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86—2006年期间越南的儒教研究现状与问题
1
作者 阮金山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2009年第1期118-133,共16页
20世纪是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发生极其重大变化的时期。其中,作为亚洲许多国家的精神面貌,儒教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其变化几乎甚于中国先秦至秦汉时期。越南是受到儒教长达千年之久的深刻和全面影响的国家。... 20世纪是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发生极其重大变化的时期。其中,作为亚洲许多国家的精神面貌,儒教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其变化几乎甚于中国先秦至秦汉时期。越南是受到儒教长达千年之久的深刻和全面影响的国家。东亚国家在20世纪所面临的问题也正是越南所面临的问题。跨入21世纪,中国和儒教国家就20世纪的儒教及其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也就是对过去的遗产,对过去风风雨雨的一百年进行回顾和总结,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准备。在越南,截至本文章发表为止,没有任何研究专案就过去一百年越南的儒教思想及其研究情况进行过总结、回顾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总结 国家 越南 世纪 问题
原文传递
试论18、19世纪越南南圻华人生活——以永隆省明乡社资料为中心
2
作者 壬氏青李 《海洋史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122-155,共34页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的东部,与中国接壤而居,山水相连。因此,自古以来两国人群因贸易生计、政治避难、战乱等原因互有迁移。进入中华帝国晚期,越南仍是华人向东南亚发展的第一站,不少华人选择流寓或定居越南。移居越南之后,他们主要从事贸...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的东部,与中国接壤而居,山水相连。因此,自古以来两国人群因贸易生计、政治避难、战乱等原因互有迁移。进入中华帝国晚期,越南仍是华人向东南亚发展的第一站,不少华人选择流寓或定居越南。移居越南之后,他们主要从事贸易活动,大多分布在越南沿江沿海埠头,在这些地方形成一些较大的华人聚居点,比如庯宪、顺化、沱灢、会安、三琦、归仁、西贡、美楸、边和、河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华人 生活 贸易活动 中南半岛 东南亚 方形
下载PDF
莫言小说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 被引量:2
3
作者 阮秋贤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8-84,共7页
中国当代作家当中,莫言并不是第一位最早被译介到越南文坛的作家,却可以说是受越南读者关注时间最长的作家。跟其他中国当代作家相比,他被译介的作品数量是最多的。翻译莫言小说的人数同样最多,数量可达到十位,其他作家的译者顶多仅有... 中国当代作家当中,莫言并不是第一位最早被译介到越南文坛的作家,却可以说是受越南读者关注时间最长的作家。跟其他中国当代作家相比,他被译介的作品数量是最多的。翻译莫言小说的人数同样最多,数量可达到十位,其他作家的译者顶多仅有三到四位。关于莫言作品的评论有越南学术界的声音,也有来自于媒体的传播等。从越南文坛的接受效应来看,莫言的文学地位高于其他中国当代作家,这一现象跟中国的情况有所差别。为何莫言在越南能够赢得这样的关注,这个问题可以从越南对20世纪中国文学所形成的阅读习惯与接受传统找到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越南 译介 接受
下载PDF
从“跨越大陆的一杯茶”窥探17-18世纪“全球大众消费”
4
作者 黄英俊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20年第1期93-97,167,共6页
18世纪初,随着大量的茶、咖啡和糖被荷兰、英国进口和分销到西欧市场,欧洲全球大众消费便拉开序幕。在整个18世纪,茶和咖啡的价格迅速下跌使平民能够消费这些商品。因此,18世纪下半叶,茶、咖啡和可可成为欧洲人,尤其是市民的普通饮品。... 18世纪初,随着大量的茶、咖啡和糖被荷兰、英国进口和分销到西欧市场,欧洲全球大众消费便拉开序幕。在整个18世纪,茶和咖啡的价格迅速下跌使平民能够消费这些商品。因此,18世纪下半叶,茶、咖啡和可可成为欧洲人,尤其是市民的普通饮品。当时有一种非常形象的说法,当18世纪末曼彻斯特的一名工人在享用"跨越大陆的一杯茶"的时候,他从中获得四大洲的能量。这杯茶包括中国或锡兰的茶、荷兰或英格兰的代尔夫特瓷茶杯、非洲奴隶生产的南美糖。糖的热量和茶、咖啡的咖啡因能够为从事高强度劳动的工人提供所需能量和兴奋剂,它们的普及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18世纪末欧洲工业革命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贸易 全球大众消费 全球史
原文传递
20世纪中国文学在越南的译介 被引量:2
5
作者 阮秋贤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2-66,共15页
当前中国文学界与学术界越来越重视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和世界影响,但多侧重于欧美地区,往往会忽略包括越南在内的很多亚非拉国家。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20世纪中国文学在越南的译介情况进行考察,一方面展现了中国文学在越南的译介、传播情... 当前中国文学界与学术界越来越重视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和世界影响,但多侧重于欧美地区,往往会忽略包括越南在内的很多亚非拉国家。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20世纪中国文学在越南的译介情况进行考察,一方面展现了中国文学在越南的译介、传播情况,给学术界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研究资料;另一方面梳理越南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译介和接受观念。并得出结论,这些观念是同时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即两国在官方层面上的关系以及越南内部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对中国文学形象的惯常理解。两国在官方层面关系有着紧密联系的时候,越南对中国文学的接受跟中国文学本身的发展面貌基本是贴近的。然而在官方层面有所疏离时,文学接受观念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传统接受习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20世纪中国文学 译介
原文传递
20世纪初壮族韦杰三与越南黄玉柏文学创作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可兴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3-168,共6页
20世纪初,中国的壮族和越南民族在文学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壮族作家韦杰三和越南作家黄玉柏的作品,以浓烈的反封建意识,多样的艺术创新,摆脱了古代文学的束缚,实现了民族文学的突破和创新,从而开启了20世... 20世纪初,中国的壮族和越南民族在文学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壮族作家韦杰三和越南作家黄玉柏的作品,以浓烈的反封建意识,多样的艺术创新,摆脱了古代文学的束缚,实现了民族文学的突破和创新,从而开启了20世纪民族文学发展的新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杰三 黄玉柏 壮族文学 越南文学 西方文化 比较
原文传递
屈原对越南大诗豪阮攸在创作上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范文兴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25-32,共8页
在越南众多诗人中,提到屈原最多的当数阮攸。阮攸和屈原在不少方面有相同之处。尽管他们生活的时代和地域相距很远,但是阮攸一直把屈原当做自己的"古人"("未必古人知有我""迁谪古人情")。在内容方面,屈... 在越南众多诗人中,提到屈原最多的当数阮攸。阮攸和屈原在不少方面有相同之处。尽管他们生活的时代和地域相距很远,但是阮攸一直把屈原当做自己的"古人"("未必古人知有我""迁谪古人情")。在内容方面,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可以在阮攸的创作中找到回声,找到个人心事及社会感慨的相同之处。在艺术方面,阮攸深受屈原创作形式及表达方式的影响。也许屈原所使用的词语、形象、表达方式不完全是直接影响到阮攸,而是通过汉、唐、宋等朝代诗歌创作中转站的影响。对作者之间互相影响的研究,尤其是对那些时空差距久远的作者间进行研究,有利于为世界和区域史上,有密切关系的两国之间文学影响的研究及有选择地接受影响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阮攸 楚辞 影响 比较文学
下载PDF
11-13世纪越南李朝的佛教寺塔遗产
8
作者 《大众考古》 2023年第4期77-85,共9页
李朝(1009—1225)是越南的一个朝代,历经九代君主,共216年.李朝因为接受宋朝册封,所以也被称为"安南国".公元1009年,前黎朝的左亲卫殿前指挥使李公蕴夺取王位,即为李太祖.李太祖的治国政策包括兴建升龙城,分封中央军政诸臣职... 李朝(1009—1225)是越南的一个朝代,历经九代君主,共216年.李朝因为接受宋朝册封,所以也被称为"安南国".公元1009年,前黎朝的左亲卫殿前指挥使李公蕴夺取王位,即为李太祖.李太祖的治国政策包括兴建升龙城,分封中央军政诸臣职位,改组地方政治机构,发展佛教,实行科举制度,改革土地和税收制度,对外采取扩张政策等.1127年李仁宗去世后,李朝开始衰弱,越南国内诸侯相互交战,争夺权力.1225年,权臣陈守度趁李昭皇年幼,夺取政权,建立陈朝,李朝灭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南国 李朝 扩张政策 税收制度 科举制度 黎朝 越南 佛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