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黏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志义 刘斌 吴启峰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54,共3页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已得到多数学者认可,有关不同类型胃黏膜病变的Hp感染情况也有较多报道,然而由于检测方法的不同以及对胃黏膜病变的分类定义的差异,其结果差异甚大。我们采用病理组织切片H—E和Giemsa染色检测H...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已得到多数学者认可,有关不同类型胃黏膜病变的Hp感染情况也有较多报道,然而由于检测方法的不同以及对胃黏膜病变的分类定义的差异,其结果差异甚大。我们采用病理组织切片H—E和Giemsa染色检测Hp,按照2000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病理诊断分级标准定义胃黏膜病变,对721例胃黏膜病变与Hp感染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黏膜病变 病理组织切片 诊断分级标准 HP感染 慢性胃炎 染色检测
原文传递
睾丸精原细胞瘤免疫表型及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志义 张著学 +1 位作者 刘斌 吴启峰 《实用癌症杂志》 2008年第5期478-479,482,共3页
目的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免疫表型、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光镜观察和多种免疫组化标记,分析8例睾丸精原细胞瘤病理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化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8例睾丸精原细胞瘤,平均年龄41.4岁,巨检肿瘤... 目的探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免疫表型、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光镜观察和多种免疫组化标记,分析8例睾丸精原细胞瘤病理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化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8例睾丸精原细胞瘤,平均年龄41.4岁,巨检肿瘤均呈类长椭圆形,最大径平均10.4 cm,包膜完整,切面灰白色鱼肉状;镜下均表现为典型精原细胞瘤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PLAP、D2-40、CD117均为强阳性(8/8),其中2例HCG-α阳性,1例CD30阳性;而AFP、CK-LMW及Vim均为阴性(8/8)。结论睾丸精原细胞瘤好发于中年男性,其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化检测,免疫标记物PLAP、D2-40、CD117、CD30、HCG和AFP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精原细胞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STAT3、Foxp3、IL-6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9
3
作者 颜春辉 于燕妮 郭莉莉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85-90,共6页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信号转导及转录因子3(STAT3)、叉头盒p3(Foxp3)及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联。方法 选择4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作为实验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信号转导及转录因子3(STAT3)、叉头盒p3(Foxp3)及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联。方法 选择4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作为实验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等病理临床参数,同时选择20例患者结直肠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中STAT3、Foxp3及IL-6的表达,分析3种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3种蛋白之前的相互关系。结果 实验组STAT3、Foxp3、IL-6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STAT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3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STAT3、Foxp3和IL-6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STAT3、Foxp3和IL-6蛋白过量表达提示患者恶性程度高,转移可能性大,可以作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白细胞介素6 信号转导及转录因子3 叉头盒p3 表达 病理特征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茂玲 赵婷婷 +4 位作者 杨眉 杨家焕 安邦权 夏世勤 苏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96-297,300,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因素。方法共检测102例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输注前及输注后1、24h的血小板计数,计算出血小板校正计数增加值(CCI值),结合临床表现判断输注疗效。患者输注血小板前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并根据是否有... 目的分析影响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因素。方法共检测102例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输注前及输注后1、24h的血小板计数,计算出血小板校正计数增加值(CCI值),结合临床表现判断输注疗效。患者输注血小板前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并根据是否有血小板抗体、并发症、输注次数及输注的血小板种类对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CCI值进行分组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71.6%(73/102)。无效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17.2%)高于有效组(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并发症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52.8%)低于无并发症组(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输注次数增加,血小板输注效率降低。不同血小板输注次数组间输注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小板种类间比较,血小板输注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h和24hCCI值与血小板抗体是否阳性及患者是否有并发症均有关(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并发症、输注次数及血小板种类均为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血小板输注 校正计数增加值
下载PDF
p-AKT与VEGF、HER-2在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关系研究
5
作者 冷飞云 陈莹 +1 位作者 桂传枝 刘艳洁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8期746-751,共6页
目的探讨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69例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20例... 目的探讨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69例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20例膀胱黏膜良性组织(慢性炎症、乳头状瘤组织)中p-AKT、VEGF、HER-2蛋白的表达。结果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p-AKT、VEGF、HER-2表达均显著高于膀胱良性组织的表达(P<0.05);p-AKT、VEGF和HER-2在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低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P<0.05);p-AKT在后期复发的患者中的表达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中p-AKT与VEGF、HER-2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AKT、VEGF和HER-2蛋白表达阳性的患者生存率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率(P<0.05)。结论p-AKT、VEGF及HER-2蛋白均可能参与了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并且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可能成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预后指标;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p-AKT与VEGF、HER-2可能存在相互调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 磷酸化蛋白激酶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预后
下载PDF
p-AKT与HER-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冷飞云 陈莹 +1 位作者 桂传枝 刘艳洁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1期45-48,53,共5页
目的探讨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8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10例尿路上皮乳头状瘤和10例膀胱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p-AKT和HER-... 目的探讨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8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10例尿路上皮乳头状瘤和10例膀胱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p-AKT和HER-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AKT与HER-2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尿路上皮乳头状瘤及膀胱黏膜慢性炎症组织(P<0.05)。p-AKT与HER-2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程度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膀胱尿路上皮癌中p-AKT和HER-2蛋白之间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3,P<0.05)。结论p-AKT与HER-2蛋白随着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组织学分级增加而表达升高,两者可能参与了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和发展;p-AKT和HER-2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蛋白激酶B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膀胱尿路上皮癌 免疫组化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L-NMMA对过量氟暴露引起的小鼠MC3T3E1成骨细胞中NO/iNOS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王文彦 何文雯 +7 位作者 刘宇平 桂传枝 王龙 陈莹 邓明芬 南楠 段筱娟 官志忠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66-271,共6页
目的探讨L-单甲基-精氨酸(L-NMMA)与过量氟化钠(NaF)共培养对小鼠颅顶前成骨(MC3T3E1)细胞中一氧化氮(NO)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C3T3E1成骨细胞分为空白组(只含培养基)、NaF染毒组(0、0.5、1.0、2.0、4.0、8.0 ... 目的探讨L-单甲基-精氨酸(L-NMMA)与过量氟化钠(NaF)共培养对小鼠颅顶前成骨(MC3T3E1)细胞中一氧化氮(NO)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C3T3E1成骨细胞分为空白组(只含培养基)、NaF染毒组(0、0.5、1.0、2.0、4.0、8.0 mmol/L)及L-NMMA染毒组(0、5、10、20、40、80 mol/L),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并筛选最佳染氟浓度和最佳L-NMMA用药浓度;再将MC3T3E1成骨细胞分为对照组(0.0 mmol/L NaF)、低氟组(1.0 mmol/L NaF)、高氟组(4.0 mmol/L NaF)、低氟+L-NMMA组(1.0 mmol/L NaF+20μmol/L L-NMMA)、高氟+L-NMMA组(4.0 mmol/L NaF+20μmol/L L-NMMA)、L-NMMA组(20μmol/L L-NMMA),处理24 h,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中NO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iNOS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2.0、4.0、8.0 mmol/L NaF染毒组及80μmol/L L-NMMA染毒组MC3T3E1成骨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选择1.0 mmol/L和4.0 mmol/LNaF为染氟浓度、20μmol/LL-NMMA用药浓度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低氟组、高氟组MC3T3E1成骨细胞中NO含量增加(P<0.05),低氟+L-NMMA组中NO含量低于低氟组(P<0.05),高氟+L-NMMA组细胞中NO含量低于高氟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氟组MC3T3E1成骨细胞中iNOS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高氟组比较,高氟+L-NMMA组细胞中iNOS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过量氟可致MC3T3E1成骨细胞损伤、iNOS蛋白和mRNA表达增强、细胞中NO含量增加,L-NMMA与氟共培养后可减弱这一效应,提示L-NMMA对过量氟所致MC3T3E1成骨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L-单甲基-精氨酸 MC3T3E1细胞
下载PDF
乳腺癌中VEGF-D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段筱娟 李志义 +3 位作者 杨玉涛 钟美 饶家秋 何常 《贵州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499-501,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淋巴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乳腺癌、1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组织中的VEGF-D的表达,并以CD 105、D2-40作标记测定乳腺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淋巴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乳腺癌、1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组织中的VEGF-D的表达,并以CD 105、D2-40作标记测定乳腺癌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微淋巴管密度(MLD)。结果乳腺癌组VEGF-D的阳性率及MVD、MLD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组(P<0.05),VEGF-D及MVD、MLD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0.05),MVD和MLD还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且VEGF-D与MVD、MLD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VEGF-D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促进肿瘤的微血管生成和微淋巴管生成,MVD和MLD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侵袭能力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预后和转移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VEGF-D 微血管密度 微淋巴管密度
下载PDF
异位肝组织临床病理特点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著学 李志义 +1 位作者 吴启峰 刘斌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5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异位肝组织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胆囊异位肝组织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异位肝组织位于胆囊颈浆膜面,表面被膜完整,镜下具有肝小叶及汇管区结构,肝细胞水样变性、灶性脂肪变及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 目的探讨异位肝组织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胆囊异位肝组织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异位肝组织位于胆囊颈浆膜面,表面被膜完整,镜下具有肝小叶及汇管区结构,肝细胞水样变性、灶性脂肪变及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异位肝组织免疫组化显示HBsAg和HBcAg均阳性,AFP阴性。结论异位肝组织非常少见,异位肝可发生肝脏常见的相应病变甚至癌变。胆囊异位肝最多见但却很少发生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肝 胆囊 HBV 异位肝细胞癌
下载PDF
乳腺癌中MMP-7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段筱娟 李志义 +3 位作者 杨玉涛 钟美 饶家秋 何常 《贵州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838-840,共3页
基质金属蛋白酶7(M M P‐7)是基质溶解素的一种,参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而肿瘤的生长又依赖于血管的生成,微血管密度则是反映肿瘤血管生成情况的一项客观指标。本实验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 MMP‐7和微血管密... 基质金属蛋白酶7(M M P‐7)是基质溶解素的一种,参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而肿瘤的生长又依赖于血管的生成,微血管密度则是反映肿瘤血管生成情况的一项客观指标。本实验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 MMP‐7和微血管密度(M VD ,由CD105标记),探讨乳腺癌中M M P‐7的表达及其与M VD、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7 微血管密度 血管生成
下载PDF
坎地沙坦对卵巢癌Caov-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宇平 何文雯 +4 位作者 王文彦 朱丹 邓明芬 桂传枝 官志忠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01-1010,共10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candesartan)对卵巢癌Caov-3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与Ras同源基因(Ras homologgene,Rho)/Rho相关螺旋卷曲蛋白激酶(Rho-associatedcoiledcoil forming protein kinase,ROCK...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candesartan)对卵巢癌Caov-3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与Ras同源基因(Ras homologgene,Rho)/Rho相关螺旋卷曲蛋白激酶(Rho-associatedcoiledcoil forming protein kinase,ROC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Caov-3细胞。采用不同浓度(0.1、1、10和100μmol/L)的坎地沙坦处理Caov-3细胞,CCK-8法检测Caov-3细胞的存活率,FCM法检测Caov-3细胞的凋亡率。坎地沙坦(100μmol/L)处理Caov-3细胞24 h后,采用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分别检测Caov-3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坎地沙坦(0.1、1、10和100μmol/L)处理24 h后,Caov-3细胞内RhoA、RhoC及ROCK1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以及ROCK1蛋白下游底物肌球蛋白轻链磷酸酶(myosin lightchainphosphatase,MLCP)的功能亚基MYPT1(myosinephosphatae targeting subunit 1)磷酸化水平的改变。结果:坎地沙坦具有抑制Caov-3细胞增殖的作用(P <0.05),但对Caov-3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P> 0.05)。坎地沙坦(100μmol/L)处理细胞24 h后能明显抑制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P值均<0.05);可显著下调Caov-3细胞中RhoA、RhoC及ROCK1蛋白的表达水平(P值均<0.05),以及MYPT1蛋白的磷酸化水平(P <0.01)。结论:坎地沙坦对人卵巢癌Caov-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其下调Rho/ROCK通路中RhoA、RhoC及ROCK1蛋白的表达及其下游MYPT1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RHO/ROCK信号通路 细胞运动
原文传递
基层医院病理科在发展中存在问题及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著学 易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5期47-48,共2页
基层医院病理科普遍起步较晚,在科室管理、设备投入、人员培训、科室质控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希望通过医院领导层及病理工作者的努力,加强病理科管理及人才培养,改善科室环境,逐步提高病理医师诊断水平,让病理诊断真正为临床服务。
关键词 基层医院 病理学 问题及策略
下载PDF
71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薇珊 成元华 张著学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33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应用光镜观察71例GIST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同时应用CD117、CD34、SMA、S-100及Desmin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71例GIST中,年龄24~77岁,中位年龄55岁,直径0.7~30.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应用光镜观察71例GIST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同时应用CD117、CD34、SMA、S-100及Desmin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71例GIST中,年龄24~77岁,中位年龄55岁,直径0.7~30.0cm,梭形细胞型51例、上皮样细胞型5例、混合细胞型15例。极低度侵袭危险组4例,低度侵袭危险组22例,中度侵袭危险组19例,高度侵袭危险组26例。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D117、CD34、SMA、S-100及Desmin分别为93.0%、78.9%、38.0%、5.6%及15.5%。结论:GIST主要见于中老年人,CD117和CD34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 CD117 CD34
下载PDF
三阴乳腺癌患者ERβ、EGFR表达、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霞 南楠 沈振华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患者ERβ、EGFR表达、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省黔南州中医医院确诊的27例三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间段确诊的67例非三阴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免疫...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患者ERβ、EGFR表达、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省黔南州中医医院确诊的27例三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间段确诊的67例非三阴乳腺癌患者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患者肿瘤组织中ERβ、EGFR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年,统计随访结束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肿瘤组织ERβ阳性率低于对照组,EGFR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发病高峰年龄小于对照组,病灶最大直径大于对照组,T2期、发生淋巴结转移、浸润型导管癌、亲属有乳腺癌病史或卵巢癌病史、组织学分级Ⅲ级、临床分期Ⅲ-Ⅳ期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高于对照组,无瘤生存率(3年)、总生存率(3年)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比较,三阴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ERβ蛋白低表达,EGFR蛋白过表达,且患者乳腺癌恶性程度更高、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临床特征 预后 雌激素受体Β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PDGFRA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著学 成元华 张微珊 《贵州医药》 CAS 2007年第11期963-966,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GIST中PDGFRA及CD117的表...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GIST中PDGFRA及CD117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PDGFRA在其它GI MT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DGFRA及CD117在GIST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40/78)及92%(72/78);PDGFRA在CD117阴性GIST中表达率为83%(5/6),在CD117阳性GIST中的表达率为49%(35/72)。PDGFRA及CD117的表达分别在组织学分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在不同原发部位及生物学行为分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PDGFRA在7例消化道神经鞘瘤中3例呈阳性表达,在4例胃肠道平滑肌瘤、9例平滑肌肉瘤、2例横纹肌肉瘤、2例纤维瘤病中均为阴性表达。结论PDGFRA可作为GIST诊断的有用标记物,尤其是在CD117阴性GI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PDGFRA CD117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β-细辛醚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差异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莉莉 王豫君 +1 位作者 敖俊文 郭艳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86-1292,共7页
目的观察β-细辛醚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差异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其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C57BL/6J小鼠)、模型组(APPswe/PS1dE9小鼠)和β-细辛醚治疗组... 目的观察β-细辛醚对APPswe/PS1dE9双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差异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其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C57BL/6J小鼠)、模型组(APPswe/PS1dE9小鼠)和β-细辛醚治疗组(APPswe/PS1dE9小鼠),每组10只。β-细辛醚治疗组用灌胃方法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历时90d。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方法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表达。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对小鼠脑组织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用蛋白质印迹法鉴定差异蛋白H2A、H2B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小鼠比较,经β-细辛醚治疗后,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和第1次穿越平台时间缩短(P<0.05),平台穿越次数增多(P<0.05),APP的表达减少(P<0.05),差异蛋白组蛋白H2A1-H、H2B2-E和H2B1-F/J/L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β-细辛醚能够介入到组蛋白的修饰过程而起到治疗作用,这可能是其改善β-淀粉样肽毒性所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细辛醚 双转基因小鼠 组蛋白类 蛋白质修饰
下载PDF
灯盏乙素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中NMDAR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晓宇 于燕妮 郭莉莉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62-267,共6页
目的观察灯盏乙素(Scu)对β淀粉样蛋白(Aβ_(1-42))诱导的SH-SY5Y细胞模型中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亚型1(NMDAR1)的影响。方法将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Aβ寡聚体处理组、Scu处理组和Scu+Aβ寡聚体处理组,采用蛋白印... 目的观察灯盏乙素(Scu)对β淀粉样蛋白(Aβ_(1-42))诱导的SH-SY5Y细胞模型中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亚型1(NMDAR1)的影响。方法将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Aβ寡聚体处理组、Scu处理组和Scu+Aβ寡聚体处理组,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MDAR1的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MDAR1 mRNA表达水平,荧光探针法测定各组细胞氧自由基(ROS)的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各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活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cu处理组NMDAR1蛋白、NMDAR1 mRNA表达、ROS含量及T-SOD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β寡聚体处理组细胞NMDAR1蛋白和NMDAR1 mRNA表达水平升高、细胞ROS含量升高、细胞T-SOD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β寡聚体处理组比较,Scu+Aβ寡聚体处理组NMDAR1蛋白和NMDAR1 mRNA表达水平下调、细胞ROS含量降低、细胞T-SOD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u可能通过下调NMDAR1 mRNA、减少NMDAR1蛋白表达,从而对抗Aβ寡聚体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灯盏乙素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亚型1 AΒ寡聚体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下载PDF
丛状神经纤维瘤并纤维肉瘤1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莹 李志义 +4 位作者 南楠 段筱娟 吴启峰 冷飞云 赵婷婷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4期316-316,318,共2页
患者女性,18岁。自幼发现右外踝包块,近又出现右胫前包块。查体:全身皮肤表面散在大小不等的咖啡斑。右外踝与右胫前分别可见大小5 cm×7 cm和6 cm×8 cm 2个包块,右足呈外翻畸形。否认有遗传病家族史。行包块切除术并送病检。
关键词 丛状神经纤维瘤 纤维肉瘤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乳腺恶性叶状肿瘤伴平滑肌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南楠 李志义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4期142-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叶状肿瘤及平滑肌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乳腺恶性叶状肿瘤伴发平滑肌瘤病例进行临床、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恶性叶状肿瘤主要组织学表现为良性的上皮成分及丰富的异... 目的探讨乳腺恶性叶状肿瘤及平滑肌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乳腺恶性叶状肿瘤伴发平滑肌瘤病例进行临床、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恶性叶状肿瘤主要组织学表现为良性的上皮成分及丰富的异型的纤维性间质细胞,部分形成叶状结构突入囊腔,挤压上皮形成裂隙状,免疫组化:Vimentin+。平滑肌瘤主要组织学表现为大量平滑肌束交错排列,细胞梭形,呈栅栏状、席纹样排列;免疫组化:SMA+、Desmin+、Vimentin+。结论恶性叶状肿瘤及乳腺平滑肌瘤均为乳腺少见肿瘤,同时伴发更为罕见。它们均有特征性的临床病理表现,且需要与乳腺的交界性及其他恶性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恶性叶状肿瘤 平滑肌瘤 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氟中毒拮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文彦 桂传枝 官志忠 《职业与健康》 CAS 2021年第17期2433-2435,2438,共4页
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我国对地氟病已经建立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但是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我们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氟中毒拮抗物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氟中毒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具有氟中毒拮抗作用的... 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我国对地氟病已经建立了有效的预防措施,但是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我们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氟中毒拮抗物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氟中毒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具有氟中毒拮抗作用的物质包括:微量元素如硒、镁、钙、铜和锌等;中药成分如龙眼参多糖、黄芪、二苯乙烯苷、天麻素、白藜芦醇等;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如7-硝基吲唑(7-NI)、L-亚氨基乙基鸟氨酸(L-NIO)、L-单甲基-精氨酸(L-NMMA)和N-[3-(氨甲基)苄基]乙脒(1400W);其他物质如硫酸软骨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微量元素 中药 一氧化氮合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