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染料木素磺酸钠减轻慢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焦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邢亚康 张丽梅 +3 位作者 王恺迪 温亚娟 黎晓 帅萍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磺酸钠(Genistein-3′-sodium sulfonate,GSS)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型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Bilateral carotid artery ligation,2-VO)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磺酸钠(Genistein-3′-sodium sulfonate,GSS)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型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Bilateral carotid artery ligation,2-VO)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2-VO+Vehicle)、治疗组(2-VO+GSS)3组,应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的活性变化;并应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中IL-1β、NLRP3、Caspase-1、GSDMD的mRNA及(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外周血清中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429);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外周血清中IL-1β含量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3)。对各组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中IL-1β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观察发现,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IL-1β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5,P<0.0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大脑皮层IL-1β的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P<0.0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中NLRP3、GSDMD和Caspase-1 P20的mRNA水平(P=0.0443,P=0.0229,P<0.0001)及蛋白表达水平(P=0.0003,P=0.0007,P=0.0741)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脑皮层中NLRP3、GSDMD和Caspase-1 P20的mRNA水平(P=0.0012,P=0.0044,P=0.0058)及蛋白表达水平(P=0.0084,P=0.0268,P=0.0385)均降低。结论:GSS可通过抑制神经细胞焦亡减轻慢性脑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缺血 染料木素磺酸钠 细胞焦亡
下载PDF
GSS抑制线粒体自噬减轻慢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元损伤的研究
2
作者 范梦瑶 邢亚康 +6 位作者 袁志栋 罗维 陈琦晖 莫亦 黄志华 肖海 黎晓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1093-1099,共7页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磺酸钠(Genisteinsodium sulfonate,GSS)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为慢性脑缺血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采用改良型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Modified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2-VO)制备慢性脑...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磺酸钠(Genisteinsodium sulfonate,GSS)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为慢性脑缺血的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采用改良型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Modified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2-VO)制备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大鼠分为Sham组、2-VO组、2-VO+GSS组(1 mg·kg^(-1)GSS),持续8周后取大鼠脑组织,运用iTRAQ方法鉴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对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O注释富集分析和MCODE分析;同时以“脑损伤+线粒体自噬”为关键词检索GEO数据库获取数据集进行生物信息富集通路分析;随后运用qPCR和Western blot(WB)等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HIF-1α、CypD和LC3Ⅱ/Ⅰ的mRNA及(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蛋白质组学技术测定与分析结果提示,GSS可以改善2-VO大鼠脑组织中的线粒体功能,包括改善线粒体ATP的合成、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和细胞色素复合体、呼吸链复合体和线粒体内膜细胞器生成等;生物信息富集通路分析结果提示,线粒体自噬参与了缺血、衰老和神经元的损伤过程,其中以蛋白质和酶的结合过程最显著。qPCR和WB检测结果显示,GSS显著下调脑组织中线粒体CypD、LC3Ⅱ/Ⅰ的表达水平及HIF-1α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论:GSS对慢性脑缺血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过度自噬,进而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脑缺血 染料木素磺酸钠 线粒体自噬 缺氧诱导因子-1Α
下载PDF
肿瘤细胞核程序性死亡配体1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邓晓 邱莎莎 《赣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1163-1169,共7页
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是一种Ⅰ型跨膜蛋白,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结合,诱导肿瘤免疫逃逸。靶向PD-1/PD-L1通路的临床免疫治疗逐渐开展,但在部分肿瘤治疗中未能取... 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是一种Ⅰ型跨膜蛋白,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结合,诱导肿瘤免疫逃逸。靶向PD-1/PD-L1通路的临床免疫治疗逐渐开展,但在部分肿瘤治疗中未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近年来研究发现PD-L1不仅定位于细胞膜,还定位在细胞质、细胞核或者细胞外,并且发挥相应的功能。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从细胞核PD-L1(Nuclear PD-L1,nPD-L1)的表达、转运、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等方面进行综述。文献复习结果表明,PD-L1在多种肿瘤细胞核中表达。在外界刺激因素作用下,PD-L1可通过核转运蛋白、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蛋白激酶B、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等多个信号通路转运至细胞核内,调控肿瘤增殖和死亡、免疫、血管及干细胞生成。通过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nPD-L1的表达,对肿瘤诊断、治疗、预后、监测及随访均有重要意义,nPD-L1有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并进入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细胞核程序性死亡配体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作用机制
下载PDF
HPV16型E6癌基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4
作者 邓晓 邱莎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2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 E6的表达与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含HPV16 E6癌基因的质粒转染HT29和SW480结肠癌细胞株,通过CCK-8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并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结果转染H...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16 E6的表达与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含HPV16 E6癌基因的质粒转染HT29和SW480结肠癌细胞株,通过CCK-8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并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结果转染HPV16 E6癌基因后,HT29和SW480均表现为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增加,GLU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HPV16 E6可显著降低GLUT1的表达水平,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结肠癌 葡萄糖转运蛋白1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瘤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5
作者 陈龙娇 褚鑫 +2 位作者 黎兵兵 李玲 李伟松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0-872,共3页
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瘤(indolent T-cell lymphoma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ITCL-GI)是一种罕见的低级别、单克隆性、非嗜上皮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本文报道1例73岁男性,小肠ITCL-GI同时发生乙状结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 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瘤(indolent T-cell lymphoma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ITCL-GI)是一种罕见的低级别、单克隆性、非嗜上皮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本文报道1例73岁男性,小肠ITCL-GI同时发生乙状结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例,小肠病变经T淋巴细胞受体基因检测显示单克隆性重排。ITCL-GI应与溃疡性结肠炎及肠病相关性T细胞淋巴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T细胞淋巴瘤 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小肠病变 上皮性 T淋巴细胞受体 溃疡性结肠炎 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三级淋巴结构在肿瘤预后及新辅助化疗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秋月 肖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43-0046,共4页
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atic structure,TLS)是指在肿瘤微环境中发现的免疫细胞的有组织聚集体。TLS主要由B细胞群和T细胞群构成,广泛存在于多种实体瘤中。有研究表明,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过程中化疗药物... 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atic structure,TLS)是指在肿瘤微环境中发现的免疫细胞的有组织聚集体。TLS主要由B细胞群和T细胞群构成,广泛存在于多种实体瘤中。有研究表明,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过程中化疗药物可以诱导TLS的形成,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但是TLS的组成、分布及成熟状态具有差异,在不同肿瘤中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本文将对TLS形成、组成进行介绍,并且将其位置、数量、成熟度与肿瘤预后及新辅助化疗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淋巴结构 预后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宫颈微腺体增生临床病理分析
7
作者 邓晓 邱莎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2411-2414,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微腺体增生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宫颈微腺体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病理组织形态特点、免疫组化标记特征、预后,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宫颈微腺体增生... 目的:探讨宫颈微腺体增生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宫颈微腺体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病理组织形态特点、免疫组化标记特征、预后,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宫颈微腺体增生临床少见,常表现为息肉样新生物,病理学特征为微小腺体增生,可伴有不典型增生,并见细胞实性增生及印戒样细胞,伴较多炎细胞浸润,结合病理组织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特征,可以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该文报道2例患者均无口服避孕药史,月经正常,大体均表现为宫颈新生物,影像学检查与宫颈癌难以鉴别,免疫组化表达CK、CK7、CK8、CK5/6、VIM,不表达p16、p63、p40、CEA,p53为野生型,Ki-67增殖指数低。结论:宫颈微腺体增生属于少见的良性占位性病变,病理学特征为微小腺体增生,可伴有不典型增生,并见细胞实性增生及印戒样细胞,伴较多炎细胞浸润。该病变临床易误诊为宫颈癌,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结合病理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化标记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腺体增生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反应性淋巴管免疫母细胞增殖疾病1例
8
作者 李玲 郑美红 +3 位作者 张心雨 褚鑫 钟成勇 李伟松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5-556,共2页
患者男性,38岁,因“腹胀腹痛不适3天”入院。体检:腹部平坦,右侧腹压痛、反跳痛明显,未触及腹部包块。全腹CT示盲肠及升结肠近端多发憩室伴炎症,局部穿孔可能性大。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急诊入院后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 患者男性,38岁,因“腹胀腹痛不适3天”入院。体检:腹部平坦,右侧腹压痛、反跳痛明显,未触及腹部包块。全腹CT示盲肠及升结肠近端多发憩室伴炎症,局部穿孔可能性大。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急诊入院后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手术顺利,术后予以心电监护、吸氧、胃肠减压、止血、抑酸护胃、抗感染、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 免疫母细胞 病例报道
下载PDF
甲状腺内胸腺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9
作者 武梦 周慧凡 肖秋香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内胸腺癌(Intrathyroid thymic carcinoma,IT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甲状腺内胸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影像学表现、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患者中,2名男性,3... 目的探讨甲状腺内胸腺癌(Intrathyroid thymic carcinoma,IT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甲状腺内胸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影像学表现、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患者中,2名男性,3名女性,平均年龄58岁。ITTC临床多表现为颈部包块,本研究病例中,3例位于左侧,2例位于右侧,其中例3女性患者伴对侧叶结节性甲状腺肿,例2男性患者次年对侧叶甲状腺出现甲状腺乳头状癌。例3及例4因声音嘶哑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就诊,例1及例3均因触及颈部无痛性肿块就诊,例5则因颈前区肿物进行性增大就诊。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肿瘤组织被纤维化间隔分隔成小叶状,纤维间隔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细胞形态呈上皮样、合体样、梭形、鳞状,细胞核大,细胞分界不清。免疫表型显示肿瘤细胞CD5、CD117、P63、CK5/6、CK19、Ki67为阳性。TTF-1、TG、BRAF为阴性。结论ITTC临床少见,组织学及细胞学检查难以与未分化甲状腺癌及低分化鳞状细胞癌进行区分,需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组织学形态进行诊断,肿瘤细胞中CD5及CD117的表达对于ITTC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内胸腺癌 病理特征 免疫表型
下载PDF
膀胱孤立性髓系肉瘤1例
10
作者 李玲 李伟松 +3 位作者 褚鑫 张晋 钟成勇 张文书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118-1119,共2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髓系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膀胱孤立性髓系肉瘤,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复习相关文献,并对其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结果患者男性,年龄48岁,以间歇性肉眼血尿一月余入院,行尿道肿瘤电切术,... 目的探讨孤立性髓系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1例膀胱孤立性髓系肉瘤,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复习相关文献,并对其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结果患者男性,年龄48岁,以间歇性肉眼血尿一月余入院,行尿道肿瘤电切术,肿瘤病理检查:膀胱被覆黏膜上皮下见弥漫浸润性生长的圆形、卵圆形异型细胞,细胞中等偏大,部分瘤细胞核不规则,核染色质细腻,可见核仁,胞质少,可见核分裂像及“星空现象”。免疫组化示MPO、CD117、CD34、CD43、BCL-2、CD99均为阳性,TdT、CD68少量阳性,骨髓活检示骨髓增生大致正常。结论孤立性MS是一种罕见血液系统恶性实体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特征,误诊率高,明确诊断后应尽快制定诊疗方案,防止其进展为急性白血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肉瘤 膀胱 原发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结肠低分化腺癌合并平滑肌肉瘤形成的碰撞瘤1例
11
作者 张晋 李玲 缪作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108-1109,1122,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碰撞瘤的发生机制及临床病理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结肠碰撞瘤的临床及其病理学特征。结果肿瘤由2种成分组成,二者界限清楚,互相毗邻。一种成分可见肿瘤细胞呈实性片状、菊团样、小梁状生长,缺乏明显的腺管分化,细胞... 目的探讨结肠碰撞瘤的发生机制及临床病理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结肠碰撞瘤的临床及其病理学特征。结果肿瘤由2种成分组成,二者界限清楚,互相毗邻。一种成分可见肿瘤细胞呈实性片状、菊团样、小梁状生长,缺乏明显的腺管分化,细胞核增大,复层,染色质丰富,核仁明显,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表型:CK、CDX-2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80%。另一种成分为梭形细胞呈束状排列,胞浆强嗜酸性,胞质两端圆钝及不典型性,易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表型:Des min、SMA、Vimentin阳性。结论结肠低分化腺癌合并平滑肌肉瘤所形成的碰撞瘤极其罕见,对于它的治疗及预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因此,仍然需要大量的病例及临床资料研究以明确碰撞瘤的病因、治疗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碰撞瘤 平滑肌肉瘤 腺癌 病例报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