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排斥理论视角中弱势阶层的概念界定及其生成原因 被引量:14
1
作者 周晶 《学术探索》 2004年第1期29-31,共3页
作者从社会排斥理论出发对弱势阶层的概念做出一个界定:对于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掌握极少,由于生理或社会的原因遭到社会排斥的脆弱群体。并在社会排斥理论框架下利用"自我"生存论、劳动过程创造论、意识形态认可论... 作者从社会排斥理论出发对弱势阶层的概念做出一个界定:对于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掌握极少,由于生理或社会的原因遭到社会排斥的脆弱群体。并在社会排斥理论框架下利用"自我"生存论、劳动过程创造论、意识形态认可论等观点来分析转型期我国弱势阶层生成的原因,得出不是由于弱势阶层的"弱势"地位而遭到社会排斥,而是由于社会排斥造成部分群体"弱势"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弱势阶层 排斥原因
下载PDF
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生态安全预警研究——贵州境内22县实证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石明奎 彭昱 +1 位作者 李恩东 文传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5年第6期50-54,共5页
区域生态安全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的生态安全形势严峻,其生态安全不仅事关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珠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 区域生态安全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的生态安全形势严峻,其生态安全不仅事关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影响珠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并通过对贵州境内22县的样本分析,横向比较,作出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农业区域生态安全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上游 少数民族 区域生态安全 预警
下载PDF
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忠实 文传浩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3-87,共5页
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总是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相关。一方面,文化多元性是人们在生态多样性的环境下适应性反应的产物;另一方面,在趋同的生境状况下,由于生产力低下和外来文化影... 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总是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相关。一方面,文化多元性是人们在生态多样性的环境下适应性反应的产物;另一方面,在趋同的生境状况下,由于生产力低下和外来文化影响等原因,多元的民族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又呈现出同一性特征。乡土传统文化模式的重构推动着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生态环境 互动影响 模式重构
下载PDF
珠江上游农业区域生态现状及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石明奎 覃伟怡 文传浩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3,共6页
珠江上游地区农业人口众多 ,对生态环境依赖和压力很大。本文通过对珠江上游农业区域的生态现状进行综述 ,阐明生态安全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生态安全预警系统建立的必要性 ,进而对建立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可行性、原则、基本方法和... 珠江上游地区农业人口众多 ,对生态环境依赖和压力很大。本文通过对珠江上游农业区域的生态现状进行综述 ,阐明生态安全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生态安全预警系统建立的必要性 ,进而对建立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的可行性、原则、基本方法和步骤进行初步研究 ,为这一区域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上游 农业区域 生态现状 喀斯特 石漠化 生态安全预警系统
原文传递
旅游规划与人文关怀浅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春宇 叶文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9-92,共4页
追溯旅游规划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到人文关怀在不同时期所得到的重视程度。现代旅游规划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和趋势,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的运用。但“人文关怀”在旅游规划中的运用必须以“环境和谐论”为指导思想,通过一些具体方法... 追溯旅游规划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到人文关怀在不同时期所得到的重视程度。现代旅游规划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和趋势,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的运用。但“人文关怀”在旅游规划中的运用必须以“环境和谐论”为指导思想,通过一些具体方法和手段来体现对人类自身的关爱。通过旅游过程,使得主客双方共同理解什么是“真”、“善”、“美”;如何珍惜自然资源,融入自然环境,与之和谐相处;游 客通过旅游而在精神、审美、知识等等价值观上的得到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规划 人文关怀 环境和谐论
下载PDF
区域石漠化土地可持续利用景观生态规划方法与应用——以桂花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青 李阳兵 +2 位作者 姜丽 白晓永 周国富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9-254,共6页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存在着以石漠化为表现形式的土地退化过程,以景观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原理为基础,寻求人类活动与自然协调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无疑是实现石漠化土地持续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石漠化土地可持续利用景观生态规划是基于...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存在着以石漠化为表现形式的土地退化过程,以景观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原理为基础,寻求人类活动与自然协调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无疑是实现石漠化土地持续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石漠化土地可持续利用景观生态规划是基于格局优化的目标规划和基于干扰分析的问题规划的结合,并借鉴预案研究的方法和思路。首先确定退化土地安全层次和总体规划目标,提出多种预案进行评价比较,最终要落实到实施措施的空间定位。以桂花河流域石漠化土地可持续利用景观生态规划为例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分析桂花河小流域石漠化土地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坡度中的分布,提出优先治理的几种预案,综合比较得出6类土地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利用模式和各项工程的空间布置。希望能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土地综合防治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地 石漠化 景观生态规划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水族的传统农耕文化 被引量:7
7
作者 韩荣培 文传浩 《古今农业》 2006年第1期32-44,共13页
孕育于百越母体中的水族稻作农业文明,在水族迁居黔桂边境之后,通过适时的文化调适,不但延续了原先“火耕水耨”的文化传统,更创造了“畲山为田”的梯田开发模式,劳动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体现了历史上他们与百越民族(骆越)的渊源关系,对... 孕育于百越母体中的水族稻作农业文明,在水族迁居黔桂边境之后,通过适时的文化调适,不但延续了原先“火耕水耨”的文化传统,更创造了“畲山为田”的梯田开发模式,劳动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体现了历史上他们与百越民族(骆越)的渊源关系,对历史的共同追忆,使人们打破了时空界线,形成了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族传统农耕 火耕水耨 畲山为田 文化认同感
下载PDF
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县域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研究——以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石明奎 彭昱 +1 位作者 邱晓敏 文传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1期88-91,共4页
为了探索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区域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与生态安全,我们选择三都水族自治县作为定位研究基地,对建国以来区域内经济活动变迁进行历史、现状研究和综合评估,揭示历史时期发展政策、发展模式、重大经济活动等人为扰动因素... 为了探索珠江上游少数民族区域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与生态安全,我们选择三都水族自治县作为定位研究基地,对建国以来区域内经济活动变迁进行历史、现状研究和综合评估,揭示历史时期发展政策、发展模式、重大经济活动等人为扰动因素在区域生态环境系统退化过程中的作用,评估少数民族经济活动的累积环境效应与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上游 少数民族 经济活动 累积环境效应 生态安全
下载PDF
珠江流域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贵州段为分析个案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春宇 文传浩 《学术探索》 2006年第1期30-37,共8页
以珠江流域贵州段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为个案,分析了贵州境内黔东南、黔南以及黔西南州珠江流域境内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流域(区域)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性、自然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交融性等特征。在... 以珠江流域贵州段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为个案,分析了贵州境内黔东南、黔南以及黔西南州珠江流域境内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流域(区域)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性、自然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交融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站在珠江全流域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高度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开发珠江流域民族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的对策措施。提出建立珠江全流域大旅游开发思路,在“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基础上,打造“珠江全流域旅游文化走廊”,建立“珠江流域旅游走廊”管理协作机构,以及大背景、大范围、大运作的珠江全流域旅游文化走廊开发的营销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流域 民族文化 生态旅游 文化走廊 贵州
下载PDF
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以贵州省福泉市为个案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成虎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83-86,共4页
从刘易斯经典的"二元结构"人口流动模型到托达罗的三部门人口流动模型,对劳动力在部门间流动的研究都是在工业化迅速扩张、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对劳动力需求弹性很大的背景下进行的。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依靠城... 从刘易斯经典的"二元结构"人口流动模型到托达罗的三部门人口流动模型,对劳动力在部门间流动的研究都是在工业化迅速扩张、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对劳动力需求弹性很大的背景下进行的。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依靠城市很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阶段,解决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主要从农业内部空间的扩张着手,形成通过农业产业化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人口流动模型 特色农产品 城镇化 中国
下载PDF
欠发达区域开发的空间组织模式与开发机制述评 被引量:2
11
作者 涂妍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59-63,共5页
欠发达区域开发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何引导区域经济活动主体形成合理的空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采用何种机制在地域空间上整合区域生产力,从而提高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从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组织方式角度看,欠发达区域开发模式主要分为点域式... 欠发达区域开发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何引导区域经济活动主体形成合理的空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采用何种机制在地域空间上整合区域生产力,从而提高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从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组织方式角度看,欠发达区域开发模式主要分为点域式、点轴式和网络式;从区域开发机制角度看,欠发达区域开发模式又分为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区域 经济开发 空间组织模式 核心竞争力 市场主导型模式 政府主导型模式
下载PDF
脆弱农业区域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研究——以珠江上游流域为例 被引量:16
12
作者 彭昱 文传浩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6-9,共4页
我国脆弱农村区域如珠江上游流域生态持续恶化,出现了明显的生态赤字,亟需建立一个可度量生态安全的指标体系,选取与农业区域生态安全密切相关的综合指标体系,测量、搜集相应的数据,进而计算区域生态状况和动态变化趋势,揭示社会、经济... 我国脆弱农村区域如珠江上游流域生态持续恶化,出现了明显的生态赤字,亟需建立一个可度量生态安全的指标体系,选取与农业区域生态安全密切相关的综合指标体系,测量、搜集相应的数据,进而计算区域生态状况和动态变化趋势,揭示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矛盾,为政府部门相关的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从而引导政府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督促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持续 农业区域 预警指标体系 生态安全 可持续发展 宏观管理 政府部门 流域 生态赤字 生态状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