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都龙-Song Chay穹窿片麻状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微区微量元素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邓平 张斌辉 +1 位作者 曾超 何玉璠 《矿产勘查》 2021年第5期1099-1110,共12页
横跨中-越两国的都龙-Song Chay穹隆的核部杂岩发育了混合岩化作用。对穹隆核部的混合片麻岩和浅色花岗岩脉中锆石CL图像、U-Pb年龄和锆石微区微量元素组成的研究表明,锆石发育复杂的内部结构,可分为:继承锆石、深熔锆石、变质增生锆石... 横跨中-越两国的都龙-Song Chay穹隆的核部杂岩发育了混合岩化作用。对穹隆核部的混合片麻岩和浅色花岗岩脉中锆石CL图像、U-Pb年龄和锆石微区微量元素组成的研究表明,锆石发育复杂的内部结构,可分为:继承锆石、深熔锆石、变质增生锆石。锆石核部为原岩继承锆石,一般较明亮且具有最高的Th/U比值,最低的U含量和较高的∑REE、LREE含量,获得的年龄为前寒武纪年龄,代表了混合岩的原岩年龄;深熔锆石具有振荡环带,次高的Th/U比值和最低的∑REE、LREE含量,在混合片麻岩和浅色花岗岩中获得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422±6) Ma、(423±6) Ma,代表了都龙-Song Chay穹隆发生深熔作用的时间,与区域上碰撞-岩浆事件时间一致;变质增生锆石产于锆石边部,颜色较暗且不具环带,具有最低的Th/U比值,最高的U含量和较高的∑REE、LREE含量,获得的年龄反映了后期区域变质作用事件。因此,都龙-Song Chay穹隆核部的花岗质杂岩大部分实为前寒武纪地壳物质在加里东期深熔作用的产物,并受到了印支运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岩 加里东期 锆石U-PB 都龙-Song Chay穹窿
下载PDF
扬子地台东南缘武陵凹陷区新生代以来的隆升剥蚀过程——来自碎屑岩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证据
2
作者 叶飞 舒多友 +6 位作者 潘文 左勇 蒋天锐 周宁 覃智贵 孟锟鹏 何毅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58-2166,共9页
为揭示扬子板块东南缘新生代以来的热隆升历史,选取扬子地台东南缘武陵凹陷区为研究区,开展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和热演化史模拟,揭示扬子地台东南缘武陵凹陷区古近纪以来的构造-热演化过程。测年结果显示,武陵凹陷区自晚中生代以来经历... 为揭示扬子板块东南缘新生代以来的热隆升历史,选取扬子地台东南缘武陵凹陷区为研究区,开展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和热演化史模拟,揭示扬子地台东南缘武陵凹陷区古近纪以来的构造-热演化过程。测年结果显示,武陵凹陷区自晚中生代以来经历了晚三叠世—白垩纪的坳陷沉降和白垩纪末期以后的持续隆升剥蚀2个构造发展演化阶段。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新生代以来的隆升可分为2期:Ⅰ期自约80 Ma开始,该隆升事件的启动应与四川运动有关;Ⅱ期自约28 Ma开始,该时期持续的隆升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在雅鲁藏布江带的碰撞有关。扬子地台东南缘武陵凹陷区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揭示了武陵凹陷区的构造-热演化过程,弥补了该区热年代学研究的不足,对揭示武陵凹陷区乃至整个中上扬子中—新生代的构造热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板块东南缘 隆升剥蚀 磷灰石 裂变径迹 新生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