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育期火龙果内参基因的筛选和验证 被引量:5
1
作者 崇慧影 文晓鹏 《生物技术》 CAS 2019年第1期39-45,56,共8页
[目的]筛选火龙果果实发育期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方法]以火龙果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为材料,利用qRT-PCR技术检测17个看家基因的表达水平,借助ge Norm和Norm Finder筛选出果实发育期理想的内参基因。[结果]Ge Norm评估YLS8和ACT并列排... [目的]筛选火龙果果实发育期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方法]以火龙果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为材料,利用qRT-PCR技术检测17个看家基因的表达水平,借助ge Norm和Norm Finder筛选出果实发育期理想的内参基因。[结果]Ge Norm评估YLS8和ACT并列排名第一,表达稳定值均为0. 221,配对差异值V_(2/3)为0. 105; Norm Finder排名前两名为TBP2和YLS8,表达稳定值为0. 160和0. 191。使用内参基因YLS8和TBP2分析火龙果甜菜色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HpCytP450-like1的表达水平,与基因Hp Cyt P450-like1在火龙果果实发育期表达趋势一致。[结论]从17个候选基因中筛选出2个理想的的内参基因YLS8和TBP2,可作为火龙果果实发育期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内参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geNorm程序 NormFinder程序
原文传递
火龙果miRNA表达分析的qRT-PCR检测体系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阿利 杨鹍 +2 位作者 文壮 仇志浪 文晓鹏 《种子》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0,14,共6页
基于火龙果小RNA组测序序列设计miR 396 b特异引物,采用茎环法和加尾法分别对火龙果miR 396 b进行表达分析,并对2个常用内参基因5 S和U 6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建立火龙果miRNA表达分析的qRT-PCR检测体系。结果表明,U 6作为内参基因更稳定;... 基于火龙果小RNA组测序序列设计miR 396 b特异引物,采用茎环法和加尾法分别对火龙果miR 396 b进行表达分析,并对2个常用内参基因5 S和U 6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建立火龙果miRNA表达分析的qRT-PCR检测体系。结果表明,U 6作为内参基因更稳定;茎环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以茎环法设计的引物检测miR 396 b在火龙果不同组织均有表达,且在火龙果幼茎受干旱(15%PEG)处理后呈下调趋势。因此,茎环法实时定量更适用于火龙果miRNA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miRNA 茎环法 加尾法 实时定量PCR 内参基因
下载PDF
马尾松PmMYB169基因亚细胞定位及其超表达烟草低磷抗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慧平 王庆竹 +1 位作者 汤纬玮 文晓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64,共7页
为探讨马尾松PmMYB169基因耐低磷胁迫功能,在前期克隆PmMYB169全长序列的基础上,构建pBWA(V)HS-PmMYB169-GLosgfp载体,在烟草中对PmMYB169基因进行亚细胞定位;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分析转基因植株对低磷胁迫的抗性。结果表明... 为探讨马尾松PmMYB169基因耐低磷胁迫功能,在前期克隆PmMYB169全长序列的基础上,构建pBWA(V)HS-PmMYB169-GLosgfp载体,在烟草中对PmMYB169基因进行亚细胞定位;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分析转基因植株对低磷胁迫的抗性。结果表明:PmMYB169基因在细胞核中行使功能;遗传转化获得22株转基因植株,对表达量较高的3个株系(Line-2、Line-11、Line-16)进行耐低磷分析显示,低磷胁迫下转基因烟草中磷含量、生物量、Apase活性、POD活性及SOD活性均显著高于野生型,而正常磷及高磷条件下两者并无明显差异,因此,超表达PmMYB169基因显著提高了植株的耐低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MYB转录因子 亚细胞定位 转基因烟草 低磷胁迫
下载PDF
火龙果HuABAR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亚细胞定位 被引量:2
4
作者 汤纬玮 王庆竹 +1 位作者 李慧平 文晓鹏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24,共7页
在前期利用SSH筛选到抗旱相关基因HuABAR的Unigene序列的基础上,进行了HuABAR的全长cDNA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HuABAR基因cDNA全长为1 239bp,5′-UTR为264bp,3′-UTR为414bp,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共561bp,编码187... 在前期利用SSH筛选到抗旱相关基因HuABAR的Unigene序列的基础上,进行了HuABAR的全长cDNA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HuABAR基因cDNA全长为1 239bp,5′-UTR为264bp,3′-UTR为414bp,完整开放阅读框(ORF)共561bp,编码18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HuABAR基因编码蛋白具有典型的SRPBCC结构域,并与PYR1/PYLs(pyrabactin resistance 1/PYR1like)家族具有较高的相似性;HuABAR在干旱、高温(42℃)和低温(4℃)等逆境胁迫下显著上调表达,并在干旱胁迫5d、高温3d时表达量最高,低温处理5d内,表达量持续上升;通过PEG介导法瞬时转化拟南芥原生质体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该基因定位于细胞质,与已报道的其他PYR1/PYLs家族基因一致。因此,HuABAR基因可能在火龙果干旱胁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非生物胁迫 脱落酸受体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火龙果响应PEG模拟干旱胁迫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爱华 马红叶 +1 位作者 罗克明 文晓鹏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67-1182,共16页
【目的】鉴定干旱胁迫响应相关基因及生化代谢途径。【方法】比较分析火龙果品种紫红龙(Hylocereus spp.‘Zihonglong’)在正常供水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模拟干旱胁迫(-4.9 MPa)条件下的生理及转录组差异。【结果】干旱... 【目的】鉴定干旱胁迫响应相关基因及生化代谢途径。【方法】比较分析火龙果品种紫红龙(Hylocereus spp.‘Zihonglong’)在正常供水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模拟干旱胁迫(-4.9 MPa)条件下的生理及转录组差异。【结果】干旱胁迫增强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通过对转录组数据分析,共筛选出432个DEGs,2个比较组中共同表达的DEGs有18个,OS6H vs NS6H比较组特异表达的DEGs有288个,OS3D vs NS3D比较组特异表达的DEGs有126个。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信号转导(如植物激素、cGMP-PKG、Ras、磷脂酰肌醇等)、碳水化合物(蔗糖和淀粉、丙酮酸代谢及糖酵解等代谢)、氨基酸(如丙氨酸、谷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及谷胱甘肽等)代谢、转录和翻译(RNA降解、核糖体及胞吞)、次生代谢(类黄酮、苯丙烷等)及脂质代谢(а-亚麻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及角质、木栓质和蜡的生物合成)等。【结论】初步明确了火龙果幼苗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干旱胁迫启动了火龙果一系列的信号转导途径,调控下游基因表达,通过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和转化、氨基酸代谢及次生代谢等增强了火龙果的渗透调节和解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干旱胁迫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