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界面的身体:线下“剧本杀”游戏中的具身传播及空间建构 被引量:6
1
作者 黄婉婷 熊国荣 《传媒论坛》 2022年第8期4-9,共6页
“剧本杀”作为一种新兴的线下娱乐方式,因其创新的社交模式和高沉浸感的游戏体验收获了大批年轻玩家的青睐。伴随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的革新,虚拟网络空间已与个体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连。而线下“剧本杀”游戏的出现,让个体重新寻回亲... “剧本杀”作为一种新兴的线下娱乐方式,因其创新的社交模式和高沉浸感的游戏体验收获了大批年轻玩家的青睐。伴随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的革新,虚拟网络空间已与个体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连。而线下“剧本杀”游戏的出现,让个体重新寻回亲身的互动体验,自愿走出虚拟的交往场域,投入到真实的社交中。面对线下社交和身体的“回归”,人们饱有着充沛的精力,但角色扮演的虚幻和游戏规则的束缚,为实现高效沟通和消解孤寂带来了阻力。本文基于对线下“剧本杀”游戏的考察,试图从玩家的具身传播实践和身体空间建构中,探寻青年群体新的社交可能与情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本杀 推理社交游戏 具身传播 空间建构
下载PDF
网络哀悼中的身体维度探析——以微博账号@逝者如斯夫dead为例
2
作者 熊国荣 王雪静 《新闻前哨》 2024年第6期78-80,共3页
数字时代,死亡不再仅仅意味着逝者生理的终结和生者哀思的开始,还意味着生者与逝者某种全新的交流关系的开启。本文以纪念微博账号@逝者如斯夫dead为例,探讨网络哀悼中的身体维度。在网络哀悼的背景下,纪念微博账号通过文字、图片和表... 数字时代,死亡不再仅仅意味着逝者生理的终结和生者哀思的开始,还意味着生者与逝者某种全新的交流关系的开启。本文以纪念微博账号@逝者如斯夫dead为例,探讨网络哀悼中的身体维度。在网络哀悼的背景下,纪念微博账号通过文字、图片和表情符号等虚拟身体语言的表达,不仅促进了情感互动和关系的持续联结,还通过技术手段创造了逝者的数字化身体形象,在哀悼和纪念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哀悼 身体性 纪念微博账号 持续联结
下载PDF
“劳动解放妇女”:妇女劳动的新道德、新情感与新形式--以《红色中华》(1931—1934)为中心的考察
3
作者 朱昱洁 熊国荣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20,共8页
中央苏区时期留守在后方的农村妇女在党的带领下广泛投入农业劳动生产战线,苏维埃模式的劳动实践以及“劳动解放妇女”的观念进入妇女日常生活。选择《红色中华》妇女参与农业生产相关文本,考察苏区时期“劳动解放妇女”的话语实践过程... 中央苏区时期留守在后方的农村妇女在党的带领下广泛投入农业劳动生产战线,苏维埃模式的劳动实践以及“劳动解放妇女”的观念进入妇女日常生活。选择《红色中华》妇女参与农业生产相关文本,考察苏区时期“劳动解放妇女”的话语实践过程。革命话语对传统劳动观念进行改造,赋予劳动以政治道德,苏区妇女的劳动实践同时也是国家主人翁的生成实践,妇女成为政治与经济意义上的主体;在光荣与愉悦的劳动情感中,苏区妇女重建长期被剥夺的作为人的尊严,作为情感主体而存在;在组织起来的、阶级互助的劳动活动中,妇女学习技术、互帮互助,成长为自觉的且具有阶级意识的劳动主体。多维度的主体地位赋予劳动以解放性内涵,激发妇女自觉投入苏维埃广阔的劳动实践,释放“半边天”的重要作用,妇女解放与苏维埃建设在劳动实践中形成了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区妇女 劳动 政治道德 情感价值 劳动形式
下载PDF
互联网视域下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传播路径
4
作者 王雪静 钟磊 陈凤至 《新闻前哨》 2023年第14期19-21,共3页
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以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为主要载体的红色文化传播占据着重要位置,我们要增强革命纪念馆(博物馆)自身的吸引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本文以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分析红色文化传播现状,探析互联网视域下红... 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以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为主要载体的红色文化传播占据着重要位置,我们要增强革命纪念馆(博物馆)自身的吸引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本文以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分析红色文化传播现状,探析互联网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路径,激发观众主动追寻和缅怀革命先辈足迹的自觉性,继承革命传统,感悟伟大民族精神,让"红色记忆"永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纪念馆(博物馆) 红色文化 传播路径
下载PDF
《红色中华》知识传播的历史意义及启示
5
作者 冯家慧 熊国荣 《红色文化学刊》 2023年第4期63-69,110-111,共9页
《红色中华》是中央苏区影响较大的宣传阵地。本文以《红色中华》的知识传播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该报传播的春耕知识、防疫知识与文化教育知识,总结了《红色中华》知识传播的历史价值,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以通俗的形式普及了... 《红色中华》是中央苏区影响较大的宣传阵地。本文以《红色中华》的知识传播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该报传播的春耕知识、防疫知识与文化教育知识,总结了《红色中华》知识传播的历史价值,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以通俗的形式普及了知识、提升了苏区群众的生存和发展技能、知识普及与群众运动相辅相成。《红色中华》在知识传播中所体现的理论联系实际、贴近人民群众的优良作风,以及整合知识内容的传播技巧,对当前传媒业的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红色中华》 党报党刊 知识传播
原文传递
青蒿如何成为中国“健康使者”——基于《人民日报》1981-2020年的报道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晶晶 熊国荣 《传媒论坛》 2022年第12期33-36,共4页
青蒿是中国拯救百万生命的“健康使者”,也是主流媒体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中国符号。本文基于《人民日报》(1981-2020年)以青蒿为内容的新闻报道,以隐喻分析和新闻文本分析为分析路径,探究主流媒体对青蒿的媒介形象建构。研究发现,媒介... 青蒿是中国拯救百万生命的“健康使者”,也是主流媒体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中国符号。本文基于《人民日报》(1981-2020年)以青蒿为内容的新闻报道,以隐喻分析和新闻文本分析为分析路径,探究主流媒体对青蒿的媒介形象建构。研究发现,媒介建构的青蒿是中国独立自主研发的科技创新形象;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中医药形象;是维护人类健康的中国“本草”形象。青蒿媒介形象的产生与国家时代主题密切相关,其中国“健康使者”的成功塑造与传播者对“中国”主体的“文化自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青蒿 对外传播 人民日报
下载PDF
《中国青年报》在青年网络舆论中的引导力——以“朋克养生”为例
7
作者 杨晶晶 《传媒论坛》 2022年第9期8-11,共4页
当今,青年“朋克养生”文化的健康诉求表征出健康消费畸形化、养生共同体“圈层化”、娱乐狂欢化的态势,正在消解健康知识传播的意义。在引导青年网络舆论时,以《中国青年报》(下文简称《中青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努力做好社会价值引... 当今,青年“朋克养生”文化的健康诉求表征出健康消费畸形化、养生共同体“圈层化”、娱乐狂欢化的态势,正在消解健康知识传播的意义。在引导青年网络舆论时,以《中国青年报》(下文简称《中青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努力做好社会价值引领和媒体融合创新之间的平衡。在社会价值引领方面,《中青报》保持着社会瞭望塔的功能,揭露出商家将健康焦虑商品化的意图,揭示了青年人的处境和社会结构性问题;在媒体融合创新方面,《中青报》探索与圈层间的对话途径,将传受双方、内容发布渠道、云端与线下融合共生,扩大网络舆论引导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朋克养生” 健康传播 舆论引导 主流媒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