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马替尼治疗80例慢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耿应泽 张燕 +4 位作者 王季石 赵鹏 李艳菊 李梦醒 卢英豪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22期4237-4239,共3页
目的:分析氟马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CML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完全血液学缓解(CHR)、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 R)。根据Sokal评分将患者分... 目的:分析氟马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CML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完全血液学缓解(CHR)、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 R)。根据Sokal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分析各组最佳反应率。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CHR率、MMR率、CCy R率变化趋势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最佳反应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部分患者对氟马替尼耐受性好,主要发生为Ⅰ-Ⅲ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和Ⅰ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结论:氟马替尼治疗CML患者,疗效良好,安全性可靠,患者血液学反应、分子学反应、细胞遗传学反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性白血病 氟马替尼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植入功能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水云 刘谍 +7 位作者 夏新兰 李燕 张燕 赵鹏 李艳菊 李梦醒 王季石 卢英豪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20期3041-3047,共7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植入功能不良(PGF)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333例行allo-HSCT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PGF组(n=32)和植入功能良好(GGF)组(n=301),通过单因素分...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植入功能不良(PGF)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333例行allo-HSCT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PGF组(n=32)和植入功能良好(GGF)组(n=301),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GF可能的影响因素,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结果原发疾病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及其他的患者PGF发生率分别为6.94%、3.96%、14.28%、26.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21,P<0.001),SAA患者PGF发生率最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AA患者与AML、ALL、MDS及其他患者相比,移植后更易发生PGF(OR=1.514,95%CI:1.158~1.980,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单倍体相合移植(OR=2.585,95%CI:1.163~5.742,P=0.020)、输注CD34^(+)细胞数≤5×10^(6)/L(OR=2.330,95%CI:1.058~5.132,P=0.036)、巨细胞病毒(CMV)感染(CMV-DNA>500 copies/mL,OR=2.933,95%CI:1.292~5.623,P=0.010)是PGF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PGF组3年总生存率、3年无进展生存率均明显低于GGF组(37.5%vs.47.8%、25.0%vs.36.8%,P<0.05)。结论单倍体相合移植、输注CD34^(+)细胞数低(≤5×10^(6)/kg)、CMV感染与PGF的发生密切相关,SAA也是PGF的危险因素,SAA患者较AML、ALL、MDS患者移植后更易出现P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植入功能不良 危险因素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发病率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及艾曲泊帕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罗明青 孙水云 +6 位作者 李燕 张燕 赵鹏 李艳菊 李梦醒 王季石 卢英豪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18期3087-3094,共8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及使用艾曲泊帕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allo-HSCT后140例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分为血小板减少组及造血重建良好组,...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及使用艾曲泊帕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allo-HSCT后140例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分为血小板减少组及造血重建良好组,每组70例,其中血小板减少组又分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PT,n=14)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SFPR,n=56)患者,分别比较各组临床特征与生存情况,并分析14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使用艾曲泊帕的治疗疗效。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疾病未缓解和部分缓解、合并感染、首次确诊到移植时间>6个月、ABO血型不相合、输注单个核细胞数≤10×10^(8)/kg、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EB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使用抗病毒药物为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小板减少组3年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均低于造血重建良好组(P<0.05),SFPR患者3年OS、PFS均低于PT患者(P<0.05)。艾曲泊帕在移植后血小板减少患者中使用治疗有效率为71.4%,治疗有效患者停药后血小板计数均在50×10^(9)/L以上,且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可干预危险因素预防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艾曲泊帕治疗allo-HSCT后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小板减少 危险因素 艾曲泊帕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