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产物通过调控神经炎症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索宗武 魏凯欣 +7 位作者 徐依 唐思琪 程齐来 黄浩 李春莹 刘东旭 刘向前 李小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84-2300,共17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神经炎症与AD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天然来源的活性成分和提取物具有多靶点、多途径、高效低毒、疗效持久等优点,在AD防治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通...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神经炎症与AD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天然来源的活性成分和提取物具有多靶点、多途径、高效低毒、疗效持久等优点,在AD防治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潜力。通过对近5年天然产物及提取物在AD防治中的抗炎作用机制包括调控小胶质细胞活化、抑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通路、抑制活性氧通路等进行综述,为天然产物及提取物对AD的临床防治及新药开发提供科学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炎症 天然产物 小胶质细胞活化 核因子-ΚB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活性氧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大蒜及其活性成分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蒲川 胡海波 +4 位作者 匡海学 彭金年 谭莹 黄浩 胡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74-2183,共10页
大蒜Allium sativum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草本植物,因其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癌、抗氧化、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高血压等生物学活性而被广泛使用。研究显示,大蒜提取物含有多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化学成分,如有机硫化合物、黄酮... 大蒜Allium sativum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草本植物,因其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癌、抗氧化、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高血压等生物学活性而被广泛使用。研究显示,大蒜提取物含有多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化学成分,如有机硫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皂苷类化合物等,其中,大蒜素的生物活性最为显著,也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物质。大蒜素是一种具有广泛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的有机硫化合物,研究显示其对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蒜素显示出的抗病原微生物机制主要是对菌体巯基酶的竞争性抑制、对菌体结构的破坏及对生物被膜的影响等。近年来,研究证明大蒜素在与其他药物载体联用时能有效提高其抗病原微生物的活性或延长其作用时间。因此,大蒜素与其他药物载体的联用可以成为提高大蒜素化学性质稳定性的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法。主要总结了近10年来大蒜及其活性成分在抗病原微生物方面发挥的作用并阐述了大蒜素发挥作用的机制以及与其他药物载体联用的效果,以期为大蒜在抗病原微生物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大蒜素 抗病原微生物 机制 生物被膜 药物载体
原文传递
糖尿病足病理机制与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道英 杨燕玲 +1 位作者 黄浩 陈垒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36-642,共7页
目的总结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s)的分子学和遗传学基础以及临床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以期为DFUs药物开发和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56篇,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基本生化特征的代... 目的总结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s)的分子学和遗传学基础以及临床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以期为DFUs药物开发和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56篇,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基本生化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中DFUs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由神经、血管、免疫、代谢等内源性变化和感染、创伤、压力等外源性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在DFUs中,多个生理愈合过程均出现功能紊乱,包括生长因子生成,血管新生,白细胞吞噬,角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胶原沉积,肉芽组织形成等等。临床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改善微循环功能、人生长因子、高压氧疗法、负压疗法、伤口清创术、电击疗法等等。结论DFUs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受多种分子和细胞以及表观遗传的调控。揭示其复杂的生理/病理机制将有利于开发建立新颖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慢性难愈合伤口 病理机制 治疗方法
下载PDF
糙叶五加果实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小军 金官佑 +3 位作者 张晓丹 吴贤哲 金伦喆 刘向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7-434,共8页
基于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BV2为生物活性导向模型首次研究糙叶五加Acanthopanax henryi(Oliv.) Harms果实的化学成分。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制备液相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分析结合理化... 基于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BV2为生物活性导向模型首次研究糙叶五加Acanthopanax henryi(Oliv.) Harms果实的化学成分。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薄层、制备液相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分析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糙叶五加果实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甲基-2-糠醛(1)、5-羟基麦芽酚(2)、原儿茶酸(3)、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4)、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5)、山奈酚-3-芸香苷(6)、(-)-松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7)、(+)-simplexoside(8)、(-)-芝麻素(9)、松香(10)、苯甲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O-乙酸酯(11)、3,4-二羟基-p-薄荷-1-烯(12)、(4R)-p-薄荷-1-烯-4,7-二醇(13)、(2E,6R)-2,6-二甲基-2,7-辛二烯-1,6-二醇(14)、(+)-(3S,4S,6R)-3,6-二羟基-1-薄荷烯(15)、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醛酸苷(16)、styraxlignolide E(17)、styraxlignolide D(18)。化合物2、8、10~15、17、18为首次从五加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7为首次从五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4~6、9、16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抗炎活性筛选结果表明,被测试化合物均表现出了一定的NO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4、7、9、12、13、18表现出了适度的抑制NO生成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叶五加 黄酮 单萜 木脂素 化学成分 抗炎活性
下载PDF
油茶三萜类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徐依 唐思琪 +2 位作者 黄浩 刘向前 李小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10-1219,共10页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也是世界4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大量现代植物化学研究发现油茶中主要含有三萜类、黄酮类及鞣质类等成分,其中三萜皂苷是油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该种植物的皂苷母核多为齐墩果烷型五...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也是世界4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大量现代植物化学研究发现油茶中主要含有三萜类、黄酮类及鞣质类等成分,其中三萜皂苷是油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该种植物的皂苷母核多为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且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心血管系统保护、降血糖、调血脂、杀菌、神经细胞保护、抗炎等活性。对油茶三萜类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针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构效关系分析,以期为油茶这一药食两用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三萜 三萜皂苷 抗肿瘤 心血管系统保护 降血糖 调血脂 杀菌 抗炎 构效关系
原文传递
糙叶五加正丁醇萃取部位抗炎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唐思琪 罗姣 +4 位作者 黄浩 吴贤哲 金伦喆 刘向前 李小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4期598-606,共9页
本文对糙叶五加果实正丁醇萃取物的抗炎活性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C_(18)柱色谱、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液相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分析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糙叶... 本文对糙叶五加果实正丁醇萃取物的抗炎活性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C_(18)柱色谱、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液相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分析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糙叶五加果实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鉴定出17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2)、芦丁(3)、1,3-双咖啡酰奎宁酸(4)、1,4-双咖啡酰奎宁酸(5)、1,5-双咖啡酰奎宁酸(6)、3,4-双咖啡酰奎宁酸(7)、3,5-双咖啡酰奎宁酸(8)、4,5-双咖啡酰奎宁酸(9)、绿原酸甲酯(10)、(2E,6S)-1-羟基-2,6-二甲基-2,7-辛二烯-6-β-D-吡喃葡萄糖苷(11)、(2Z,6R)-6-羟基-2,6-二甲基-2,7-辛二烯-1-β-D-吡喃葡萄糖苷(12)、(2Z,6R)-1-羟基-2,6-二甲基-2,7-辛二烯-6-β-D-吡喃葡萄糖苷(13)、(2E,6R)-6-羟基-2,6-二甲基-2,7-辛二烯-1-β-D-吡喃葡萄糖苷(14)、(2E,6R)-1-羟基-2,6-二甲基-2,7-辛二烯-6-β-D-吡喃葡萄糖苷(15)、(-)-(3S,4S,6R)-3,6-二羟基-1-薄荷烯6-O-β-D-吡喃葡萄糖苷(16)、(-)-(3S,4S,6R)-3,6-二羟基-1-薄荷烯3-O-β-D-吡喃葡萄糖苷(17)。化合物11、16、17为首次从五加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15为首次从五加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1~9之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在0~80μM的浓度范围内,被测试化合物均无明显的细胞毒性,化合物10和16具有较好的NO抑制活性且呈剂量相关;化合物6和17表现出了适度的NO抑制活性;其它被测试化合物具有微弱的或者无NO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叶五加 黄酮苷 咖啡酰奎宁酸 单萜苷 化学成分 抗炎活性
下载PDF
Chemerin蛋白与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邱杭 朱晓娟(综述) +1 位作者 佟天天 黄浩(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8-643,共6页
Chemerin是一种能够趋化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向炎症部位发生聚集的炎症因子,通过与其受体CMKLR1、GPR1、CCRL2结合,从而产生促炎或抗炎的作用。目前发现chemerin与多种疾病之间都存在联系,其中对炎症及癌症的研究最为深入。Che... Chemerin是一种能够趋化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向炎症部位发生聚集的炎症因子,通过与其受体CMKLR1、GPR1、CCRL2结合,从而产生促炎或抗炎的作用。目前发现chemerin与多种疾病之间都存在联系,其中对炎症及癌症的研究最为深入。Chemerin发挥着促炎、抗炎以及促癌和抗癌两种不同的作用,这是不同亚型作用的结果,但对其中发挥作用的亚型仍未有研究对其阐明,深入了解chemerin的各种亚型与这些疾病之间的机制可为chemerin在其中起到的治疗作用提供重要信息。文章就chemerin在炎症、癌症、心血管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2型糖尿病、帕金森病以及胆石症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对将来chemerin在这些疾病中具体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ERIN 亚型 炎症 癌症
下载PDF
濒危药用植物独脚金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
8
作者 唐思琪 索宗武 +4 位作者 赖政松 施咏滔 周秀芹 薛梦鑫 李小军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58-2963,共6页
目的:掌握半寄生植物独脚金的群落结构特征,为独脚金野生资源保护以及合理有序利用夯实基础。方法:分别在广东惠州、福建龙岩、江西赣州等独脚金分布区域设置样地,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不同分布点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的种群组成、结构特征... 目的:掌握半寄生植物独脚金的群落结构特征,为独脚金野生资源保护以及合理有序利用夯实基础。方法:分别在广东惠州、福建龙岩、江西赣州等独脚金分布区域设置样地,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不同分布点进行调查,分析其群落的种群组成、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结果:不同样地共涉及31科56属61种植物。独脚金群落类型可分为6个类别,其中马唐在各群落中的重要值总和最大,达106.3%,为典型的优势物种。各群落物种丰富度(S)、Simpson指数(D)和Shannon-Wiener指数(H′)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多样性系统中的物种均匀度Pielou指数(E)则有所不同。结论:独脚金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照,喜分布在开阔平整的荒草地,其伴生植物主要为草本类植物,群落中寄主生长旺盛则有利于独脚金的生长发育。建议加大独脚金野生资源保护力度,深入研究人工栽培独脚金的关键技术,从根本上改善独脚金资源短缺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脚金 半寄生植物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群落相似性
下载PDF
虎耳草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温望文 姚宝乐 +6 位作者 朱晓娟 佟天天 白隆博 胡海波 温慧玲 张文平 黄浩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1151-1163,共13页
虎耳草属植物在全球约有500多种,作为民间药广泛应用于东亚地区,大多以全草入药,具有祛风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疹、湿疹、中耳炎等疾病治疗。虎耳草属植物药理作用广泛,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目前,虎耳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 虎耳草属植物在全球约有500多种,作为民间药广泛应用于东亚地区,大多以全草入药,具有祛风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疹、湿疹、中耳炎等疾病治疗。虎耳草属植物药理作用广泛,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目前,虎耳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虽已有一定的报道,但缺乏系统性整理,笔者结合国内外近40年来的相关文献,总结了虎耳草属植物中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对其主要的黄酮、苯丙素、甾体、萜类,有机酸及有机酸酯类等化学成分,以及抗病毒、抗癌、抗菌、保肝、抗炎、抗氧化、抗衰老、抗组织增生、抑制酪氨酸酶等药理活性进行了汇总与分析,为虎耳草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耳草属植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裸花紫珠化学成分抗感染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晓轩 李亚梅 +5 位作者 肖邦 杨建琼 金洪光 黄浩 李林福 刘海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1126-1133,1142,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裸花紫珠发挥抗感染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对15个裸花紫珠抗菌活性成分潜在的作用靶点进行筛选,富集与感染相关的信号通路;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对筛选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抗菌...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裸花紫珠发挥抗感染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对15个裸花紫珠抗菌活性成分潜在的作用靶点进行筛选,富集与感染相关的信号通路;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对筛选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抗菌活性成分与感染的交集基因231个,其中degree值排名前5的核心靶点为:STAT3、TNF、AKT1、IL6、VEGFA;富集得到107条与感染相关的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木犀草素、槲皮素与排名前5的核心靶点均对接良好,其中STAT3与AKT1具有最高的libdockscore值。结论:裸花紫珠发挥抗感染作用的潜在靶点可能为STAT3和AK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花紫珠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抗感染
下载PDF
糙叶五加根皮和茎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及其抗炎活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思琪 徐依 +5 位作者 索宗武 罗姣 黄浩 程齐来 刘向前 李小军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1115-1125,共11页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法分析研究糙叶五加根皮和茎的脂溶性化学成分,并评价其抗炎活性。方法: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石油醚萃取的方法分别提取糙叶五加根皮和茎中的脂溶性化合物,...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法分析研究糙叶五加根皮和茎的脂溶性化学成分,并评价其抗炎活性。方法: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石油醚萃取的方法分别提取糙叶五加根皮和茎中的脂溶性化合物,提取液经挥干后使用二氯甲烷溶解,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质谱库检索系统对其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采用MTT法测试细胞毒性,Griess法检测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的抑制效果。结果:从糙叶五加根皮和茎的脂溶性成分中共鉴定出66个化合物,其中根皮和茎中分别鉴定出54种和15种脂溶性成分,分别占总峰面积的89.32%和82.33%。另外,在测试浓度为50μg·mL^(-1)时,糙叶五加根皮和茎的脂溶性成分对RAW264.7和BV2细胞均无细胞毒性,且对NO的产生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结论:糙叶五加根皮和茎的脂溶性成分均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然而,其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使用时应加以区分,本研究为糙叶五加的质量评价和进一步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叶五加 脂溶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抗炎活性
下载PDF
基于地方志对古今赣南地产药材的梳理考证
12
作者 张军花 吴春梅 +3 位作者 李加林 彭金年 李晓文 胡海波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9期906-916,共11页
目的:整理历代可查的赣南地方志情况,梳理考证收载的赣南地产中药历史演变。方法:基于中国数字方志库等电子数据库,及赣南本地各图书馆收集的历代赣南地方志,整理可查地方志名录,统计和分析其中对赣南地产药物的论述。结果:共整理出古代... 目的:整理历代可查的赣南地方志情况,梳理考证收载的赣南地产中药历史演变。方法:基于中国数字方志库等电子数据库,及赣南本地各图书馆收集的历代赣南地方志,整理可查地方志名录,统计和分析其中对赣南地产药物的论述。结果:共整理出古代(民国及以前)地方志108部及现代赣南地方志27部,其中可查阅62部古代地方志和18部现代地方志。古代赣南地方志共收录药物148种;而现代赣南地方志中记载各县的中药材明显增加,收载药材达550余种。结论:不同时期赣南地方志所记载的地产药材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仙茅、何首乌、骨碎补、山药、葛根等最为常见,可作为赣南地产药材开发研究的重点考察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地产药材 赣南中药资源 赣南地方志
下载PDF
闪式提取法研究糙叶五加根皮和茎的脂溶性成分
13
作者 唐思琪 徐依 +3 位作者 罗姣 黄浩 刘向前 李小军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9期895-905,共11页
目的:研究糙叶五加不同药用部位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闪式提取法分别提取糙叶五加根皮和茎中的脂溶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质谱库检索系统对其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 目的:研究糙叶五加不同药用部位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闪式提取法分别提取糙叶五加根皮和茎中的脂溶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质谱库检索系统对其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糙叶五加根皮和茎的脂溶性成分中共鉴定出68个化合物,其中根皮和茎中分别鉴定出47和24种脂溶性成分,分别占总峰面积的78.86%和91.87%。结论:闪式提取糙叶五加根皮和茎的脂溶性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可为糙叶五加的质量评价和进一步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叶五加 闪式提取法 脂溶性成分 气质联用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体外实验探讨黑种草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
14
作者 温望文 姚宝乐 +6 位作者 朱晓娟 佟天天 白隆博 胡海波 刘海 李林福 黄浩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11期129-143,共1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体外实验,探究黑种草(Nigella sativa)治疗糖尿病(DM)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ETCM数据库结合文献调研获取黑种草化学成分,根据ADME筛选中药有效成分,并利用TCMSP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有效成...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体外实验,探究黑种草(Nigella sativa)治疗糖尿病(DM)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ETCM数据库结合文献调研获取黑种草化学成分,根据ADME筛选中药有效成分,并利用TCMSP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有效成分的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挖掘DM疾病的相关靶点;将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作为黑种草治疗DM的研究靶点,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筛选枢纽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构建有效成分-疾病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并筛选出核心成分和黑种草治疗DM的核心靶点;最后通过SwissDock Web Site、PyMol和UCSF Chimer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黑种草对Min6细胞中关键靶标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黑种草干预糖尿病的核心成分有百里醌、常春藤皂苷元、羊毛甾醇、山柰酚、β-谷甾醇、亚油酸、油酸、β-香树精、二聚百里醌和2,4-二羟基苯乙酸甲酯,枢纽靶点有INS、AKT1、TNF、ALB、IL6等,核心靶点有CYP19A1、HSD11B1、ALOX5、AR、ACHE等,黑种草治疗DM的主要信号通路为AGE-RAGE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通路和胰岛素信号通路、2型糖尿病通路和胰高血糖素等,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显示大部分核心成分与枢纽靶点、核心靶点有较好的亲和力;体外实验结果发现,相比造模组,黑种草提取物给药组(0.30、0.6、1.2、2.4mg·mL-1)的INS、AKT1、ALOX5和AR的mRNA表达均显著提升,ACHE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该研究揭示了黑种草治疗糖尿病的部分作用机制,为黑种草治疗DM的深入研究和黑种草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种草 糖尿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物质基础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