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山茶属花香气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 被引量:39
1
作者 甘秀海 梁志远 +1 位作者 王道平 王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4-207,共4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山茶属中山茶花、油茶花、茶树花3种茶花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山茶属花的香气组分及相对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从山茶花、油茶花、茶树花中分别检测出26、36、48种香气成分,各占其...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山茶属中山茶花、油茶花、茶树花3种茶花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山茶属花的香气组分及相对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从山茶花、油茶花、茶树花中分别检测出26、36、48种香气成分,各占其总香气成分的94.53%、96.43%和98.76%。其中共有的香气成分为1-己醇、苯乙酮、芳樟醇、(反)茴香烯、去氢土臭素、吉马烯D、对羟甲酚、δ-杜松烯,但各自的相对含量差别较大;另外,各种茶花均具有自己独特的香气成分,山茶花的特有香气成分主要有丁香酚、醋酸癸酯等;油茶花特有香气成分主要为3-甲基-二氢-2(3H)呋喃酮、月桂烯等;茶树花的主要香气成分为有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柠檬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花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香气成分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法与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茶叶香气成分 被引量:32
2
作者 王道平 甘秀海 +1 位作者 梁志远 杨小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135,共5页
为探讨2种提取方法快速分析定性茶叶香气的可行性,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茶叶香气成分,用气质联用仪进行测定,结合Nist2008和Wiley275谱库鉴定各成分,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利用2种提取方... 为探讨2种提取方法快速分析定性茶叶香气的可行性,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茶叶香气成分,用气质联用仪进行测定,结合Nist2008和Wiley275谱库鉴定各成分,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利用2种提取方法共从茶叶中鉴别出74个化合物,其中固相微萃取法得到了41个化合物,而同时蒸馏萃取法得到了39个化合物,但共有的化合物为8个。结论:2种提取方法得到的茶叶香气成分有明显差异,其香气特征成分主要集中在固相微萃取法所富集部分;将2种方法结合起来,能得到对产品的挥发性物质的综合评价。但采用快速、高效、低成本、低污染的SPME-GC/MS法已能够完成对呈香物质的判断。这为茶叶香气成分类型定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香气成分 固相微萃取法 同时蒸馏萃取法 气质联用
下载PDF
栀子花精油化学成分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甘秀海 赵超 +1 位作者 赵阳 周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79,84,共4页
采用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栀子花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栀子花精油的化学成分,通过质谱检索并结合保留指数确定其结构。以VC为对照,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花精油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结果显示:从栀... 采用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栀子花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栀子花精油的化学成分,通过质谱检索并结合保留指数确定其结构。以VC为对照,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花精油对DPPH·和ABTS+·的清除率。结果显示:从栀子花精油中鉴定出了51种化学成分,占总峰面积的86.9%,其主要成分为芳樟醇(21.09%)、莰烯(7.25%)、α-石竹烯(6.49%)、香叶醇(5.72%)、α-法呢烯(5.35%)等;栀子花精油对DPPH·和ABTS+·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其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6.26、11.58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花 微波水蒸气蒸馏法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黄精多糖的提取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宫江宁 云成悦 +2 位作者 吴婕 顾曼琦 廖莉玲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18-23,共6页
通过优化黄精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多糖的抗氧化作用。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对黄精多糖的提取均有明显影响,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确定最佳的提取黄精多糖的参数为:提取时间1. 5 h,提... 通过优化黄精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多糖的抗氧化作用。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对黄精多糖的提取均有明显影响,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确定最佳的提取黄精多糖的参数为:提取时间1. 5 h,提取次数为4次,料液比为1∶25,在此条件下,得到黄精多糖的提取率可达到(7. 96±0. 12)%。抗氧化试验表明,黄精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并且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均呈现浓度依赖性,多糖对这几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顺序为ABTS+·>·OH> DPPH·> O_2^-·。以Vc抗氧化活性研究作为对照,黄精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均小于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多糖 正交试验 抗氧化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还原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5
作者 吴婕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52-1356,共5页
石墨烯的制备对于石墨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化学氧化还原法是制备石墨烯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综述了近年来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剂还原法、高温热处理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溶剂热还原法、催化还原法、微波还原法等多种... 石墨烯的制备对于石墨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化学氧化还原法是制备石墨烯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综述了近年来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剂还原法、高温热处理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溶剂热还原法、催化还原法、微波还原法等多种还原方法,分析了目前各种常用还原方法的优缺点,并进一步提出氧化石墨烯还原方法未来的几个研究方向:还原前后原子结构变化及还原机理研究;新型还原方法或多种还原方法联用的研究;还原氧化石墨烯和制备复合物同时进行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还原 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3
6
作者 江雪清 李小平 王超英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36,共3页
针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类专业的特点,以能力培养、兴趣激发为重点,从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变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生物类专业 教学内容 考核方式 教学方法
下载PDF
贵阳某农村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21
7
作者 陈生科 万玉 +1 位作者 杨明姣 甘秀海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3-408,共6页
在对贵阳市某农村饮用水源地水体中镉、砷和六价铬等13种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饮用水源地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健康风险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农村饮用水源地水体通过饮... 在对贵阳市某农村饮用水源地水体中镉、砷和六价铬等13种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饮用水源地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健康风险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农村饮用水源地水体通过饮水途径的化学致癌物健康风险数量级为10^(-7)~10^(-4),其中六价铬的致癌风险最大,为7.2×10^(-5)~3.7×10^(-4)a^(-1),均高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饮水途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1)和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0×10^(-6)a^(-1)。另外,通过饮水途径的非致癌污染物健康风险数量级为10^(-11)~10^(-8),远低于ICRP及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化学致癌物的风险值远高于非化学致癌物,前者约是后者的1 000倍,占个人年总健康风险值的99.9%。因此,该农村饮用水源地水体中六价铬污染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进行优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饮用水源 水质调查 健康风险评估 贵阳
下载PDF
黑骨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8
作者 甘秀海 周欣 +1 位作者 赵超 陈华国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9期20-21,共2页
黑骨藤是苗族地区的常用药,主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等症。为了更好开发和利用其资源,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黑骨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方面的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和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黑骨藤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物理化学实验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0
9
作者 周进康 孙成涛 +1 位作者 徐海丽 龙攀峰 《化工高等教育》 2014年第5期38-41,50,共5页
为了适应物理化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采用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和各个实验阶段的考核量化表。教改促进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知识应用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及综合实验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 物理化学实验 考核评价体系 改革 实践
下载PDF
药食昆虫九香虫的生物学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郭玉红 张庆林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92-693,共2页
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属半翅目兜蝽科昆虫,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也是产区民间常用的滋补保健品。文章从基础生物学、民族动物学、营养及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人工养殖技术以及市场需求前景等方面阐述了九香虫研究概况和进展,... 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属半翅目兜蝽科昆虫,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也是产区民间常用的滋补保健品。文章从基础生物学、民族动物学、营养及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人工养殖技术以及市场需求前景等方面阐述了九香虫研究概况和进展,并从可持续利用角度对其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香虫 生物学 开发利用 中药 动物资源
原文传递
岩溶区典型根系地下生境类型中土壤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符裕红 黄宗胜 喻理飞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02-1209,共8页
选择了岩溶区三种不同的典型根系地下生境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类型Ⅰ-白云岩低倾产状多层空间类型、类型Ⅱ-白云岩中倾产状多层空间类型及类型Ⅲ-白云岩高倾产状多层空间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酶与土壤... 选择了岩溶区三种不同的典型根系地下生境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类型Ⅰ-白云岩低倾产状多层空间类型、类型Ⅱ-白云岩中倾产状多层空间类型及类型Ⅲ-白云岩高倾产状多层空间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酶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植物根系地下生境类型和不同空间土壤层次的土壤酶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2)类型Ⅰ有利于土壤的碳素循环,类型Ⅱ有利于土壤含氮化合物的转化,类型Ⅲ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氧化;且三种类型的土壤酶活性均呈现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3)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关系显著,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质量/肥力的指标。可见,不同根系地下生境土壤酶活性差异,对岩溶石漠化区的土壤质量评价、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和生态修复治理均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酶活性 根系地下生境类型 岩溶石漠化区
下载PDF
茂兰退化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中生态系统碳吸存特征 被引量:16
12
作者 黄宗胜 喻理飞 +1 位作者 符裕红 杨瑞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4-564,共11页
为了了解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中生态系统碳吸存趋势,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茂兰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中生态系统碳吸存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植被生物量随恢复进程递增,其中乔木层与其变化一致,草本层、灌木层则相反;喀斯... 为了了解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中生态系统碳吸存趋势,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茂兰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中生态系统碳吸存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植被生物量随恢复进程递增,其中乔木层与其变化一致,草本层、灌木层则相反;喀斯特植被的地上与地下生物量之比较低,尤其灌木层的地上与地下生物量之比最低;加权平均含碳率随恢复进展递增;随恢复进程,植被乔木层碳密度递增,草本层、灌木层碳密度递减;总体上生态系统及其植被、土壤的碳密度由恢复早期(草本阶段、草灌阶段)经中期(灌木阶段、灌乔阶段)至后期(乔木阶段、顶极阶段)呈增加趋势,而凋落物的相反。在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的恢复进程中,植被对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最大,尤其是木本植被,而土壤的影响较小,因此,加强植被恢复对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碳汇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吸存 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 自然恢复 退化喀斯特森林 碳密度
原文传递
秋水仙碱对微管蛋白的作用机制及其细胞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亚茹 邓高松 +2 位作者 李云 姜金仲 孙宇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570-2576,共7页
秋水仙碱诱导染色体同源加倍的生物学机理与构成纺锤体微管蛋白密切相关。秋水仙碱作用于细胞的根本效应是改变细胞微管的状态,使微管解聚或停止组装;秋水仙碱作用于微管的方式是其分子结构中的A环与β微管蛋白354半胱氨酸结合、C环结合... 秋水仙碱诱导染色体同源加倍的生物学机理与构成纺锤体微管蛋白密切相关。秋水仙碱作用于细胞的根本效应是改变细胞微管的状态,使微管解聚或停止组装;秋水仙碱作用于微管的方式是其分子结构中的A环与β微管蛋白354半胱氨酸结合、C环结合在239半胱氨酸和N末端氨基酸;不同植物种类微管蛋白的处理效应有明显的差异。秋水仙碱的处理效应影响到细胞一切与微管活动有关的功能,具体表现为改变细胞的发育进程、阻断染色体的分裂及细胞器不能正常运动,除此之外,秋水仙碱还可以诱导染色体结构变异。本文主要综述了秋水仙碱作用于微管蛋白的机制及秋水仙碱处理的细胞效应等研究进展,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信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 结合 微管蛋白 细胞效应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4
作者 代雄 颜杰宽 甘秀海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38-42,共5页
黄酮类化合物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中草药中,由于其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及抗菌等活性,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其资源,综述了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药理作用、合成及临床应用... 黄酮类化合物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中草药中,由于其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及抗菌等活性,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其资源,综述了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药理作用、合成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工艺 药理作用 合成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喀斯特森林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库特征演化 被引量:17
15
作者 黄宗胜 符裕红 喻理飞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6-314,共9页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库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容重(0~10 cm土层0.94~1.15 g cm-3,>30 cm土层0.98~1.19 g cm-3)、石砾含量(0~10 cm土层19.93~26.61%,>30 cm土层20.36~32.11%...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库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容重(0~10 cm土层0.94~1.15 g cm-3,>30 cm土层0.98~1.19 g cm-3)、石砾含量(0~10 cm土层19.93~26.61%,>30 cm土层20.36~32.11%)随恢复进展而减少,随土层加深而增加;土壤容积(0~10 cm土层20.13~22.02 m3,>30 cm土层4.16~6.87 m3)、有机碳含量(0~10 cm土层21.14~52.67 g kg-1,>30 cm土层11.15~25.93 g kg-1)、有机碳密度[(0~10 cm土层1.91~4.03 kg m-2,>30 cm土层0.39~1.96 kg m-2)、有机碳储量(900 m2样地0~10 cm土层0.538~0.883 t,>30 cm土层0.039~0.137 t)、易氧化碳含量(0~10 cm土层5.28~33.25 g kg-1,>30 cm土层5.98~14.13 g kg-1)均随恢复进展而增加,随土层加深而减少;随恢复进展0~20 cm土层有机碳稳定性增强、活性降低,>20 cm土层则相反;随土层加深有机碳稳定性增强、活性降低;土壤有机碳随恢复进展总体上具碳汇效应,且早期其量少质低、表聚性强、碳汇效应不显著、固碳潜力大,后期则相反。加强保护喀斯特森林,使其自然恢复,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提高和有机碳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有机碳 易氧化碳 土壤容积 自然恢复 喀斯特森林
下载PDF
在校大学生性教育现状调研与对策 被引量:17
16
作者 夏卉芳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7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现状调研与对策。方法:采用自编在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调查问卷,随机抽样调查贵州某师范高校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结果:贵州某师范高校大学生对性健康知识关注很少、一无所知的人数共占75.7%。结论:加强... 目的:探讨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现状调研与对策。方法:采用自编在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调查问卷,随机抽样调查贵州某师范高校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结果:贵州某师范高校大学生对性健康知识关注很少、一无所知的人数共占75.7%。结论:加强在校大学生性健康知识宣传及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 性健康教育
下载PDF
油茶籽油和茶籽油的提取及其品质特性 被引量:15
17
作者 甘秀海 梁志远 +2 位作者 赵超 周欣 姜金仲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181-185,共5页
为提高山茶属油茶籽和茶籽的利用率,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索氏提取法及压榨法提取油茶籽油和茶籽油,结合感官特性、理化指标、脂肪酸组分及抗氧化作用综合评价茶油的品质。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所得茶油提取率最高,油茶籽油和茶籽油的... 为提高山茶属油茶籽和茶籽的利用率,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索氏提取法及压榨法提取油茶籽油和茶籽油,结合感官特性、理化指标、脂肪酸组分及抗氧化作用综合评价茶油的品质。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所得茶油提取率最高,油茶籽油和茶籽油的提取率分别为28.1%和20.5%;而压榨法所得油茶籽油和茶籽油均为浅褐黄色、透明并具有清香气味,油茶籽油的酸价、碘值和过氧化值分别为1.13mg/g KOH、88.87mg/gI2和0.51mmol/L;而茶籽油的酸价、碘值和过氧化值分别为1.16mg/g KOH、96.18mg/g I2和0.62mmol/L,油茶籽油品质相对较好。不同方法提取所得茶油中脂肪酸成分一致,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茶油对DPPH·和ABTS+·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中超临界萃取法所得的油茶籽油和茶籽油对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EC50值分别为10.56μg/mL、14.17μg/mL和15.89μg/mL、18.23μg/mL,但均弱于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油 油茶籽 茶籽 超临界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脂肪酸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基于GC-MS代谢组学技术比较冬虫夏草与蝉花的质量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剑霜 喻浩 +2 位作者 钟欣 张古忍 刘昕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3-29,共7页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代谢组学分析方法探究冬虫夏草和蝉花的代谢物组成特征,为冬虫夏草的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GC-MS测定冬虫夏草和蝉花的50%甲醇提取物,结合NIST和GMD数据库进行代谢物结构鉴定,分别采用主成...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代谢组学分析方法探究冬虫夏草和蝉花的代谢物组成特征,为冬虫夏草的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GC-MS测定冬虫夏草和蝉花的50%甲醇提取物,结合NIST和GMD数据库进行代谢物结构鉴定,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考察样品分类情况、筛选差异代谢物。结果:从冬虫夏草和蝉花中共鉴定得到64种代谢物,主要包括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糖醇类、有机酸类和脂肪酸类等。PCA结果显示冬虫夏草与蝉花样品根据代谢物特征完全区分,表明二者化学组成差异较大;采用PLS-DA筛选获得导致2种样品区分的差异代谢物共21种,其中冬虫夏草含有更多的D-甘露醇、海藻糖、脯氨酸、焦谷氨酸等,而蝉花中肌醇和γ-氨基丁酸、鸟氨酸、苏氨酸等代谢物的含量更高。结论:冬虫夏草和蝉花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蝉花不适合替代冬虫夏草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蝉花 气相色谱-质谱 代谢组学 氨基酸 主成分分析 D-甘露醇
原文传递
石阡县的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 被引量:15
19
作者 钱长江 姜金仲 +4 位作者 李从瑞 陈志萍 肖兴明 徐建 张红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5-190,共6页
为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石阡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采取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和资料考证等方法在不同季节对石阡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石阡有野生木本观赏植物81科190属410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5属8种,被子植... 为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石阡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采取野外考察、标本采集、分类鉴定和资料考证等方法在不同季节对石阡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石阡有野生木本观赏植物81科190属410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5属8种,被子植物77科185属402种。410种野生木本观赏植物中有珍稀观赏植物17科25属27种。按观赏类型分为6类:林木类植物21科25属42种,花木类植物26科44属81种,果木类植物23科31属59种,叶木类植物28科42属77种,荫木类植物24科41属89种,蔓木类植物17科29属5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木本观赏植物 资源调查 类型 石阡
下载PDF
八角金盘茎、叶、花(果实)中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梁志远 甘秀海 +2 位作者 王道平 廖钢存 陈华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5期8473-8475,共3页
[目的]分析八角金盘不同部位中精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八角金盘茎、叶和花(果实)的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其成分,通过计算机检索,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八角金盘不同部位精油中各化学成分的相对... [目的]分析八角金盘不同部位中精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八角金盘茎、叶和花(果实)的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其成分,通过计算机检索,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八角金盘不同部位精油中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八角金盘3个部位精油中共鉴定出97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是倍半萜,其次是脂肪族化合物,其共有成分有30种,分别占总精油相对含量的(茎)64.55%、(叶)77.90%和(花(果实))69.40%。[结论]八角金盘不同部位中精油的组成以及含量都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 精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