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结核患者应用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珂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8期1273-1274,共2页
目的:探究肺结核患者应用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2月医院收治的76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8例。A组使用利福喷丁治疗,B组使用利福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ALT、AST水平、... 目的:探究肺结核患者应用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2月医院收治的76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8例。A组使用利福喷丁治疗,B组使用利福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ALT、AST水平、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ALT、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ALT、AST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B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低于B组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使用利福喷丁治疗,疗效比利福平更加显著,同时能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利福喷丁 利福平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的管理现状及对策
2
作者 李萍 《内蒙古中医药》 2015年第3期83-84,共2页
医疗废物含有大量传染性病原体,若管理不严或处置不当,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导致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因此,医院应按规定做好医疗废物从产生到分类、收集、转运、贮存、处置的全过程管理,加强医疗废物的严格、规范管理,对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 医疗废物含有大量传染性病原体,若管理不严或处置不当,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导致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因此,医院应按规定做好医疗废物从产生到分类、收集、转运、贮存、处置的全过程管理,加强医疗废物的严格、规范管理,对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医疗废物 管理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管理对策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21期127-127,129,共2页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高落实手卫生的执行力度。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2010年06月—2011年12月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检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淡薄,洗手执行率低。结论:应加强手...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高落实手卫生的执行力度。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2010年06月—2011年12月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检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淡薄,洗手执行率低。结论:应加强手卫生知识的培训,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完善洗手设施,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以杜绝以手为传播媒介的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手卫生现状 管理对策
下载PDF
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化疗对老年初治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柯昌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3期3446-3447,共2页
目的探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化疗治疗老年初治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初治空洞型肺结核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化疗治疗老年初治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4月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初治空洞型肺结核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抗结核化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随访6个月,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病灶治疗有效率、空洞治疗有效率、痰菌转阴率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数目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半年,研究组灶治疗有效率、空洞治疗有效率、痰菌转阴率分别为82.4%、80.4%、90.2%,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淋巴细胞数目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化疗治疗老年初治空洞型肺结核效果确切,能显著改变老年人细胞免疫功能,加速痰菌阴转,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牛分枝杆菌 化疗 空洞型肺结核 老年患者
下载PDF
引起输液反应的有关因素分析
5
作者 李萍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31期148-148,共1页
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很多,重要的几个因素为:微粒异物;热原的迭加;输液器具的污染;药品配伍不当;输液的环境及操作因素;患者个体差异及输液速度等。临床上只要充分地注意到以上几个因素,就能将输液反应降到最低。
关键词 输液反应 有关因素 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