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兰雨桐 刘威宇 +5 位作者 邢俊伟 来爽 杨慧珊 李虹 邓秋萍 刘维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3-337,共5页
目的 观察英夫利西单抗(IFX)治疗克罗恩病(C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传统药物疗效差或再次复发的CD患者应用IFX治疗的疗效,评估疾病活动度、血生化指标、并发症、结肠镜结果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 42例患者经IFX治疗14... 目的 观察英夫利西单抗(IFX)治疗克罗恩病(C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传统药物疗效差或再次复发的CD患者应用IFX治疗的疗效,评估疾病活动度、血生化指标、并发症、结肠镜结果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 42例患者经IFX治疗14周,39例达到临床有效,34例达到临床缓解,CD活动指数(CDAI)评分、C反应蛋白(CRP)、血沉、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下降(P<0.05)。21例患者经IFX治疗38周,CDAI评分、CRP、血沉、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P<0.05),而血红蛋白、白蛋白明显升高(P<0.05)。7例肛瘘均有不同程度缓解。不良反应仅5次。结论 IFX对经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再次复发的CD患者效果良好,近期不良反应率较低,总体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夫利西单抗 克罗恩病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紫杉醇对人树突状细胞的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琨 董武 +5 位作者 荣阳 赵艳敏 高笑天 汪明 张月 刘瑞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3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常用化疗药物紫杉醇(TAX)对人树突状细胞(DC)生物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化疗联合生物免疫治疗抗肿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体外实验:分别在紫杉醇5 ng/mL(b组)、10 ng/mL(c组)、20 ng/mL(d组)、40 ng/mL(e组)的浓度下及不加紫杉... 目的探讨常用化疗药物紫杉醇(TAX)对人树突状细胞(DC)生物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化疗联合生物免疫治疗抗肿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体外实验:分别在紫杉醇5 ng/mL(b组)、10 ng/mL(c组)、20 ng/mL(d组)、40 ng/mL(e组)的浓度下及不加紫杉醇的条件下(a组)培养DC细胞,检测各组DC细胞的存活率、细胞成熟标志物及细胞因子分泌量,探究紫杉醇对人树突状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同时通过乳酸脱氢酶释放法(LDH)测定与紫杉醇处理的树突细胞共培养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肺癌A549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测定紫杉醇对树突细胞抗原呈递作用的影响。体内实验:采用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肿瘤组织块,皮下接种于裸鼠腋下,建立裸鼠肺癌模型。2 d后将30只裸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A组(对照组):细胞株A549+盐水(NS);B组:细胞株A549+DC+CIK;C组:细胞株A549+CIK+TAX;D组:细胞株A549+TAX;E组:细胞株A549+TAX+DC+CIK。每3天检测1次肿瘤大小、裸鼠存活时间。结果体外实验:在共培养6 d的前提下,b、c组第6天存活率与第0天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组第6天存活率与第0天存活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e组存活率仅为17.5%。c组和e组CD86、CD40、MHCⅡ的表达以及IL-12的分泌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增加(P<0.05),d组除了CD86,其他检测指标较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中只有MHCⅡ较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10 ng/mL紫杉醇处理的细胞在效靶比5:1和10:1的情况下,杀伤效果明显高于未经紫杉醇处理的细胞。其中紫杉醇处理组的细胞在效靶比为10:1的情况下,杀伤活性已经到达(91.37±5.24)%。体内实验:B、C、D、E组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33.0、34.0、31.8、41.8 d,明显高于对照A组(23.8 d)(P<0.05)。E组平均存活时间大于41.8 d,明显高于B、C、D组(P<0.01),其中E组中,45 d仍有3只存活,D组在前25 d体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人树突状细胞 生物活性 肺癌
下载PDF
经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胃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志涵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6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胃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胃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例胃息肉患者分别在常规电子胃镜下和丙泊酚无痛胃镜下进行高频电凝胃息肉切除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愈率高、并发症少,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的探讨胃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胃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例胃息肉患者分别在常规电子胃镜下和丙泊酚无痛胃镜下进行高频电凝胃息肉切除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愈率高、并发症少,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胃息肉具有显著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镜 胃息肉 丙泊酚 高频电凝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曹男 林连捷 +2 位作者 郑长青 林艳 王东旭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38-240,共3页
目的探讨鉴别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生化指标。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1年8月在本院体检中心检出的脂肪肝430例,对53例酒精性脂肪肝和377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功能、血常规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高... 目的探讨鉴别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生化指标。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1年8月在本院体检中心检出的脂肪肝430例,对53例酒精性脂肪肝和377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功能、血常规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移酶异常率及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甘油三酯异常率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对于白细胞数、红细胞数及血小板数,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尿酸、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的检测对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鉴别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酒精性 脂肪肝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原文传递
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对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红菊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9期93-93,101,共2页
目的比较序贯与标准三联疗法对Hp阳性的胃溃疡患者的疗效。方法将胃溃疡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序贯三联组与标准三联组,分别按照序贯三联法与标准三联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有效率、Hp清除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缓解... 目的比较序贯与标准三联疗法对Hp阳性的胃溃疡患者的疗效。方法将胃溃疡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序贯三联组与标准三联组,分别按照序贯三联法与标准三联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有效率、Hp清除率等。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三联组溃疡痊愈率为78.8%,有效率为92.3%,标准三联组溃疡痊愈率为70.0%,有效率为9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三联组Hp清除率为86.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三联疗法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溃疡痊愈率、有效率均优于标准三联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三联疗法 标准三联疗法 胃溃疡
下载PDF
血清miR-122、miR-33a水平在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意义及其对TACE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马智 曹男 李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1106-111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miR-122、miR-33a水平在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意义,并分析二者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接受TACE治疗的80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2个周期后... 目的探讨血清miR-122、miR-33a水平在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意义,并分析二者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接受TACE治疗的80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2个周期后至少随访1个月,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统计两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重点分析治疗前血清miR-122、miR-33a水平对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影响。结果80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预后不良35例,预后不良率为43.75%;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血清甲胎蛋白(AFP)、miR-122、miR-33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血清miR-122、miR-33a水平过表达可能是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预后不良的保护因子(OR=0.023、0.494,P<0.05),血清AFP过表达可能是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预后不良的风险因子(OR=1.045,P<0.05);治疗前血清miR-122、miR-33a水平预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预后不良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80,预测价值均较为理想,且以联合预测价值最高。结论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血清miR-122、miR-33a水平异常低表达对TACE治疗预后不良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MIR-122 miR-33a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预后
下载PDF
^(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志涵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6期160-160,163,共2页
目的:探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胃镜病理切片确诊为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但快速尿素酶试验(RUT)为阴性,应用13C-UBT对Hp感染情况检测,并以非胃肠道疾病患者为对照,检测出的Hp阳性... 目的:探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胃镜病理切片确诊为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但快速尿素酶试验(RUT)为阴性,应用13C-UBT对Hp感染情况检测,并以非胃肠道疾病患者为对照,检测出的Hp阳性患者进行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结果:13C-UBT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68/68)、88%(28/32)、96%(96/100),采用PPI三联治疗对Hp阳性的转阴率效果最好(P<0.05)。结论:13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有较高的检出率,且有助于判断Hp根除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尿素呼气试验 幽门螺杆菌 PPI三联
下载PDF
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囊肿6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时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1年第8期1095-1096,共2页
目的探讨硬化剂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符合穿刺治疗条件的肝囊肿患者,采取超声波定位经注射无水乙醇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囊肿,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疗效。结果成功穿刺67例,其中囊肿治愈58例(86.57... 目的探讨硬化剂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符合穿刺治疗条件的肝囊肿患者,采取超声波定位经注射无水乙醇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囊肿,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疗效。结果成功穿刺67例,其中囊肿治愈58例(86.57%),显效7例(10.45%),好转2例(2.98%)。不良反应:疼痛52例,多为隐痛,位于肝区;3例囊肿贴近肝被膜,治疗时疼痛较剧并向右肩背放散,发热26例,不超过38℃;7例患者出现面红、心悸、眩晕表现。结论经皮肝穿刺治疗肝囊肿方法简单,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囊肿 穿刺 硬化治疗
原文传递
80例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佟晗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4期169-169,172,共2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5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肠病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治疗组)采用方丹参+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治疗。3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5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缺血性肠病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治疗组)采用方丹参+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治疗。3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治愈28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92.0%(46/5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22/30),P<0.05。结论:缺血性肠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影像学检查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有较大帮助,采用复方丹参+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肠病 复方丹红注射液 特点 治疗
下载PDF
老年食管癌患者血清miR-451、miR-21表达水平及其对新辅助化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昶 李红菊 +2 位作者 曹男 马智 何瑛珊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434-438,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miR-451、miR-21与老年食管癌(EC)患者新辅助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辽宁省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的117例老年EC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均接受2个周期的TP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后随访1个月,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血清miR-451、miR-21与老年食管癌(EC)患者新辅助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辽宁省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的117例老年EC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均接受2个周期的TP新辅助化疗,化疗结束后随访1个月,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预后,其中病灶稳定和进展者为预后不良组,病灶全部缓解和部分缓解者为预后良好组。新辅助化疗前检测血清miR-451、miR-21水平,采集患者相关基线资料,比较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以预后情况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R-451、miR-21对老年EC患者新辅助化疗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17例老年EC患者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后43例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组TNM分期Ⅲ期比例、淋巴结转移比例及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miR-451、miR-2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高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血清CEA、SCC、miR-451、miR-21是老年EC患者新辅助化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miR-451、miR-21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老年EC患者新辅助化疗预后不良风险的AUC均>0.80,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老年EC患者新辅助化疗预后不良可能受miR-451、miR-21升高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新辅助化疗 预后 miR-451 MIR-21
下载PDF
丹皮酚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男 马智 +1 位作者 李昶 林连捷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22年第1期1-4,8,共5页
目的探究丹皮酚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组、丹皮酚低剂量组和丹皮酚高剂量组,每组10只。测量结肠长度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评分;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学变... 目的探究丹皮酚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组、丹皮酚低剂量组和丹皮酚高剂量组,每组10只。测量结肠长度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评分;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方法检测结肠组织炎症因子水平及环腺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含量;TUNEL方法检测结肠组织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磷酸二酯酶4(phosphodiesterase 4,PDE4)和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蛋白表达。结果丹皮酚抑制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缩短,降低小鼠疾病活动指数评分,改善结肠组织形态,降低结肠组织细胞凋亡,抑制结肠组织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结肠组织PDE4蛋白表达水平,增加结肠组织cAMP含量和PKA蛋白表达水平。结论丹皮酚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DE4/cAMP/PKA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溃疡性结肠炎 磷酸二酯酶4 环腺苷酸 蛋白激酶A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男 《当代医学》 2022年第4期11-14,共4页
目的探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UC患者132例作为UC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UC组肠黏膜内NF-κB、TNF-... 目的探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UC患者132例作为UC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UC组肠黏膜内NF-κB、TNF-α、ICAM-1的表达水平,评估治疗1个月后的肠黏膜愈合情况,采用ROC曲线分析维生素D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UC组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UC组中重度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轻度及中度患者,肠黏膜内NF-κB、TNF-α、ICAM-1的表达水平高于轻度及中度患者(P<0.05);UC组中维生素D缺乏患者肠黏膜内NF-κB、TNF-α、ICAM-1的表达水平高于维生素D正常及不足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肠黏膜愈合率低于维生素D正常及不足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清维生素D对UC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结论 UC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与肠黏膜内炎症基因表达升高及治疗预后不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维生素D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食管内置入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性狭窄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佟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6期156-156,159,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内置入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食管癌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食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在内镜直视下在食管内安放不同型号的金属支架治疗,设... 目的:探讨食管内置入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食管癌合并有不同程度的食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在内镜直视下在食管内安放不同型号的金属支架治疗,设为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和疗效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吞咽梗阻得到极大改善,其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其并发症经过对症治疗后得到缓解。结论:食管内置入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性狭窄操作简单、安全,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支架 食管癌 食管狭窄
下载PDF
醋酸奥曲肽不同给药方式治疗胃溃疡合并失血性休克疗效对比
14
作者 马智 李昶 曹男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目的 对比分析醋酸奥曲肽不同给药方式治疗胃溃疡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胃溃疡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给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醋酸奥曲肽不同给药方式治疗胃溃疡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胃溃疡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给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予以静脉滴注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联合皮下注射注射用醋酸奥曲肽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静脉滴注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联合持续静脉泵注注射用醋酸奥曲肽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胃液pH值、止血时间、输血量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胃液pH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6.037、14.956,P均<0.001)。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及输血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0.445、0.373,P=0.657、0.710)。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无明显差异(χ^(2)=0.549,P=0.459)。结论 皮下注射与持续静脉泵注注射用醋酸奥曲肽治疗胃溃疡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止血效果虽相当,但皮下注射更有利于提高血红蛋白水平与胃液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注射 持续静脉泵注 埃索美拉唑 醋酸奥曲肽 胃溃疡 失血性休克
下载PDF
48例缺血性肠病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李红菊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0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结肠镜、影像学、病理或手术证实的48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出现误诊,其中急性胰腺炎9例、急性胃肠炎6例、胃或十二指肠溃疡... 目的探讨分析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结肠镜、影像学、病理或手术证实的48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出现误诊,其中急性胰腺炎9例、急性胃肠炎6例、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例、药物相关性肠炎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总误诊率为43.75%,误诊时间1~4d不等;1例患者行部分小肠切除术治疗后痊愈出院,其余患者经静脉输液、针对性原发病治疗及抗凝、改善微循环等内科保守治疗后均有好转。结论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易误诊,因此早期诊断是治疗该病的关键;缺血性肠病早期诊断后行抗凝、改善微循环等内科保守治疗可使多数病例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肠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制订“养胃时间表”
16
作者 刘瑞雪 《晚晴》 2015年第10期101-102,共2页
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饮食都不规律,早餐不吃、晚上大补、工作一忙零食替代正餐充饥,长期这样胃肠很受伤。制订一张养胃时间表,大家每天尽力坚持,可让健康受益。7:00喝杯温开水。可以湿润口腔、食管、胃黏膜,冲刷附着于黏膜的黏液和胆... 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饮食都不规律,早餐不吃、晚上大补、工作一忙零食替代正餐充饥,长期这样胃肠很受伤。制订一张养胃时间表,大家每天尽力坚持,可让健康受益。7:00喝杯温开水。可以湿润口腔、食管、胃黏膜,冲刷附着于黏膜的黏液和胆汁,促进胃肠蠕动,为进餐做好准备。还可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但不宜过多饮水,约100毫升即可,以免冲淡胃酸,影响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胃 胃肠蠕动 温开水 唾液分泌 血液循环 胃肠运动 胃食管反流 优质蛋白 心脑血管意外 高热量食物
原文传递
消旋卡多曲治疗成人急性腹泻104例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志涵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34期78-78,共1页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海兰赛)治疗成人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0年4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成人急性腹泻患者,其中46例采用蒙脱石散治疗,空腹口服,3.0g/次,3次/d,设为对照组;104例采用消旋卡多曲治疗,100mg/次,3次...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海兰赛)治疗成人急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0年4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成人急性腹泻患者,其中46例采用蒙脱石散治疗,空腹口服,3.0g/次,3次/d,设为对照组;104例采用消旋卡多曲治疗,100mg/次,3次/d,设为治疗组。两组均采用抗感染、补充水电解质、降温、饮食调整等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75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92.3%(96/1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33/46),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能迅速纠正患者脱水,明显缩短急性腹泻病程,治疗急性腹泻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卡多曲 急性腹泻 疗效
下载PDF
探讨胃溃疡发生部位与年龄、性别等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志涵 《中外医疗》 2011年第5期71-71,共1页
目的探讨胃溃疡发生部位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本样本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101例胃溃疡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01溃疡中有92例占91.09%为单发,胃角溃疡占42例(41.58%),胃窦.胃体、幽门、胃底等部位占59例(58.42%),女性患者在... 目的探讨胃溃疡发生部位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本样本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101例胃溃疡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01溃疡中有92例占91.09%为单发,胃角溃疡占42例(41.58%),胃窦.胃体、幽门、胃底等部位占59例(58.42%),女性患者在幽门、胃体部位病例25例,男性38例,男女相比无显著差异(χ2=0.67,P>0.05)。胃体及胃角溃疡直径较大,老年组20例(44.44%),中青年组36例(62.29%),2组相比有显著差异(χ2=3.98,P<0.05)。结论胃溃疡好发于胃角,随年龄增长逐渐由胃角到胃体上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部位 相关性
下载PDF
79例老年克罗恩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红菊 《中外医疗》 2011年第31期101-101,共1页
目的探讨老年克罗恩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老年克罗恩病患者入院诊疗期间临床资料、诊断、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经治疗,临床症状缓解患者共计74例(93.67%),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3例有中5例是因并发症就诊而行手术治... 目的探讨老年克罗恩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老年克罗恩病患者入院诊疗期间临床资料、诊断、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经治疗,临床症状缓解患者共计74例(93.67%),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3例有中5例是因并发症就诊而行手术治疗;初诊误诊患者23例(29.11%),其中6例误诊为阑尾炎、阑尾脓肿,5例误诊为肠道肿瘤,3例误诊为肠结核,淋巴瘤、感染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及类风湿关节炎各误诊2例,习惯性便秘误诊1例。结论老年克罗恩病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病因机制不明,极易引起误诊、漏诊及误治现象,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需加大重视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克罗恩病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优思弗)辅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78例分析
20
作者 佟晗 《中外医疗》 2011年第5期105-105,共1页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优思弗)辅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门诊及住院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莫沙比利治疗的7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9.49%...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优思弗)辅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门诊及住院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莫沙比利治疗的7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胃内胆汁反流消失率为36例,占92.31%,对照组为29例,占74.3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优思弗联合莫沙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症状、胃镜征象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优思弗 莫沙比利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