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短波治疗对脊髓损伤炎症因子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帅 刘佳琳 +5 位作者 那里 苏朋 董洪选 李琳 高健 张立新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观察超短波治疗对脊髓损伤(SCI)后炎症因子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影响。方法将79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35)、干预组(n=35)和假手术组(n=9)。采用Allen′s法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大鼠行SCI挫压伤造模,假... 目的观察超短波治疗对脊髓损伤(SCI)后炎症因子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影响。方法将79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35)、干预组(n=35)和假手术组(n=9)。采用Allen′s法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大鼠行SCI挫压伤造模,假手术组仅暴露脊髓组织,不进行打击。SCI后24 h后,干预组给予无热量超短波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每次7 min直至取材前。造模成功1 d后和各组对应的取材时间点(提前1 h),采用SCI行为学评分(BBB)对3组未取材的大鼠进行运动功能评估。造模成功1 d、3 d、7 d后,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技术观察3组大鼠损伤区域内炎症因子和MAPK通路的动态变化。结果造模成功14 d后,干预组大鼠的BBB评分为(7.30±1.0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造模成功14 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成功7 d后,假手术组大鼠脊髓组织炎症因子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NLRP3),白介素-6(IL-6),白介素-6受体(IL-6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大鼠脊髓组织炎症因子NLRP3、IL-6、IL-6R和TNF-α的含量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成功7 d后,干预组大鼠损伤区域内锌指蛋白36(TTP)的阳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造模成功7 d后,对照组和干预组大鼠损伤区域MAPK通路核心蛋白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2(MK2)、磷酸化抗体(p-MK2)和TTP蛋白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成功7 d后,干预组大鼠损伤区域MAPK通路核心蛋白MK2、p-MK2和TTP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波治疗可通过调节MAPK炎症通路来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促进SCI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超短波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小剂量超短波对大鼠脊髓损伤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帅 董洪选 +5 位作者 陈丹莹 苏浩 孙师 赵丽娜 高健 张立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9-656,共8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小剂量超短波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SCI)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n=6)、对照组(n=21)、小剂量超短波(ultrashort wave,USW)治疗组(n=21)、人脐带间充质细胞...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小剂量超短波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SCI)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n=6)、对照组(n=21)、小剂量超短波(ultrashort wave,USW)治疗组(n=21)、人脐带间充质细胞移植组(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n=21)、USW治疗+hUCMSCs移植组(n=21)。hUCMSCs移植组、USW治疗+hUCMSCs移植组在损伤后立即使用微量注射器刺破硬脊膜垂直缓慢注入5μl含细胞密度为1×106/μl的细胞悬液;USW治疗组、USW治疗+hUCMSCs移植组大鼠在SCI后1d起采用对置法接受每天1次、每次7min的小剂量USW治疗。大鼠的运动功能用Basso Beattie Bresnahan评分(BBB评分)进行评定,SCI大鼠取材后分别对组织进行纵向切片行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移植后hUCMSCs细胞存活及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损伤区域附近内源性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及SCI后4周时纤维化形成的情况。结果:①SCI大鼠造模后1—2周内损伤周围组织附近,由内源性干细胞分化的星型胶质细胞形成胶质屏障,发挥保护作用。②SCI14d,移入hUCMSCs细胞位于损伤区域内,部分移入的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去分化。损伤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多由内源性干细胞分化而来,人源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MAB1281在此区域不表达。③USW+hUCMSCs移植组,USW协同hUCMSCs通过旁分泌作用改善损伤区域微环境,从而促进更多内源性干细胞聚集损伤处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并阻碍坏死物质及炎症扩散(P<0.01 vs对照组、小剂量USW组、hUCMSCs移植组)。④USW+hUCMSCs移植抑制SCI后巨噬细胞等细胞产生的不利于轴突生长的纤维瘢痕,hUCMSCs移植在过程中扮演重要的作用(P<0.01 vs对照组、小剂量USW组)。⑤USW+hUCMSCs移植更好促进SCI后大鼠运动恢复(P<0.01vs对照组、小剂量USW组、hUCMSCs移植组)。结论:小剂量USW治疗协同急性期人脐带间充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内源性干细胞 脐带间充质细胞移植 小剂量超短波治疗
下载PDF
玻璃酸钠及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和诱导的软骨细胞膝关节腔内注射:修复膝骨关节炎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治 赵伟 +3 位作者 刘伟 周晔 贾京桥 杨立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0期8140-8146,共7页
背景: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已被证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能向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以及胰岛样细胞等诱导分化,但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并修复膝骨关节的研究不多。目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软骨细胞膝关节腔内注射修复兔膝... 背景: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已被证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能向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以及胰岛样细胞等诱导分化,但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并修复膝骨关节的研究不多。目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软骨细胞膝关节腔内注射修复兔膝骨关节炎,并比较璃酸钠和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膝关节腔内注射的修复效果。方法:1选新西兰大白兔制作骨关节炎模型,左后肢膝关节炎造模后石膏固定5.5周,镜下观察关节软骨情况。2利用Ⅳ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证实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实验,将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加入软骨诱导培养基向软骨细胞分化,倒置显微镜观察结果。3将大白兔随机分成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组、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膝关节腔内注射组和诱导软骨细胞膝关节腔内注射组,分别给予膝关节腔内注射,连续5周取膝关节软骨镜下观察,比较软骨修复情况。结果与结论:体外诱导培养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形成大量贴壁细胞,贴壁细胞具有典型的间充质细胞形态;应用软骨诱导培养基培养后,细胞只保持微团,不继续增殖形成贴壁细胞,微团基部无贴壁细胞,显示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分化为软骨细胞。苏木精-伊红染色镜下观察发现,各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均有修复,诱导软骨细胞膝关节腔内注射后兔膝关节软骨修复情况较好,优于玻璃酸钠和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膝关节腔内注射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间质干细胞 软骨细胞 骨关节炎 移植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玻璃酸钠 膝骨关节 动物模型 细胞培养 体外诱导 苏木精-伊红染色 胶原酶 细胞微团
下载PDF
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诱导成软骨分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治 赵伟 +3 位作者 刘伟 周晔 贾京桥 杨立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2期5203-5208,共6页
背景: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已被证实有较强的增殖能力,且能向成骨细胞、成神经细胞、类肝样细胞等诱导分化,但对其成软骨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不多。目的:在体外诱导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细胞分化。方法:体外培养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并鉴... 背景: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已被证实有较强的增殖能力,且能向成骨细胞、成神经细胞、类肝样细胞等诱导分化,但对其成软骨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不多。目的:在体外诱导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细胞分化。方法:体外培养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并鉴定。取第3代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调整细胞悬液浓度为1.6×1010 L-1,在24孔板中央分别滴5,10,15μL细胞悬液,培养2 h(目的是形成微团);然后加入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或软骨诱导培养基培养14 d,阿利新蓝染色,进行大体观察及倒置显微镜观察。结果与结论:应用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培养的对照组,细胞增殖形成大量贴壁细胞,贴壁细胞具有典型的间充质细胞形态;应用软骨诱导培养基培养后,细胞只保持微团,不继续增殖形成贴壁细胞,微团基部无贴壁细胞,随着接种细胞数量的增加,微团直径增大。说明人胎盘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可作为组织工程、细胞治疗等应用的种子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胎盘 软骨细胞 分化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培养 成软骨细胞 体外诱导 阿利新蓝染色 细胞微团 膝关节 退行性改变 半月板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