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南三省市学龄儿童体成分与血压相关性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琴 彭支莲 +9 位作者 袁双贵 李兴贵 马军 安曦州 陈镜宇 罗顺清 贺向前 陈栏灵 黄道超 梁小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0-365,共6页
背景依靠BMI等传统指标难以全方位评估儿童的营养状况和健康风险,体成分分析能够更精准地反映儿童体内脂肪、肌肉、水分等成分的分布情况,为儿童健康状况的评估开辟了新途径。目的探讨中国西南三省市(四川、重庆、贵州)中小学生体成分... 背景依靠BMI等传统指标难以全方位评估儿童的营养状况和健康风险,体成分分析能够更精准地反映儿童体内脂肪、肌肉、水分等成分的分布情况,为儿童健康状况的评估开辟了新途径。目的探讨中国西南三省市(四川、重庆、贵州)中小学生体成分与血压的相关性,为儿童高血压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西南三省市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基本信息、家庭基本情况、青春期发育、家族疾病史、营养状况和儿童饮食等变量。统一体格测量、血压测量,使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体成分指标(体脂率、肌肉占比、含水率、蛋白质和无机盐占比)。对纳入分析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探讨体成分与血压偏高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主要结局指标体成分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西南三省市(四川、重庆、贵州)6所中小学8397人进入本文分析,其中小学生5722人,中学生2675人;城区4593人,乡村3804人;平均年龄(10.9±2.4)岁,男生4445人(52.9%),女生3952人;检出血压偏高784人(9.3%),血压偏高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超重肥胖儿童高于非超重肥胖、青春期发动高于未青春期发动、饮食偏咸高于非饮食偏咸(P均<0.05);体成分5项指标(体脂率、含水率、肌肉占比、蛋白质占比、无机盐占比)均与血压相关(P均<0.05);男女生的体成分指标与血压偏高风险呈现不同的关联模式,女生体脂率、含水率、肌肉占比、蛋白质占比与血压偏高风险呈线性相关,无机盐占比与血压偏高风险呈非线性相关;男生体脂率和无机盐占比与血压偏高呈现近似线性相关,肌肉占比、含水率和蛋白质占比与血压偏高均呈非线性关联。在体脂率、肌肉占比、含水率、蛋白质占比和无机盐占比5项体成分指标中,以男女生各自的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体成分 血压
下载PDF
育龄妇女生育间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娅 吴桂明 +3 位作者 刘玉 李玉艳 车焱 产后避孕项目组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第8期1708-1712,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育龄妇女活产后再次生育间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5个省自治区共60所医院,采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分娩的产妇300名,于2017年7月-2018年1月进行调查,了解其人口学特征... 目的:分析中国育龄妇女活产后再次生育间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5个省自治区共60所医院,采用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分娩的产妇300名,于2017年7月-2018年1月进行调查,了解其人口学特征、分娩时间、分娩方式、既往孕产史、既往避孕史等。选择其中生育≥2孩对象,分析最近2次生育的间隔,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生育间隔的影响因素。结果:2015-2016年我国育龄妇女平均生育间隔为(65.0±44.4)个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育间隔随女性年龄、既往流产次数增加而增加;随女性教育水平增加和已生育男孩数或女孩数增加而缩短;剖宫产女性生育间隔长于阴道分娩者,汉族女性生育间隔长于少数民族。结论:我国2015-2016年分娩的女性生育间隔较长(65个月),生育间隔与女性年龄、教育水平、既往流产史、已育子女数和分娩方式等有关。应加强产妇健康教育,鼓励将生育间隔控制住24~60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妇女 生育间隔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膳食节律和昼夜节律与儿童青少年心血管健康关联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瑜伟 任艳玲 +2 位作者 陈昕 袁双贵 梁小华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82-1586,共5页
儿童血压升高会导致儿童期的血管损伤、心脏代谢风险和器官损伤等不良健康效应,而且会增加个体成年后的高血压风险。肥胖已被认为是儿童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研究通过回顾与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膳食节律与昼夜节律的联系,探讨昼夜节... 儿童血压升高会导致儿童期的血管损伤、心脏代谢风险和器官损伤等不良健康效应,而且会增加个体成年后的高血压风险。肥胖已被认为是儿童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研究通过回顾与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膳食节律与昼夜节律的联系,探讨昼夜节律对儿童青少年代谢健康的作用及机制,旨在为儿童青少年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今后研究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膳食 心血管系统 儿童 青少年
原文传递
分析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
4
作者 余贡杰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9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以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纳入手术组与保守组(n=53)。为患者分别实施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恢复... 目的:分析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以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纳入手术组与保守组(n=53)。为患者分别实施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时间。结果:保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91%,手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差值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与保守组患者相比,手术组患者的腹痛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组间数据对比具备明显差距(p<0.05)。结论: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建议结合患者情况优化选择治疗方法,快速缓解患者不适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淋病38例
5
作者 刘晓萍 刘莲 +1 位作者 范荣亮 龙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3年第2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女性淋病 疗效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