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靖宇
马平
《东北亚论坛》
1999年第1期60-64,69,共6页
环渤海地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创造中国第三大经济增长极的务实性举措,必将对中国乃至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引擎性的带动效应,所以已引起国外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环渤海经济圈初具规模的情况下,必须在其内部加快一体化...
环渤海地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创造中国第三大经济增长极的务实性举措,必将对中国乃至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引擎性的带动效应,所以已引起国外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环渤海经济圈初具规模的情况下,必须在其内部加快一体化进程。为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面向21世纪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目标进行价值定位,其中最主要的是下功夫整合统一的区域性商品市场,构建统一的地区性金融市场,促成区域内人员合理流动机制,特别是要努力树立全区域的产业群体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经济一体化
战略思考
务实性举措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战略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景禹
马苹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0年第1期55-58,共4页
环渤海地区在东北亚国际经济圈中占有重要位置,所以它的具体运作业已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环渤海地区经济的跨世纪发展,要在对内制定整体开发战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面向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实施外向牵动的国际化战略...
环渤海地区在东北亚国际经济圈中占有重要位置,所以它的具体运作业已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环渤海地区经济的跨世纪发展,要在对内制定整体开发战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面向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实施外向牵动的国际化战略,大力启动区域经济国际化的操作方案。在中国和东北亚地区培育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缩小南北之间与东西之间的经济差距,必将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产生扩张性的影响与拉动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东北亚区域合作
国际化战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3”合作框架下的东亚经济发展前景探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靖宇
王君
《东疆学刊》
2001年第2期1-7,共7页
东亚地区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三大市场 ,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所以与西欧、北美两大世界市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鉴于此 ,本文通过论证“1 0 +3”合作框架下东亚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推进态势、障碍因素、开发领域和战...
东亚地区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三大市场 ,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所以与西欧、北美两大世界市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鉴于此 ,本文通过论证“1 0 +3”合作框架下东亚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推进态势、障碍因素、开发领域和战略取向 ,进一步展示了该地区经济合作的美好前景 ,确信它将在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经济
区域经济合作
东盟
中国
日本
韩国
金融危机
人力资源开发
信息产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俄罗斯国家科技基础与普京政府科技政策价值取向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靖宇
荣丽华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0年第6期96-101,共6页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后 ,随着 2 1世纪的到来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从前苏联到俄罗斯曾奠定了无愧于这一新时代的科技基础 ,将会成为攻占未来世界市场制高点的一支劲旅。普京政府在这方面充满信心 ,并且以重...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后 ,随着 2 1世纪的到来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从前苏联到俄罗斯曾奠定了无愧于这一新时代的科技基础 ,将会成为攻占未来世界市场制高点的一支劲旅。普京政府在这方面充满信心 ,并且以重振大国雄风为目标而采取了积极推进的科技政策 ,其价值取向是在科技开发中实行国际化、市场化、产业化和法制化 ,不断加大本国经济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竞争力、辐射力和吸引力。除此之外 ,根据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要求 ,双方正在努力使科技合作成为这一关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共同开发新项目 ,改造传统产业 ,发展宇航业 ,加强军领域合作 ,开展人才交流与培训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以科技合作来提升经贸合作水平 ,进而实现两国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宏大目标争取到 2 0 2 0年使双边经贸额度达到 10 0 0亿美元 ,届时将与中美、中日之间的贸易额度基本持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政府
科技政策
价值取向
科技基础评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靖宇
曾祥正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34-136,共3页
关键词
东北亚地区
东北亚区域合作
东北亚国家
东北亚市场
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美国经济
辽宁师范大学
垂直分工
原文传递
关于中蒙两国开展经济合作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3
6
作者
李靖宇
马书芳
《东北亚论坛》
1994年第4期42-46,共5页
关于中蒙两国开展经济合作的几个问题李靖宇,马书芳东北亚区域内各国在经济上的互补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巨大合作潜力,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蒙两国经济合作,作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理应受到重视并...
关于中蒙两国开展经济合作的几个问题李靖宇,马书芳东北亚区域内各国在经济上的互补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巨大合作潜力,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蒙两国经济合作,作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理应受到重视并认真加以研究。全面了解蒙古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合作
蒙古国
中蒙
蒙古经济
东北亚区域
合作关系
畜牧业
经贸合作
建筑材料
全面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中韩两国经贸合作战略升级问题的现实论证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靖宇
尚立惠
《国际论坛》
CSSCI
2004年第3期36-40,共5页
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 ,在新近确定的“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框架下 ,中韩两国经贸合作面临着战略升级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中韩两国经贸合作发展态势良好 ,已经为双方经贸合作实现战略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韩两国推进经贸...
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 ,在新近确定的“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框架下 ,中韩两国经贸合作面临着战略升级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中韩两国经贸合作发展态势良好 ,已经为双方经贸合作实现战略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韩两国推进经贸合作既有潜力又有机遇 ,已经为双方经贸合作实现战略升级提供了可靠保障 ;中韩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发展前景广阔 ,已经为双方经贸合作实现战略升级标注了明确方向。然而 ,中韩两国经贸合作中尚存在一些具体问题 ,应当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为此 ,中方要注重在不断加强与韩国经贸合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使双方在经贸、科技、信息与人才交流中形成互动局面 ;要注重引导韩国企业依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导向进行投资 ,改变韩国企业在华的投资布局、投资行业过于集中的现象 ,以利于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联动局面 ;要注重发挥中韩两国的地缘优势 ,根据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 ,为双方经贸合作的大发展打开广阔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韩国
经贸合作
战略升级
现实论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亚大市场综合成因论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李靖宇
荣丽华
《国际论坛》
2001年第4期66-70,共5页
在 2 1世纪初叶 ,东亚地区将成为世界上最有经济活力、投资和贸易量最大、外汇储备最多的新兴大市场。东亚大市场具有综合成因 :区位条件是基本因素 ,地缘优势是内在因素 ,国际环境是外部因素 ,危机警示是动力因素 ,定期磋商是机制因素 ...
在 2 1世纪初叶 ,东亚地区将成为世界上最有经济活力、投资和贸易量最大、外汇储备最多的新兴大市场。东亚大市场具有综合成因 :区位条件是基本因素 ,地缘优势是内在因素 ,国际环境是外部因素 ,危机警示是动力因素 ,定期磋商是机制因素 ,从而将会出现与欧盟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大市场
综合成因
地缘优势
区位条件
国际环境
欧盟市场
北美市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讨东亚大市场一体化的制约性因素
被引量:
2
9
作者
荣丽华
《东疆学刊》
2001年第4期44-48,共5页
东亚地区作为 2 1世纪初叶的世界第三大重量级市场 ,将和欧盟市场、北美市场一起构成三足鼎立格局 ,但其一体化进程并不会径情直遂 ,各种制约性因素显而易见 :东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失衡 ,运作模式存在严重缺欠 ,政治矛盾影响市场发育 ,...
东亚地区作为 2 1世纪初叶的世界第三大重量级市场 ,将和欧盟市场、北美市场一起构成三足鼎立格局 ,但其一体化进程并不会径情直遂 ,各种制约性因素显而易见 :东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失衡 ,运作模式存在严重缺欠 ,政治矛盾影响市场发育 ,历史积怨迟滞经贸合作 ,外界因素干扰整体进步 ,各自为政不利于走向世界。尽管如此 ,在经济合作利益原则的推动和规范下 ,这些制约性因素将会逐步得以克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东亚模式
政治矛盾
美国
经贸合作
东亚大市场
制约因素
一体化
市场发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俄两国合作开发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能源项目的对策创意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李靖宇
朱恒秀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43-49,共7页
能源项目作为现代工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业已提到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务实启动的日程上来 ,并将从根本上展示出东北亚区域生产力要素的优势互补特征。因此 ,中国在东北亚地区不应把目光只盯在“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体”上 ,还要...
能源项目作为现代工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业已提到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务实启动的日程上来 ,并将从根本上展示出东北亚区域生产力要素的优势互补特征。因此 ,中国在东北亚地区不应把目光只盯在“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体”上 ,还要通过共同开发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能源项目来提升双边经贸合作水平 ;而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作为俄罗斯领土的亚洲部分 ,要在 2 1世纪也同欧洲部分一样融进世界经济体系 ,最主要的条件是使该地区求得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成为俄罗斯与亚太国家尤其是中国合作开发的前沿阵地 ,变其潜在的资源优势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为了实现这一计划 ,中俄两国必须从市场经济规律出发 ,加大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能源项目的开发力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两国
合作开发
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
能源项目
对策创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亚金融危机后韩国经济发展态势评论
11
作者
李景禹
马乙玉
《当代韩国》
2000年第2期32-37,共6页
1997年,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席卷了东亚国家。韩国作为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国家之一,国民经济一度步入了几乎崩溃的边缘。金大中政府受命于危难,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根本改革。目前,这种务实的改革已经取得了良...
1997年,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席卷了东亚国家。韩国作为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国家之一,国民经济一度步入了几乎崩溃的边缘。金大中政府受命于危难,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根本改革。目前,这种务实的改革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韩国不仅已经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而且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局面。当然,韩国要想在危机后重现“汉江奇迹”的辉煌,还必须努力克服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些障碍性因素。唯有这样,韩国经济才会攀升新的高度,从而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经济
东亚金融危机
韩国政府
高技术产业
发展态势
金大中政府
小企业
经济全球化
经济发展
利用外资
原文传递
美国与东北亚关系:利益、政策与影响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李靖宇
曾祥正
《长白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73-78,共6页
美国不是东北亚区域内国家,但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和力量存在,决定了美国必然积极介入东北亚地区事务。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对东北亚地区事务的参与,必然对东北亚区域合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研究美国与东北亚关系,对...
美国不是东北亚区域内国家,但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和力量存在,决定了美国必然积极介入东北亚地区事务。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对东北亚地区事务的参与,必然对东北亚区域合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研究美国与东北亚关系,对于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有着重大的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国家
东北亚地区
东北亚区域合作
经贸关系
同盟关系
东北亚经济
美国经济
经济结构
经济合作
东北亚市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3”合作框架下的东亚经济发展前景
被引量:
2
13
作者
李靖宇
王君
《和平与发展》
CSSCI
2001年第2期1-4,10,共5页
在'10+3'合作框架下,东亚经济已呈现出地区经济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开放型区域经济合作崭露头角、投资双向流动格局初具规模的良好态势.但经济基础不稳固、各国经济及社会状况差异巨大等阻碍地区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消极因素仍...
在'10+3'合作框架下,东亚经济已呈现出地区经济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开放型区域经济合作崭露头角、投资双向流动格局初具规模的良好态势.但经济基础不稳固、各国经济及社会状况差异巨大等阻碍地区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消极因素仍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合作
旅游业
人力资源开发
信息产业
农业
'10+3'合作框架
东亚
经济
发展前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韩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分析
被引量:
1
14
作者
李靖宇
冯笑春
《当代韩国》
1996年第4期43-46,共4页
韩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分析李靖宇,冯笑春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从6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并由战后一片废墟的东方小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在世界...
韩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分析李靖宇,冯笑春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从6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并由战后一片废墟的东方小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在世界经济呈现区域化趋势的今天,韩国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区域
经济合作
问题分析
韩国政府
图们江地区
东北亚地区
东北亚经济圈
东北亚区域合作
“环黄海经济圈”
韩国经济
原文传递
关于大连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考
15
作者
李靖宇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16,共5页
中国城市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大潮流,正在拓展着21世纪国际市场的发展空间,并且吸取西方国家工业经济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历史教训,注重在现代文明城市建设中形成环境优势,再进一步以环境优势拉动经济发展优势的成长。在...
中国城市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大潮流,正在拓展着21世纪国际市场的发展空间,并且吸取西方国家工业经济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历史教训,注重在现代文明城市建设中形成环境优势,再进一步以环境优势拉动经济发展优势的成长。在这方面,大连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走到了前头,创造了一种新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即把城市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搞好运营,使城市环境建设直接进入经济大循环;求取“短期投入,长期产出,量入为出,点石成金”的经济效益,使城市这一国有资产在环境建设中保值增值;算大账,下功夫盘活城市土地存量,依托环境改造来构建城市经济新框架;采取“城建搭台,经济唱戏”的进取方式,充分发挥环境建设作为基础产业和龙头产业的带动作用;参照中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水准,不断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功能,努力为大连创建现代化国际名城集聚综合优势,以便进一步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化
大连城市经济
发展模式
战略思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亚大市场一体化的制约因素
16
作者
李靖宇
荣丽华
《和平与发展》
CSSCI
2001年第4期40-44,共5页
东亚地区作为21世纪初叶的世界第三大市场,将和欧盟市场、北美市场一起构成三足鼎立格局,但其一体化进程并不会一帆风顺.各种制约性因素显而易见,东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失衡、运作模式存在严重缺陷、政治矛盾影响市场发育,历史积怨迟滞...
东亚地区作为21世纪初叶的世界第三大市场,将和欧盟市场、北美市场一起构成三足鼎立格局,但其一体化进程并不会一帆风顺.各种制约性因素显而易见,东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失衡、运作模式存在严重缺陷、政治矛盾影响市场发育,历史积怨迟滞经贸合作,外界因素干扰整体进步,各自为政不利于走向世界.尽管如此,在经济合作利益原则的推动和规范下,这些制约性因素将会逐步克服,从而使东亚大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大市场
一体化
制约因素
经济发展
运作模式
政治矛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朝鲜半岛南北两国当前经贸合作的新态势
17
作者
李靖宇
荣丽华
聂松竹
《当代韩国》
2003年第4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朝鲜半岛
经济合作
东亚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一体化
卢武铉
金大中
特区建设
经济均衡发展
地缘经济
互动效应
原文传递
开发区对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启动作用
18
作者
李景禹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1995年第7期59-62,共4页
开发区对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启动作用李景禹(一)1984年,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的建议,决定从北到南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并且从同年9月起陆续...
开发区对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启动作用李景禹(一)1984年,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的建议,决定从北到南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并且从同年9月起陆续指导和扶持这些城市举办经济技术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
开发区
市场经济体制
原文传递
韩国新政府经济政策的价值取向
19
作者
李靖宇
张祥耿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8-71,共4页
韩国金融危机已持续一年之久,面对这种严峻形势,新政府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一方面严格履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计划;另一方面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彻底的经济改革,旨在早日摆脱危机。从长远来看,韩国的困难只是暂时的。
关键词
韩国经济
经济政策
价值取向
金融危机
原文传递
中俄两国新型关系发展的主题:“战略协作”
20
作者
李靖宇
杨刚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68-71,共4页
鉴于冷战时期从结盟到对抗的沉痛教训,面对某些西方国家仍在不合时宜地坚持“冷战思维”的严酷现实,中俄必须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切实进行“战略协作”,认真实施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新型关系,以适应冷战后世界局势和国际关...
鉴于冷战时期从结盟到对抗的沉痛教训,面对某些西方国家仍在不合时宜地坚持“冷战思维”的严酷现实,中俄必须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切实进行“战略协作”,认真实施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新型关系,以适应冷战后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发展的潮流和需要,为21世纪国家之间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创树一个新模式。这不仅会促进两国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直接造福于两国人民,有利于维护各自国家的独立、主权、民族尊严和正当权益,而且对保证世界力量的平衡与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关系
经济发展
中国
俄罗斯
原文传递
题名
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靖宇
马平
机构
辽宁
师范大学
东北亚
研究所
出处
《东北亚论坛》
1999年第1期60-64,69,共6页
文摘
环渤海地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创造中国第三大经济增长极的务实性举措,必将对中国乃至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引擎性的带动效应,所以已引起国外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环渤海经济圈初具规模的情况下,必须在其内部加快一体化进程。为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面向21世纪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目标进行价值定位,其中最主要的是下功夫整合统一的区域性商品市场,构建统一的地区性金融市场,促成区域内人员合理流动机制,特别是要努力树立全区域的产业群体优势。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经济一体化
战略思考
务实性举措
分类号
F114.46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F20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战略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景禹
马苹
机构
辽宁
师范大学
东北亚
研究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连海军政治学院
出处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0年第1期55-58,共4页
文摘
环渤海地区在东北亚国际经济圈中占有重要位置,所以它的具体运作业已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环渤海地区经济的跨世纪发展,要在对内制定整体开发战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面向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实施外向牵动的国际化战略,大力启动区域经济国际化的操作方案。在中国和东北亚地区培育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缩小南北之间与东西之间的经济差距,必将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产生扩张性的影响与拉动性的作用。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东北亚区域合作
国际化战略
分类号
F13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14.4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0+3”合作框架下的东亚经济发展前景探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靖宇
王君
机构
辽宁
师范大学
东北亚
研究所
大连
大学
出处
《东疆学刊》
2001年第2期1-7,共7页
文摘
东亚地区作为当今世界的第三大市场 ,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所以与西欧、北美两大世界市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鉴于此 ,本文通过论证“1 0 +3”合作框架下东亚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推进态势、障碍因素、开发领域和战略取向 ,进一步展示了该地区经济合作的美好前景 ,确信它将在 2
关键词
东亚经济
区域经济合作
东盟
中国
日本
韩国
金融危机
人力资源开发
信息产业
Keywords
ramework, Eastern Asia's economy, prospect of development, a world supermarket
分类号
F13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14.4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俄罗斯国家科技基础与普京政府科技政策价值取向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靖宇
荣丽华
机构
辽宁
师范大学
东北亚
研究所
辽宁
师范大学
俄罗斯
研究所
出处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0年第6期96-101,共6页
文摘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后 ,随着 2 1世纪的到来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从前苏联到俄罗斯曾奠定了无愧于这一新时代的科技基础 ,将会成为攻占未来世界市场制高点的一支劲旅。普京政府在这方面充满信心 ,并且以重振大国雄风为目标而采取了积极推进的科技政策 ,其价值取向是在科技开发中实行国际化、市场化、产业化和法制化 ,不断加大本国经济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竞争力、辐射力和吸引力。除此之外 ,根据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要求 ,双方正在努力使科技合作成为这一关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共同开发新项目 ,改造传统产业 ,发展宇航业 ,加强军领域合作 ,开展人才交流与培训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以科技合作来提升经贸合作水平 ,进而实现两国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宏大目标争取到 2 0 2 0年使双边经贸额度达到 10 0 0亿美元 ,届时将与中美、中日之间的贸易额度基本持平 。
关键词
俄罗斯
政府
科技政策
价值取向
科技基础评估
Keywords
the basi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ussia, Pujing governm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olt
分类号
G325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靖宇
曾祥正
机构
辽宁
师范大学
东北亚
研究所
出处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34-136,共3页
关键词
东北亚地区
东北亚区域合作
东北亚国家
东北亚市场
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美国经济
辽宁师范大学
垂直分工
分类号
F17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中蒙两国开展经济合作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3
6
作者
李靖宇
马书芳
机构
辽宁
师范大学
东北亚
研究所
出处
《东北亚论坛》
1994年第4期42-46,共5页
文摘
关于中蒙两国开展经济合作的几个问题李靖宇,马书芳东北亚区域内各国在经济上的互补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巨大合作潜力,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蒙两国经济合作,作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理应受到重视并认真加以研究。全面了解蒙古经济发展...
关键词
经济合作
蒙古国
中蒙
蒙古经济
东北亚区域
合作关系
畜牧业
经贸合作
建筑材料
全面发展
分类号
F125.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中韩两国经贸合作战略升级问题的现实论证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靖宇
尚立惠
机构
辽宁
师范大学
东北亚
研究所
出处
《国际论坛》
CSSCI
2004年第3期36-40,共5页
文摘
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 ,在新近确定的“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框架下 ,中韩两国经贸合作面临着战略升级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中韩两国经贸合作发展态势良好 ,已经为双方经贸合作实现战略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韩两国推进经贸合作既有潜力又有机遇 ,已经为双方经贸合作实现战略升级提供了可靠保障 ;中韩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发展前景广阔 ,已经为双方经贸合作实现战略升级标注了明确方向。然而 ,中韩两国经贸合作中尚存在一些具体问题 ,应当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为此 ,中方要注重在不断加强与韩国经贸合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使双方在经贸、科技、信息与人才交流中形成互动局面 ;要注重引导韩国企业依据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导向进行投资 ,改变韩国企业在华的投资布局、投资行业过于集中的现象 ,以利于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联动局面 ;要注重发挥中韩两国的地缘优势 ,根据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 ,为双方经贸合作的大发展打开广阔天地。
关键词
中国
韩国
经贸合作
战略升级
现实论证
分类号
D8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亚大市场综合成因论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李靖宇
荣丽华
机构
辽宁
师范大学
东北亚
研究所
出处
《国际论坛》
2001年第4期66-70,共5页
文摘
在 2 1世纪初叶 ,东亚地区将成为世界上最有经济活力、投资和贸易量最大、外汇储备最多的新兴大市场。东亚大市场具有综合成因 :区位条件是基本因素 ,地缘优势是内在因素 ,国际环境是外部因素 ,危机警示是动力因素 ,定期磋商是机制因素 ,从而将会出现与欧盟市场。
关键词
东亚大市场
综合成因
地缘优势
区位条件
国际环境
欧盟市场
北美市场
分类号
F114.46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讨东亚大市场一体化的制约性因素
被引量:
2
9
作者
荣丽华
机构
辽宁
师范大学
东北亚
研究所
出处
《东疆学刊》
2001年第4期44-48,共5页
文摘
东亚地区作为 2 1世纪初叶的世界第三大重量级市场 ,将和欧盟市场、北美市场一起构成三足鼎立格局 ,但其一体化进程并不会径情直遂 ,各种制约性因素显而易见 :东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失衡 ,运作模式存在严重缺欠 ,政治矛盾影响市场发育 ,历史积怨迟滞经贸合作 ,外界因素干扰整体进步 ,各自为政不利于走向世界。尽管如此 ,在经济合作利益原则的推动和规范下 ,这些制约性因素将会逐步得以克服 。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东亚模式
政治矛盾
美国
经贸合作
东亚大市场
制约因素
一体化
市场发育
Keywords
grand East Asian market,restrictive factor,process of integration
分类号
F13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俄两国合作开发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能源项目的对策创意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李靖宇
朱恒秀
机构
辽宁
师范大学
东北亚
研究所
辽宁
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马列教研部
出处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43-49,共7页
文摘
能源项目作为现代工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业已提到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务实启动的日程上来 ,并将从根本上展示出东北亚区域生产力要素的优势互补特征。因此 ,中国在东北亚地区不应把目光只盯在“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体”上 ,还要通过共同开发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能源项目来提升双边经贸合作水平 ;而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作为俄罗斯领土的亚洲部分 ,要在 2 1世纪也同欧洲部分一样融进世界经济体系 ,最主要的条件是使该地区求得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成为俄罗斯与亚太国家尤其是中国合作开发的前沿阵地 ,变其潜在的资源优势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为了实现这一计划 ,中俄两国必须从市场经济规律出发 ,加大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能源项目的开发力度 。
关键词
中俄两国
合作开发
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
能源项目
对策创意
Keywords
Sino\|Russia
cooperation in development
Siberia & Far East region
energy resources projects
initiatives on countermeasu
分类号
F113.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亚金融危机后韩国经济发展态势评论
11
作者
李景禹
马乙玉
机构
辽宁
师范大学
东北亚
研究所
出处
《当代韩国》
2000年第2期32-37,共6页
文摘
1997年,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席卷了东亚国家。韩国作为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国家之一,国民经济一度步入了几乎崩溃的边缘。金大中政府受命于危难,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措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根本改革。目前,这种务实的改革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韩国不仅已经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而且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局面。当然,韩国要想在危机后重现“汉江奇迹”的辉煌,还必须努力克服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些障碍性因素。唯有这样,韩国经济才会攀升新的高度,从而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林。
关键词
韩国经济
东亚金融危机
韩国政府
高技术产业
发展态势
金大中政府
小企业
经济全球化
经济发展
利用外资
分类号
F131.26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美国与东北亚关系:利益、政策与影响
被引量:
1
12
作者
李靖宇
曾祥正
机构
辽宁
师范大学
东北亚
研究所
出处
《长白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73-78,共6页
文摘
美国不是东北亚区域内国家,但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和力量存在,决定了美国必然积极介入东北亚地区事务。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对东北亚地区事务的参与,必然对东北亚区域合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研究美国与东北亚关系,对于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有着重大的现实...
关键词
东北亚国家
东北亚地区
东北亚区域合作
经贸关系
同盟关系
东北亚经济
美国经济
经济结构
经济合作
东北亚市场
分类号
D871.22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0+3”合作框架下的东亚经济发展前景
被引量:
2
13
作者
李靖宇
王君
机构
辽宁
师范大学
东北亚
研究所
大连
大学
出处
《和平与发展》
CSSCI
2001年第2期1-4,10,共5页
文摘
在'10+3'合作框架下,东亚经济已呈现出地区经济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开放型区域经济合作崭露头角、投资双向流动格局初具规模的良好态势.但经济基础不稳固、各国经济及社会状况差异巨大等阻碍地区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消极因素仍然存在.
关键词
区域经济合作
旅游业
人力资源开发
信息产业
农业
'10+3'合作框架
东亚
经济
发展前景
分类号
F113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分析
被引量:
1
14
作者
李靖宇
冯笑春
机构
辽宁
师范大学
东北亚
研究所
出处
《当代韩国》
1996年第4期43-46,共4页
文摘
韩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分析李靖宇,冯笑春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从6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并由战后一片废墟的东方小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在世界经济呈现区域化趋势的今天,韩国参与...
关键词
东北亚区域
经济合作
问题分析
韩国政府
图们江地区
东北亚地区
东北亚经济圈
东北亚区域合作
“环黄海经济圈”
韩国经济
分类号
F114.46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于大连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考
15
作者
李靖宇
机构
辽宁
师范大学
东北亚
研究所
出处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16,共5页
文摘
中国城市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大潮流,正在拓展着21世纪国际市场的发展空间,并且吸取西方国家工业经济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历史教训,注重在现代文明城市建设中形成环境优势,再进一步以环境优势拉动经济发展优势的成长。在这方面,大连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中走到了前头,创造了一种新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即把城市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搞好运营,使城市环境建设直接进入经济大循环;求取“短期投入,长期产出,量入为出,点石成金”的经济效益,使城市这一国有资产在环境建设中保值增值;算大账,下功夫盘活城市土地存量,依托环境改造来构建城市经济新框架;采取“城建搭台,经济唱戏”的进取方式,充分发挥环境建设作为基础产业和龙头产业的带动作用;参照中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水准,不断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功能,努力为大连创建现代化国际名城集聚综合优势,以便进一步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关键词
中国城市化
大连城市经济
发展模式
战略思考
分类号
F127(3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亚大市场一体化的制约因素
16
作者
李靖宇
荣丽华
机构
辽宁
师范大学
东北亚
研究所
教授、
所
长
辽宁
师范大学
东北亚
研究所
助理
研究
员
出处
《和平与发展》
CSSCI
2001年第4期40-44,共5页
文摘
东亚地区作为21世纪初叶的世界第三大市场,将和欧盟市场、北美市场一起构成三足鼎立格局,但其一体化进程并不会一帆风顺.各种制约性因素显而易见,东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失衡、运作模式存在严重缺陷、政治矛盾影响市场发育,历史积怨迟滞经贸合作,外界因素干扰整体进步,各自为政不利于走向世界.尽管如此,在经济合作利益原则的推动和规范下,这些制约性因素将会逐步克服,从而使东亚大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步伐.
关键词
东亚大市场
一体化
制约因素
经济发展
运作模式
政治矛盾
分类号
F113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朝鲜半岛南北两国当前经贸合作的新态势
17
作者
李靖宇
荣丽华
聂松竹
机构
辽宁
师范大学
东北亚
研究所
助研
出处
《当代韩国》
2003年第4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朝鲜半岛
经济合作
东亚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一体化
卢武铉
金大中
特区建设
经济均衡发展
地缘经济
互动效应
分类号
F753.126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原文传递
题名
开发区对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启动作用
18
作者
李景禹
机构
辽宁
师范大学
东北亚
研究所
出处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1995年第7期59-62,共4页
文摘
开发区对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启动作用李景禹(一)1984年,国务院根据邓小平的建议,决定从北到南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并且从同年9月起陆续指导和扶持这些城市举办经济技术开发...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
开发区
市场经济体制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21
原文传递
题名
韩国新政府经济政策的价值取向
19
作者
李靖宇
张祥耿
机构
辽宁
师范大学
东北亚
研究所
出处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8-71,共4页
文摘
韩国金融危机已持续一年之久,面对这种严峻形势,新政府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一方面严格履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计划;另一方面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彻底的经济改革,旨在早日摆脱危机。从长远来看,韩国的困难只是暂时的。
关键词
韩国经济
经济政策
价值取向
金融危机
分类号
F131.260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中俄两国新型关系发展的主题:“战略协作”
20
作者
李靖宇
杨刚
机构
辽宁
师范大学
东北亚
研究所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68-71,共4页
文摘
鉴于冷战时期从结盟到对抗的沉痛教训,面对某些西方国家仍在不合时宜地坚持“冷战思维”的严酷现实,中俄必须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切实进行“战略协作”,认真实施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新型关系,以适应冷战后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发展的潮流和需要,为21世纪国家之间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创树一个新模式。这不仅会促进两国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直接造福于两国人民,有利于维护各自国家的独立、主权、民族尊严和正当权益,而且对保证世界力量的平衡与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关键词
经济关系
经济发展
中国
俄罗斯
分类号
F125.55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的战略思考
李靖宇
马平
《东北亚论坛》
1999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化战略
李景禹
马苹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10+3”合作框架下的东亚经济发展前景探析
李靖宇
王君
《东疆学刊》
200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俄罗斯国家科技基础与普京政府科技政策价值取向
李靖宇
荣丽华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0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
李靖宇
曾祥正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1
原文传递
6
关于中蒙两国开展经济合作的几个问题
李靖宇
马书芳
《东北亚论坛》
199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关于中韩两国经贸合作战略升级问题的现实论证
李靖宇
尚立惠
《国际论坛》
CSSCI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东亚大市场综合成因论析
李靖宇
荣丽华
《国际论坛》
200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探讨东亚大市场一体化的制约性因素
荣丽华
《东疆学刊》
200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俄两国合作开发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能源项目的对策创意
李靖宇
朱恒秀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东亚金融危机后韩国经济发展态势评论
李景禹
马乙玉
《当代韩国》
2000
0
原文传递
12
美国与东北亚关系:利益、政策与影响
李靖宇
曾祥正
《长白学刊》
CSSCI
199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10+3”合作框架下的东亚经济发展前景
李靖宇
王君
《和平与发展》
CSSCI
200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韩国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分析
李靖宇
冯笑春
《当代韩国》
1996
1
原文传递
15
关于大连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思考
李靖宇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东亚大市场一体化的制约因素
李靖宇
荣丽华
《和平与发展》
CSSCI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朝鲜半岛南北两国当前经贸合作的新态势
李靖宇
荣丽华
聂松竹
《当代韩国》
2003
0
原文传递
18
开发区对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启动作用
李景禹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1995
0
原文传递
19
韩国新政府经济政策的价值取向
李靖宇
张祥耿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0
原文传递
20
中俄两国新型关系发展的主题:“战略协作”
李靖宇
杨刚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