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侗族村寨空间布局特征及其现代启示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慧梅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0年第2期26-29,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越来越多,但建筑环境的雷同,使人们缺乏对居住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甚至造成了人际关系的淡化。本文从侗族村寨空间布局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在现代人居建设中应汲取其中心性和界域性有机结合的优点,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越来越多,但建筑环境的雷同,使人们缺乏对居住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甚至造成了人际关系的淡化。本文从侗族村寨空间布局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在现代人居建设中应汲取其中心性和界域性有机结合的优点,营造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美好的居住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侗族村寨 空间布局 现代人居建设
下载PDF
基于线上线下的地方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史贤琴 饶淳 《安顺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68-71,76,共5页
艺术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专业课程,它包含构成基础、标志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招贴设计等众多内容,以培养学生设计创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方法为主要目的。它既是平面设计的一门基础课程,又是关于艺术设计学... 艺术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专业课程,它包含构成基础、标志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招贴设计等众多内容,以培养学生设计创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方法为主要目的。它既是平面设计的一门基础课程,又是关于艺术设计学科教学的重要专业课程。本文从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现状分析、线上线下教学方法的思考等几方面进行探讨,从新的角度探索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艺术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思考教学方法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 艺术设计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
3
作者 李聃铭 《学周刊》 2024年第22期54-57,共4页
随着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艺术教育改革愈发深入,培养社会所需高素质艺术人才的同时,强调文化艺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基于此,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本文立足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探讨文化... 随着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艺术教育改革愈发深入,培养社会所需高素质艺术人才的同时,强调文化艺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基于此,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本文立足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探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艺术教育的发展意义,重点研究艺术教育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发展路径,包括科学树立育人目标、优化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丰富艺术设计实践活动、加强产教研融合、深化数字化赋能等,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引领科学构建艺术教育体系,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高职院校 艺术教育
下载PDF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的优化路径
4
作者 李姿潼 《贵州教育》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积极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教育是基础。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劳动技术人才的重任。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意义和存...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积极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教育是基础。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劳动技术人才的重任。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意义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相互依存的关系,从加强课程思政在实践教学中的融入、提升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实践能力、挖掘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思政元素、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与反馈机制等方面,探索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艺术设计 课程思政 实践路径
原文传递
职业院校“中高贯通”培养体系的形成机理及优化策略
5
作者 李姿潼 包兵兵 《教育科学论坛》 2024年第9期53-57,共5页
近年来,国家职教政策的陆续出台为职业教育人才“中高贯通”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供给和制度保障,但当前职业院校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着“政策机制失范、多元主体协同失调、招考评价失准、课程体系衔接失序”,以及“人才规格层次划分... 近年来,国家职教政策的陆续出台为职业教育人才“中高贯通”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供给和制度保障,但当前职业院校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着“政策机制失范、多元主体协同失调、招考评价失准、课程体系衔接失序”,以及“人才规格层次划分不够明显、对职业核心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界定不明显”等问题。“中高贯通”的实质是构建中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的一体化培养体系,要以“复杂性思维”视角去审视贯通中各个学段环节和多元结构要素,将办学理念、管理体制、招生考试、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产教融合等要素有机结合,形成互相衔接和内促共生的发展共同体,系统性地构建中高职一体化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中高贯通 一体化培养体系 全面衔接
下载PDF
论设计素描创作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6
作者 彭洋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8年第9期28-29,共2页
在高校设计素描教学中,从构思、提笔到完成一张设计素描作品,不光需要作者具有较强的设计意识和素描造型能力,同时还需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具有情感表现的能力,这样才能在设计素描的创作中获得更好的作品。一张优秀的课堂设计素描作品,... 在高校设计素描教学中,从构思、提笔到完成一张设计素描作品,不光需要作者具有较强的设计意识和素描造型能力,同时还需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具有情感表现的能力,这样才能在设计素描的创作中获得更好的作品。一张优秀的课堂设计素描作品,不仅能够看到作者的设计思想和造型能力,同时也应该包含作者创作的情感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应该开拓思路,全情投入,才会取得良好的艺术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素描 视觉表达 情感表达 造型能力 语言符号
下载PDF
论记录下的艺术动因与接受
7
作者 彭洋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9年第6期95-97,共3页
对艺术的理解指引着作者的创作。对艺术的理解不同,形成了艺术语言及形式的多样性。任何形式的艺术品都只是作者意识的产物,艺术品所展现出的结果在作者的思维意识中只是冰山一角,而隐藏在作者思维中或是作品展现中的潜意识部分,才是作... 对艺术的理解指引着作者的创作。对艺术的理解不同,形成了艺术语言及形式的多样性。任何形式的艺术品都只是作者意识的产物,艺术品所展现出的结果在作者的思维意识中只是冰山一角,而隐藏在作者思维中或是作品展现中的潜意识部分,才是作者与作品最真实的意识与情感。无论是作者还是艺术品欣赏者都应该自觉地找寻与探索艺术活动中最真实与真诚的部分,只有找到艺术活动中最真实和最真诚的部分,才能更充分地完成艺术创作与艺术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意识 艺术动因 艺术接受 艺术消费 记录形态
下载PDF
《地戏绘本·文化传承——三英战吕布》
8
作者 周聃 陈霁 《传媒》 CSSCI 2024年第14期I0010-I0010,共1页
下载PDF
《地戏绘本·文化传承--单骑救主》
9
作者 周聃 陈霁 《传媒》 CSSCI 2024年第14期I0010-I0010,共1页
下载PDF
《地戏绘本·文化传承--当阳桥退曹军》
10
作者 周聃 伍永尚 《传媒》 CSSCI 2024年第14期I0010-I0010,共1页
下载PDF
《地戏绘本·文化传承--温酒斩华雄》
11
作者 周聃 王伦新 《传媒》 CSSCI 2024年第14期I0010-I0010,共1页
下载PDF
论《中西服装史》教学方法改革的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小玲 《现代装饰(理论)》 2013年第1期109-109,共1页
《中西服装史》课程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了解中西服装从古到今每个历史时期服装产生的演变过程从而感受中西服饰文化的内涵;如何运用灵活的、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西方不同时期服饰,从而使其中的服装特点学以至用在服装... 《中西服装史》课程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了解中西服装从古到今每个历史时期服装产生的演变过程从而感受中西服饰文化的内涵;如何运用灵活的、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西方不同时期服饰,从而使其中的服装特点学以至用在服装设计中,这才是学习《中西服装史》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史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原文传递
浅谈化妆与服装设计的巧配
13
作者 梁小玲 《艺术科技》 2016年第4期150-150,共1页
对于女性而言,她们不仅讲究服饰穿搭,也十分重视化妆与服装的整体协调,致使整体化形象设计成为时尚主流。由此可见,服装与化妆协调规律的应用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服装设计与化妆巧配,分别探究服装设计与化妆的应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 服装设计 化妆 服饰色彩 化妆色彩 协调
下载PDF
李曾作品
14
作者 李曾 《编辑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I0010-I0010,共1页
原文传递
黄振宇·作品选
15
作者 黄振宇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I0013-I0013,共1页
关键词 黄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