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自然杀伤(NK)细胞中自然杀伤2组成员D(NKG2D)受体-配体信号轴发挥抗肿瘤作用及肿瘤对此信号轴的逃逸机制,通过多种方法利用该途径提高肿瘤清除率,为临床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应用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系统,以“na...目的探讨自然杀伤(NK)细胞中自然杀伤2组成员D(NKG2D)受体-配体信号轴发挥抗肿瘤作用及肿瘤对此信号轴的逃逸机制,通过多种方法利用该途径提高肿瘤清除率,为临床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应用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系统,以“natural killer(NK)、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D(NKG2D)、nkg2d ligands、tumor、tumor escape”为英文关键词,以“自然杀伤细胞、NKG2D受体、NKG2D配体、肿瘤、肿瘤逃逸”为中文关键词,交叉检索1999年1月—2023年4月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NKG2D受体及配体的结构和作用;肿瘤逃逸NK细胞NKG2D受体-配体信号轴的机制;利用NK细胞NKG2D受体-配体信号轴治疗肿瘤的方法。排除标准:与肿瘤治疗相关性较低的文章。最终纳入文献65篇。结果肿瘤通过调节NKG2D受体和配体的表达,或通过阻断该信号轴作用逃避NK细胞的清除。通过提高NKG2D受体或配体表达提高其识别特异性,明显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结论通过抗体清除可溶性NKG2D配体,解除NKG2D受体-配体轴的阻断;通过小分子化合物提高NKG2D受体或配体表达;通过过继抗原嵌合受体NK细胞提高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治疗效果。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早期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脓毒症患儿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72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将患儿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根据临床结局将患儿分为幸存组和死亡组,探讨早期MPV值、小儿危...目的:研究早期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脓毒症患儿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72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将患儿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根据临床结局将患儿分为幸存组和死亡组,探讨早期MPV值、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评分)及预后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脓毒症患儿的MPV值(8.5±1.14、8.9±1.12、10.0±1.04)和病死率(7.14%、20.43%、25.37%)随病情严重程度(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增加而升高,PCIS评分(80.71±4.99、76.86±7.40、73.93±8.91)则相反。死亡组患儿MPV值高于幸存组(9.7±1.07 vs 8.8±1.15),PCIS评分低于幸存组(73.79±6.62 vs 78.84±4.77)。MPV值与PCIS评分呈负相关(r=-0.271,P<0.001),与病死率呈正相关(r=0.513,P<0.001),MPV值越高,PCIS评分越低,病死率越高。结论:早期MPV值与脓毒症患儿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早期MPV值越高,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展开更多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ox 1,HMGB1)是一种多功能核内蛋白,在所有哺乳动物细胞中广泛表达,可调节DNA复制和基因转录,参与细胞自噬反应。释放在胞外的HMGB1可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研究发现,HMGB1与许多儿科...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ox 1,HMGB1)是一种多功能核内蛋白,在所有哺乳动物细胞中广泛表达,可调节DNA复制和基因转录,参与细胞自噬反应。释放在胞外的HMGB1可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研究发现,HMGB1与许多儿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将对近年来HMGB1在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缺氧缺血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儿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自然杀伤(NK)细胞中自然杀伤2组成员D(NKG2D)受体-配体信号轴发挥抗肿瘤作用及肿瘤对此信号轴的逃逸机制,通过多种方法利用该途径提高肿瘤清除率,为临床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应用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系统,以“natural killer(NK)、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D(NKG2D)、nkg2d ligands、tumor、tumor escape”为英文关键词,以“自然杀伤细胞、NKG2D受体、NKG2D配体、肿瘤、肿瘤逃逸”为中文关键词,交叉检索1999年1月—2023年4月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NKG2D受体及配体的结构和作用;肿瘤逃逸NK细胞NKG2D受体-配体信号轴的机制;利用NK细胞NKG2D受体-配体信号轴治疗肿瘤的方法。排除标准:与肿瘤治疗相关性较低的文章。最终纳入文献65篇。结果肿瘤通过调节NKG2D受体和配体的表达,或通过阻断该信号轴作用逃避NK细胞的清除。通过提高NKG2D受体或配体表达提高其识别特异性,明显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结论通过抗体清除可溶性NKG2D配体,解除NKG2D受体-配体轴的阻断;通过小分子化合物提高NKG2D受体或配体表达;通过过继抗原嵌合受体NK细胞提高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治疗效果。
文摘目的:研究早期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脓毒症患儿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72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将患儿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根据临床结局将患儿分为幸存组和死亡组,探讨早期MPV值、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评分)及预后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脓毒症患儿的MPV值(8.5±1.14、8.9±1.12、10.0±1.04)和病死率(7.14%、20.43%、25.37%)随病情严重程度(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增加而升高,PCIS评分(80.71±4.99、76.86±7.40、73.93±8.91)则相反。死亡组患儿MPV值高于幸存组(9.7±1.07 vs 8.8±1.15),PCIS评分低于幸存组(73.79±6.62 vs 78.84±4.77)。MPV值与PCIS评分呈负相关(r=-0.271,P<0.001),与病死率呈正相关(r=0.513,P<0.001),MPV值越高,PCIS评分越低,病死率越高。结论:早期MPV值与脓毒症患儿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早期MPV值越高,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
文摘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ox 1,HMGB1)是一种多功能核内蛋白,在所有哺乳动物细胞中广泛表达,可调节DNA复制和基因转录,参与细胞自噬反应。释放在胞外的HMGB1可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研究发现,HMGB1与许多儿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将对近年来HMGB1在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缺氧缺血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儿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