意见不一,但大体上经历了"控制热、察及冀东,阻止蒋军进入满洲"的"独占东北"阶段、"主力部署在背靠苏、蒙、朝鲜边境开展持久斗争"的"分散发展"阶段、重新确立"独占东北"阶段,最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确定"到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农村建立根据地"的正确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 东北 战略方针 演变
下载PDF
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晓彤 杨方圆 《党政干部学刊》 2021年第1期38-43,共6页
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就是根据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核和优势,概括具有中国特色、符合运行规律、彰显光明前景的新范式、新表达、新话语、新阐释,以提升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认同度、凝聚力和影响力。围绕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 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就是根据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核和优势,概括具有中国特色、符合运行规律、彰显光明前景的新范式、新表达、新话语、新阐释,以提升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认同度、凝聚力和影响力。围绕构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的时代价值、现实问题以及实践路径展开研究,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主动与西方政党制度话语权竞争,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自信的关键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话语权 时代价值
原文传递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防止“四风”反弹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恩宝 《领导之友》 2014年第10期16-17,39,共3页
2014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是一项长期任务,解决作风问题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必须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要体现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 2014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是一项长期任务,解决作风问题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必须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要体现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生态 中共中央政治局 党的群众路线 制度体系 经常性工作 集体学习 长期任务 作风问题
下载PDF
党史宣传教育的特点与启示——《东北日报》建党三十周年报道研究
14
作者 李波 李利功 《党政干部学刊》 2022年第11期75-80,共6页
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的新闻实践为当前的思想宣传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东北日报》对建党三十周年的系列报道,围绕党史宣传教育这个主题,从实际工作出发,以塑造正确党史观为宣传内核、加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宣传基调... 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的新闻实践为当前的思想宣传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东北日报》对建党三十周年的系列报道,围绕党史宣传教育这个主题,从实际工作出发,以塑造正确党史观为宣传内核、加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宣传基调、人物宣传与理论文章交汇为宣传方法,从思想理论主线、革命实践全局、理想信仰,高度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三十年历程,为我们当前的党史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必须以正确党史观作为党史宣传教育的根本遵循、必须服务于各个时期党的事业的中心工作、必须发挥党媒在党史宣传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东北日报》 党史宣传教育 启示
原文传递
解放战争时期陈云与东北党的群众工作
15
作者 李波 提云岫 《党政干部学刊》 2021年第11期21-26,共6页
东北党的群众工作顺利开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解放战争获得胜利的一个至关重要条件。在东北开展党的群众工作中,陈云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主政北满时,以群众工作为突破口打开根据地建设新局面,为建立巩固的北满根据地奠定了牢固的群众... 东北党的群众工作顺利开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解放战争获得胜利的一个至关重要条件。在东北开展党的群众工作中,陈云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主政北满时,以群众工作为突破口打开根据地建设新局面,为建立巩固的北满根据地奠定了牢固的群众基础。他起草《七七决议》,强调发动农民是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关键,为东北党的工作方针的转变指明了正确方向。他主政南满时,牵住群众工作这个"牛鼻子",为坚持南满斗争胜利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接管沈阳时,他探索城市群众工作新模式,为建设新沈阳打牢了群众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解放战争 群众工作 根据地
原文传递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研究
16
作者 李波 提云岫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04-108,共5页
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取得辽沈决战的胜利、实现新东北建设三个方面对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群众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在东北解放战争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指出: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 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取得辽沈决战的胜利、实现新东北建设三个方面对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群众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在东北解放战争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指出: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以及党的群众工作的积极开展,对建立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将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发动群众积极参加革命和建设,进而夺取东北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解放战争 中国共产党 根据地 群众工作
下载PDF
新时期农村干群关系基本情况分析
17
作者 李波 《大连干部学刊》 2011年第6期38-41,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农村干群关系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客观冷静地面对这些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农村干群关系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客观冷静地面对这些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培育农民主体地位;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群组织的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等六个方面来考虑改善干群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农民 农村 干群关系
下载PDF
浅论周恩来的反冒进思想
18
作者 王恩宝 郭健军 《世纪桥》 2001年第2期47-49,共3页
从1955年第四季度起,我国经济建设中出现了一股层层抬高数量指标和忽视综合平衡的冒进势头,给经济建设带来了很大的波动。为了坚持正确的经济建设路线,纠正冒进倾向,保证经济建设的稳定、健康发展,1956年初-1957年初,周恩来等人... 从1955年第四季度起,我国经济建设中出现了一股层层抬高数量指标和忽视综合平衡的冒进势头,给经济建设带来了很大的波动。为了坚持正确的经济建设路线,纠正冒进倾向,保证经济建设的稳定、健康发展,1956年初-1957年初,周恩来等人领导了一次反冒进运动。在反冒进的实践中,周恩来既重视从实际出发,又着眼于长远目标,形成了较系统的反冒进的思想和认识,从而有效地指导了反冒进斗争的正确进行。虽然后来反冒进一度被视为错误,受到了不公正的批判。但是,周恩来的反冒进思想和实践轨迹并没有失去它的光彩,在今天看来,它仍有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经济建设 从实际出发 保证 公正 长远目标 思想 现实启迪 斗争 四季
下载PDF
简论江泽民的干部教育思想
19
作者 李波 杨丽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6期23-25,共3页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对干部教育工作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论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干部教育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干部教育理论。江泽民提出了"严重的问题在于教...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对干部教育工作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论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干部教育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干部教育理论。江泽民提出了"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的著名论断,把干部教育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强调干部教育主要内容要体现时代的特色。他明确干部教育的战略重点是培养中青年干部,重视党校教育在干部教育培训中主渠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江泽民 干部教育
下载PDF
抗战前知识界“农村工业”思潮成因的多角度考察
20
作者 盛雷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5-120,共6页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知识界兴起一股倡导发展农村工业的思潮,旨在解决国内因农业恐慌与农村萧条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危机。具体而言,形成这股思潮的主要原因在于:调剂城乡人口、解决工农失业问题、确保国民经济安全、推动经济变革之亟需...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知识界兴起一股倡导发展农村工业的思潮,旨在解决国内因农业恐慌与农村萧条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危机。具体而言,形成这股思潮的主要原因在于:调剂城乡人口、解决工农失业问题、确保国民经济安全、推动经济变革之亟需。总之,"农村工业"思潮的形成,是知识界立足于国内国际形势,对中国经济发展变革的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前 知识界 农村工业 思潮 成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