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鼎湖山秋季大气细粒子及其二次无机组分的污染特征及来源 |
刘子锐
王跃思
刘全
刘鲁宁
张德强
|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8
|
|
2
|
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的经济补偿问题探讨 |
黄富祥
康慕谊
张新时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85
|
|
3
|
光化学臭氧日变化特征与其前体物关系的探讨 |
朱彬
安俊岭
王自发
李一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1
|
|
4
|
内蒙古天然与放牧草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
王跃思
薛敏
黄耀
刘广仁
王明星
纪宝明
|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
2003 |
39
|
|
5
|
南京市总悬浮颗粒物(TSP)及地面积尘来源解析 |
刘文菁
黄世鸿
刘小红
徐震涛
杭维奇
|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0
|
|
6
|
2008奥运和后奥运时段北京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和数浓度比对研究 |
刘子锐
孙扬
李亮
王跃思
|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1
|
|
7
|
城市大气污染物扩散模拟系统开发 |
彭新东
姜金华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6
|
|
8
|
不同土壤类型的热通量变化特征 |
李亮
张宏
胡波
刘广仁
刘子锐
王跃思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5
|
|
9
|
2008年奥运期间华北区域大气污染物本底浓度变化与分析 |
吴丹
辛金元
孙扬
王跃思
王普才
|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4
|
|
10
|
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势的数值模拟研究 |
朱彬
李子华
肖辉
黄美元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
2000 |
15
|
|
11
|
保定市大气气溶胶中正构烷烃的污染水平及来源识别 |
李杏茹
杜熙强
王英锋
王跃思
|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6
|
|
12
|
毛乌素沙地低地草甸芨芨草-盐爪爪群落地上生物量对气候因子的动态回归分析 |
黄富祥
王跃思
傅德山
刘振铎
|
《草业学报》
CSCD
|
2001 |
10
|
|
13
|
2007年春节期间北京大气细粒子中正构烷烃的污染特征 |
姚利
李杏茹
郭雪清
刘欣然
王跃思
|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
14
|
广州典型小区微气候特征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 |
林满
王宝民
刘辉志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2
|
|
15
|
潮汐调和分析与预报系统 |
马丽娟
徐丰
胡非
吕明进
|
《计算机辅助工程》
|
2006 |
8
|
|
16
|
用伴随方程研究空气污染的优化控制 |
刘峰
胡非
王锷一
|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9
|
|
17
|
城市边界层大气环境领域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模式系统 |
佟华
韩志伟
|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18
|
用伴随方法求解多个工业污染源优化布局问题 |
刘峰
胡非
朱江
|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19
|
浑善达克沙地气候因子对沙尘暴频率的影响 |
成天涛
吕达仁
王革丽
徐永福
|
《干旱区研究》
CSCD
|
2004 |
6
|
|
20
|
鄂尔多斯油蒿—本氏针茅群落生物量对气候的动态影响 |
黄富祥
傅德山
刘振铎
|
《草地学报》
CAS
CSCD
|
2001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