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施用有机肥增加黄壤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被引量:62
1
作者 郭振 王小利 +4 位作者 徐虎 段建军 张雅蓉 李渝 蒋太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68-1174,共7页
【目的】微生物量碳、氮是土壤中易于利用的养分库及有机物分解和矿化的动力,与土壤养分循环密切相关,其变化可反映土壤耕作制度和土壤肥力的变化。本研究旨在揭示长期施肥对贵州黄壤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 【目的】微生物量碳、氮是土壤中易于利用的养分库及有机物分解和矿化的动力,与土壤养分循环密切相关,其变化可反映土壤耕作制度和土壤肥力的变化。本研究旨在揭示长期施肥对贵州黄壤稻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的影响,并探讨其合理培肥模式。【方法】以贵州黄壤肥力与肥效长期定位监测基地为依托,采用氯仿熏蒸—K2SO4提取法,重点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变化及其与全量有机碳氮的关系。试验处理包括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低量有机无机肥配施(0.5MNPK)和高量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结果】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SMBC的变化范围在423.87~695.04 mg/kg之间,SMBN的变化范围在44.36~91.65 mg/kg之间。施用化肥(NPK)和施用有机肥及两者配施(M、0.5MNPK和MNPK)能增加SMBC和SMBN含量,其中MNPK处理较CK处理SMBC含量增幅最高,达64.0%,显著高于NPK和0.5MNPK处理,但与M处理差异不明显;M处理较CK处理SMBN含量增幅最高,达106.6%,显著高于NPK和0.5MNPK处理,但与MNPK处理差异不明显;长期单施化肥(NPK)仅对SMBN含量有显著提高作用(44.1%),对SMBC作用不明显。SOC、TN和微生物熵(q MB)的变化与SMBC一致,均表现为MNPK处理最高,其次为M和0.5MNPK处理,NPK处理最低;所有施肥处理下的SMBC/SMBN无显著性差异且均低于CK处理。【结论】土壤微生物碳、氮量和微生物熵的显著提高均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变化呈正相关,单施有机肥和高量有机无机肥配施是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黄壤稻田 土壤微生物量 微生物熵
下载PDF
黄壤性水稻土有机碳及其组分对长期施肥的响应及其演变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小利 郭振 +3 位作者 段建军 周志刚 刘彦伶 张雅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4593-4601,共9页
【目的】不同保护机制的有机碳由于稳定性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肥力效应和生物有效性。研究贵州省主要水稻土类型黄壤性水稻土有机碳组分对长期施肥的响应及其演变,为区域稻田土壤固碳潜力评估和地力提升技术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目的】不同保护机制的有机碳由于稳定性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肥力效应和生物有效性。研究贵州省主要水稻土类型黄壤性水稻土有机碳组分对长期施肥的响应及其演变,为区域稻田土壤固碳潜力评估和地力提升技术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托贵州省黄壤性水稻土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始于1995年),采集2006—2014年间5个偶数年份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低量有机肥无机肥配施(0.5MNPK)和常量有机肥无机肥配施(MNPK)5个处理的土样,采用Stewart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法和碳氮分析仪,测定土壤总有机碳及未保护(即游离活性)、物理保护、化学保护和生物化学保护4个有机碳组分的含量,并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其演变特征。【结果】与不施肥(CK)及单施化肥(NPK)处理相比,施用有机肥(M、0.5MNPK和MNPK)显著增加了土壤游离活性、物理保护、化学保护有机碳含量(P<0.05),总有机碳提升15%—39%,其中以常量有机无机配施(MNPK)的提升幅度最高。拟合分析发现,2006—2014年间,4个施肥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随时间均呈增加趋势,除生物化学保护有机碳外,其余组分有机碳在有机肥处理下的线性增加趋势比单施化肥(NPK)处理下更为明显,不施肥处理随时间无明显变化。施用有机肥(M、0.5MNPK和MNPK)处理的土壤游离活性、物理保护、化学保护有机碳含量的年均增加速率和增幅均高于不施肥(CK)及单施化肥(NPK)处理,总有机碳的年均增加速率分别为不施肥(CK)及单施化肥(NPK)处理的3.5—3.7倍和1.5—1.6倍。游离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58%—63%)是其他组分的3—14倍。【结论】未保护游离活性有机碳是土壤总有机碳的最大部分,且对施肥响应最敏感。常量有机无机肥配施是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最有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黄壤性水稻土 Stewart物理-化学联合分组 土壤有机碳 有机碳组分
下载PDF
施氮量及基追比对烤烟碳代谢产物及关键酶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发元 胡锦 +5 位作者 周俊成 彭三喜 张恒 朱迪 李金星 郭亚利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10-1317,共8页
【目的】探寻施氮量及基追比对烤烟碳代谢产物含量及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为合理施用氮肥、提高烟叶品质和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进行不同施氮量(6,8,10 kg/667 m^(2))及基追比(5∶5,6∶4,7∶3)的两因素田间试验,以烤烟云烟87为试验材... 【目的】探寻施氮量及基追比对烤烟碳代谢产物含量及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为合理施用氮肥、提高烟叶品质和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进行不同施氮量(6,8,10 kg/667 m^(2))及基追比(5∶5,6∶4,7∶3)的两因素田间试验,以烤烟云烟87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打顶期、脚叶成熟期测定烤烟还原糖、总糖含量及碳代谢关键酶[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ADPG焦磷酸化酶(AGP)、蔗糖转化酶(INV)、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α淀粉酶(α-amylase)]的酶活性。【结果】随着烟叶的成熟,烟叶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又下降的趋势;烟叶中INV、SS、α-amylase、AGP、FBPase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SPS活性呈双峰波动的变化趋势,SSS活性呈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趋势。随施氮量的增加,烟叶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呈下降趋势,SS活性整体呈不断下降的趋势,INV、SSS、FBPase活性整体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α-amylase、SPS、AGP活性整体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低氮和常规氮处理中随着追氮比例的增大,烟叶中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整体较高,高氮处理则较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烟叶中的总糖含量在团棵期与SSS活性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在施氮量为6 kg/667 m^(2),基追比为6∶4时,各时期碳代谢产物含量及关键酶活性较为适宜,有利于烟碳代谢相关物质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基追比 碳代谢 总糖 还原糖 酶活性 烤烟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黄壤旱地及水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安世花 罗安焕 +5 位作者 王小利 夏东 王兴凯 段建军 张雅蓉 蒋太明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3-80,共8页
为揭示长期施肥条件下黄壤旱地、水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长期定位施肥、集旱地水田为一体的贵州黄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为依托,采用氯仿熏蒸-K2SO4提取法,研究长期不施肥(CK... 为揭示长期施肥条件下黄壤旱地、水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长期定位施肥、集旱地水田为一体的贵州黄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为依托,采用氯仿熏蒸-K2SO4提取法,研究长期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低量有机无机肥配施(0.5MNPK)、高量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对旱地、水田SMBC、SMBN的影响,探讨黄壤合理利用的培肥措施。结果表明,与CK相比,旱地、水田土壤SMBC含量分别以MNPK、M处理的提高效果最好。相同施肥条件下,水田的SMBC含量是旱地的2.5~3.7倍。长期施用化肥、有机肥均能使SMBN含量增加,且均以M处理的提高效果最好。旱地、水田M处理的SMBN含量分别为72.97、152.54mg/kg。相同施肥条件下,水田的SMBN含量均比旱地高,且是旱地的2.0~4.7倍。不同施肥处理下,旱地、水田的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均以MNPK处理最高,旱地、水田的微生物熵(qMB)分别介于0.52%~0.94%、1.87%~2.49%,旱地、水田的SMBN/TN值分别介于0.59%~2.75%、2.71%~5.61%,旱地、水田的SMBC/SMBN值分别介于4.27~9.26、5.79~7.37。综上,M和MNPK处理是旱地、水田有效培肥措施。相同施肥条件下,水田的SMBC、SMBN、SOC、TN含量及qMB、SMBN/TN值均高于旱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旱地 水田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微生物熵
下载PDF
秸秆和生物炭还田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宏伟 王小利 +5 位作者 龙大勇 段建军 梅婷婷 徐彬 蒙婼熙 卢清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6-232,共7页
通过对稻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及其活性组分的研究,为提高贵州黄壤稻田土壤固碳能力提供理论依据。设置4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秸秆配施化肥(NPKS)和生物炭配施化肥(NPKB),结合室内矿化试验对土壤碳氮比(C/N)、活性有机碳(... 通过对稻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及其活性组分的研究,为提高贵州黄壤稻田土壤固碳能力提供理论依据。设置4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秸秆配施化肥(NPKS)和生物炭配施化肥(NPKB),结合室内矿化试验对土壤碳氮比(C/N)、活性有机碳(AOC)含量、碳库管理指数(CPMI)和有机碳矿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NPK处理相比,NPKB处理SOC含量和C/N分别显著提高9.10%、23.10%,NPKS处理TN含量最高,与CK处理相比显著提高19.39%。NPKS处理下,土壤易氧化有机碳(RO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均最高,分别为5.88 g/kg、96.15 mg/kg和334.09 mg/kg。与NPK处理相比,NPKB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稳态碳(SC)含量、碳库指数(CPI)和CPMI,对碳库活度(A)和碳库活度指数(AI)无显著影响,NPKS处理则显著增加了A、AI和CPMI。在培养期内,SOC矿化速率在第1天处于最大值,前期(第1~6天)大幅下降,后期(第6~45天)缓慢下降;第45天时,SOC累积矿化量在2.14~2.82 g/kg之间,而SOC累积矿化率在11.01%~15.51%之间,均以NPKB处理最低。SOC累积矿化量与MBC含量、ROC/SOC、A和A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TN含量、DOC/SOC和MBC/SOC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C/N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秸秆与化肥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矿化程度,有机碳的稳定性下降;生物炭与化肥配施则对土壤的有机碳矿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土壤的固碳培肥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生物炭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有机碳矿化
下载PDF
贵州烤烟育种工作进展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刘仁祥 夏志林 +5 位作者 崔庆伟 喻奇伟 张庆明 聂琼 徐秀红 刘洋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6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概述了贵州烤烟育种工作的进展,分析了当前贵州烤烟育种及品种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贵州烤烟品种工作应坚持优质兼顾产量的育种目标,构建限制产量的烤烟品种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种质资源的鉴定及性状遗传基础研究,培育具有明显区域特... 本文概述了贵州烤烟育种工作的进展,分析了当前贵州烤烟育种及品种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贵州烤烟品种工作应坚持优质兼顾产量的育种目标,构建限制产量的烤烟品种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种质资源的鉴定及性状遗传基础研究,培育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核心亲本;促进育种新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融合,实现定向化和精准化育种;加强工商研合作,加快品种选育与应用的品种工作思路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育种 进展 对策
下载PDF
温度对黑色石灰土原土及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杨芳 段惠敏 +4 位作者 段建军 王小利 罗湄宏 周先伟 郭振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8-76,共9页
为探究黑色石灰土原土及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矿化的差异及其对温度的响应,加深对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矿化的认识,在15、25、35℃3种温度条件下,研究黑色石灰土原土及粗颗粒、微团聚体、单粉粒3种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矿化速率、有机... 为探究黑色石灰土原土及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矿化的差异及其对温度的响应,加深对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矿化的认识,在15、25、35℃3种温度条件下,研究黑色石灰土原土及粗颗粒、微团聚体、单粉粒3种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矿化速率、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可矿化有机碳分配比例、有机碳矿化温度系数(Q_(10))和动力学方程参数的差异及温度和粒径对有机碳矿化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6次筛分所占比例合计达到96.58%,表明试验筛分过程可靠性和重现性良好。粗颗粒有机碳含量最高(80.68 g/kg),分别是原土、微团聚体和单粉粒的1.28倍、1.59倍和1.60倍。培养期内黑色石灰土原土和3种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矿化速率峰值均出现在第1天,此后迅速下降,并在第8天趋于稳定。15、25、35℃温度下,黑色石灰土原土和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均表现出微团聚体>单粉粒>黑色石灰土原土>粗颗粒的规律,表明微团聚体有机碳在有机碳矿化中的贡献较大,而粗颗粒有机碳贡献较小。土壤可矿化有机碳的分配比例依次排序为微团聚体>单粉粒>黑色石灰土原土>粗颗粒,固碳能力相应排序为粗颗粒>黑色石灰土原土>单粉粒>微团聚体。黑色石灰土原土、粗颗粒、微团聚体、单粉粒的Q_(10)平均值分别为1.12、1.19、1.14、1.25(>25℃)和1.36、1.26、1.22、1.39(<25℃),表明低温下升温比高温时升温更能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表明,同一培养温度条件下,土壤有机碳潜在矿化量依次排序为微团聚体>单粉粒>黑色石灰土原土>粗颗粒,且均随着培养温度增加而增加。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温度显著影响黑色石灰土原土及不同粒径土壤颗粒有机碳的矿化比例和累积矿化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石灰土 不同粒径土壤颗粒 有机碳矿化 温度
下载PDF
长期施肥下黄壤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演变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小利 周志刚 +4 位作者 郭振 段建军 张雅蓉 李渝 蒋太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95-199,共5页
以贵州黄壤稻田19年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为基础,选取对照(CK)、单施氮肥(N)、单施有机肥(M)、氮磷钾肥配施(NPK)、低量有机无机肥配施(0.5 MNPK)和常量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6个施肥处理,通过历史土样收集、田间取样和室内分析,结合趋势拟合... 以贵州黄壤稻田19年长期施肥定位试验为基础,选取对照(CK)、单施氮肥(N)、单施有机肥(M)、氮磷钾肥配施(NPK)、低量有机无机肥配施(0.5 MNPK)和常量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6个施肥处理,通过历史土样收集、田间取样和室内分析,结合趋势拟合,研究不同施肥下黄壤稻田有机碳(SOC)和全氮(TN)的时序变化规律,阐明长期施肥下黄壤稻田土壤碳氮含量的演变特征,揭示土壤培肥和固碳供氮的关系,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995—2006年各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呈下降趋势,2006—2014年呈增长趋势,其中施用有机肥的处理(M、MNPK和0.5 MNPK)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的提升幅度大于单施化肥处理(N、NPK)。2006—2014年除CK处理外,其他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演变趋势均为显著的线性增加,年增长率依次为0.62 g/kg(M)、0.61 g/kg(MNPK)、0.59 g/kg(0.5 MNPK)、0.49 g/kg(N)和0.40 g/kg(NPK),均显著高于CK(0.17 g/kg)。与2006年对比,2014年各施肥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均有增加,其中M增幅最高(81.9%),其次是MNPK(52.9%)、NPK(45.2%)、0.5 MNPK(34.9%)和N(18.0%)。2006—2014年各施肥处理土壤全氮含量的演变趋势与有机碳含量大体相同,除CK处理和N处理外,其他各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经长期施肥后,黄壤稻田各处理土壤碳氮比稳定在12.3左右。单施有机肥或者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长期有机肥化肥配合施用是土壤培肥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壤稻田 长期施肥 土壤 有机碳 全氮 演变特征
下载PDF
喀斯特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组分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孙沙沙 段建军 +2 位作者 王小利 焦克强 吕鑫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年第3期49-55,共7页
本文以贵州高坡喀斯特小流域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及室内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稻田、林地和荒草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SOC)组分含量特征及其分配比例的影响。采用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方法,将SOC分为不同粒径的12个土壤组... 本文以贵州高坡喀斯特小流域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及室内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稻田、林地和荒草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SOC)组分含量特征及其分配比例的影响。采用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方法,将SOC分为不同粒径的12个土壤组分。研究结果表明,在0~20 cm的表层土壤范围内,林地(3.77 k/kg)各组分有机碳平均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荒草地(3.17 k/kg),荒草地显著(P<0.05)高于稻田(2.11 k/kg)。在SOC的各组分中,稻田、林地和荒草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下iPOM即物理保护有机碳分配比例分别为10%、7%、11%,其在林地中的分配比例较低;cPOM和fPOM作为活性较强的未保护游离活性有机碳,在林地和荒草地中所占SOC分配比例最高,达到30%以上;稻田中游离态粉粒、粘粒和微团聚体粉粒、粘粒有机碳组成的化学保护有机碳分配比例最大为5%。在SOC及其各组分中,fPOM可作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有机碳 物理-化学联合分组
下载PDF
基于D值法的烟草苗期抗旱评价方法研究及抗旱材料筛选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刚 喻奇伟 +4 位作者 熊晶 舒彦淇 陆安彬 龙本山 刘仁祥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83,90,共8页
为了探究苗期抗旱性快速评价方法,筛选烟草苗期抗旱材料,开展苗期抗旱种质鉴定和抗旱品种选育。本试验以21个品种(系)5叶1心的烟苗为材料,采用15%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于处理48 h测定参试材料的叶绿素a等10项生理指标,通过主成分... 为了探究苗期抗旱性快速评价方法,筛选烟草苗期抗旱材料,开展苗期抗旱种质鉴定和抗旱品种选育。本试验以21个品种(系)5叶1心的烟苗为材料,采用15%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于处理48 h测定参试材料的叶绿素a等10项生理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通径分析构建了烟草苗期抗旱性评价方法。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从10项指标中筛选出叶绿素a、H_(2)O_(2)、MDA、SOD、POD等5项典型的抗旱指标;通过筛选出的5项指标与各材料D值的通径分析构建出了烟草苗期抗旱性预测模型,模型表明叶绿素a对烟草苗期抗旱性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分别以构建出的抗旱性预测模型和叶绿素a的抗旱系数对各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均将供试材料分为高抗型、中抗型、低抗型、不抗型和敏感型等5类,同时筛选出4份苗期抗旱性较强材料。研究表明,采用15%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处理,利用叶绿素a等5项指标构建的抗旱性度量值及回归预测模型可用于烟草苗期抗旱性评价,干旱胁迫后叶绿素a含量变化可用于快速鉴定烟草苗期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抗旱性 苗期 抗旱指标 抗旱评价
下载PDF
龟纹瓢虫和六斑月瓢虫对农药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唐良德 赵海燕 郭灵杭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2年第1期34-40,共7页
瓢虫是重要的害虫生防资源,喷施农药对其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旨在探讨华南3地2种常见优势瓢虫(龟纹瓢虫和六斑月瓢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采用玻璃管药膜法测定了广州、南宁和海口龟纹瓢虫和六斑月瓢虫对5种农药的敏感性。从对药剂... 瓢虫是重要的害虫生防资源,喷施农药对其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旨在探讨华南3地2种常见优势瓢虫(龟纹瓢虫和六斑月瓢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采用玻璃管药膜法测定了广州、南宁和海口龟纹瓢虫和六斑月瓢虫对5种农药的敏感性。从对药剂的敏感性来看,龟纹瓢虫和六斑月瓢虫均对毒死蜱最为敏感,LC_(50)分别在42.47~249.19 mg/L之间和57.04~224.16 mg/L之间,其次是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LC_(50)分别在162.49~496.89 mg/L之间和203.17~404.21 mg/L之间,对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相对不敏感,LC_(50)分别在227.27~2334.51 mg/L之间和339.44~2454.93 mg/L之间;从对不同地理种群敏感性来看,龟纹瓢虫和六斑月瓢虫南宁种群和广州种群对药剂不敏感,而海口种群相对敏感。本研究结果可为反映当地用药水平和田间保护天敌瓢虫提供理论依据和用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纹瓢虫 六斑月瓢虫 杀虫剂 毒力
下载PDF
黄色石灰土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矿化对温度的响应 被引量:6
12
作者 江家彬 杨芳 +1 位作者 王小利 段建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0年第5期29-37,共9页
石灰岩(CaCO_3)发育是西南喀斯特地貌的主要成因,且石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对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石灰土不同粒径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在不同温度下的矿化特征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培养试验结合湿筛法和碱... 石灰岩(CaCO_3)发育是西南喀斯特地貌的主要成因,且石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对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石灰土不同粒径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在不同温度下的矿化特征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培养试验结合湿筛法和碱液吸收法探究了15℃、25℃和35℃下黄色石灰土>0.25 mm、0.053~0.25 mm、0.002~0.053 mm和<0.002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的矿化特征。结果表明:随团聚体粒径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P<0.05),其中,>0.25 mm有机碳含量为15.67 g/kg,<0.002 mm有机碳含量为0.59 g/kg;在培养的第1天,三种温度下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矿化速率均达到峰值,随后快速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且0.053 mm^0.25 mm团聚体有机碳的矿化速率(14.37~31.99 mg/(kg·d))和累积矿化量(100.67~223.92 g/kg)最大,是最低的<0.002 mm粒径团聚体的1.01~1.28倍;各粒径团聚体可矿化有机碳比例分别为:>0.25 mm(0.41%~0.91%)、0.053~0.25 mm(0.42%~0.93%)、0.002~0.053 mm(0.44%~0.79%)和<0.002 mm(0.41%~0.73%)(P<0.05)。其次,在低温(15℃)下升温,0.053~0.25 mm团聚体有机碳Q_(10)值(1.56)最大,而常温(25℃)下升温,则是>0.25 mm团聚体有机碳Q_(10)值最大(1.68);且0.053~0.25 mm团聚体有机碳的潜在可矿化量C_0(111.62~239.59 mg/kg)及矿化速率常数K(0.41~0.44)均大于其余各粒径团聚体。综上所述,黄色石灰土0.053~0.25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矿化对升温的响应强烈,>0.25 mm和0.002~0.053 mm粒径团聚体次之,而<0.002 mm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矿化对升温响应最弱;固碳能力依次为:(<0.002 mm)>(0.002~0.053 mm)>(>0.25 mm)>(0.053~0.2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石灰土 固碳潜力 不同粒径团聚体 有机碳矿化 温度敏感性
下载PDF
独脚金内酯对烟草腋芽生长以及抗氧化酶活性和糖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范吴蔚 潘志演 +3 位作者 王原秀 杨胜成 曾仁川 刘国琴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0-918,共9页
为探明独脚金内酯对烟草(Nicotiana tabacum)腋芽生长及生理的作用机理,以‘云烟87’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1、10和50μmol·L^(-1))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溶液对烟草腋芽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和10μmol... 为探明独脚金内酯对烟草(Nicotiana tabacum)腋芽生长及生理的作用机理,以‘云烟87’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1、10和50μmol·L^(-1))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溶液对烟草腋芽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和10μmol·L^(-1) GR24溶液处理后烟草第1~6节位腋芽的萌芽率均显著低于对照,而50μmol·L^(-1) GR24溶液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GR24处理后不同时期和不同节位的腋芽长度均低于对照,其中1μmol·L^(-1) GR24溶液处理后的指标与对照均达到显著差异;不同处理腋芽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不同程度地增加,其中1μmol·L^(-1) GR24溶液处理在第1~3节位相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67、1.22和1.72倍;第1、2节位腋芽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1μmol·L^(-1) GR24溶液处理显著提高了烟草第1、2节位腋芽的蔗糖含量,还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可溶性糖、蔗糖和果糖含量,10和50μmol·L^(-1) GR24溶液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可见,独脚金内酯对烟草腋芽的生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对烟草不同节位腋芽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和糖含量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浓度效应和位置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独脚金内酯 腋芽 抗氧化酶
原文传递
贵州黄壤性水稻土不同粒径有机碳之间的矿化差异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振 王小利 +4 位作者 段建军 徐明岗 张雅蓉 李渝 蒋太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23-226,235,共5页
以贵州长期定位试验的黄壤性水稻土为对象,以单施有机肥处理为例,采用湿筛法和碱液吸收法研究不同粒径土壤[粗颗粒(>250μm)、微团聚体(53~250μm)、单粉粒(2≤粒径<53μm)和单黏粒(<2μm)]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为提... 以贵州长期定位试验的黄壤性水稻土为对象,以单施有机肥处理为例,采用湿筛法和碱液吸收法研究不同粒径土壤[粗颗粒(>250μm)、微团聚体(53~250μm)、单粉粒(2≤粒径<53μm)和单黏粒(<2μm)]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为提高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所有组分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呈现出先快速上升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并在培养后4 d达到峰值,矿化速率CO2-C介于0.004 0~0.050 4 g/(kg·d)之间;培养前期单粉粒有机碳和微团聚体有机碳的矿化速率较高,粗颗粒有机碳矿化速率最低。所有组分的累积矿化量CO2-C介于0.151 7~0.185 4 g/kg之间,且粗颗粒和单黏粒有机碳累积矿化量较原土分别降低了13.3%和8.18%,其他组分较原土略有提高;微团聚体和单粉粒的有机碳累积矿化量较高,分别为0.176 4 g/kg和0.185 4 g/kg,显著高于粗颗粒和单黏粒(P<0.05)。在培养前期所有组分的矿化速率方程为指数函数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培养后期呈对数函数(P<0.01),累积矿化量呈对数函数由快到慢增长(P<0.01)。不同粒径土壤中可矿化有机碳的分配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固碳能力依次是:粗颗粒>单黏粒>微团聚体>单粉粒。不同粒径土壤中可矿化有机碳的分配比例随粒级减小而变大,大粒径土壤固碳能力较小粒径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壤性水稻土 粒径 有机碳 矿化 稳定性 矿化速率 累积矿化量
下载PDF
喀斯特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活性碳组分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星 段建军 +4 位作者 王小利 徐虎 王桂红 郭振 王萍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88-93,共6页
以贵州普定县陈家寨小流域为对象,探讨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0~20 cm土层各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差异特征及其与土壤总有机碳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贵州陈家寨喀斯特小流域0~2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为42.03(±25.08)g/kg,其中灌木林地有... 以贵州普定县陈家寨小流域为对象,探讨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0~20 cm土层各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差异特征及其与土壤总有机碳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贵州陈家寨喀斯特小流域0~2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为42.03(±25.08)g/kg,其中灌木林地有机碳含量最高为77.44(±28.38)g/kg,是耕地有机碳含量的3.5倍;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表现为灌木林地>荒草地>人工林>果园>耕地,游离活性有机碳的含量表现为灌木林地>人工林>荒草地>果园>耕地,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表现为灌木林地>人工林>荒草地>耕地>果园;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各活性碳组分间均有显著相关关系,其中与游离活性有机碳的相关系数最高。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不同,各活性有机碳组分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差异,说明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复杂性,因此不同活性有机碳的表征指标无论数值还是变化趋势不能直接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小流域 土地利用方式 有机碳活性组分 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
下载PDF
威宁烟区云烟116群体结构与烟叶产质量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彭三喜 郜军艺 +4 位作者 熊晶 文德锋 周俊成 刘仁祥 高焕晔 《特产研究》 2022年第5期38-42,共5页
为探寻云烟116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烟区生态条件下的适宜群体,本研究采用群体留叶数、植烟密度2个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群体结构对云烟116田间生长、经济性状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烟密度为1 000株/667 m^(2)、群体留叶数为... 为探寻云烟116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烟区生态条件下的适宜群体,本研究采用群体留叶数、植烟密度2个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群体结构对云烟116田间生长、经济性状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烟密度为1 000株/667 m^(2)、群体留叶数为2.0万片/667 m^(2)时,云烟116打顶前的农艺性状表现一般,经济性状最好,产量达到189.98 kg/667 m^(2),产值达到3 819.12元/667 m^(2),该群体的烟叶化学成分及协调性较优,其中部叶的综合评价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烟116 群体结构 产质量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
下载PDF
移栽期对‘云烟87’烤后烟叶碳氮代谢产物及感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俊成 吴晶晶 +5 位作者 陈小翔 熊承飞 杨承 彭三喜 刘仁祥 高焕晔 《特产研究》 2022年第5期53-57,共5页
为探究移栽期对‘云烟87’烤后烟叶碳氮代谢产物及感官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3个移栽期对烤后烟叶碳氮代谢主要产物总氮、烟碱、总糖、还原糖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移栽期的... 为探究移栽期对‘云烟87’烤后烟叶碳氮代谢产物及感官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析3个移栽期对烤后烟叶碳氮代谢主要产物总氮、烟碱、总糖、还原糖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移栽期的推后,中、上部烟叶总氮和烟碱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4月30日移栽处理总氮含量最高,而烟碱含量最高的则是4月10日移栽处理。上部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移栽期的推后呈单峰变化,均在4月20日达到峰值;而中部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则随移栽期推移逐渐降低,总体以4月10日移栽处理含量最高。不同移栽处理中,4月20日移栽处理的感官质量最佳,香气特性、烟气特性、口感特性等均优于其他移栽期处理,烟叶可用性较强,其次是4月30日移栽处理的中部叶。综合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和烟叶可用性等因素,德江煎茶产区以4月20日移栽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期 ‘云烟87’ 碳氮代谢 感官评价
下载PDF
贵州省遵义市烟区施用钙、镁肥对烤烟K32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茜茜 黄莺 +1 位作者 王小利 段建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2年第2期59-65,共7页
钙、镁、硫是植物必需中量营养元素,农业生产中主要施氮、磷、钾肥并强调其平衡施用,近些年来开始逐渐重视微量元素肥料施用,但仍然忽视并很少施用镁等中量元素肥料。因此,以烤烟K326为供试材料,通过开展钙、镁肥的二因素三水平大田试验... 钙、镁、硫是植物必需中量营养元素,农业生产中主要施氮、磷、钾肥并强调其平衡施用,近些年来开始逐渐重视微量元素肥料施用,但仍然忽视并很少施用镁等中量元素肥料。因此,以烤烟K326为供试材料,通过开展钙、镁肥的二因素三水平大田试验,研究钙镁肥施用量对遵义市湄潭县烟地烤烟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当地烤烟合理施用钙镁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施用钙肥降低了烤烟的茎高、茎粗、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叶面积等农艺性状,而施用镁肥能改善烟株农艺性状。钙肥(CaO)施用量84 kg/hm^(2)时显著降低了烤烟的产量和产值(P<0.05),施用镁肥均能增加烤烟的产量和产值,随着镁肥用量的增加,烤烟产量与产值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施用镁肥(MgO)25 kg/hm^(2)时产量和产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化学品质指标看,施用钙镁肥均会降低烟叶钾含量、提高烟叶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T_(1)不施钙镁肥处理多数指标优于T_(10)施烤烟专用复合肥处理,表明当前的烤烟专用肥可能存在钙镁不平衡现象。综合各指标看,遵义烟区在当前氮磷钾肥施用量基础上不施钙肥而增施镁肥25 kg/hm^(2)更利于烤烟产量与品质的平衡以及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钙肥 镁肥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对烟蚜的毒力及食蚜瘿蚊的安全性评价
19
作者 谢涛 芶剑渝 +5 位作者 申修贤 黄纯杨 吴慧子 杨茂发 杨相 于晓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133,共6页
球孢白僵菌和食蚜瘿蚊均是控制烟蚜的重要生物防治技术,为及时明确球孢白僵菌对烟蚜的毒力及对天敌昆虫食蚜瘿蚊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浸渍法,在室内开展不同浓度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液对烟蚜(3龄若蚜)的毒力,以及对食蚜瘿蚊(3龄初幼虫)的... 球孢白僵菌和食蚜瘿蚊均是控制烟蚜的重要生物防治技术,为及时明确球孢白僵菌对烟蚜的毒力及对天敌昆虫食蚜瘿蚊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浸渍法,在室内开展不同浓度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液对烟蚜(3龄若蚜)的毒力,以及对食蚜瘿蚊(3龄初幼虫)的致死率、化蛹率和羽化率以及雌雄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1.60×10^(8)个/mL的球孢白僵菌后烟蚜的7 d累积校正死亡率最高,达92%;LC_(50)和LC_(90)分别为3.14×10^(4)个/mL和1.05×10^(8)个/mL,LT_(50)和LT_(90)分别为3.60 d和6.39 d。球孢白僵菌1.60×10^(8)个/mL浓度对食蚜瘿蚊3龄幼虫7 d的累积校正死亡率最高,为42.42%;lg(LC_(50))以及lg(LC_(90))分别为9.427和22.545,LT_(50)和LT_(90)分别为7.64 d和14.38 d;食蚜瘿蚊的化蛹率和羽化率分别为(75.00±2.04)%和(81.25±3.75)%,雌雄比值为1.092∶1,除化蛹率、羽化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外,雌雄比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球孢白僵菌1.60×10^(8)个/mL浓度可与食蚜瘿蚊联合防控烟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烟蚜 食蚜瘿蚊 毒力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氮吸收利用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梅婷婷 王小利 +4 位作者 段建军 杨宏伟 徐彬 蒙婼熙 张利武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5期92-98,共7页
为解决化肥过量施用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设置PK(只施磷钾肥,对照)、NPK(常规施肥)、1/2NPKM(化肥减施50%配施有机肥)和M(单施有机肥)共4个处理,研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氮... 为解决化肥过量施用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设置PK(只施磷钾肥,对照)、NPK(常规施肥)、1/2NPKM(化肥减施50%配施有机肥)和M(单施有机肥)共4个处理,研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处理和1/2NPKM处理比PK处理分别显著增产29.53%和27.58%,比M处理分别显著增产22.11%和20.28%;与PK处理相比,NPK处理水稻株高和穗长显著增加13.85%和8.17%,NPK处理和1/2NPKM处理有效穗数显著增加37.19%和26.18%,千粒重以M处理最高。各处理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积累量均随生育期进行而增加,与M处理相比,1/2NPKM处理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水稻干物质积累量依次显著增加36.34%、31.85%和22.50%,氮积累量依次显著增加68.24%、73.82%和46.67%,1/2NPKM处理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氮肥利用率是M处理的6.74、5.01、8.61倍。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根系形态有显著影响,其中分蘖期1/2NPKM处理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较M处理依次显著增加62.79%、51.92%、57.28%,抽穗期根体积显著增加18.52%,成熟期根长和根表面积显著下降29.93%和18.70%。综上,化肥减施50%配施有机肥处理较单施氮磷钾处理虽然保证水稻产量,但降低了氮肥利用率和水稻根系生长。本研究结果对贵州黄壤稻田化肥合理减施配施有机肥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配施 水稻产量 氮肥利用率 水稻根系 黄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