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酒茅台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文平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9-110,114,共3页
国酒茅台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生态环境决定了茅台酒的优良品质,离开了茅台,生产不了茅台酒。茅台酒的环境保护应从3个层面来进行:①整个赤水河流域的原生态保护,让赤水河成为一条完整的生态河流。②整个仁怀市环境的保护,... 国酒茅台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生态环境决定了茅台酒的优良品质,离开了茅台,生产不了茅台酒。茅台酒的环境保护应从3个层面来进行:①整个赤水河流域的原生态保护,让赤水河成为一条完整的生态河流。②整个仁怀市环境的保护,让仁怀市保持其整体环境不受污染,以保障茅台酒酿造所需的原料高粱小麦等产品是绿色产品。③茅台镇和茅台集团生产环境的环境保护,以维持大气中的有益菌群以及整个茅台镇周边环境不受破坏。挟自然景观、酒文化、革命历史文物“三宝”的仁怀市,完全可以把旅游业打造成继以国酒为代表的酿酒业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二者相互依存,互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酒茅台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下载PDF
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
作者 赵森 《当代贵州》 2024年第35期48-49,共2页
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 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未来5年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具体举措进行总体设计、系统谋划,要求“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为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和基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影响力 具体举措 体制机制改革 意识形态领域 中国式现代化 精神文化生活 国家文化软实力 实践创新
下载PDF
肖江虹民俗“三部曲”艺术风格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尹爱华 《晋中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92-96,共5页
《蛊镇》《悬棺》《傩面》被视为肖江虹以家乡贵州修文县为地域、文化背景的民俗"三部曲",这三部小说在题材与主题、人物与故事、语言与风格、象征与隐喻、城市与乡村、写实与魔幻等方面,都具有较为鲜明一致的艺术风格与特色... 《蛊镇》《悬棺》《傩面》被视为肖江虹以家乡贵州修文县为地域、文化背景的民俗"三部曲",这三部小说在题材与主题、人物与故事、语言与风格、象征与隐喻、城市与乡村、写实与魔幻等方面,都具有较为鲜明一致的艺术风格与特色。对于传统民俗在时代变迁下所面临的冲击与挑战、传统技艺的没落与消亡、传统艺人工匠在当下的命运、乡土人生的困境与百态等进行了真实而又魔幻的描述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肖江虹 民俗“三部曲” 艺术风格
下载PDF
贵州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薛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第26期9-12,共4页
当前全球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具有强劲的态势,对贵州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有效的发展路径,能够将科学技术更好地用于群众、服务于群众。
关键词 文化与科技融合 贵州省 发展路径
下载PDF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文化特点与功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顺昌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11期95-100,共6页
抗战时期,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重心的西移,西南大后方从文化边缘走向文化中心。抗日救亡的特殊历史环境使大后方文化发展呈现出救亡与启蒙的双重性、更大的包容性、中外文化的互动性。大后方抗战文化发展,保护了中华民族共... 抗战时期,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重心的西移,西南大后方从文化边缘走向文化中心。抗日救亡的特殊历史环境使大后方文化发展呈现出救亡与启蒙的双重性、更大的包容性、中外文化的互动性。大后方抗战文化发展,保护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西南地区播下了文化种子,有力地推动了西南大后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人口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大后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抗战大后方 抗战文化
下载PDF
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的地方课程价值
6
作者 李茹 方克敏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175-176,共2页
多元文化教育源于文化哲学思想和多元文化社会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推动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多元一体"的特征。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地方课程开发与建设... 多元文化教育源于文化哲学思想和多元文化社会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推动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多元一体"的特征。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地方课程开发与建设是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关键而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教育 地方课程
原文传递
新时代老年人职业发展的新路径研究
7
作者 薛婧 《智库时代》 2020年第21期248-249,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身体素质的提升,人均寿命的延长,加之现代社会年轻人的生育观的转变,使得近年来虽然我国利用一系列政策来调整我国的生育政策,但是,人口老龄化的根本问题并未得到改善。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峻形势,我国该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身体素质的提升,人均寿命的延长,加之现代社会年轻人的生育观的转变,使得近年来虽然我国利用一系列政策来调整我国的生育政策,但是,人口老龄化的根本问题并未得到改善。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峻形势,我国该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等一系列老年保障工作,成为当前我国面临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做好老年人的职业工作,在解决老年人生活的同时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是当前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一个不错选择。通过国家政策、社会指导、企业帮助等的相互合作,使老年人真正感受到老有所用、老有所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职业发展 路径
下载PDF
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基础
8
作者 李向红 《人大论坛》 2016年第2期54-55,共2页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不能仅用经济指标来衡量,更应该用人民的文明程度来衡量。人的文明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未来。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是靠着野蛮和愚昧走向兴盛的。一个真正发达、和...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不能仅用经济指标来衡量,更应该用人民的文明程度来衡量。人的文明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未来。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是靠着野蛮和愚昧走向兴盛的。一个真正发达、和谐的国家‘定是人人讲道德讲文明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道德建设 社会基础 文明程度 现代化程度 经济指标 社会形态 国家 讲文明
原文传递
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基石 被引量:4
9
作者 邓玉琼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第11期24-26,共3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确立由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再到文化的自信,是一个由外向内的信心确立过程,凸显了我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关怀担当。文化的自信首先来源于对于自己历史资源、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体悟,这是坚定文化自...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确立由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再到文化的自信,是一个由外向内的信心确立过程,凸显了我党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关怀担当。文化的自信首先来源于对于自己历史资源、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体悟,这是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历史基石,是最基础、最根本,也是最为深沉的文化自信源泉。礼敬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
下载PDF
屯堡文化传承发展路径研究
10
作者 方克敏 李储林 李官丽 《理论与当代》 2024年第3期42-46,共5页
屯堡文化是贵州历史积淀下来的特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阐释这一文化瑰宝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传承发展屯堡文化,对于推进贵州文化自信自强、促进多民族和谐共生、助推乡村振兴、推动文旅融合以及助力... 屯堡文化是贵州历史积淀下来的特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阐释这一文化瑰宝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传承发展屯堡文化,对于推进贵州文化自信自强、促进多民族和谐共生、助推乡村振兴、推动文旅融合以及助力贵州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屯堡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贵州文化 文旅融合 乡村振兴 和谐共生 历史底蕴 文化瑰宝
下载PDF
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困境与对策——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淼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13,共5页
三都水族自治县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实践具有经验性意义:政府主导,建立非遗保护制度规范;社会参与,打造非遗项目市场品牌;多措并举,全域开发推动活态传承。同时,也面临普遍性困境:经济目标与文化价值的矛盾;传统承继与生活根基的疏离;政府... 三都水族自治县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实践具有经验性意义:政府主导,建立非遗保护制度规范;社会参与,打造非遗项目市场品牌;多措并举,全域开发推动活态传承。同时,也面临普遍性困境:经济目标与文化价值的矛盾;传统承继与生活根基的疏离;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的冲突。三都个案提示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性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目标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依归是对人的尊重及权益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路径是政府主导的多中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民族地区 文化治理
下载PDF
俄罗斯的金砖国家外交述评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长江 《西伯利亚研究》 2014年第6期37-40,共4页
在金砖国家发展过程中,俄罗斯对其由概念到现实的推动作用尤为突出;同时俄对金砖国家也有特殊的外交定位,将其放在国家战略利益当中,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工具性。但是,金砖国家作为一种合作机制,其成员间还要紧密磋商,求同存异,共同推动金... 在金砖国家发展过程中,俄罗斯对其由概念到现实的推动作用尤为突出;同时俄对金砖国家也有特殊的外交定位,将其放在国家战略利益当中,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工具性。但是,金砖国家作为一种合作机制,其成员间还要紧密磋商,求同存异,共同推动金砖国家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砖国家 俄罗斯 外交
下载PDF
以城市更新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研究
13
作者 薛婧 《理论与当代》 2023年第3期44-46,共3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更新需求也日益迫切。在2021、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两次提及“城市更新”,提出城市更新中应推进的各项工作。党中央、国务院擘画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未来蓝图,开启了城市更新发展的新阶段。本文...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更新需求也日益迫切。在2021、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两次提及“城市更新”,提出城市更新中应推进的各项工作。党中央、国务院擘画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未来蓝图,开启了城市更新发展的新阶段。本文基于贵州省的城市发展状况,结合城市更新行动目标,探讨新形势下城市更新规划的新模式,以推进贵州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政府工作报告 城镇化进程 新形势下 贵州省
下载PDF
街头政治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长江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4-6,共3页
通过对街头政治的研究,深入分析街头政治的内涵,指出街头政治是由政治组织或社会团体为了达到既定的政治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动广大群众上街集会、游行进行抗争的政治活动。在此基础上,提出街头政治发生的前提条件是民主制度,并详细... 通过对街头政治的研究,深入分析街头政治的内涵,指出街头政治是由政治组织或社会团体为了达到既定的政治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动广大群众上街集会、游行进行抗争的政治活动。在此基础上,提出街头政治发生的前提条件是民主制度,并详细阐述街头政治带来的六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头政治 政治参与 民主制度
下载PDF
近代东欧捷克体操的历史演进、流布与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恒 姜维 薛婧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5-96,F0003,共13页
东欧捷克体操作为近代欧洲大陆体操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欧派体操,以瑞典、丹麦为代表的北欧派体操后,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和突出代表性的体操体系。近代东欧捷克体操的产生与演进有其独特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社... 东欧捷克体操作为近代欧洲大陆体操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欧派体操,以瑞典、丹麦为代表的北欧派体操后,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和突出代表性的体操体系。近代东欧捷克体操的产生与演进有其独特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社会生态环境。具体表现在器物和思想特征上,近代捷克体操不仅兼具近代欧洲体操的民族主义共性,也有着共性衍生下的个性。捷克体操通过在理论、形式和组织上的完善在19世纪末趋于成熟。捷克体操在中、美、俄等国的传播和流布中扩大了其影响力和知名度,反映出以体操为手段促进人的发展的理念正逐渐被各国所重视,并在实践中所运用。捷克体操的产生与发展是近代欧洲体操体系发展完善的重要标志,一定程度上延续了近代欧洲体操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克体操 索科尔体操 演进 影响
下载PDF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基于文化的视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玉琼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4年第12期30-33,共4页
在国家治理中,文化是基础,是国家最为可靠的力量和资源,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发挥着支撑和引领作用。中国社会文化特质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基础,而进行文化整合是当代国家治理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文化 国家治理 文化产业
下载PDF
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克敏 《理论与当代》 2022年第3期43-46,共4页
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时代背景当前,要做好国际传播工作,必须全面分析我国国际传播所面临的整体背景,找准我们所处的时代方位——我国正处在“初级阶段+舞台中央”的时空背景之下。从时间上看,我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 一、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时代背景当前,要做好国际传播工作,必须全面分析我国国际传播所面临的整体背景,找准我们所处的时代方位——我国正处在“初级阶段+舞台中央”的时空背景之下。从时间上看,我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交织的关键期;从空间上看,我国正不断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最显著的特征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这将导致国际力量结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市场国家 国际传播能力 时空背景 世界舞台 大变局 路径探析 关键期 整体背景
下载PDF
中国的文化转型如何坚持传统话语立场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玉琼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28-32,共5页
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最核心要义是文化的转型,即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以西方工业文明价值为支撑的现代文化模式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历程中遭遇巨大挑战。任何文化的转型都无法脱离自己的传统和历史语境,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 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最核心要义是文化的转型,即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以西方工业文明价值为支撑的现代文化模式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历程中遭遇巨大挑战。任何文化的转型都无法脱离自己的传统和历史语境,在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必须坚持传统的话语立场。只有超越二元对立模式、破除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盲从和重估传统文化价值,才能在文化转型中坚持中国话语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转型 传统文化 现代文明 传统话语立场
下载PDF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散论
19
作者 赵淼 《理论与当代》 2020年第9期61-63,共3页
在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中,“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诸如此类古代治国理政思想,“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史学家克罗齐断言:“一切真... 在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中,“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诸如此类古代治国理政思想,“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史学家克罗齐断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需要以“中国问题”为关怀,在比较互释中走近过往的思想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主刑辅 传统政治文化 民惟邦本 治吏 为政以德 治国理政思想 为政之要 当代史
下载PDF
提升贵州省领导干部国家安全意识
20
作者 周洪宇 《理论与当代》 2022年第1期33-35,共3页
一、提升领导干部国家安全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一,提升领导干部国家安全意识是主动塑造国家安全的应有之义。要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有效地保证我们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以及国家利益不遭受潜在威胁和现实损害,就必须主动塑造国内外的安全... 一、提升领导干部国家安全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一,提升领导干部国家安全意识是主动塑造国家安全的应有之义。要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有效地保证我们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以及国家利益不遭受潜在威胁和现实损害,就必须主动塑造国内外的安全环境。"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有效地塑造我们国家的良好安全态势,不断提升领导干部队伍的国家安全意识是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意识 领导干部队伍 主动塑造 安全态势 潜在威胁 贵州省 必要性和重要性 国家安全工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