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干扰素联合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P16、P63、Ki-67表达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晶蕾 韦广月 刘艳洁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1年第8期43-46,51,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P16、P63、Ki-67阳性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P16、P63、Ki-67阳性率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LEEP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联合LEE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16、P63和Ki-67阳性率,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CD3+、CD4+、CD8+水平。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P16、P63和Ki-67阳性率及TNF-α、CRP、CD8+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两组IL-10、CD3+、CD4+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采用LEEP治疗比较,重组人干扰素联合LEEP治疗能够进一步降低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P16、P63和Ki-67阳性率,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环形电切术 重组人干扰素 P16 P63 Ki-67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抑制SLP-2对宫颈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赵晶蕾 韦广月 刘艳洁 《西部医学》 2021年第9期1316-1319,1325,共5页
目的探讨抑制stomatin样蛋白2(SLP-2)对宫颈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人宫颈腺癌Hela细胞和鳞癌Siha细胞分别分为siRNA阴性对照组(siRNA-CON)和SLP2-siRNA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SLP-2蛋白表达水平;Transw... 目的探讨抑制stomatin样蛋白2(SLP-2)对宫颈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人宫颈腺癌Hela细胞和鳞癌Siha细胞分别分为siRNA阴性对照组(siRNA-CON)和SLP2-siRNA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SLP-2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侵袭相关蛋白Rac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表达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LP2-siRNA组Hela细胞和Siha细胞中SLP-2蛋白水平均低于siRNA-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小室试验结果显示,SLP2-siRNA组Hela细胞和Siha细胞侵袭能力低于siRNA-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试验结果显示,SLP2-siRNA组Hela细胞和Siha细胞24h和36h迁移能力低于siRNA-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LP2-siRNA组Hela细胞和Siha细胞中Rac1、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siRNA-CO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SLP-2表达后宫颈腺癌Hela细胞和鳞癌Siha细胞的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提示SLP-2在宫颈癌进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可能是潜在的转移预测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matin样蛋白2 宫颈癌 HELA细胞 SIHA细胞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下载PDF
顺铂致小鼠急性肾损伤肾组织中炎症反应与Klotho蛋白表达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伍聪聪 刘丽荣 +4 位作者 徐卫卫 简久莹 张妮 王笑笑 郭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02-706,共5页
目的分析由顺铂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AKI)肾组织中炎症与Klotho蛋白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探讨Klotho在顺铂致AKI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0 d组、1 d组、3 d组,每组6只。给予单次腹腔注射顺铂25 mg/kg,分别于0... 目的分析由顺铂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AKI)肾组织中炎症与Klotho蛋白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探讨Klotho在顺铂致AKI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0 d组、1 d组、3 d组,每组6只。给予单次腹腔注射顺铂25 mg/kg,分别于0、1、3 d处死小鼠,留取血清、肾脏组织。生化分析仪检测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含量,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NLRP3)、Klotho、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核因子κB(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蛋白表;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0 d组相比,1 d和3 d组血清Scr、BUN含量均显著性增高;1 d和3 d组小鼠肾组织间质出现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水肿、细胞碎片大量堆积;3 d组肾组织NGAL、TNF-α、NLRP3、p-STAT3、STAT3、p-NF-κB、NF-κB蛋白含量明显增高,其中TNF-α、p-STAT3、STAT3表达量增高呈时间依赖性;1 d和3 d组Klotho表达量降低呈时间依赖性;NGAL、TNF-α、NLRP3、p-STAT3、p-NF-κB与Klotho的表达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Klotho激活STAT3/NF-κB通路参与调控顺铂诱导小鼠AKI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急性肾损伤(AKI) 炎症反应 KLOTHO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 核因子κB(NF-κB)
下载PDF
砷对大鼠附睾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及精子顶体蛋白酶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戴研平 高晓勤 秦海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3期7-12,共6页
目的研究慢性砷中毒对大鼠附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精子顶体蛋白酶的影响,为砷中毒导致的男性不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160~200 g,随机分为高(60.0 mg/L)、中(12.0 mg/L)、低(2.4 mg/L)剂量砷染毒组... 目的研究慢性砷中毒对大鼠附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精子顶体蛋白酶的影响,为砷中毒导致的男性不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160~200 g,随机分为高(60.0 mg/L)、中(12.0 mg/L)、低(2.4 mg/L)剂量砷染毒组及对照组(蒸馏水),采用经口自由饮用方式进行染毒,连续6个月。染毒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TGF-β1的表达变化,改良底物膜法观察精子顶体蛋白酶活性(阳性率和活性强度)。结果各组TGF-β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砷染毒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砷染毒组TGF-β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精子顶体蛋白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精子顶体蛋白酶活性均下调(P<0.05)。结论慢性砷中毒对大鼠附睾TGF-β1的表达有影响,引起精子顶体酶活性下降,可能与男性不育有关。TGF-β1有望成为治疗慢性砷中毒引起男性不育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中毒 附睾 TGF-Β1 顶体蛋白酶
下载PDF
亚慢性砷染毒对大鼠睾丸中水通道蛋白9及睾酮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戴研平 高晓勤 秦海霞 《解剖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研究亚慢性砷染毒对大鼠睾丸中水通道蛋白9(AQP9)及睾酮表达的影响,为砷中毒导致的男性不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砷染毒组和对照(蒸馏水)组,采用经口自由饮用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14周。染毒结束... 目的:研究亚慢性砷染毒对大鼠睾丸中水通道蛋白9(AQP9)及睾酮表达的影响,为砷中毒导致的男性不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砷染毒组和对照(蒸馏水)组,采用经口自由饮用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14周。染毒结束后,取血和双侧睾丸,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血浆及睾丸中砷浓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QP9的表达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睾酮的浓度,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染砷组血浆和睾丸中有明显的砷积累。AQP9蛋白在睾丸组织中间质细胞表达增强,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睾酮浓度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染毒组大鼠生精上皮出现不同程度损害,睾丸间质充血、渗出等,尤以中、高剂量组变化明显。结论:亚慢性砷中毒可以引起血浆及睾丸砷浓度增加,影响AQP9的表达,导致大鼠睾丸组织病理学改变和睾酮分泌紊乱,对大鼠的睾丸组织和生殖功能造成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亚慢性砷中毒 水通道蛋白9 睾酮 大鼠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2在慢性砷染毒大鼠睾丸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戴研平 高晓勤 《解剖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86-189,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2(VEGFR2)在慢性砷中毒大鼠睾丸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砷染毒组和对照(蒸馏水)组,采用经口自由饮用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6个月。H-E染色观察...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2(VEGFR2)在慢性砷中毒大鼠睾丸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砷染毒组和对照(蒸馏水)组,采用经口自由饮用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6个月。H-E染色观察睾丸一般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化学法对睾丸组织VEGF和VEGFR2的表达进行定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睾丸组织VEGF和VEGFR2的mRNA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观察精子的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砷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睾丸组织质量也明显降低,而低剂量砷组大鼠体质量、睾丸质量、睾丸脏器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睾丸结构正常,染砷组大鼠睾丸组织上皮结构疏松,层次排列紊乱,层次逐渐减少,精原细胞出现空泡样改变,睾丸间质充血、渗出等,尤其中、高剂量砷组有较明显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VEGF和VEGFR2的mRNA表达水平均较低,砷染毒组大鼠精子凋亡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砷中毒时,VEGF可能通过旁分泌-自分泌的方式参与调控大鼠睾丸的功能,VEGF及其受体2在砷中毒大鼠精子发生和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砷中毒 睾丸
下载PDF
蛋白激酶B2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沉默效果的验证
7
作者 戴研平 高晓勤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以蛋白激酶B 2(AKT2)的mRNA为靶点,设计、构建AKT-2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并对其沉默效果进行验证。方法:根据目的基因设计3个小干扰RNA(siRNA)靶点,进行引物合成。将单链的引物退火成双链oligo序列,连接入双酶切...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以蛋白激酶B 2(AKT2)的mRNA为靶点,设计、构建AKT-2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并对其沉默效果进行验证。方法:根据目的基因设计3个小干扰RNA(siRNA)靶点,进行引物合成。将单链的引物退火成双链oligo序列,连接入双酶切线性化的RNA干扰载体。测序验证正确的转化子,进行高纯度质粒抽提。提取3种阳性克隆质粒测序,转染HEK293-T细胞后产生慢病毒质粒。实验大鼠被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不注射慢病毒,NC-shRNA阴性感染组、PL-AKT2-shRNA-1感染组、PL-AKT2-shRNA-2感染组、PL-AKT2-shRNA-3感染组。大鼠附睾分别被注射200μL含有NC-shRNA、PL-AKT2-shRNA-1、PLAKT2-shRNA-2、PL-AKT2-shRNA-3的病毒液;免疫印迹检测大鼠附睾AKT2的蛋白沉默效果。结果:测序结果证明3种慢病毒载体被包装成功。感染大鼠附睾后,AKT2的蛋白表达量均较阴性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其中以PL-AKT2-shRNA-3质粒组干扰效果更为有效。结论:成功设计了AKT-2基因的RNA干扰靶点和制备了AKT-2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基因沉默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B2 慢病毒干扰 基因沉默 附睾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6在慢性砷中毒大鼠附睾的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戴研平 高晓勤 《解剖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50-353,共4页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6(Prdx6)在慢性砷中毒大鼠附睾中的表达及意义,为砷中毒导致的男性不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60 mg/L)、中(12 mg/L)、低(2.4 mg/L)剂量砷染毒组和对照(蒸馏水)组,采用经口自由饮用方...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6(Prdx6)在慢性砷中毒大鼠附睾中的表达及意义,为砷中毒导致的男性不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高(60 mg/L)、中(12 mg/L)、低(2.4 mg/L)剂量砷染毒组和对照(蒸馏水)组,采用经口自由饮用方式进行染毒,连续染毒6个月.采用免疫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rdx6的表达变化及意义,透射电镜观察精子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免疫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Prdx6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较低.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对照组精子结构正常,砷染毒各组精子尾部中段线粒体均出现了病理损害.结论:慢性砷中毒对大鼠附睾中Prdx6的表达有影响,引起精子超微结构改变,说明其与男性不育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6 砷中毒 附睾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