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血磷脂酸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南海 朱祖余 +2 位作者 曾繁银 黄晓峰 邱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979-981,共3页
目的 探讨溶血磷脂酸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0例脑梗死患者、2 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仅于 3天内发作者为TIA1组 ) ]患者、9例反复TIA发作 (首次TIA发作 3天后仍有发作者为TIA2组 )患者 ,在发病 ... 目的 探讨溶血磷脂酸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0例脑梗死患者、2 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仅于 3天内发作者为TIA1组 ) ]患者、9例反复TIA发作 (首次TIA发作 3天后仍有发作者为TIA2组 )患者 ,在发病 3天内、2周、4周时定磷法测定血浆溶血磷脂酸 (LPA)水平 ,并与 2 0例健康人作对照。测定 6例反复TIA发作患者抗血小板治疗 3个月 (试验组 )治疗前后血浆LPA水平 ,并与 5例未抗血小板治疗者 (对照组 )作对照。结果 ①脑梗死组在发病 3天内、2周时 ,TIA1组发病 3天内及TIA2组发病 3天内、2周、4周时血浆LPA水平升高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②反复TIA发作患者治疗 3个月后试验组血浆LPA水平显著下降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对照组血浆LPA水平下降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LPA可作为早期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项指标 ;存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患者 ,当血浆LPA水平升高时 ,应积极抗血小板等治疗 ,LPA可作为疗效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脑缺血 暂时性 溶血脂素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南海 朱祖余 +2 位作者 刘春棋 曾繁银 黄晓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F002-F002,F003,共2页
关键词 LPA 缺血性脑卒中 血浆 溶血磷脂酸 脑卒中患者 临床意义 分子标记物 G蛋白偶联受体 平滑肌收缩 轴突
下载PDF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南海 娄建云 黄晓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1254-1255,共2页
关键词 引流术 脑出血/治疗
下载PDF
癫痫持续状态67例治疗体会
4
作者 何文华 张强 +1 位作者 肖祖锋 何重福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437-438,共2页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治疗 抢救方法 发病原因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恶性症候群一例报告
5
作者 陈发熙 《赣南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Z2期150-151,共2页
抗精神病的药物有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等副作用。恶性症候群(Syndrome malin简称SM)是由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严重的副作用。如识别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现将我院所见1例报道如下。 宋某某,女性,19岁,住院号:2619。患者因受... 抗精神病的药物有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等副作用。恶性症候群(Syndrome malin简称SM)是由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严重的副作用。如识别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现将我院所见1例报道如下。 宋某某,女性,19岁,住院号:2619。患者因受精神刺激,急起失眠,继而兴奋,语言增多,行为异常等。当地拟诊“精神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剂/副作用 精神病 中毒性/诊断 中毒性/治疗
下载PDF
尼莫地平保护脑出血后脑损害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6
作者 黄旭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668-3669,共2页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在保护脑出血后脑损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2008年6月至2011年7月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72例,根据住院治疗期间是否选择尼莫地平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n=87)和对照组(n=85),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在保护脑出血后脑损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2008年6月至2011年7月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72例,根据住院治疗期间是否选择尼莫地平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n=87)和对照组(n=8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脑损害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痊愈、显效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肿体积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尼莫地平对于脑出血患者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减少神经功能损害,促进患者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脑出血 脑损害 局部脑血流
下载PDF
中老年头痛病人脑血管病变特点 被引量:5
7
作者 黄旭华 刘南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65-1866,共2页
头痛广泛地存在于临床各种疾病上。全世界每年大概有6亿左右的头痛病患者,大约有46%的成年人曾经经历过头痛的发作。在神经内科门诊患者最常见的主诉症状便是头痛。头痛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很多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都有头... 头痛广泛地存在于临床各种疾病上。全世界每年大概有6亿左右的头痛病患者,大约有46%的成年人曾经经历过头痛的发作。在神经内科门诊患者最常见的主诉症状便是头痛。头痛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很多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都有头痛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脑血管病变
下载PDF
特发性震颤一家系临床特征及颅脑磁共振成像初探
8
作者 肖祖锋 陶立刚 +1 位作者 刘少强 余海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733-1735,共3页
关键词 特发性震颤 磁共振成像 系谱 体征和症状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南海 黄晓峰 +2 位作者 钟建林 刘春棋 邱芳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252-1254,共3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机制,分析达到预防脑梗死复发效果所需强化治疗的最短时间。方法选取经临床和CT/MRI确诊的发病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机制,分析达到预防脑梗死复发效果所需强化治疗的最短时间。方法选取经临床和CT/MRI确诊的发病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阿司匹林片口服,每次100mg,每天1次。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天3次.连服60d。全部患者于发病72h内及治疗30、60d时测定血浆LPA含量。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血浆LPA含量变化的影响,并随访2个月内脑梗死的复发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浆LPA含量均明显降低,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30d时血浆LPA含量则已降至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60d内脑梗死复发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以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浆LPA含量,与阿司匹林合用可能有较好的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效果。建议急性脑梗死发病后的强化治疗时间不少于1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溶血磷脂素类 通心络胶囊 阿司匹林
原文传递
脊髓萎缩合并淋巴瘤1例报告
10
作者 赖燕蔚 王建雄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8-428,共1页
关键词 淋巴瘤 缩合 脊髓
下载PDF
发作性睡病10例报告
11
作者 赖燕蔚 王建雄 曾繁银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524-524,共1页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9例,女1例,起病年龄2~20岁,平均11岁.无诱因者7例,有诱因者3例,分别为枕部碰伤,与人发生口角、受到惊吓.既往无特殊情况8例,1例病前1年曾头外伤,另1例病前1个月曾"感冒"发热.均无家族史.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