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ntinel-1A在西南煤矿区地表沉陷监测中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志红 任金铜 +3 位作者 范成成 刘吉波 雷勇 冯图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39-2350,共12页
地表沉陷对人类安全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非法采煤活动更易导致此类事件的发生,研究如何高效地对地下采煤活动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面散射去相关、体散射去相关和形变梯度三个方面,分析了Sentinel-1A在盘州市地下采煤导致... 地表沉陷对人类安全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非法采煤活动更易导致此类事件的发生,研究如何高效地对地下采煤活动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面散射去相关、体散射去相关和形变梯度三个方面,分析了Sentinel-1A在盘州市地下采煤导致的地表沉陷监测中的适用性;使用干涉相位图计算形变区边界及其相位形变梯度,与参考图形和参考梯度进行相关性计算并设置阈值,以提取地下采煤导致的地表沉陷范围.结果表明:(1)Sentinel-1A抗地形坡度去相关能力强,临界坡度范围为[39.24°,39.32°];(2)植被是影响相干性的重要因素,NDVI植被指数与干涉相干系数呈显著负相关,R^(2)为0.59;(3)盘州市煤矿采区外围的地表形变梯度小于1.4×10^(3),在Sentinel-1A的可监测范围之内;(4)基于DInSAR解缠相位提取的矿区形变范围皆位于SBAS-InSAR监测的矿区形变范围之内,进一步表明该方法在西南煤矿区地表沉陷监测中具有适用性,为西南煤矿区非法地下采煤监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开采沉陷监测 相干性 形变梯度 非法地下采煤
原文传递
西南喀斯特地区不同林龄华山松人工林根际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与根际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斌 虞应乾 +3 位作者 李望军 邹顺 白晓龙 薛晓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9-119,共11页
【目的】为了解华山松对西南喀斯特环境的适应策略和养分循环机制,本研究探讨华山松根际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和根际效应对林龄的响应,为西南喀斯特地区人工林抚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在贵州省毕节地区选取4个林... 【目的】为了解华山松对西南喀斯特环境的适应策略和养分循环机制,本研究探讨华山松根际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和根际效应对林龄的响应,为西南喀斯特地区人工林抚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在贵州省毕节地区选取4个林龄(10、16、22和47 a)的华山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各林龄下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和根际效应,以及p H值和C、N、P化学计量特征。【结果】随林龄增加,根际土壤TC、TN、SOC含量先降低后升高,TP、TK、AN和AK逐渐升高,AP逐渐下降,TC_(a)和p H值先升高后降低。C∶N和C∶P比随林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N∶P比波动性变化。不同林龄华山松土壤养分的根际效应不同,幼龄林(10 a)和中龄林(16 a)对土壤养分的根际效应均为正效应,而近熟林(22 a)和成熟林(47 a)对土壤养分的根际效应显著降低,TN、AN、TP和TK在22 a时均表现为负效应;p H值无明显根际效应。根际土壤SOC与TN、TP和AN呈显著正相关,与TC_(a)呈显著负相关;p H值与SOC和TN呈显著负相关,与TC_(a)呈显著正相关;TK和TC_(a)含量与C∶N、C∶P、N∶P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性。【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松根际土壤C、N、P、K和C_(a)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具有较强的“自肥”作用;幼林龄阶段根际土壤的C∶N和C∶P显著高于其他阶段,华山松生长可能受到N和P限制;林龄对华山松根际土壤有效养分的富集效应大于全量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人工林 林龄 土壤养分含量 C∶N∶P比 根际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