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评价方法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佳 许可 张兰 《中医药导报》 2019年第23期120-122,共3页
总结近年来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的评价标准,从宏观表征、行为学实验、肝郁和脾虚的客观指标等方面总结肝郁脾虚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为评价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肝郁脾虚 动物模型 评价标准 证候 病证结合
下载PDF
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组织BDNF、p75NTR表达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22
2
作者 马贤德 王守岩 张威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2,I0004,共6页
目的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大鼠脑组织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营养素受体p75(p75NTR)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眼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部分机制。方法 6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11只)、假手术组(11只)... 目的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大鼠脑组织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营养素受体p75(p75NTR)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眼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部分机制。方法 6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11只)、假手术组(11只)、模型复制组(40只)。模型复制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32只)随机均分为模型对照组及眼针治疗组。眼针治疗组大鼠参照人体取穴方法,取肝区、上焦区、下焦区、肾区,进行针刺干预。再灌注后2 h即开始针刺,每8 h 1次,连续针刺10次,末次干预后30 min,断髓处死大鼠,剥离缺血区域周围半暗带部位的脑组织,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各组大鼠脑组织内BDNF及p75NTR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半暗带脑组织内BDNF及p75NTR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1,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眼针治疗组大鼠半暗带脑组织中BDNF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p75NTR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后,可促进BDNF与其受体p75NTR的表达,以对抗损伤。眼针可通过上调BDNF,下调p75NTR表达水平而实现其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 脑缺血再灌注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营养素受体p75 大鼠
原文传递
眼针对MCAO/R大鼠大脑缺血区半暗带脑组织中BDNF和TrkB表达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机制 被引量:21
3
作者 马贤德 侯殿东 张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9-553,I0002,共6页
目的:观察眼针对局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大鼠大脑缺血区半暗带脑组织中脑原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眼针对缺血性脑病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6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1... 目的:观察眼针对局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大鼠大脑缺血区半暗带脑组织中脑原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眼针对缺血性脑病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6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1只)、假手术组(11只)和模型复制组(40只)。模型复制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3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16只)及眼针组(16只);眼针组大鼠参照人体取穴方法,取肝区、上焦区、下焦区和肾区进行针刺干预。再灌注后2h即开始针刺,每8h1次,连续针刺10次,末次干预后30min,断髓处死大鼠,剥离缺血区域周围半暗带部位的脑组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BDNF和Trk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大鼠半暗带脑组织中BDNF和Trk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半暗带脑组织中BDNF和Trk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MCAO/R模型大鼠半暗带脑组织中BDNF和Trk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5或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后可促进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以对抗损伤。眼针可通过上调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水平实现其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 脑缺血再灌注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酪氨酸激酶受体B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风痰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4
作者 银蔷蔷 海英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219-222,共4页
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体针、眼针联合应用治疗缺血性中风(风痰阻络型)恢复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研究的全部病历资料均来自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神经内科)B区2015年1月—2017年1月的住院患者,共80例。按照随... 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体针、眼针联合应用治疗缺血性中风(风痰阻络型)恢复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研究的全部病历资料均来自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神经内科)B区2015年1月—2017年1月的住院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病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常规应用西医治疗,A组为对照组,予中药汤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解语丹加减)和体针治疗。B组为治疗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眼针疗法。两组患者每个疗程治疗6 d,满1个疗程后停1 d,共治疗8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等级评定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B组)治疗后饮水试验等级评定与对照组(A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B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A组)。结论 :联合眼针疗法,协同体针疗法及中药汤剂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吞咽障碍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吞咽障碍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针药结合 吞咽障碍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降血脂中药功效分类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思博 闫美怡 刘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166-169,共4页
血脂异常已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引发一系列疾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等,已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命。据记载中药降脂已有千年历史,天然药物成分能够有效改善血脂异常,随着近年来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具有... 血脂异常已成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引发一系列疾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等,已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命。据记载中药降脂已有千年历史,天然药物成分能够有效改善血脂异常,随着近年来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具有降脂功效的中药单体被人们发现。文章概述近年中医对血脂异常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的认识,按功效将降脂类中药分为5类,各选取其中代表性中药,总结了性味归经、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机制,为中医药调节血脂异常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中药 功效分类 机制
下载PDF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连凤梅 赵瑞华 +3 位作者 姜羡华 陈艳 陈莹 陈立怀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4期96-100,共5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其特点。方法:按入选、排除标准收集原发性痛经的患者240例,分析在不同年龄、病程、婚姻状况、痛经疼痛程度、痛经疼痛持续时间方面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各证候的特点。结果:本病实证多于虚证,实证中以... 目的:研究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其特点。方法:按入选、排除标准收集原发性痛经的患者240例,分析在不同年龄、病程、婚姻状况、痛经疼痛程度、痛经疼痛持续时间方面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各证候的特点。结果:本病实证多于虚证,实证中以寒湿凝滞证最常见,其次是气滞血瘀证,而虚证中以气血虚弱证为多,中医证候在不同的年龄、病程、VAS、疼痛时间,均有不同的特点。结论:重视原发性痛经的年龄、病程、疼痛程度与持续时间,治疗时,及时根据病情,加用活血化瘀行气温经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中医证候 分布特点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纲目经纬”中医辨证施护 被引量:17
7
作者 徐洪洁 吕晓东 +1 位作者 庞立健 刘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6-678,共3页
目的:总结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病因病机。方法:建立"以因、机、症为辨证施护之纲,以天、地、人为辨证施护之目,以饮食、起居、情志等一般护理为辨证施护之经,以针灸、推拿等养生保健护理为辨证施护之纬"的肺痿"纲目经纬... 目的:总结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医病因病机。方法:建立"以因、机、症为辨证施护之纲,以天、地、人为辨证施护之目,以饮食、起居、情志等一般护理为辨证施护之经,以针灸、推拿等养生保健护理为辨证施护之纬"的肺痿"纲目经纬"中医辨证施护体系。结论:全面总结肺痿的护理原则和方法,以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甚至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痿 病因病机 辨证施护
下载PDF
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针灸康复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付爱慧 周鸿飞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135-138,共4页
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是临床中常见的脑血管突发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言语、发声、进食困难,轻者影响营养汲取及语声含糊,重者造成情感及智能障碍,并伴有记忆力逐步减退。现如今,西方医学治疗该病多采用对症治疗,而针灸治疗假性球麻... 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是临床中常见的脑血管突发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言语、发声、进食困难,轻者影响营养汲取及语声含糊,重者造成情感及智能障碍,并伴有记忆力逐步减退。现如今,西方医学治疗该病多采用对症治疗,而针灸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疗效已得到认可,但是临床上多采用循经选穴、经验选穴、辨证选穴法,治疗效果往往差强人意。笔者将近年来以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有关临床研究方法分为普通针刺、其他针刺、特殊针刺三大模块综述如下,以为今后的该病诊疗计划提供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针刺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假性球麻痹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尼可地尔联合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洪霞 李文杰 《当代医学》 2016年第5期144-145,共2页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联合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经确诊为冠心痛心绞痛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正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正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尼可地尔...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联合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经确诊为冠心痛心绞痛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正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正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尼可地尔及麝香保心丸治疗。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时以及治疗后8周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s-CRP为(114.99±31.84)mg/L、MMP-9为(188.04±121.01)ng/m L,各项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麝香保心丸通过抗炎机制与西药联合对冠心痛心绞痛的治疗具有肯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尼可地尔 麝香保心丸 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头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春元 王健 王鹏琴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3041-3044,3153,共5页
目的探讨头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国际公认4-血管阻断法制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将30只痴呆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头针组、西药组。另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头针组取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额中线、颞顶线,总共... 目的探讨头针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国际公认4-血管阻断法制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将30只痴呆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头针组、西药组。另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头针组取顶中线、顶颞前斜线、额中线、颞顶线,总共治疗30 d。药物组给予都可喜12 mg/kg每天1次,共治疗30 d。各组于30 d后进行学习记忆测试,腹主动脉取血测量其过氧化酶歧化物(SOD)、丙二醛(MDA)含量,取出双侧海马测量其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生长抑素(SS)含量。结果模型组术后学习记忆能力严重障碍。头针组、都可喜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1);模型组术后海马AchE、SS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头针组、都可喜组与模型组比较两者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血浆中SOD活性降低,MDA活性升高,头针组、都可喜组与模型组比较2种活性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头针疗法能改善VD大鼠行为记忆能力,并改善海马区大量神经元多种神经递质指标,为其有效性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血管性痴呆 大鼠 学习记忆 神经肽 海马
下载PDF
基于现代文献青少年近视针刺选穴规律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仲凯 赫群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青少年中医治疗的针刺穴位选用规律,为针灸治疗该病提供临床选穴参考。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对1958年—2016年以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网络版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QVIP)中针灸... 目的:分析探讨青少年中医治疗的针刺穴位选用规律,为针灸治疗该病提供临床选穴参考。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对1958年—2016年以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网络版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QVIP)中针灸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及梳理,得到相关文献110篇,将纳入文献中腧穴分类整理,设计资料提取表,统计各穴位出现的频数,对最后纳入腧穴按照其穴位、所属归经、所属部位分类,分别进行相关数据处理。结果:主穴共19个,以睛明、攒竹、四白、合谷、风池、太阳为主,其所属经脉主要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等。所在部位主要为头颈部,共463次,占65.76%。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共192次,其中选用最多的腧穴为合谷(48)。结论: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以睛明、攒竹、四白、合谷等膀胱经、胆经、胃经的穴位为主,采用远近配穴法即局部取穴配合远端取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针刺 取穴规律
下载PDF
东北地区少弱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中医体质特征初探 被引量:9
12
作者 杜强 耿强 +3 位作者 李湛民 潘伯臣 宋永胜 吴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55-857,共3页
目的:了解东北地区少弱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方法:调查方法采用门诊就诊的方式,使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标准量表对657例门诊就诊的东北地区少弱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9... 目的:了解东北地区少弱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方法:调查方法采用门诊就诊的方式,使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标准量表对657例门诊就诊的东北地区少弱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9种中医证型中平和质137例,占20.85%,基本是平和质,有偏颇体质倾向112例,占17.05%,偏颇体质408例,占62.10%,8种偏颇体质总的分布状况是,湿热质比例最高230例,占35.01%,其次为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气郁质、特禀质、血瘀质,其中224例患者(占34.09%)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偏颇体质的复合证型。结论:各种体质的人均能罹患少弱精子症和无精子症,但偏颇体质可能会增加少弱精子症或无精子症的易感性或增加患者精子质量异常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男性不育症 少精子症 弱精子症 无精子症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中医体质特征初探 被引量:9
13
作者 杜强 耿强 +3 位作者 李湛民 潘伯臣 宋永胜 吴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360-5362,共3页
目的:初步了解东北地区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方法:调查方法采用门诊就诊的方式,使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勃起功能国际问卷-5》《4级勃起硬度评分表》3个标准量表对124例2013年5月至2014年5... 目的:初步了解东北地区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方法:调查方法采用门诊就诊的方式,使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勃起功能国际问卷-5》《4级勃起硬度评分表》3个标准量表对124例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门诊就诊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9种中医证型中平和质23例,占18.55%,基本是平和质,有偏颇体质倾向19例,占15.32%,偏颇体质82例,占66.13%,8种偏颇体质总的分布状况是,湿热质比例最高47例,占37.90%,其次为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血瘀质、特禀质,其中49例患者(占39.52%)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偏颇体质的复合证型。结论:各种体质的人均能罹患勃起功能障碍,但偏颇体质可能会增加患者罹患勃起功能障碍的倾向,特别是湿热质以及两种或两种以上偏颇体质的复合证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勃起功能障碍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 勃起功能国际问卷-5 4级勃起硬度评分表
原文传递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的规范及心气亏虚证的计量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艳娟 王凤荣 +2 位作者 陈星 王蕾 王丹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355-359,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的规范及心气亏虚证量化诊断方法。方法:本研究搜集了冠心病心绞痛相关20年的论文,3 090例患者的中医证候信息,运用频率、排序、logistic逐步回归法最大似然法模型等统计方法,初步确定冠心病心绞痛最常...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的规范及心气亏虚证量化诊断方法。方法:本研究搜集了冠心病心绞痛相关20年的论文,3 090例患者的中医证候信息,运用频率、排序、logistic逐步回归法最大似然法模型等统计方法,初步确定冠心病心绞痛最常见证型:心气亏虚证、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心气阴两虚证、心阳亏虚证、寒滞心脉证、心阴亏虚证,而心阴亏虚证在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证型中较少见。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法选定相关因素;应用条件概率换算方法[1-2]对相关因素进行赋分;应用最大似然判别法确定量化诊断阈值;并对建立的冠心病心绞痛心气亏虚证量化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检验,分别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冠心病心绞痛心气亏虚证的中医证候量化诊断相关因素为胸闷、心胸隐痛、气短、神疲乏力、自汗、倦怠懒言、舌淡、苔薄白、脉细,赋分为2~13分;心气亏虚证的诊断阈值为28分;经进行回顾性检验,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1.25%、87.14%、83.37%、63.32%、90.68%。结论:以症状出现频次为基础,建立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量化标准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证候 心气亏虚证 计量学
下载PDF
“经筋理论”指导下自拟加减葛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姚琦 孙广江 +2 位作者 江天蔚 李志君 夏坤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用“经筋理论”指导下自拟加减葛根汤为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24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22例,男60例,女62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之上,运用改良葛根汤加减中药汤剂治疗,... 目的探讨用“经筋理论”指导下自拟加减葛根汤为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24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22例,男60例,女62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之上,运用改良葛根汤加减中药汤剂治疗,原方基础上佐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等中药,活血止痛通络。对照组120例,男58例,女62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之上,给予洛索洛芬钠(乐松)60 mg/次,3次/d,连续使用2周。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采用中医证候及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分。结果加减葛根汤对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减轻或消失,总有效率可达88%(108/122)。疼痛症状依据VAS评分对两组分别进行评定,我们通过对两组数据分析比较发现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疗效较对照好患者,VA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临床基于加减葛根汤为主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汤 神经根型颈椎病 疗效分析
下载PDF
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对变应性鼻炎豚鼠IL-4和IFN-γ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方素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444-446,共3页
目的:观察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对变应性鼻炎(AR)豚鼠血浆IL-4含量和IFN-γ含量影响,揭示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疗AR的部分现代生物学基础。方法:将40只Wistar雄性豚鼠按体重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变应性鼻炎模型对照组、苓甘五味姜辛... 目的:观察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对变应性鼻炎(AR)豚鼠血浆IL-4含量和IFN-γ含量影响,揭示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疗AR的部分现代生物学基础。方法:将40只Wistar雄性豚鼠按体重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变应性鼻炎模型对照组、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疗组、息斯敏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卵蛋白全身致敏与局部攻击方法制作AR豚鼠模型,观察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疗后血浆IL-4含量和IFN-γ含量的变化,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血浆IL-4含量和IFN-γ含量明显升高,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疗组血浆IL-4含量和IFN-γ含量明显降低。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疗组优于息斯敏治疗组。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治疗AR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IL-4含量和提高IFN-γ含量,从而减轻鼻黏膜变应性炎症,减轻AR的症状或减缓AR的发作,以达到治疗AR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 变应性鼻炎 细胞因子 IL-4、IFN-γ
下载PDF
Nrf2-NF-κB轴在痛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苏 冷锦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phy,PDPN)严重威胁了糖尿病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一直被认为是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基石,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之间的交互作用是由于中文核因子...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phy,PDPN)严重威胁了糖尿病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一直被认为是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基石,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之间的交互作用是由于中文核因子κB(NF-κB)的激活以及中文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的抑制,过氧亚硝酸盐中性内皮功能障碍,NO水平的改变以及巨噬细胞迁移等导致。有研究证明,Nrf2和NF-κB通路之间存在"串扰"作用,本文探讨了Nrf2-NF-κB轴在PDPN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核因子E2相关因子 痛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中医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牧晨 刘彤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8期1073-1075,共3页
缓慢性心律失常(bradyarrhythmia)是一类以心率减慢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其病因多是心脏排血及冠状动脉血供不足,患者平时可有心悸、乏力、头晕等症,严重发作时可见阿斯综合征,甚... 缓慢性心律失常(bradyarrhythmia)是一类以心率减慢为特征的疾病,临床常见的有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其病因多是心脏排血及冠状动脉血供不足,患者平时可有心悸、乏力、头晕等症,严重发作时可见阿斯综合征,甚至危及生命。祖国医学将本病归属于'心悸''怔忡''眩晕'等范畴,而其脉证均见迟缓,属于'迟脉''代脉''结脉'等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性心律失常 中医研究 心悸 综述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主要生化指标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纪红梅 李明哲 +1 位作者 崔鹭 高天舒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特点。方法选取3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并以37例单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8例单纯冠心病患者以及37名健康对照进行研究。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特点。方法选取3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并以37例单纯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8例单纯冠心病患者以及37名健康对照进行研究。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血脂分析采用酶法,HbA1c测定方法为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结果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HbA1c、Lp(a)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1),FPG、LDL-C、TC和TG较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诊断2型糖尿病组FPG、HbA1c、TC和TG较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Lp(a)较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DL-C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年龄、Lp(a)和LDL-C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初期就应重视血脂谱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诊断2型糖尿病 冠心病 生化指标
下载PDF
富马酸比索洛尔联合心舒1号治疗心力衰竭8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洪霞 李文杰 《当代医学》 2015年第5期159-160,共2页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富马酸比索洛尔和心舒1号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患者88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44);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低盐饮食,注意休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应用利尿剂、地高辛、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组在上述...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富马酸比索洛尔和心舒1号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心衰患者88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n=44);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低盐饮食,注意休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应用利尿剂、地高辛、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富马酸比索洛尔和心舒1号。比较2组总体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4个月分别做超声心动图,比较2组LVEDD、LVEF、NT-pro BN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1%,2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DD为(60.4±6.5)mm,治疗前为(65.7±7.2)mm;对照组治疗后LVEDD为(63.8±7.4)mm,治疗前为(66.1±75.0)mm;2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F为(46.2±11.9)%,治疗前为(29.1±11.3)%;对照组治疗后为(42.4±13.2)%,治疗前为(29.3±11.0)%;2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T-pro BNP为(302.0±36.2)pg/m L,治疗前为(1895.0±20.6)pg/m L;对照组治疗后为(612.0±45.2)pg/m L,治疗前为(1886.0±23.4)pg/m L;2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富马酸比索洛尔和心舒1号可以降低LVEDD,显著提升LVEF,使NT-pro BNP明显下降,有益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富马酸比索洛尔 心舒1号 Β1受体阻滞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