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制造业升级 被引量:234
1
作者 阳立高 龚世豪 +1 位作者 王铂 晁自胜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8-148,共11页
要推进产业升级关键在于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本的积累。然而,不仅在人均受教育年限较快增长背景下,我国的人力资本未得到应有的积累,尤其是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仍然严重不足,拔尖型、领军型科技人才更... 要推进产业升级关键在于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本的积累。然而,不仅在人均受教育年限较快增长背景下,我国的人力资本未得到应有的积累,尤其是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仍然严重不足,拔尖型、领军型科技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而且在专利申请量较快增长的背景下,科学技术水平也未得到应有的提高,尤其是核心技术与攻关能力严重不足,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升级的瓶颈。本文基于1990~2014年分地区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运用FGLS模型对我国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一是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升级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二是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即呈现出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趋势;三是制造业升级的速度明显滞后于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速度。因此,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效用,其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技术进步 制造业升级
下载PDF
煤矿千米深井巷道围岩支护-改性-卸压协同控制技术 被引量:224
2
作者 康红普 姜鹏飞 +8 位作者 黄炳香 管学茂 王志根 吴拥政 高富强 杨建威 程利兴 郑仰发 李建忠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45-864,共20页
针对煤矿千米深井、软岩、强采动巷道围岩大变形难题,以淮南新集口孜东矿350 m超长工作面运输巷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巷道围岩大变形、支护构件失效原因;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和井下试验方法,从围岩物性劣化、偏应力诱导围岩扩容、软... 针对煤矿千米深井、软岩、强采动巷道围岩大变形难题,以淮南新集口孜东矿350 m超长工作面运输巷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巷道围岩大变形、支护构件失效原因;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和井下试验方法,从围岩物性劣化、偏应力诱导围岩扩容、软岩结构性流变及超长工作面采动影响等方面,揭示了高地应力与超长工作面强采动应力叠加作用下巷道围岩大变形机理。以此为基础提出千米深井、软岩、强采动巷道支护-改性-卸压协同控制理念,采用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了无支护、锚杆支护、锚杆支护-注浆改性、锚杆支护-注浆改性-水力压裂卸压4种方案巷道围岩应力、变形及破坏规律,阐述了巷道支护-改性-卸压协同控制原理。研发出CRMG700超高强度、高冲击韧性锚杆支护材料,研究揭示了锚杆受拉、剪、扭、弯及冲击复合载荷作用的力学响应特征;开发出微纳米无机有机复合改性材料及配套高压劈裂注浆技术;研发出分段压裂水力压裂卸压技术与设备,形成了巷道支护-改性-卸压协同控制技术。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口孜东矿示范巷道支护-改性-卸压布置方案与参数,并进行了井下试验与矿压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协同控制技术应用后,巷道变形量降低50%以上,锚杆、锚索破断率降低90%,工作面采动应力明显减小,有效控制了千米深井、软岩、强采动巷道大变形。最后,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巷道 千米深井 强采动 围岩协同控制 锚杆支护 注浆改性 水力压裂卸压
下载PDF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显微缺陷与相组成及其耐蚀性 被引量:131
3
作者 蒋百灵 张淑芬 +1 位作者 吴国建 雷廷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54-457,共4页
利用SEM ,XRD及盐雾腐蚀等试验手段 ,研究了MB8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生长过程中显微缺陷与相组成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微弧氧化初期 ,陶瓷层致密 ,几乎观察不到显微缺陷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及陶瓷层的增厚 ,其外... 利用SEM ,XRD及盐雾腐蚀等试验手段 ,研究了MB8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生长过程中显微缺陷与相组成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微弧氧化初期 ,陶瓷层致密 ,几乎观察不到显微缺陷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及陶瓷层的增厚 ,其外侧开始出现孔洞类缺陷 ,直至 90 %厚度范围布满相互交错的不规则孔洞 ;陶瓷层主要由MgO ,MgSiO3 ,MgAl2 O4 和非晶相组成 ,随着厚度的增加 ,陶瓷层中MgO的比例不断增加 ,而非晶相含量逐渐减少 ;短时间微弧氧化处理有利于制取以非晶相为主的致密无缺陷的耐蚀陶瓷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陶瓷层 显微缺陷 耐蚀性 非晶相 腐蚀
下载PDF
3D打印材料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174
4
作者 杜宇雷 孙菲菲 +2 位作者 原光 翟世先 翟海平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20-24,共5页
3D打印,又称作增材制造,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材料是3D打印的物质基础,也是当前制约3D打印发展的瓶颈.文章综述了3D打印材料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用于3D打印的几类主要材料,并指出了当前3... 3D打印,又称作增材制造,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材料是3D打印的物质基础,也是当前制约3D打印发展的瓶颈.文章综述了3D打印材料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用于3D打印的几类主要材料,并指出了当前3D打印材料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增材制造 快速成型技术 3D打印材料
下载PDF
冲蚀磨损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26
5
作者 马颖 任峻 +2 位作者 李元东 陈体军 李炳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5,共5页
冲蚀磨损是引起材料破坏或设备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介绍了冲蚀磨损的实质及其磨损理论,并探讨了影响冲蚀磨损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冲蚀磨损是液体或固体小颗粒以一定速度或角度对材料表面进行冲击所造成的一种材料损耗现象,冲蚀量... 冲蚀磨损是引起材料破坏或设备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介绍了冲蚀磨损的实质及其磨损理论,并探讨了影响冲蚀磨损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冲蚀磨损是液体或固体小颗粒以一定速度或角度对材料表面进行冲击所造成的一种材料损耗现象,冲蚀量的衡量体系依据材料属于塑性还是脆性具有不同的理论模型;影响冲蚀磨损的因素主要有粒子性能、环境因素和材料性能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蚀磨损 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 磨损置
下载PDF
快速成形技术的展望 被引量:81
6
作者 黄树槐 肖跃加 +5 位作者 莫健华 马黎 王从军 韩明 李湘生 刘爱林 《中国机械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95-200,共6页
综述了快速成形技术的发展状况 ,特别是近两年在快速成形系统、材料和快速制模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在分析上述近况的基础上 。
关键词 设备 材料 快速制模 快速成形技术
下载PDF
低碳钢超声喷丸表面纳米化的研究 被引量:84
7
作者 冯淦 石连捷 +1 位作者 吕坚 卢柯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00-301,共2页
利用超声喷丸技术在 20低碳钢上制备出具有纳米晶体结构特征的表面层,利用 X射线衍射及电镜分析研究了表面纳米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经超声喷丸处理可使样品表层晶粒细化至纳米量级表层晶粒尺寸约为 10 um,微观应变... 利用超声喷丸技术在 20低碳钢上制备出具有纳米晶体结构特征的表面层,利用 X射线衍射及电镜分析研究了表面纳米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经超声喷丸处理可使样品表层晶粒细化至纳米量级表层晶粒尺寸约为 10 um,微观应变为0.02%-0.04%.表面纳米层厚度约为10μm.另外,样品表层亚稳相 Fe3C发生分解,形成纳米尺寸的石墨相和α-Fe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体材料 表面纳米化 低碳钢 微观结构
下载PDF
铝、镁合金微弧氧化技术研究现状和产业化前景 被引量:87
8
作者 蒋百灵 张先锋 朱静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29,共7页
概述了铝、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的研究现状 ,探讨了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形成机理。根据铝、镁合金的应用背景 ,采用对比试验法 ,研究了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的耐蚀性和铝合金微弧氧化处理的耐磨性。结合近 3年微弧氧化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效果 。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耐蚀性 耐磨性 产业化前景
下载PDF
铝合金微弧氧化技术 被引量:80
9
作者 蒋百灵 白力静 +1 位作者 蒋永锋 张淑芬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38-142,共5页
介绍了铝合金的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阐述了在电解液中高压脉冲电场作用下铝合金表面 Al2 O3陶瓷层于不同时间段的形成条件和生成机理 ,及与现行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相比可能应用的领域。总结了陶瓷层的制备方法以及电流、电压和溶... 介绍了铝合金的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阐述了在电解液中高压脉冲电场作用下铝合金表面 Al2 O3陶瓷层于不同时间段的形成条件和生成机理 ,及与现行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相比可能应用的领域。总结了陶瓷层的制备方法以及电流、电压和溶液类型等因素对A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微弧氧化 陶瓷层 表面处理
下载PDF
激光熔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8
10
作者 袁庆龙 冯旭东 +1 位作者 曹晶晶 苏志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2-116,共5页
首先从激光熔覆用设备与材料、熔覆层的性能以及工业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激光熔覆技术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其中,着重介绍了激光熔覆层的性能,如耐磨、耐蚀、耐高温等。随后指出了激光熔覆技术目前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如熔覆层的开裂... 首先从激光熔覆用设备与材料、熔覆层的性能以及工业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激光熔覆技术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其中,着重介绍了激光熔覆层的性能,如耐磨、耐蚀、耐高温等。随后指出了激光熔覆技术目前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如熔覆层的开裂与剥落、工件的变形、不完整的熔覆层材料体系以及轻金属的熔覆质量等问题。最后展望了激光熔覆技术的发展前景,并针对目前该技术存在的问题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工艺 材料 熔覆层性能 发展现状 前景展望
下载PDF
AZ91D镁合金在半固态等温热处理中的组织演变 被引量:82
11
作者 李元东 郝远 +1 位作者 闫峰云 方铭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71-575,共5页
研究了未变质处理和变质处理的AZ91D镁合金在半固态等温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并对其组织演变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AZ91D镁合金在液固相区 5 70℃等温处理时 ,未变质处理的δ相由粗大的树枝晶演变为大块状 ,随后δ相发生熔化分... 研究了未变质处理和变质处理的AZ91D镁合金在半固态等温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并对其组织演变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AZ91D镁合金在液固相区 5 70℃等温处理时 ,未变质处理的δ相由粗大的树枝晶演变为大块状 ,随后δ相发生熔化分离 ,并在半固态等温过程中演变为球状 ,初生相最小尺寸可达 5 0~ 80μm ;变质处理的初生δ相由等轴晶演变为小块状 ,随后进一步熔化分离为更细小的块状 ,接着逐渐演变为球状组织 ,初生相最小尺寸可达 2 0~ 60 μm。等温处理时间过长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半固态成形 半固态等温热处理 球状组织
下载PDF
中国褐煤的综合优化利用 被引量:102
12
作者 赵振新 朱书全 +4 位作者 马名杰 张恒 王路宁 颜淑娟 杜晓静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1,共4页
通过分析中国褐煤的特征、分布等,提出了在当前煤炭综合加工利用中中国褐煤综合优化利用的技术与方向,以解决中国环境污染问题,促进褐煤能源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 褐煤 综合优化利用
下载PDF
基于纳米技术的中药基础问题研究 被引量:82
13
作者 杨祥良 徐辉碧 +1 位作者 吴继洲 谢长生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04-105,共2页
中药产生的药理效应不能唯一地归功于该药物特有的化学组成 ,还应与药物的物理状态 (如颗粒尺寸等 )密切相关 .通过将纳米技术引入现代中药的研究开发 ,提出了纳米中药的全新概念 ;阐明了纳米中药的特点 ;展望了纳米中药的发展前景 .
关键词 中药现代化 纳米中药 纳米技术 药理效应 纳米颗粒 中药材加工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95
14
作者 唐中杰 郭铁明 +2 位作者 付迎 惠枝 韩昌松 《金属世界》 2014年第1期36-40,共5页
航空发动机的工作叶片、涡轮盘、燃烧室等关键的高温部件都会使用镍基高温合金。它不但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和抗腐蚀能力,而且有较高的高温强度、蠕变强度和持久强度,以及良好的抗疲劳性能。文章综述了镍基高温合金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 航空发动机的工作叶片、涡轮盘、燃烧室等关键的高温部件都会使用镍基高温合金。它不但有良好的高温抗氧化和抗腐蚀能力,而且有较高的高温强度、蠕变强度和持久强度,以及良好的抗疲劳性能。文章综述了镍基高温合金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合金体系、强化方式、主要制备工艺、应用领域,以及合金中的夹杂物及净化的情况,并介绍了镍基高温合金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前景。镍基高温合金应向低制作成本、高强度、抗热腐蚀性、小密度的方向发展:保持组织稳定性,提高材料高温强度;发展耐热腐蚀性能优越的单晶合金;开发密度尽量小的单晶高温合金;降低成本,减少昂贵的金属元素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发展前景 航空发动机 抗腐蚀能力 高温抗氧化 抗疲劳性能 工作叶片 高温部件
下载PDF
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蚀性 被引量:78
15
作者 郝建民 陈宏 +1 位作者 张荣军 蒋百灵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88-991,共4页
通过NaCl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定性地分析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蚀性,初步研究了陶瓷层表面微观结构对其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的结合方式和生长方式直接影响其耐蚀性,微弧氧化试样的耐蚀性与陶瓷... 通过NaCl中性盐雾腐蚀试验定性地分析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耐蚀性,初步研究了陶瓷层表面微观结构对其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的结合方式和生长方式直接影响其耐蚀性,微弧氧化试样的耐蚀性与陶瓷的厚度有关,陶瓷层厚度的增加并不一定能使其耐蚀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陶瓷层 耐蚀性
下载PDF
X射线衍射分析的实验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65
16
作者 胡林彦 张庆军 沈毅 《河北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83-86,93,共5页
概要介绍了X射线衍射分析的原理及其相关理论,总结了X射线衍射的各种实验方法,对X射线衍射分析的应用分别进行了叙述,最后对X射线衍射分析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X射线衍射分析 实验方法 运动学衍射理论 动力学衍射理论 双晶衍射法 多晶衍射法 点阵常数
下载PDF
挤压变形对AZ31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4
17
作者 翟秋亚 王智民 +2 位作者 袁森 蒋百灵 李树丰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54-258,共5页
采用 50 0 T挤压机试验研究了挤压变形对 AZ3 1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挤压变形 AZ3 1镁合金组织以绝热剪切条纹和细小的 α再结晶等轴晶为基本特征。挤压变形可显著地细化镁合金晶粒并提高镁合金的力学性能。随挤压比的增... 采用 50 0 T挤压机试验研究了挤压变形对 AZ3 1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挤压变形 AZ3 1镁合金组织以绝热剪切条纹和细小的 α再结晶等轴晶为基本特征。挤压变形可显著地细化镁合金晶粒并提高镁合金的力学性能。随挤压比的增大 ,晶粒细化程度增加 ,晶粒尺寸由铸态的 d40 0 μm减小到挤压态的 d1 2 μm( min) ;强度、硬度随挤压比的增大而增大 ,延伸率在挤压比大于 1 6时呈单调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挤压变形 挤压比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硅灰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0
18
作者 何小芳 卢军太 +2 位作者 李小楠 卿培良 曹新鑫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3-428,共6页
混凝土的性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具有活性的硅灰的加入,能很好的改进其性能并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提高了工程质量。本文综述了硅灰及含有硅灰的混合掺料对混凝土耐久性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硅灰对改进混凝土性能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 硅灰 混凝土 耐久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高分子3D打印材料和打印工艺 被引量:86
19
作者 陈硕平 易和平 +2 位作者 罗志虹 诸葛祥群 罗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4-59,共6页
3D打印技术亦称为增材制造,是基于三维数学模型数据,通过连续的物理层叠加,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三维实体的技术。3D打印技术与传统材料加工技术相比有许多突出的优势,吸引了国内外工业界、投资界、学术界、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热切关注... 3D打印技术亦称为增材制造,是基于三维数学模型数据,通过连续的物理层叠加,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三维实体的技术。3D打印技术与传统材料加工技术相比有许多突出的优势,吸引了国内外工业界、投资界、学术界、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热切关注。目前制约3D打印技术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打印工艺和打印材料。高分子聚合物在3D打印材料中占据主要地位。介绍了当前3D打印常用的高分子材料(热塑性高分子和光敏树脂)和与之相适应的打印工艺(FDM、SLS、SLA、Polyjet等),并对它们的特性和优缺点进行了评述,讨论了这些3D打印材料和工艺的开发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高分子 打印材料 打印工艺
下载PDF
等温热处理工艺对AZ91D镁合金半固态组织演变和成形性的影响 被引量:65
20
作者 李元东 郝远 +1 位作者 陈体军 阎峰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43-1148,共6页
研究了等温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AZ91D镁合金半固态组织演变和成形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半固态等温热处理可以将普通金属型铸造的AZ91D镁合金锭中的枝晶组织转变为球形晶粒组织 ,其演变过程为 :在升温过程中晶界处部分γ相... 研究了等温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AZ91D镁合金半固态组织演变和成形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半固态等温热处理可以将普通金属型铸造的AZ91D镁合金锭中的枝晶组织转变为球形晶粒组织 ,其演变过程为 :在升温过程中晶界处部分γ相先发生溶解 ,随着温度的升高 ,剩余的γ相开始熔化 ,继而δ相也发生熔化 ,并在等温处理中逐渐演变为球状 ;保温温度越高 ,半固态重熔和δ相演变过程越快 ,保温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 ,试样易发生变形 ,同时 ,球状晶粒也容易趋于长大。AZ91D镁合金半固态成形所需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温度 5 70℃左右 ,保温时间 2 5~ 35min ;或加热温度 5 80℃左右 ,保温时间 15~ 2 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半固态等温热处理 组织演变 半固态成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